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最风流-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候,他透出一股酸意。

    繁谭考虑了一下,说道:“也行。”目光转动,看看周围,又道,“这会儿人多,别去说。等晚上了,外人都走了,再去找阿褒商量。”人和人不同。荀贞想的是如何保全性命於乱世,不会在乎这区区几十石的粮食,而繁家兄弟既不知乱世将临、又过惯了苦日子,当然会渴望如火。

    ……

    等把米粮搬完,荀贞将诸位里长叫到身前,由他们出面,加上黄忠、杜买、陈褒等的配合,打算先把里民按照各里的不同,排好队伍,分队编屯,指派头领。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36 什伍() 
来参加“备寇”的百姓有不少都是去年已参加过一次的。 荀贞本以为排个队列会很简单,结果让他大跌眼镜。

    六个里加到一块儿,近百人。其中有亲戚、有认识的,也有吵过架、互相有仇的,特别北平里和春里之间,因为常年争水争地,里民们几乎没有不结仇的,这会儿有各里的里长弹压,又有荀贞和亭舍诸人在,虽然没有一见面就大打出手,但彼此怒视、骂骂咧咧总是有的。

    场上乱麻也似。

    亲戚们、认识的钻来钻去,凑到一处说话;打过架、结仇的,你瞅我不顺,我瞅你也不顺,斗鸡似的你看我、我看你。里长们嗓子都喊哑了,黄忠、杜买腿也快跑断了,足足用了小半个时辰,队伍还没排好。

    荀贞看得直蹙眉。

    就在这个时候,有七八人骑着马从南边过来。骑马和走路声势不一样。七八个人骑马,声势比几十个人走路还大,并且等行到近前,众人看得清楚,那几个骑士皆持弓挟箭,佩戴直刀,殿后的一个并在马鞍前横放了一柄长戟。

    场上慢慢静了下来。

    骑士们催马向前,昂首挺胸地从乱哄哄的里民们身前经过,来到荀贞前头。领头的呼喝一声,诸人齐齐下马。领头之人,荀贞认得。那日他与秦干、刘儒去许仲家时,许家聚集了好多当地轻侠,这领头之人正是那日最后在许家院外的“抽刀”之人。

    这人大声说道:“在下江禽,拜见荀君。”带头跪拜。跟着他来的那几个人随之拜倒在地,参差不齐地说道:“在下某某,拜见荀君。”

    “江禽”接着说道:“禽等闻荀君召人备寇,不自量力,特来投效,祈望荀君不要嫌弃禽等无能,将俺们收容。”

    来的这七八人都是熟人,大多见过两次了,一次是在许家,一次便是在亭舍被围时。——拿着长戟的那个和跪在他边儿上的两人,则是第三次见面。前天陪着许季送衣物、吃食来亭舍的就是他们俩。他两人还真是说到做到,前天说会来参与“备寇”,今天就带人来了。

    荀贞回礼笑道:“又不是头次见面,何必拘束礼节?诸位皆壮士也,你们能来,我十分感谢。今年‘备寇’又多三分把握……,诸君,快快请起。”

    苏则、苏正兄弟以及本亭的许仲朋党,等他们见礼毕,迎接上来。苏则笑道:“阿禽、阿甲、阿丙,早知你们要来,俺们兄弟便不来了”

    “为何?”

    “谁不知你江禽手搏第一,谁又不知你阿甲、阿丙昆仲‘大戟强弩不可当’?”

    前后加到一块儿,前来参加“备寇”的许仲朋党计有十三四人,此时围聚在荀贞的身边,听苏则说完都是哈哈大笑。有强横者乜视周遭,一副骄傲自满,瞧不起诸里民的模样。

    史巨先也凑了过来。他见荀贞茫然,知道他没听懂,当下笑着解释道:“江君精擅手搏,乡人称之‘手搏第一’。高家兄弟一个擅用大戟,一个专精强弩,乡人称之‘大戟强弩不可当’。”

    “手搏”,即徒手搏击。高家兄弟就是前天给许母送东西的那两个人,也即拿长戟之人和刚才跪在他身边的那人,一个叫高甲,一个叫高丙。

    荀贞恍然大悟,所谓“手搏第一”、“大戟强弩不可当”云云,显即江禽和高家兄弟的绰号了。他赞叹地说道:“我观诸君器宇轩昂,已知皆我颍阴虎贲也。却不知江君、高君昆仲更有此美称。有诸位前来,料彼寇贼今年定然不敢犯我边界了”

    人都爱听好话,闻他夸赞,诸人更是意气风发。江禽瞧了眼乱糟糟的诸里民,问道:“这是?”

    “噢,这些都是我们亭中各里选出来参加今年‘备寇’的人手。今天是头一天,我想把他们先按本里的籍贯排好队伍,编定屯、队,以方便日后的演练。”

    江禽请缨,说道:“既如此,请荀君旁观,禽来代劳”

    荀贞招人“备寇”的本意就是为了打造自家班底,见江禽自告奋勇,当然不会拒绝,正好趁机机会看看他的才干如何,说道:“那就有劳江君了。”

    江禽转过身,先不理会诸里的里民,而是指挥随他同来的几人在路对面划出了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前留下一人,随后来到诸里民的前头。他常来繁阳亭,认得诸里的里长,一个接一个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说道:“劳烦带贵里人站去某某处。”

    被他点到名的“某某”,即他先前留在各片区域前的人,闻声俱皆应道:“这里”

    他们一行八人,骑马持兵,卷土奔来,本已先声夺人,兼之又都是本地有名的轻侠,繁阳亭的里民都认得他们,不敢违拗,聚在一块儿说话的不说话了,彼此怒目相对的不相对了,皆按照他的吩咐,老老实实地跟着本里的里长去各片区域站定。

    荀贞心道:“我示好彼辈,本是图其勇力,倒是没料到他们比各里的里长说话还要管用。”

    里长虽然带着官身,但里民们与之同居一里、日日相见,见得多了,自然就敬畏不足。况且,各里的里长都是本里人,与大部分的里民们又或有亲戚、或为族人,有道是:“熟不拘礼”,何况亲戚、族人?里民们有时候不太把他们的话当回事儿也是有的。而江禽等人不同,一则是外亭人,二则“威名远著”,里民们难免会有惧怕。一旦惧怕,当然就听话了。

    用了没多大功夫,各里的里民都站到了指定位置,不复方才乱哄哄的局面,整齐了许多。

    江禽归来复命:“荀君,各里皆已站好。接下来怎么办?请吩咐。”

    当日在许家时,面对秦干、刘儒等人的到来,江禽的表现最愤怒,甚至拔了刀,荀贞一直以为他是个莽撞的武夫,此时见他三言两语便将诸里长、杜买、黄忠等人半晌没做好的事儿做好了,不觉对他刮目相看,心道:“小觑他了。”

    他是从前世穿越来的,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客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彬彬行礼”的习惯,对着当时人、当地的土著,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客气”,而这种行为,落在别人的眼中就是温文有礼,比如高阳里的里长,就夸奖他是荀氏诸子弟中最有礼貌的人。

    但事实上呢?

    他会尊重长者,他也不会瞧不起操持贱役的人,但他的礼貌,对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一种态度,一种身为“客人”的自觉而已。他对亭中诸人、对里中诸人、包括对县里的人、以及刚才对江禽、高甲、高丙等人都是如此。不过这会儿,他却带了点诚意,笑对江禽说道:“江君只有手搏第一的雅号么?”

    “荀君何意?”

    “我看应该再给你加上一句‘良辅英才’才对”

    江禽这才知道是在夸他,谦虚说道:“荀君谬赞,愧不敢当。只不过办了一点小事,哪里当得起‘良辅英才’?……,请问荀君,底下如何安排?”

    “我打算按军中编制,将里民编成一屯,分为各队。”江禽隐然是许仲朋党的头脑,为表示对他们的尊重,荀贞问他了一句,“你看如何?”

    “全听荀君吩咐。”

    荀贞叫了黄忠、杜买、陈褒、繁家兄弟,由他们簇拥着,来到对面的里民前边。江禽没有跟着过去,招呼方才分派出去的六个人回来,站在在舍门口观看。

    荀贞将诸里的里长请过来,和他们商议,先把自家的打算说出,说道:“既然要‘备寇’操练,那便不能没有编制。我准备按照去年郑君的做法,把所有的人按照籍贯分成队、伍,再从中挑选首领。诸君以为如何?”

    正确的编制应该是按照兵种编制,虽说里民没有骑马的,都是徒步,也即步卒,但步卒也分好几种类别,有弓弩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理应按此分别归类、编为队伍,但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按此编制,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毕竟不是正规的军队,而且操练完后,这些里民也不可能住在一块儿,还是要各归本里的。所以,“备寇”的编制关键不在兵种,而在籍贯。

    诸里的里长都说道:“正该如此,我等没有意见。”

    去年只有五十余人,编成了一个队。今年近百人,可以编成两个队。

    ……

    本朝的军制是“部曲制”。

    最高为“军”,不常设,只在战时设置。其次为“部”,下辖五“曲”。再次为“曲”,下辖两“屯”。再次为“屯”,下辖两“队”。再次为“队”,下辖五“什”。再次为“什”,下辖两“伍”。最小为“伍”,以伍长为长,每伍五个人。

    ……

    各里人数不一,有如北平里这样三十个人,是整数的;也有如敬老里这样十几个人,不是整数的。按照各里的远近,荀贞分别将之编在一起,都凑成了整数。

    较之各里,安定里里民的兵器最好,衣着打扮最好,精神面貌也最好。

    荀贞先一一询问他们的名字、年龄。黄忠跟在他的身后,他每问一人,黄忠就记下一人,很快问过来一遍。荀贞注意到,其中姓史的最多,足有十人之多。此外又有单、卓二姓。姓单的最少,只有两三人。很明显,安定里中史姓是最大的宗族,单姓人丁最为微薄。

    姓史的都是史巨先的族人,他提议:“同族之间,比较熟悉。为便於训练,荀君何不按姓分什?”

    荀贞不想按姓分队。“同族相熟”一点儿没错,但也正因为相熟,如果将他们分成一“什”,被他们抱成了团儿,反而不容易操练。不过,他自有打算,对日后的操练早有了全盘的计划,不在乎眼下暂时的“分什”,所以没有驳史巨先的面子,顺着他的话说道:“史君所言甚是。便按此安排。”

    将姓史的抽出来,组成一什。余下多出的组成第二什,不够的兵额由相邻之里出人凑足。

    因为这两“什”大多来自安定里,故此名之为“安定左什”、“安定右什”。

    “右什”皆为史姓,“什长”自然便选了史巨先。“左什”里边卓姓最多,占了一半,“什长”由他们自行推选,不出荀贞所料,推举了一个姓卓的。

    一“什”两“伍”,伍长亦由他们自己推举。

    两“什”编好,荀贞指挥他们横向排成了两队。前秦以左为尊,本朝以右为尊,推举出来的两个“什长”,分别站在队伍的最右边。“伍长”们则站在本伍的最右边。

    队列不是按高低个头,而是按爵位高低。

    爵高者排到右边,爵低者排到左边。大致来说,爵高者通常年纪也大,因为朝廷每次赏赐爵位基本都是面对整个帝国的百姓,年纪大的,受到的赏赐次数多,爵位自然也就高了。由此,安定里的两个“什”队,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越往左边,年纪越小。队右最头的四十来岁,队左最尾的只有二十上下,乃至十五六岁。

    等队列排好,荀贞站在前边正中,大眼看去,高低不平、肥瘦不一,且歪歪扭扭,松松垮垮。有抱膀子的,有手揣到袖中的,有耸肩的,有驼背的,有左顾右盼的,有勾头挠腮的。这让见惯了后世军队整齐队列的他很不适应。不适应也没办法,他自我安慰地想道:“初次召集,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不管怎么说,至少人都来齐了。至於队列种种,且待日后再说。”

    他乱世自保的班底很可能就是眼前这些人的一部分,故而不愿给诸人留下“严苛刻薄”的第一印象,装出满意的样子,笑着对安定里的里长说道:“贵里诸民皆朝气蓬勃,龙马精神啊”

    “龙马精神?”

    安定里的里长将这个词儿味再三,越味越喜欢,对里民说道,“听到了么?荀君夸咱们龙马精神咱们安定里就是要龙马精神龙马精神安定里”时人好起绰号,他喜欢这个词儿,立刻就将之安在了本里的头上。

    他说话,他的侄子不能不捧场,史巨先大声应道:“多谢荀君夸奖,龙马精神安定里”

    里民们受到了感染和影响,也都纷纷高呼:“龙马精神安定里”虽然语调不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