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明鼎革-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时机不成熟,等击败鞑子,光复汉家江山再说。”

    朱峨嫣虽然颇为不满,认为自己掏心窝给对方,男人怎么藏着耶着。

    杨麟百口莫辩,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315章 摊丁入亩与公民意识() 
    休息两天之后,杨麟开始紧张的公务活动。

    打仗其实打的是钱,如今义勇军兵强马壮,人数众多,建立如此多兵马,需要大量钱粮。

    借鉴前世野战部队、地方民兵的做法,参考流寇主要将领亲军,一般军队,以及裹挟而来的流民的编制,目前共建立了以野战为目的的义勇军,以及保卫地方,为大军提供后勤保障的地方民壮。

    如今义勇军野战军包括骑兵两协、水军3协、步兵13个镇,拥兵十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能够随时投入战斗之中。

    除了义勇军野战部队,还在地方建立民壮。

    民壮以乡(农村)坊(城市)为基础,按县为单元,每个乡坊多编练一个中队民壮,每个县编练一营民壮。

    民壮装备简单,各种兵器五花八门的,农闲由各县兵房(分局)组织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提供生活补助,遇到盗匪,或者面临战事的时候,征召入伍,并发放军饷。

    其实最理想状态是每乡编练一个大队民壮(一个乡近万人,每百人编练120个民壮,人数本来不多),每县编练一标(团)民壮,但因为一个人一张口,十万人十张口,要编练如此众多民壮花费太大(即便训练补助口粮,执行任务发放俸禄),万不得已只得缩小其规模。

    钱钱钱,杨麟再一次感受到钱的重要性,这天召集众人议事,最先谈的就是钱。

    财政司司长严锡命显得颇为兴奋道:“大人,新政效果逐渐显现,别的州府新政逐渐落实,到目前为止只有顺庆府执行最为良好。

    经过这几年努力,效果早已经逐渐线路出来。

    目前顺庆府水田面积超过150万亩,旱地超过350万亩(万历年间官府统计四(川)耕地面积4千万亩,考虑到当时地方官府瞒报漏报等因素,再加上四(川)耕地面积潜在潜力,即便考虑到战乱影响,如今四(川)耕地面积也在5千万亩以上,顺庆府500万亩。),按照水田每亩6升大米,旱地每亩6升小麦的税赋水平,每年可以收9万担大米,21万担小麦,若再加上官田收成,每年足足有35万担粮食。

    顺庆府有民众80万,其中男丁20万,需要缴纳丁赋也有15万人,按照每丁1钱2分银子计算,也有1万8千两银子。

    以市集为中心多建立乡公所,一年下来每个乡公所商赋在六七百两之数,城郭集市更多,全府能够征收8万两。

    开放盐赋之后,食盐销售量大增,一年下来也能收到6万多两银子。

    专项征收酒税之后,即便各地都缺粮食比太平时期多征收一倍的税率,民间喝酒锐减,但酒税也收到4万两银子。

    关赋施行本县商品流通不缴纳税赋,出县缴纳3厘,出府缴纳5厘,一年下来也有收到2万多两银子。

    除这些之外,还有矿赋、所得赋等赋税,每年能征收白银25万两。”

    詹天颜大惊,过去朝廷太仓银也不过三四百万两银子而已,为了征收辽饷搞得天怒人怨的。

    现在即便采用分成法,2成归县里,1成归府里,即便如此,光顺庆府就能够上缴24万担粮食,17。5万两白银。

    有人说杨麟新政,表面上轻徭薄赋的,但对地方盘剥之烈远甚于从前。

    过去全省向朝廷缴纳的税赋也不过百万两银子而已,想不到顺庆一地收上来的钱物折价达到28万两纹银。

    荼毒乡绅?詹天颜最先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名字,但随后摇了摇头?

    若真的荼毒乡绅地方上早应该抱怨啊,但这几年下来,除了建立乡公所,建立县议会之外,其他的多在《大明律》允许范围内,其税赋征收水平甚至远远低于同时代其他官府。

    现在全川上下,水田田赋一亩6升大米(稻谷1斗),旱地6升小麦,丁赋1钱2分银子,商赋3…5厘(百分之),过县关赋3厘,过府5厘,这些都完全在大明律要求范围内。

    盐赋每引前前后后3两银子,这只是将本该属于朝廷部分的地方征收而已。

    上等酒每升10文,中等就8文,下等酒5文铜钱虽然高于大明律要求,但也低于宋朝官府水平啊。

    只是额外增加矿赋、所得赋这两个新税种而已。

    …。。

    想不到仅仅如此而已,每年征收上来的税赋数倍于从前。

    面对如此成绩,向来以反对者自居的按察使钱邦芑也乐呵呵笑过不停,边说边道:“大人常说读书人不要读死书,而是要将书读活,老夫进士出身,比起大人远不如亦。

    过去官府虽然强力征收盐赋,但真正收上来的不多,商赋等其他赋税少之又少。

    大人起于村野,发现其中大弊并戮力除此大弊,如此现在即便兵荒马乱连年征战,而不加老百姓赋税,实在功德无量啊。”

    众人兴高采烈,杨麟则面若寒霜,脑海仔细盘算,然后摇了摇头说道:“各位,大家都被成绩骗了,但不知道这其中有太多猫腻了。”

    众人大惊,一个个瞪大眼睛,大家显得不明白。

    杨麟则侃侃而谈,指出其中问题。

    顺庆府耕地面积500万亩,人口80万亩,人均耕地6。25亩,四口之家耕地面积达到25亩。

    即便现在战乱人口大量减少,社会上抛荒甚多,每个家庭多尽量耕种一些荒地。

    但一般家庭多以一个男丁一个女主妇主劳力,要耕种如此多的土地难上加难,如此观之,即便建立乡公所,建立身份证制度,社会上隐匿诸多人口。

    众人恍然大悟,但无可奈何,从春秋战果朝廷施行两赋税以来,为了躲避赋税,社会都隐匿大量人口,如此成为国家安全隐患。

    大家感慨不已,正如按察使钱邦芑所言,官府所施行户口制度,虽然没有洪武帝时期那样严厉,但也增加漏报的风险,相较过去社会上隐匿人丁大为减少。

    别的不说,万历年间四川耕地面积4千万亩,人丁310万人,当时人均耕地达到13亩之多,远较这次人口普查。

    有人感叹自古以来社会上都存在大量隐匿人口,要想落实人口统计,吃力不讨好,根本不可能。

    杨麟仔细听着,良久提出一个问题:

    现在官府免费发放身份证,查到没有身份证的处以较大罚款,政策如此宽松,老百姓为何要隐匿人口?

    大家一个个打开话茬子,讨论半天,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

    现在兵荒马乱

    老百姓怕麻烦

    现在官府轻徭薄赋,难保政策能够持久

    虽然轻徭薄赋,但成年男丁仍需要缴纳1钱2分银子(相当于三天工钱)

    老百姓担心劳役,虽然官府现在只在本县征发劳役,但难保将来不再向外地征发劳役。

    ……

    严锡命建议采用摊丁入亩制度,杨麟最初大惊,好像蛮清皇帝雍正推行的这个政策,怎么提前几十年?

    细细一问恍然大悟,万历年间重新丈量土地之际,部分地区感到丁赋计算困难,推行摊丁入亩制度。

    在明朝后期一些地方开始推行摊丁入亩制度,但随后政策反复又推翻前面制度,长期反复。

    但明朝后期,摊丁入亩并不是一个新鲜政策,很多人也认识到其中好处,但因为一静不如一动,再加上官员们多爱惜自己名声,如此这样一个好政策试验多年,但一直没有推广。

    摊丁入亩当然是好政策,别的不说满清施行这个政策一举解决财政问题,解决人口统计方面的爆炸增长(雍正十二年(1734年)2735万,但再过7年后的乾隆六年(1741),民数14341万人,短短7年增加5倍)。

    杨麟本来想施行摊丁入亩制度,但转念想起该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暗自摇头不已。

    摊丁入亩虽然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完善人口统计,但问题仍然明显,那就是公民意识单薄,割掉民众对社会的责任。

    朝廷虽然施行摊丁入亩制度,但压在人民头上劳役制度还没有消除。

    未来要发展,还是需要摆脱封建桎梏,建立公民意识。

    左思右想,杨麟宣布在义勇军统治区域内废除异地劳役制度,作为补偿,施行二十税一政策,官府征收田地所出粮食的二十分之一作为田赋。(将三饷与劳役结合起来。)

    结合现代社保制度,将丁赋与民众权利挂钩,只有正常缴纳丁赋才可享受一定公民权利,没有缴纳丁赋的则不能享受相应权利,包括: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只有连续正常缴纳的丁赋的方有被选举权,只有连续三年缴纳丁赋的方有选举权(参与社会事务)。

    子女入学权,只有连续三年缴纳丁赋的,子女方有进入公立学堂的权力。

    民事权,只有连续三年缴纳丁赋的,方有民事告发权力。

    ……。

    显然,通过律令形式将民众分为两种,一种正常缴纳丁赋享有完全公民权利,另一种不缴纳丁赋享有限制公民权力。

    就像西方国家公民权力落实一样,最初是部分公民享有公民权力,经过数百年发展公民意识建立之后,再逐步扩大享有公民权力的人数。

    显然,正常缴纳丁赋为全公民权力。

    担心一些人反对,杨麟也不敢明目张胆,接口为了保证社会公正,规定一些人免缴自动享有全公民权力:

    地方民壮(参与公共事务)

    义勇军兵丁(参与保家卫国)

    公立学堂老师等

    ……

    本来以为大家会反对,但那个不是鬼精,可能最初不太明白,但再别人指点之下恍然大悟。

    这公民感情是一个上等公民,中产公民,而那些不缴纳丁赋的则是事实上下等公民。

    儒家主张亲亲之谊(先亲近自己家人,再亲戚,再其他人),大家多主张分而治之,现在听杨麟公开提起,反而反对意见较少,众人多为赞成。

    当然也不是没有反对意见,就像严锡命就颇为反对,为何如此?

    现在外面打仗,需要钱的甚多,现在施行普通民众免除丁赋,公民缴纳丁赋,这可能减少朝廷赋税。

    杨麟迅速的搬出理由,自古以来人丁统计从未准确过,如此做法只是为了减少人口统计偏差而已。

    缘何如此,实在因为人口统计太重要了。

    对没有缴纳丁赋的,官府虽然没有直接征收税赋,但征收了诸多间接税。

    每人一年需要吃6…8斤食盐,四口之家达24余斤(每引2两银子,加上其他赋税,从产地到销售地,每引食盐税赋超过3两银子,每斤食盐税赋1分5厘银子),光盐赋就达到3钱6分银子。

    到集市买卖商品,需要缴纳商赋、酒赋什么的,如此下来,即便再节省,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缴纳赋税不少于5钱银子。

    人口统计如此重要,为何拼命纠结于丁赋呢?

    重要一听恍然大悟,大家过去只是纠结于田赋、丁赋,想不到官府能够从每个家庭征收如此多税赋?

第315章 一民养二兵,明朝缘何财政不出问题?() 
谈起丁赋还一团和气,谈到田赋全场则杀气腾腾。

    顺庆地处川北,豪门大户较少,地方不过一个广安千户所,即便如此,为了推行一体纳粮政策也杀了人。

    d、川南、川西则不同,即便经过流寇清洗,近万蜀藩宗亲死于非命,但地方豪门大户甚多。

    除了豪门大户,还有卫所,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在全国建立半耕半屯的卫所兵,希冀利用卫所土地豢养卫所兵,达到不耗费国家一分粮食的目的。

    但天下那有这样便宜的晚餐?卫所兵既要承担戍边义务,又要缴纳巨额粮食,自从建立以来,卫所兵多有逃逸,到明朝中后期之际,卫所上原有屯户不过十之二三而已。

    卫所兵丁如此,那些世袭卫所军官更是生财无道。

    卫所兵丁逃逸,其耕种土地便成为军官私产,以抓获逃丁为名抓捕逃户耕种土地,征收高额田租(达到土地产出的一半)。

    为了承担戍卫义务,招募一些私家亲兵,再配合卫所上强壮男丁,在地方耀武扬威,吓唬老百姓。

    到明朝中叶之后,整个卫所制早已经崩塌,在明朝嘉靖年间,数百倭寇深入南直隶千里,杀死卫所兵数千,所遭遇的就是这种毫无战斗力的卫所兵。

    为解决卫所兵丁战斗力低下的问题,俞大猷戚继光采用募兵制,从地方募集壮丁,给予高额报酬,以编练军队抵御外寇。

    自那以后,全国各地兴起募兵高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