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戚-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要动手,要不要动手,要不要动手……

    彭璆心里面,好生纠结。

    他有心动手,可又担心,激怒了刘闯的部曲。

    而且,刘闯十有仈jiǔ是中陵侯刘陶之子,若真的杀了他,只怕他马上要面对颍川豪强惨烈报复。

    那一帮人,才是真正招惹不得。

    可如果不动手……他话都已经说出口了,岂有收回直立?

    彭璆忍不住向王修看去,却见王修已经坐下来,正聚jīng会神的看着他的手掌,好像那手掌上,隐藏着天大的秘密。

    心中,不由得暗自恼怒。

    彭璆一咬牙,便想要耍横。

    就在这时,忽听一声磬响,紧跟着脚步声传来,从外面走进来几人。

    为首者,年近古稀,看上去是饱经风霜,颇为沧桑。

    只是他身体虽然瘦弱,可是举手投足间,却流露出一股子让人不敢正视的逼人气势……那是浩然正气,煌煌令人不敢小觑。

    他走进大厅,看到眼前这一幕景象,顿时一怔。

    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所有人都立刻低下头,就连那彭璆,也似乎短了气。

    刘闯清楚的觉察到,当那老人的目光从他身上扫过时,流露出一抹难以形容的慈祥之sè。

    他,就是郑玄!

    东汉末年经学大师,开创一派学风的经神。

    不知为何,心里突然生出一丝濡沫之情,看到这老人,就好像看到了刘陶。

    “他是何人?”

    老人一指公沙卢。

    “此彭相征辟从事,胶东公沙卢是也。”

    “胶东公沙卢?”郑玄脸上,顿时闪过一抹不快之sè,“郑家书香门第,怎容得商蠹在此喧哗?

    来人,把他赶出去。”

    什么叫倚老卖老,什么叫睥睨一切。

    我是郑玄!

    这就已经足够。

    哪怕是骄横如彭璆,此时也不敢说话。

    刘闯眼珠子一转,伸手便把公沙卢拖出去。在门外,周仓早已恭候多时……当刘闯把公沙卢丢出去的时候,压低声音道:“你最好是从现在开始祷告,祷告你能够多活几rì。我曾向元稷承诺,早晚会将你公沙一门灭绝。公沙卢,你多保重,给我好好活着,等我取你人头。”

    刘闯才不会说什么温情的言语,一番话出口,让公沙卢冷汗淋漓。

    当他回到厅堂的时候,见众人都已经落座。

    刘闯刚想要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却听到郑玄沉声道:“孟彦,你上前来。”

    “啊?”

    刘政在旁边推了他一下,刘闯这才算是反应过来,连忙快步上前,与郑玄躬身一揖到地。

    “颍川刘闯,拜见老大人。”

    古时的大人,并非指官员,只有那些德高望重,亦或者是长辈,才有为‘大人’的资格。

    郑玄把刘闯叫出来,也就等于承认了他的身世。

    眼中,闪过一抹泪光。

    郑玄上上下下打量刘闯许久,突然问道:“幼安、根矩、子正,你们看子奇之子,可入得北海?”

    幼安,名管宁;根矩,名邴原。

    此二人都是北海国朱虚人,在当地极有名气。

    当初,他们与平原华歆号为一龙。管宁为龙头,邴原为龙腹,华歆为龙尾……只是后来二人认为华歆品行不好,故而与他割席绝交。刘闯并不清楚,郑玄身边三人的身份,可是听郑玄话语中的意思,便知道这三个人的身份不低。

    管宁道:“既然康成公可以证明孟彦为中陵侯之后,此乃忠臣之后。

    颍川不接纳他,可我北海国却不能将他拒之门外。当年中陵侯为jiān人所害,我们若连他后人一个栖身之所都没有,又有何面目见昔rì故人。况且,北海自初平以来,屡受兵祸袭扰,不得强兵守护。孟彦有霸王之勇,手下又有诸多猛士,想来也能守得北海一方平安,可也?”

    管宁说完,目光灼灼凝视刘闯。

    刘闯这心里面顿感紧张,他向郑玄看去,却见郑玄微笑着,朝他轻轻点了点头。

    这心里,顿时大定!

    刘闯拱手道:“闯在北海一rì,必守得北海安宁。”(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七章 我有过墙梯() 
彭璆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屈辱感,令他的身体,几yù爆炸。レ♠思♥路♣客レ

    他眼睛泛红,盯着郑玄。

    从一开始,郑玄发出这次邀请,就已经摆明了要为刘闯撑腰的态度,可惜彭璆没有看出来。

    他以为,凭他和孔融的关系,郑玄应该会支持他。

    想想也是,当初他费尽心思,得到孔融的重视,为方正之后,更兢兢业业多年,自认是劳苦功高。所以当他得到曹cāo册封的时候,也不禁喜出望外,自以为从此便可以飞黄腾达。

    彭璆当然知道,郑玄于北海国的威望。

    但在他想来,郑玄应该会支持孔融,那么也就一定会支持他。

    哪知道……

    管宁,邴原,乃当今名士。 。。

    一条龙的名头,即便是孔融也不敢得罪。

    可以说,郑玄今天几乎把北海国的名士全都请来,甚至包括刘政在内。

    汉室虽然衰颓,北海王一脉也早已没落,最有名的一个刘熙,却跑去做安南太守,避难交州。

    刘政以勇烈著称,虽然声名不太响亮,可毕竟代表着北海王一脉。

    管宁也好,邴原也罢……包括刘政在内,彭璆可以轻视,但却不敢得罪。

    至于那刘子正,本名刘平,平原郡豪强,乃汉室宗亲。

    三国演义中,未有此人登场,但是在三国志里,却有关于他的记载。刘平此人,极度厌恶刘备!早在卢植门下求学的时候,他就对刘备极为厌烦。因为。刘备家境并不算太好。刘平讨厌刘备。不是因为刘备贫穷。而是刘备那奢华的秉xìng。你明明家境不好。偏偏整rì身着华服,四处招摇。喝上好的酒,吃上好的饭菜……刘平对刘备这种习惯,可谓是深恶痛绝。

    以至于后来刘备被卢植赶出去,刘平甚至为之欢庆。

    但刘备却不肯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四处宣扬他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

    这也让刘平。更加恼怒。

    原因嘛……很简单,刘平也是中山靖王之后,说起来与刘备同宗。

    按道理说,既然是同宗兄弟,而且还是同门,两人应该互亲互敬才对。但刘平却认为,刘备的行为,令中山靖王的后人蒙羞。你都混到织席贩履的地步了,还口口声声说是汉室宗亲。

    我汉室宗亲,竟混的如此凄凉吗?

    再后来。刘备在随田楷在青州拒袁绍有功,试领平原相之职。

    要知道。当时诸侯林立,你刘备身为汉室宗亲,不思报效国家,却跑去为一个诸侯效力。刘平对公孙瓒田楷没什么意见,但心里面终究是向着袁绍多一些。毕竟,袁绍四世三公,乃当时俊杰。刘平对这样一个人,自然好感更多。所以,刘备出任平原相的时候,刘平甚至派出刺客,试图行刺刘备。

    刺客当然没有成功!

    刘备身边有关张相随,而且动不动就是抵足而眠,促膝长谈,刺客又怎可能刺杀成功?

    这件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刘备在平原郡并没有停留太久,便遇到曹cāo兵伐徐州。刘备便弃了平原,前往徐州去救援陶谦。

    此后,两人再无交集!

    刘平在青州,还是有些威望。

    他原本只是来拜访郑玄,可听说刘闯的事情之后,立刻举手赞成。

    原因很简单,刘闯让刘备吃瘪。

    在刘平看来,能让刘备难受的人,就是好朋友!

    而且,刘闯是刘陶之子,虽然刘闯也四处宣扬他的出身,可是在刘平看来,这和刘备的xìng质,截然不同。刘闯遭逢家难,流落于江湖之中,只要他真的是刘陶之子,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你刘备,却是打着皇亲国戚的招牌,说难听一点叫做招摇撞骗,刘平也就难以接受。

    而今,刘闯的身份已经被郑玄确认,所有一切问题,也就不再成为问题。

    别看刘平的名望不如郑玄,也比不得管宁和邴原。

    但他毕竟是宗室之后,而且是堂堂正正的宗室,所以说出来的话,也极有份量。

    “孟彦,你真的两败吕布?”

    坐在书房里,刘平忍不住好奇问道:“那吕布可是有虓虎之名,你居然能两次将他击败?”

    刘闯咧嘴而笑,脸上又浮现出那种憨憨的表情。

    “两败吕布,非我一人之功。

    第一次,是子义和仲康两人先攻吕布。此二人皆有上将之勇,吕布本就落在下风,我再出手,败他不难;第二次,也是有子义一旁用弓矢相助,故而我才能全力与吕布交手,而吕布却无法发挥出全部力量,所以才有两败之说。我两败吕布,非我强于他,实吕布过于轻敌。”

    如果刘闯这时候大包大揽,把大败吕布的功劳揽在身上,估计刘平反而不会相信。

    他微笑着点头:“孟彦倒是一个实在人。”

    说罢,刘平不再开口。

    不过从他这句话当中,刘闯却听出另一层含义。

    刘平与袁绍交好!

    在刘闯和刘平对话的时候,郑玄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言语。

    管宁一旁闭目养神,而邴原则好奇打量刘闯。

    诸葛亮站在刘闯身后,不禁感到有些紧张。他虽然骄傲,可是在郑玄这种当世大儒面前,依旧感受到一种莫名威压,让他感到口干舌燥。偷偷看了一眼刘闯,却见刘闯神sè如常。

    郑玄突然开口:“孟彦,有件事我想你明白。”

    “请郑公训示。”

    “子奇蒙难,实乃汉室之不幸,我们一直为此感到悲伤。

    一直以为,子奇之后,济北贞王便已绝嗣。不想你大难不死。还创出偌大名头。我亦为中陵侯感到高兴。你的事。我找人打听过。过去的就过去了,很多事情,也是不得已,怪不得你。

    我之所以支持你入北海,除了中陵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我知你而今已经成势,占居东武三县,大败萧建。声威赫赫。你既然决意要进入北海,恐怕就算我不同意,也无法让你改变主意。北海自黄巾之乱以来,兵祸丛生,实已虚弱不堪。文举当初在北海,重文事而不重武事,以至于最后被袁谭所败,不得已只好灰溜溜的离开。

    所以,哪怕我阻止你,以彭璆的兵力。恐怕也无法阻拦你进入,反而兵祸再起。生灵涂炭……

    我要你保证,进入北海之后,不要妄动兵戈,不要轻启战端。

    我希望你能护佑北海得以平安,却不希望因为你,令北海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你可能做到?”

    “这个……”

    刘闯犹豫一下,轻声道:“回世父的话,闯并非好杀之人,此前所做,不过是为求一线生机。

    世父的要求,我不敢说一定可以做到。

    我只能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没有人来打我,我自不会轻启战端。可如果有人要打上门来,闯亦不会束手待毙。家父当年为十常侍所害,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虚名若浮云,若想要求得活命,还需手握钢刀。没有这个,再大的名气,到头来也不过一冢中枯骨耳。”

    刘闯这一番话,令郑玄眉头一蹙。

    不过他旋即释然,幽幽一声轻叹。

    “你与你父,都是一个样子,秉xìng刚烈,不容他人欺辱。

    不过,你和你父又有不同,你父更笃信文章道德,而你却好像更相信你手中钢刀……也不怪你,这些年流落江湖,想来也遭遇过许多不平之事,才让你有如此想法。那你告诉我,你进入北海之后,意yù何为?”

    刘闯道:“世父,闯虽读书不多,也知仓廪足而知荣辱。

    道德文章,必须要建立在吃饱肚子的基础上。北海这许多年来,之所以如此混乱,不是北海底蕴不深,而是疏于建设。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饱,只能跟随盗贼行动,跑去做那劫掠之事。

    孔相当初在北海,只知道德文章,却无视百姓死活。

    他虽收拢被黄巾裹挟贼人数万人复归于农田,又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看似为民所想,实则于北海无一利。盗匪不靖,仓廪不足,百姓食不果腹,又如何知道什么才是仁义道德?所以,在我看来,若yù平靖北海,无非三件事,屯田,剿匪,聚集流民,恢复生产。”

    郑玄眉头紧蹙,刘闯的话,显然让他感到有些不快。

    “孟彦,你方才这些话,在这里说也就罢了,切莫出去乱讲。

    文举乃当今名士,哪怕中陵侯在世的时候,也对他极为推崇。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