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最风流-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士,今在显阳苑又筑营按扎,……徐君,不知董侯这次总共带了多少兵马来洛?”

    徐荣骑马在前引路,比荀贞靠前了半个马身,闻得荀贞此问,他转过头,看了荀贞一眼,脸上微笑,嘴上答道:“董将军此次入京前,我与董将军未在一营,而是别驻在它营,所以,此次从行董将军来洛的兵马有多少,我却是不知啊。”

    徐荣与荀贞关系虽不错,但到底是董卓的部将,有关这等军事的机密显然是不会告诉荀贞的。

    荀贞本来对此也就没抱多少希望,只是本着“试一试”的态度问的,此时见徐荣不肯实话回答,亦不在意,心道:“昨日分离,已过去了一夜,也不知子龙打探清楚董卓到底带了多少兵马来洛了没有?”

    入到显阳苑内,徐荣在前带路,领着荀贞来到一处宫馆外。

    董卓便正在这里等候荀贞。

    董卓没有让荀贞多等,徐荣进去通报不久,便见一人在众多甲士的前呼后拥下从宫馆内大步走出。

    荀贞定睛看去,出来的这人可不就是董卓

    与六年前相比,董卓的身形又肥硕了许多,虽然肥硕,行走间却与六年前相差不大,依旧虎虎生风,依然敏捷。

    “荀侯哈哈哈哈,多年不见,可想死我了”

    董卓在宫馆的门口顿了下脚步,看到不远处的荀贞后,登时满脸堆笑,先令左右扈从的卫士们停下,旋即带剑昂首,一边大声地对荀贞打招呼,一边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荀贞把坐骑的缰绳递给典韦,整了下衣冠,从容迎上,笑道:“巨鹿一别,与将军六年未见,贞亦颇是想念将军。”

    董卓大步行到荀贞身前,定住身形,一手抚挺起的肚子,一手按住腰上的宝剑,上下打量荀贞,笑道:“虽是六年未见,君侯风采如昔,……我却是老了啊”

    “将军正值盛年,何来‘老’字?”

    “国事艰难,朝中不正,每思及此,常怀忧愤,……一边是日月如催,一边是宿夜怀忧,两下相逼,君侯,你说,我怎能不老呢?”

    荀贞心道:“比之六年前,董卓的气势似乎大了很多。……‘每思及此,常怀忧愤’,他这话是在向我表明心事,还是在试探我的意思?又或是两者兼有?”

    他正要回答,却见董卓瞥了眼侍候在他身侧的典韦,随即董卓收回眼神,笑眯眯地又开口说道:“君侯,你身侧的这位壮士,如我没有记错,应是名叫典韦吧?”

    “将军好记性,正是典韦。”

    “君侯,你此次来洛,我闻你带了数千家兵,现正驻扎在城东,可对?”

    董卓才和荀贞总共说了五句话,却已先后几次改换话题,先是说想念荀贞,继而转到国事,又不等荀贞回答便即转到典韦身上,这会儿又忽出此问,明显是想用快速转换话题的办法来打乱荀贞的思绪,继而趁荀贞不备,先给荀贞来个下马威。

    荀贞却是早有准备,晏然答道:“正是。”

    “君侯带家兵入京,不知是有诏,还是无诏?”

    董卓两次发问,两次都说了同一个词:“家兵”,再加上“有诏”、“无诏”这个直捣中军的“质问”,很明显,董卓这不但是想给荀贞下马威,而且还想拿“合法性”来压荀贞了。

    “我此次来洛,本是奉大将军之令,后闻大将军被害、天子流落宫外,遂催兵急进,过河进京。此来京都,我虽然无诏,然却是为勤王,……将军问我此话何意?”

    董卓的这个问题,问荀贞是“有诏”还是“无诏”,荀贞有两种回答方式。

    一种是可以直接给董卓顶回去,可以反问董卓带兵入京是有诏还是无诏,再一种便是他刚才的回答方式,不给董卓顶回去,也不反问董卓,而是托以勤王之名。

    这两者回答方式,前者固然痛快,却容易落把柄到董卓的手中。

    首先,如这么回答,从本身而言,荀贞就把他自己和董卓混为一谈了:两人都是无诏而带兵入京,大哥别说二哥。这么一来,荀贞顿时便失去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其次,如果有人质问董卓为何无诏而带兵入京,那么董卓就可以拿荀贞来当挡箭牌:你们说我不该无诏带兵进京,荀贞呢?他不也是如此?

    所以,荀贞没有第一种方式回答他,而是用了第二种方式。

    用第二种方式回答董卓,就有利多了。

    如果第一种回答方式的重点在“合法性”,那么第二回答方式的重点则是在“目的性”。

    荀贞这次带兵入京虽是无诏,可他却是为了“勤王”而来,“道义”上的制高点就在手中了,同时也用这句“绵里藏针”的回答,隐然与董卓划开了界限。

    董卓盯着荀贞看了稍顷,见荀贞面不改色,从容不迫,遂再度展颜,又扬起脸,哈哈大笑,笑了几声,收住笑声,落回视线,重放到荀贞脸上,亲热地握住荀贞的手,感慨万千似的说道:“我与君侯一样啊不瞒君侯,我这次入京,亦是无诏,也是为了勤王”

    荀贞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说道:“将军既与我一样,都是为勤王而来,贞有一事,却颇不解。”

    “何事也?”

    “我闻南北宫内外,而今遍布将军部曲,此事可有?”

    荀贞和董卓这才刚刚见面,两人已经明刀暗枪,交手了两个回合。

    头一个回合是董卓以“地主”之利稍占上风,这第二个回合却是荀贞抓住了董卓的一句回答而开始借题反击。

    董卓为何请荀贞来见,董卓清楚,荀贞也清楚,所以此时他两人在显阳苑宫馆外见面的“气氛”虽说看似融洽,而实际上却是互藏杀机。他两人皆久经沙场,娴熟兵法,俱深知於战场之上,主动权是万不能让给对方的,因而,你来我往,互不肯让。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45 董卓狼顾问英雄(下)() 
荀贞问道:“我闻南北宫内外,而今遍布将军部曲,此事可有?”

    “先前袁司隶攻破南北宫,宫中卫士死伤颇众,我担忧宫中会有存不轨之意的中官遗存,所以暂时接管了宫中防卫,……君侯,正如我刚才所说,我这是为了勤王,是为了‘护驾’啊”

    “宫省自有虎贲、羽林诸中郎将,京中亦有执金吾,将军以外官之身而兵入宫城,纵是为‘勤王’、‘护驾’,以贞度来,似亦不妥。 ”

    “哈哈哈哈,天下臣民皆汉家之臣,只要存一片忠君之心,何来外官、朝官、宫省官之分啊?就如君侯,虽无朝廷诏,可为了‘勤王’,不也统家兵来到了洛阳么?”

    “我今统兵来洛虽是无朝廷诏,然我之部曲义从皆在城外,却是未入洛阳一步。……以此看来,我忠君之心似不及将军,我勤王之意似亦不如将军急切啊”

    对荀贞的暗讽,董卓只当未闻,哈哈一笑,握住荀贞的手,把他往宫馆里领。

    典韦牵着马,紧随在后。

    董卓听到典韦的脚步和马蹄声响,顾首对典韦说道:“我与君侯入馆中叙旧,你不必跟进来了,便就在馆外相候就是。”

    典韦哪里肯愿?

    他常从在荀贞左右,荀贞对董卓的担忧他是一清二楚,他很明白,荀贞与董卓是很不对付的,眼见着前头宫馆外边和里边尽是披甲持戟的武士,他又怎肯听董卓的话,让荀贞独身入内?

    他瞪大眼睛,瓮声回答说道:“我是君侯的亲卫,君侯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董卓心道:“好一个猛武的壮士”转回头,笑对荀贞说道,“君侯以为呢?”

    荀贞心道:“我城外有四千义从在,董卓便是忌惮我,他初来京师,断然也不敢在此处动手。”对典韦点了点头,轻描淡写地说道,“阿韦,你便在馆外等我。”

    “君侯?”

    “我与董将军多年未见,正好趁此机会,在馆内叙一叙旧,你留在馆外看护坐骑就是。”

    “诺”

    荀贞出身颍阴荀氏,乃是高门子弟,现为颍阴侯、左中郎将,又身份显贵,最重要的,城东现驻扎有他的四千义从,董卓即使再忌惮荀贞、再想把荀贞这个“隐藏的威胁”给除掉,在他初来乍到的情况下,却也是定然不敢动手杀人的。

    荀贞对此是极有把握的,所以他这次来见董卓,干脆就不带卫士从行,只带了典韦一个人,也是因为此故,他也丝毫不介意把典韦留在馆舍外边,独自一人入那“虎狼之穴”。

    而荀贞的这份“轻描淡写”、“从容不迫”,落入到董卓、徐荣等人的眼中,却使得他们不由不佩服荀贞的胆气。

    徐荣心道:“真是颍川乳虎”

    董卓眼中异彩一现,随之又是满脸笑容,哈哈笑着,牵手荀贞拾阶入内。

    荀贞既然已经表现得胆气十足了,董卓亦一时枭雄,自不肯落居其后,入到馆中、分宾主落座之后,董卓即下令,命守卫在馆舍中的众多甲士、将校退去馆外。

    一片甲衣、兵器碰撞之声,响了好一会儿,馆舍内的甲士、将校们才全都退了出去。

    包括徐荣在内,他也退了出去。

    馆中只留下了几个侍女。

    董卓舒展腰身,换了个舒服的坐姿,随意地跪坐在席上,笑对荀贞说道:“整天在营中对着这么些莽夫军革,难得透口气,把他们赶出去,……”指向垂手俯身、伏跪在两侧的侍女们,“换来美婢侍候,却是别有一番情味也”

    荀贞跪坐在董卓席位的侧边,闻言不语。

    董卓自说自话,也不管荀贞搭理他不搭理,顺着自家的话题,接着慨叹一声,说道:“君侯,我自少从军,至今为国家出生入死、征战疆场已有数十年了,凉州之羌、蜀中之蛮、冀州黄巾、边章之叛,这几十年来,我几乎无月不战,身上留下的伤创何止百余我出身不高,不如君侯名门,可以这么说,我如今这一生功名,全是由军功而来。不过大约是因而今我将老之故吧,说来你也许不信,我却是渐厌军战、征讨了……岁月不久、人生如催,君侯,我的感触,你可明白?”

    “将军乃国家名将,而今何出此言?”

    “名将,名将?”董卓嘿然一笑,沉吟片刻,忽然俯身在案几上,看向荀贞,问道,“君侯亦久历沙场,娴知兵事,我冒然地问一句:以君侯看来,而今天下,名将当数谁人?”

    “左将军先定黄巾,复破韩遂,论其战功,本朝罕见,威声满天下,当为今之天下名将第一。”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皇甫义真虽精兵事,然性子未免太过迂腐,不知变通,难称‘智’也。以我看来,他难称‘名将’。”

    董卓的这句点评倒是不错,皇甫嵩的确是战功赫赫,近朝以来,如单论战功,没谁能比得上他,可皇甫嵩的短板却正是在“不知变通”四字上,他一心要做个汉室的纯臣,比如之前,他即使明知董卓怀存野心,却也不肯接受他侄子皇甫郦的建议,发兵攻杀董卓。

    皇甫嵩当时如果接纳了皇甫郦的建议,以他麾下的三万精兵,加上他的军事才能以及他的威望,还有朝廷的大义,董卓十有**不是他的对手。

    董卓一旦败给他,自也就没有现在的事儿了。

    “朱公当朝宿将,讨、颍川、汝南、南阳黄巾,攻无不克,可称名将。”

    “颍川、汝南之战,如无皇甫义真,朱公伟将败矣至讨南阳宛城,数月不下,最终虽破其城,却非是因为智勇,而是因为黄巾渠帅之蠢笨无智。何来攻无不克?如何可称名将?”

    “张燕犯河内,朱公统家兵击退之,如何不能称为名将?”

    朱公、朱公伟,说的都是朱俊,朱俊,字公伟。

    早前,因为黑山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张燕侵扰河内,朱俊遂转迁为河内太守,在任上,他以“家兵”,也就是类如荀贞部曲的义从私兵击退过张燕的侵攻。

    董卓连连摇头,说道:“朱公伟所击退的黑山贼,不过是黑山的散兵游寇罢了,若是张飞燕亲统精锐,进击河内,以朱公伟之能,河内早就失陷了”

    “卢尚引天子之兵,围击巨鹿,若非宦官谗言,张角兄弟只能束手就擒。卢尚既精兵事,又为河北大儒,文武兼资,可称名将。”

    “说起卢尚的学问,我是佩服的,但要论用兵,他与朱公伟半斤八两。”

    “左将军、朱公、卢尚如都不能被称为名将,则以将军观之,世上何人可为名将?”

    荀贞嘴上询问,心中想道:“董卓问我天下何人可为名将,很明显,他这是试图以兵事来压倒我,只是……,他这个问题岂不是曹孟德问刘玄德天下谁为英雄的翻版么?莫不成他想说‘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