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皇分身系统-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京城官员从兵部尚书杨嗣昌那里,得到非常确切的消息。
而没过几天,京城又收到消息,知道洪承畴歼灭了张献忠麾下的叛军主力,又算是一个大喜的消息。
到了七月中旬,朱勇和洪承畴押着张献忠,李定国等流寇首领,北上京城。
而洪承畴和朱勇麾下的人马,却在湖广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剿匪行动,旨在将整个湖广一带的流寇,全部清剿一空。
随着张献忠这股大流寇被朝廷剿灭的消息传开,整个湖广,四川,河南等地的大小流寇,纷纷惊骇,然后便是恐惧。
他们没想到,连张献忠这样的大流寇,都没逃过被朝廷剿灭的命运,那他们这些小流寇又怎么可能幸免。
于是,各地不少流寇都生出向朝廷诏安的想法。
七月末,朱勇带着张献忠等人,抵达京城,杨嗣昌带人出城迎接。
在北上京城的路上,朱勇已经和李定国,孙可望等人谈过了。
李定国和孙可望知道,一旦他们抵达京城,张献忠恐怕难逃被凌迟处死的命运。
可半途中,朱勇却找到他们,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投降朝廷,朱勇可以保张献忠不死。
这让李定国等人不敢置信,同时也不由得心动。
毕竟,他们作为义子的,对于张献忠还是非常敬重的,他们真不希望看到张献忠被凌迟处死。
而且,对于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来说,他们心里其实也是有抱负的,希望找个施展一身本领的地方。
无疑,此时大明朝廷绝对是让他们施展一身才华,最好的地方。
于是,途中朱勇和李定国等人达成预定,如果朱勇可以抱住张献忠不死,他们便答应集体归降朝廷。
不过,李定国等人心里,对于这点不太抱希望。
他们太清楚崇祯对张献忠的恨意了,毕竟堂堂一个皇帝,被刨了祖坟,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化作是他们是崇祯,他们也一定要杀了张献忠的。
但朱勇却成竹在胸,毕竟现在他的意志,就代表了崇祯,他只要想不杀张献忠,张献忠就可以不死。
至于到时候满朝大臣的反对,朱勇相信总会想出办法应对的。
果不其然,等到了京城之后,满朝的文武大臣都纷纷上书崇祯,要求崇祯凌迟处死张献忠。
但最终,朱勇却以崇祯的命令,没有下令杀掉张献忠,而是将其软禁在皇陵,用剩下的生命赎罪。
面对朱勇这样的处置,满朝大臣,王公贵族们虽然不满,但毕竟张献忠可是挖的可是老朱家祖坟,崇祯都已经这样决定了,他们还能反对什么。
终于,朱勇算是保住了张献忠的性命,但他这剩下的这半辈子,都将在京城皇陵内守墓度过。
朱勇履行了承诺,很快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和早先就已经被俘虏的艾能奇四人,终于选择向朝廷投降。
而朱勇也表现出对他们极大的信任,当即就封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四人为将。
同时,从被俘虏的流寇当中,挑选出两万人,重新划归他们麾下指挥,然后将他们调往北方。
李定国和刘文秀被朱勇调往宣大一带,划到卢象升麾下,而孙可望和艾能奇则被朱勇划到祖大寿麾下。
朱勇肯定是要将他们打散的,不可能让他们继续抱团在一起。
朱勇相信,他们带着区区万人流寇,到了卢象升和祖大寿那边,绝对翻不起大浪,再想造反,绝对死路一条。
朱勇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剿灭了张献忠这一大股流寇,功劳不可谓不大。
这个时候,朱勇自然就该理直气壮的为自己封赏,让自己升官了。
随即,朱勇便以崇祯的命运,正是封自己为骠骑大将军,正二品。
洪承畴等人,也收到封赏。
同时,朱勇也命令洪承畴即刻率领他麾下五万精锐‘洪军’,前往陕西,协助孙传庭,尽快剿灭李自成所部流寇。
而朱勇则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新兵,再次扩编新军。
而且这一次,朱勇扩编新军的数量很大,准备将新军从此时的三万余人,扩编到八万人。
新军的这次扩编,朱勇准备以孙应元,黄得功和周遇吉三人麾下的勇卫营为基础,尽快扩编。
这样一来,扩编出来的新军营,在老兵带新兵的帮助下,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
在朱勇大肆扩建新军的同时,毕懋康的火器局也在研制更先进的火枪和火炮。
朝廷这边,孙承宗主持的税改,也在逐步推进中,已经在南直隶开始推行了。
本来,孙承宗朝南面各布政司推行税改时,受到的阻碍,远比在北方推行,要多得多。
甚至,暗中不少地主,豪绅,富商,都蠢蠢欲动。
但随着,朱勇剿灭张献忠所部流寇,再次震动大明后,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们,又都老实下来。
去年,明军击败入关劫掠的清军,歼灭清军二十万人,这是对外宣称的,实际只有五万人。
这个消息传开后,已经让大明各地官员欢欣鼓舞,也狠狠震慑了那些心思不良的家伙们。
去年击败鞑子的那一战,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大明朝廷正在由衰转盛。
那些商人,地主大户们,当面对一个强大中央政府的时候,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老实的遵循朝廷的法令。
想要造反,那不是自取灭亡嘛!
于是,孙承宗的税改也因此受益,在各地的推行速度越来越快。
而因为新税法的执行,让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剧增,便可以让朝廷放弃以前对普通百姓的一些苛捐杂税,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
这一切,都因为去年的那场胜利,让大明这边原本的恶性循环,变成了良性循环。
等到了崇祯第十二年底,孙承宗已经将新税法,推行到了大半个大明国土。
大明户部每年的财政收入(包括银子和粮食),暴增了三分之一,这还是初步估计,后面预计会更多。
新年过后,时间进入到崇祯十三年,朱勇又收到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有官员从广东,福建一带,送来了他一直派人寻找的番薯和玉米。
收到这个消息的朱勇,都激动的不得了。
然后,朱勇立即安排官员,从京城挑选有经验的老农,开始在京城一带试种这些番薯和玉米。
让这些老农们摸清这些番薯和玉米的种植方式,然后朱勇准备尽快推广出去。
而且,朱勇记得,不管是玉米还是番薯,都非常容易理活,甚至只需要在合适的季节撒到地里,不需要人管理,他自己都能活下来。
这两种作物都是耐旱作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产量大,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不过,这些都是后世品种的番薯和玉米,至于这个时代的番薯和玉米是不是也和后世的品种一样。
这点朱勇也不敢确定,所以他得先让那些老农试种,找出最合适他们种植的时间和方式,然后再全国推广。
朱勇相信,等玉米和番薯在大明推广种植以后,大明再也不用发生饥荒了。
那时候,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明内流寇四起的内忧问题。
同时,到了崇祯十三年后,朱勇也正是准备废除大明用了两百多年的卫所制,将大明内所有卫所军,削减一半。
剔除卫所军中的一半老弱病残后,剩下的一半卫所军,也将不再是军队,而是改制成为各地保安团。
他们将装备冷兵器和鸟铳,负责各地剿匪,维持秩序等职责,有点类似后世的武、警。
还有一些卫所军士卒,则会成为衙役,类似于后世的警察。
如此整编卫所军后,不仅可以减少此时大明数量庞大臃肿的卫所军,减少朝廷开支,精简人手。
即便是这样,这也将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而且还不好办,弄不好引发的动荡,比税改还要剧烈。
所以,朱勇也没打算一蹴而就,他将这份工作交给了兵部尚书杨嗣昌,命他在三年内,逐步完成所有卫所军的淘汰和改制。
杨嗣昌领命后,也是十分兴奋。
他知道,如果他能完成卫所军的改制,功劳就算比不上孙承宗,但也不会小。
倒时候凭借这样的资历,等孙承宗退下来后,他或许可以做下一任的内阁首辅。
第129章 皇太极御驾亲征()
129皇太极御驾亲征
【求收藏订阅!】
朱勇在取缔所有卫所军,将部分卫所军改编为保安团和衙役的同时,而整个大明则新组建六支野战军,作为作战单位。
其中,第一支乃是京城李英汉麾下的三大营,被整编为近卫军团,职责不变,依旧是保卫京城。
但要进行整编和扩编,从现在的五万余人,扩编的八万人。
而朱勇将麾下的嫡系人马新军,整编为第一军团,扩编后人数达到八万人,主要以火器部队为主,不再是以往的冷兵器军队。
北面以卢象升的天雄军为主力,再加上北面大同镇,宣府镇等,这些军事重镇上的一些明军,整编为第二军团,兵力十二万人。
而祖大寿为主的辽东军,则整编为第三军团,兵力十五万人。
国内以孙传庭麾下的‘秦军’和洪承畴麾下的‘洪军’,整编为第四军团,兵力十万人。
另外,朱勇在抓捕张献忠的这一次中,也认识到水军的重要,朱勇便整顿明朝水军,整编为大明海军,也就是第五军团。
这六支野战军团的整编,朱勇可没打算拖拉,而是在崇祯十三年到来后,立即着手进行。
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到了崇祯十三年年中的时候,大明六大野战军团,基本上整编完毕。
而且,这一次祖大寿也主动向崇祯释放善意,竟然将自己的家眷从锦州送到京城,这摆明就是想要获取崇祯的原谅,给崇祯送人质呢。
对于祖大寿的这番举动,朱勇也是大加赞赏。
其实,祖大寿也是看到尽两年,朱勇在大明国内推行税改和军改,让大明国力逐渐由衰转强,颇有中兴大明的迹象。
这让祖大寿心里再也没有往日的底气,认为自己继续对崇祯阳奉阴违,崇祯也不敢对他怎么样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挣扎,祖大寿还是选择了妥协。
祖大寿主动将家眷送到京城,就已经向朱勇表明了他的心意,以此来证明他对大明和崇祯的忠诚。
如此一来,朱勇在心里原本也像崇祯一样,对祖大寿的抵触,彻底消失,可以像使用卢象升一样,重用祖大寿了。
就在大明国内又是剿匪,又是税改,又是削军等,进行了一系列大动作时,消息根本瞒不住,关外鞑子都知道。
皇太极在得知朱勇此时在大明进行的这些改革后,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知道,如果真要是让大明彻底完成了这些改革,并且消灭了国内的流寇,到时候集中举国之力对付他们,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体量上的,所以皇太极在得到这些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绝不能让朱勇的这些改革完成。
更不能让朱勇在剿灭张献忠后,再将李自成也剿灭了,必须让李自成所率领的流寇,在大明国内存活下来。
只有这样,才能让李自成保住他们,牵制更多的明军,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时间。
所以,皇太极从崇祯十二年末,就开始做准备,他准备对大明进行一次大规模进攻,借此来破坏朱勇的一系列改革。
皇太极相信,只要他能与明军在边关进行一次决战,打败明军,杀入大明,甚至杀到大明京城下,足以打断大明的这些改革。
更重要的是,皇太极像借助这样一场大胜,迫使崇祯再从国内调兵,这样便可以间接帮助李自成躲过被剿灭的命运。
从一开始,皇太极等鞑子就一直关注大明国内流寇的动静。
每一次,只要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最大的流寇,要被明军剿灭的时候。
鞑子都会进行一次入关劫掠,以此吸引大明回军勤王,保住李自成和张献忠。
但可惜,去年只有剿灭张献忠时,太过迅速了,只用了两个来月的时间。
等皇太极在关外收到消息的时候,张献忠已经被朱勇抓了。
皇太极他们也没想到,朱勇剿灭张献忠的速度,能够如此之快,甚至让他们发兵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次,大明境内真正对大明有威胁的流寇,就剩下李自成这一股了,皇太极一定不能让他重蹈张献忠的覆辙。
随后,皇太极便将自己的命令,悄悄下达给了鞑子各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