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8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酥不崾殉瓒荆奘勇煞ǎ孕衅涫拢阂脑哟Γ欢ㄒ皇油剩裨蚰慊鼗ひ娜嘶崾购喝瞬宦蛊纫娜擞只崾挂娜死胄模渲蟹执纾阋欢ㄒ盐蘸昧恕!�
如果是常威,孙敬亭一定会劝其多用柔和手段,律法之下人人平等,这一点已经深入和记的人心,孙敬亭并没有此担心,唯有律法之外,行事就看各人的秉性和习惯了,常威威重,而张续文性柔,孙敬亭也是根据各人不同的秉性性格来做劝导,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敬服。
这时土人行礼毕,数人征征而立,有些不知所措。
常威此时将手一肃,说道:“请这几个社首在我和孙大人身边坐,一起饮酒吧。”
有翻译将常威的话说了,几个社首无不是一脸感激涕零的样子,又下跪叩首……看来他们虽然野蛮和强硬,也是没有蠢到夜郎自大的地步,知道自己一方的实力比眼前这些大人物掌握的实力差太远了,常威的举措,令他们十分感动。
……
午末时,酒宴结束,几个土人首脑都是大酒量,常威和孙敬亭和他们喝了两轮之后见势不妙,火速从第四团调了几个大酒量的过来,卢大是打头的魁首,这些庄稼汉子以前虽然酒量够大,却难有豪奢饮酒的时候,甘蔗酒甜而清洌,入喉回甘,没有烧酒的冲劲,也不象黄酒那样过柔,真是令卢大等人开怀畅饮了一番,未及午末,这些土人首脑就被一一放倒,当然卢大等人也是醉意俨然,被勒令去睡觉休息,不准一身酒气醉醺醺的回军营。
孙敬亭早早下了桌,和常威,张续文,李守信,李平之几人一起在密室谈话。
孙敬亭也不隐瞒,将自己和张瀚吵架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向眼前这几人说了……对李平之孙敬亭有些天然的不信任,这是不同秉性性格的人在潜意识里的不喜欢而已,以孙敬亭的傲气,当然也不会因为多了个李平之就会隐瞒事实……其实消息传递很快,没准台湾这里早就已经知道了。
果然常威笑道:“这事我隐隐听说过,听说孝征兄和瀚哥吵架了,我吓了个半死……后来打听是因为公事,那就放心了,瀚哥和孝征兄因为公事吵起来,这太正常不过。其实早年在新平堡还没有到李庄时,你们已经吵过不知道多少次,下面的人没见识,还当是什么大事,我都笑死了。”
孙敬亭一想,确实是在灵丘与和记初打交道时,不知道和张瀚拍过多少次桌子,当时视张瀚为擅长做生意的小兄弟,并没有太多尊敬和忌惮,后来随着和记越做越大,彼此还有了姻亲关系,吵架的次数就急剧下降,到后来张瀚权威渐重,自己俨然属下,虽然平时相处还是朋友的格局,内心深处却是早就将其当成主上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宝岛()
当下喟然一叹,他也不知道张瀚是怎么想的,不过孙敬亭可以确定一点,张瀚是个重情义的人,日常相处从未摆出上位的姿态来,所以自己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想法和意识……现在看来,这一次吵架估计也是最后一次了。
毕竟对张瀚和自己的形象都不太好,不知情的人会视张瀚为驾驭不住部下的庸懦之主,而自己则成了跋扈嚣张之臣,特别是将来若真的大业有成,记在史书上可不算是佳话,以后还是要小心些罢了。
孙敬亭嘿然不语,众人也知道不宜多谈这个话题,当下常威说道:“孝征兄此来也看到了,船只,船场,学校,驻军,屯田,工商,现在还多了个外藩事务,台湾诸等事都算是上了轨道,如果不是荷兰人,我们一两年内每年给军司上交百万都是有把握的……”
“说的很是。”孙敬亭点头道:“虽然上午只是走马观花,要花几天时间认真的看一遍听一遍,但台湾行军司各位的努力和才智是任何人都不能质疑的,这一点我已经很确定了。”
能得到孙敬亭这样的赞赏,在场的台湾行军司中人无不露出欢喜之色,眼前这位可是和记只在张瀚之下的大人物,地位比常威还要高的多,得他一赞,这些年的辛苦可是没有白费。
特别是常威,以外戚的身份主持台湾之事,数年间栉风沐雨劳心劳力,然而台湾数年间只输送回一次六十万,转瞬又要向军司伸手,这半年来六十万早就回来了,还额外多要了不少物资和人员,说心中没有不安也是不可能的……若是真的张瀚恼了,或是怀疑常威的能力,在这种局面下把常威调走易换他人来主持大局,那常威就真的是冤枉死了。台湾这边其实格局已成,诸多事情都是在等候发力,没有荷兰人强压过来,平安状一年一百万都很轻松,还有对日本的贸易一年也是百万以上的利润,加上各种特产在数年后可以出产,往日本南洋诸国与欧洲人贸易,都是有大利可得,台湾这边其实就是熟透了的桃子,鲜美可口……
孙敬亭当然也明此理,在场的人都无不明白……当下孙敬亭看看众人,问道:“我听可畏这么一说就明白了,这一仗就算荷兰人不打,咱们也是一定要打的,是不是?”
“是。”李平之挑眉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咱们要尽得海贸之利,非得将荷兰人的触角给切断了不可。日后,再击西班牙人,获吕宋,南洋贸易线路之利,依我们工商司的测算,三四年之后,也就是天启八年或九年,台湾依靠平安状和贸易之利,一年可得三百万到四百万之利!”
孙敬亭大为激动,虽然对李平之这种激切的态度还不是很欣赏,但最少李平之奉命主持台湾行军司工商司之后,台湾的工商两业都是得到了蓬勃发展,不仅是和记的商业,也带动了福建沿海的商业,据说前一阵相当多的福建商人过来贸易行商,火器铸造是军政司管,和工商无关,然而大量的工场包括铁器工场在内都是工商司管,从孙敬亭一路看过来的情形来看,管的是相当成功,这一点来说足见其能。
当下孙敬亭用赞赏的口吻道:“平之入仕未及三年,位至行军司分司司正之职,足见其才,也足证其能。”
话说到此,各人也明白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孙敬亭皱眉道:“使团何时能归,你们既然决定要打,何时动手,有何计划?”
常威道:“初步的计划已经向军司方面报过去了,不过,我们没有办法等复核同意……”
孙敬亭点点头,表示理解,虽然他是军令司正又是政事官,但他也没有办法代青城方面表示同意,那就是坏了规矩,孙敬亭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但台湾方面却可以先斩后奏,毕竟塘马回来最快也得二十天以上的时间,有这么久的时间,台湾行军司能等,荷兰人怕也是等不得了。
孙敬亭道:“从今日情形来看,怕是荷人也要动手了,我有些担心我们使团的安危……”
“我已经派小船往平户去了。”常威咬牙道:“关键时刻不能等待,恐怕数日之内,我们就必须要动手了。”
众人一起站起身来,隐隐都有紧张之意,常威对孙敬亭道:“孝征兄,还是请你去看看我们的战备……”
“好,这就去。”孙敬亭原本有些疲惫,行军司的人怕也是想叫他休息一下再说,然而话说到此,眼看大战在即,孙敬亭怎么可能再去休息?
众人一起出门,这一次随行人员还是做了严格限定,只有孙敬亭随员中局所级以上的随员才一并随同前往,就这样也是跟着有过百人之多。
众人全部骑马,台湾这边的马车并不多,因为所用之处不多,从海边到内陆的距离还是很近,和记现在控制的核心区域不过百里,东西南北加起来不到三百里,大约是后世的云林和台南一部份,还有嘉义到南投和高雄。
至于花莲等需直越大山的地方,现在几乎就是原始的大山和森林,毫无开发,和记当然不会往那边去。
至于荷兰人的核心区域则是在大员岛,也是后世台南地区,与笨港之边隔着后世的嘉义地区,隔着诸罗山脉等丘陵地带,两边的近海平原区域都是被开发或是勘探过了,荷兰人建成了热兰遮城之后信心大增,已经四处搜捕土人,并且打算在诸罗山一带设立小的城堡,往笨港一带渗透,这两地都是易开发的近海地带,只有少数的丘陵群山,多半是平原地区,另外溪流很多,易于开发种地,后来郑成功在台湾设立的一府两县,多半就是在这一带,一直到很久之后才开发台北,此时西班牙人在台北鸡笼一带有小型的聚居点,有少量的汉人移民和奴役土人,因为实力不够,西班牙人在台北始终未能开发成功,台北的开发和大规模移民都是几十年后的事了……
一路上看到的俱是海岛热带风光,树木长的尤其高大,到处都是郁郁葱葱……山西那边开发的早,草原上以草为主,树林则较为少见,台湾这边骑马而行,左手侧就是蔚蓝一望无际的大海,右手边数十里外是绵延不绝的大山,到处都是一片青碧,而不管是树木还是农作物都是长势喜人……孙敬亭问了行军司农政司的人,知道台湾的气候土地实在是易于耕作,不管种什么都是丰收,加上农政司的经验,对育种分垄肥田育秧免除虫害等都有相当的经验,台湾的稻田是年年丰收,种的番薯又大又甜,甘蔗也是,试种之后就比福建那边长的要好很多,另外高粱也是丰产,玉米当然也是,辣椒和烟草等物也很容易种,不过烟草晒干不易,台湾近海地方温润潮湿,不利于烟草干晒……这些都不奇怪,甘蔗榨糖和高粱酒加上大米番薯原本就是台湾的特产,在后世都是赫赫有名……
“宝岛,好地方啊。”从晋北出来的孙敬亭也是由衷感慨了,对辽民来说,辽东也是好地方,大片的平原地方都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无比,野物众多,不论是野兽还是河鱼,或是山林里的人参和各种干果数量都是极多,在辽东出来的人对台湾最欣赏的还是气候,冬天最冷的时候穿件夹袍就够了,不象在辽东,冬天最冷时只能从早到晚坐在火坑上,等闲不能出门……这也是辽东人嗜烟和喜欢闲谈表演,演绎出了后世有名的东北文化的原因,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
至于晋北就凄怆的很了,开发太久,群山都是光秃秃的……后人不知当世情形,以为穿越了必定就是空气清新青山绿水,岂不知大大的不然……晋北多山而多半被砍伐一空,只有崇山峻岭人所不易至的地方还有林木,至于空气,灵丘一带多矿,浓烟浮云蔽日,空气中一股焦炭味……想要小清新就免了,堪称真正的穷山恶水。
草原上的风光倒是不错,但和记进入之前就只得荒凉二字,放牧玩一玩是有趣,成年累月在野外可不是好事,风餐露宿寻常事,转场时昼夜不得休息,关键还是天灾难避,就算不是小冰期也是隔几年就有大灾,牧民无法生存就只能越过边墙来抢劫,若草原真是丰润之地,又如何能养出一群狼来。
从北地过来的人,当真是真心喜欢这一块地方,韩老六话最多,先道:“好地方,将来最好将我调过来,以后我家就在这里安家最好。”
杂项研究所的所正宋应升笑道:“老六你尚需等等,本人却是要先过来了。”
由于火器方面需要研铸大口径的重炮,技术力量远远不足,从澳门挖来了不少葡萄牙人,原本葡萄牙人在澳门就办了个火炮工厂,还专门培训了一批铸炮和用炮的技术人员,这一次被和记统统高薪挖了过来……这些人的薪资很高,好比后世北洋水师时的情形,水师官兵月饷八两,洋人则是二百两一个月,时人颇多不平,但想想技术代差就明白这银子是花的很值得的……当然和记的作风向来是能自己做就不愿仰赖他人,这些葡人若愿归化入籍就是两说,最不济也要按大明鞑官的例子和记才会真正信任重用,宋应升此来还是要加强自己一方的技术力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凡事还是防着一手的好啊。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纵帆()
孙敬亭听了这话,看看韩老六道:“老六若是真心的,这里的铁器工场也真的需要人手。当然这边不及灵丘和遵化重要……这边主要还是为了帆船上的铁器造零部件,不象在灵丘,草原,遵化,那边才是铁器的生产重地。”
韩老六咧嘴笑道:“不管重要不重要,军司需要就是重要,这边造船我看还要造的更多,所需要的铁器当然也多,全部等李庄那边的成品太耗时间,大船运精铁块来,我们在这边一边造一边用,岂不美哉?”
众人无不失笑,台湾这边的人也纷纷看韩老六……这其中当然有不少熟人,军司是一直往台湾这边调人的,有大同的也有辽东那边的,不过不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