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最风流-第8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很清楚,欲在乱世称雄,兵民乃是根本,济北黄巾人多势众,有能战的老卒、有壮劳力,虽是“流寇”,然他们抄掠已久,亦有不少的耕牛、农具等物,车甲钱粮更多,如能得为己用,他的实力必将会到一个新的台阶,由此得到的好处又岂是仅将之逐入济南、泰山可?

    公孙瓒是怎么发家的?渤海郡东光南一战,他两破黄巾,前后获生口十余万,辎重何止数万辆?兵甲财物不可胜算。由是,他一下拥有了在短期内“强可敌州”的雄厚实力。

    当然,黄巾势众,要想把他们吃下,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否则,只能会是被反咬一口,得不偿失。相公孙瓒,曹操部队的战斗力或不及,但曹操认为他有自己的优势存在。

    曹操的优势,在於他以及他的家族与黄老道间的关系,或可言之,在於他是“道教人”。

    曹家是宦官家族,与经学传家的士人家族不同,士人家族重的是儒学,最多了,儒法兼习,通常家风谨严,凭名节立世,而宦官家族重的是辞,家风往往轻佻,依靠的是天子的宠爱而得富贵,因而会迎合天子的喜好,曹操的祖父曹腾历事安、顺、冲、桓四帝,这几个皇帝多信奉黄老,桓帝还祀黄老於北宫的濯龙祠,曹腾於是深受影响,也是黄老道的信仰者。

    桓帝之后,灵帝亦信奉黄老。

    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因为曹腾的关系也信奉黄老,灵帝既然也是信奉者,那么曹嵩自然更不会放弃这个信仰,曹操从小耳闻目濡,对黄老道也是颇为相信。

    事实,本朝叶以来,信奉黄老道早已是社会气象,不止下层,层信奉者也很多。

    太平道信奉的《太平经》,反映的是黄老道的思想,张角创立太平道前曾是黄老道的忠实信徒,二者实为一脉相承,有极大的共同点,顺帝年间,还有道士献《太平经》给天子。太平道起事前,赵忠、张让都与张角等太平道的首领们有来往,常侍封谞、徐奉等还甘愿做他们起事的内应,由此可见黄老道、太平道对层,尤其是宦官们的影响之深。

    也正因此,因曹操家族接连三代信奉黄老道的事实,辅以他在济南相任破除淫祠、毁坏神坛的举动,在原本历史,他才会於征剿青州黄巾时,被青州黄巾认为“其道乃与黄太乙同”,认为他好像是明白太平道的教义为何,并似乎是身体力行。

    这,是曹操相公孙瓒的优势所在。

    公孙瓒能够以武力破、降黄巾军,曹操则能够以“同道”为召,减少黄巾军的抵触和反抗。

    当今之时,能够主动、清醒地认识到可以从宗教入手,不单纯只是使用武力,而可兼用宗教、信仰的手段迂回招降黄巾军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人而已。

    一个是荀贞,一个是曹操。

    荀贞是因为有后世的见识,元末红巾军起义,朱元璋侧身其间,借以其势,遂肇大业,荀贞受此启发,前时乃有压制浮屠,禁汉人出家的政令,以图可得到太平道一定程度的接受。

    曹操,则全是因为他本人的眼光见识,而所以想到了这一点。

    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到现在已经九年了,张角兄弟早身死,最早起事的那些渠帅们也各早亡,前前后后死在汉军手、或於颠沛流离饿死、冻死的太平道众不下百万,而如今的青兖之地,却仍有黄巾百万,杀之不绝,此起彼伏,固是有汉室腐败黑暗之因,却也可以此而知太平道在民间的普及程度有多广泛,利用宗教的手段招降他们,不但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提高本身的实力,并且从某种程度而言之,长远来看,这也是借势得拥民心的一种办法。

    虽是不赞同程立话的这一点,曹操没有当面提出。

    说到底,尽管对程立、陈宫两人,曹操外在的表现都很亲近,让人觉得他是赤心以待,但也只是表现而已,用人的手段罢了,论及真正的信任,他两人都不如鲍信在曹操心目的地位,陈宫不,程立也不。

    这不能说是多疑,而是基於事实的谨慎。

    首先,曹操与鲍信相识得时间长,知其忠义的秉性;其次,鲍信一贯的表现在那儿放着;其三,他和鲍信已经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人才是彼此可托心腹。

    曹操心道:“待与允诚相见,我可与他细议此点。”

    至此,综合鲍信、陈宫、程立以及曹操自己的观点,曹操定下了夺兖及夺兖后的谋划布局。

    简言之,可概括为:杀刘岱,连张邈,倚袁绍之势,得牧兖州,然后诈击济北,先复东平、任城,继收黄巾为用,扩充实力,之后,再观望形势的发展,与徐州抗衡,伺机拓地。

    曹操在东郡困顿已久,怀着将要大展手脚的渴望和杀刘将行前的压力,他辞别程立,从程家出来,请相送的程立回去,翻身马,带着从卫们返往府邸去。

    丁斐是曹操的亲兵统领,从行在曹操身边,他和曹操是老乡,两人很熟,注意到曹操的神态好像有些异样,他问道:“将军,可是程武不愿应辟出仕么?”

    为保密起见,曹操对丁斐说来程家的目的是为了表彰程立协守东郡的功劳,要亲自征辟程武。听了丁斐此问,他回答说道:“程武博通经典,固是非郡吏可屈。”嘴里说的是程武,心里想的是程立。

    丁斐啐了口,说道:“一个酸儒,倒把自己看成宝了”

    曹操瞅了他下,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光武好儒,为更始诸将轻,救昆阳者,却光武是也,乃成帝业,兴汉室。侯,卿字有,当以此自励,焉可反小觑儒生?”

    丁斐不以为然,说道:“我字还有侯,大丈夫当以军功封侯,儒,非我欲也。”

    曹操大笑。

    因是在郡治,不是在敌境,丁斐未着铠甲,穿着便服。

    曹操瞥见了他腰间所带的鞶囊,便一手挽缰,空出另一只手,指了下鞶囊,朝他勾了勾,说道:“你这鞶囊哪儿来的?这般华贵。拿来我看。”

    丁斐取下鞶囊,在马侧身递过去。

    曹操接住,把玩多时,不觉一叹。

    丁斐问道:“将军,缘何叹息?若是喜欢这鞶囊,拿去是。我家里还有好几个。”

    “非为喜此鞶囊,而是因此鞶囊,不觉使我又想起了贞之。”曹操次与荀贞分别时,送给荀贞过一个鞶囊,现下看到丁斐这个,不由地便又一次地想起了荀贞。

    丁斐知道曹操和荀贞是故交,也知道於今徐、兖俨然已成敌手,说道:“荀侯恃其兵强,趁我兖之危,侵占兖地,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将军明武善战,来日打回去便是。”顿了下,笑道,“等打到东海那一天,将军见到荀侯,可以问一问他,还敢不敢再来侵兖州地”

    曹操哈哈大笑,把鞶囊抛回给丁斐,说道:“好等到我问贞之这话时,一定让你在边儿亲眼看着。”轻鞭坐骑,领着丁斐等驰行回府。

    到了府,曹操传檄,令曹仁即日带本部去谷城屯驻,命以史涣从行,随后,亲写回给鲍信。未写毕,外边吏员来报,陈宫求见。曹操把没写完的信收好放起,请陈宫入来。

    这时夜色已至,陈宫进到塾内,曹操问道:“公台,何事入夜而来?”

    “明公,我又想了想,觉得镇东下一步可能不会是击我济北。”

    “噢?”

    “他应是会北击济南。”

    曹操笑了起来,说道:“公台,我与你一样,也是想了想后,觉得贞之会打济南。”心道,“公台智谋,稍迟於吾和仲德公。”

    陈宫献他再又仔细考虑过后、针对荀贞如果打济南情况下的对应谋策,却正是与程立所说相近。曹操“从谏如流”,自是接纳。等陈宫走后,曹操把给鲍信的密写完,遣亲信给他送去,独在室内又反复斟酌定下的全盘谋划,直到天亮才略微休憩了会儿。

    底部字链推广位

    :

60 镇东结与糜家婚()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aderFt〃)。className = 〃rft_〃 + rSetdef'2';

    正常输出章内容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aderFs〃)。className = 〃rfs_〃 + rSetdef'3'

    十二月初,这日,荀贞迎纳了糜竺、糜芳之妹糜英为小妻。

    糜英今年十五岁,相貌寻常,不过从她的名字可以看出,糜家对她是很宠爱的,竺者,竹也,芳,者,香草也,英者,蓓蕾也,糜英虽是女儿身,名却是与糜竺、糜芳之名同类,并未被随便给起一个名,且与陈芷一样,她也有字,字为扶疏。扶疏,茂盛之意。

    娶了糜英不久,荀贞又迎来一件喜事,便是当年在荆州时,蔡瑁送给他的那两个小妻,其的小蔡产了一女。荀贞甚是喜爱,给起了个小名,唤做千金。

    随后的几天里,郯县喜事连连,荀班、荀闳、荀翕分别与吴郡的全、沈、姚家女完婚。从军之诸荀子弟,除此几人,剩下没有成婚的,亦有数人与徐州的士族结亲,并有一人娶了泰山羊家的女儿,与羊秘、羊琮结成了婚姻之家。这些婚事,荀贞都亲自参加,数月前,姚昇出任彭城相,也专门从彭城来到郯县,参加了荀翕与他从妹的婚典。

    到十二月旬,热闹喧哗了多时的郯县渐渐安静下来。

    完成了婚事的诸荀子弟或将新妇留下,独回驻地,或带着新妇返归各郡县,继续理掌政务,

    受邀来参加婚礼的各地军政官吏也皆离还。

    又下起了雪,雪花纷扬,染得天地洁白。荀贞难得雅兴,携了荀彧、荀攸、戏志才、张昭等人凭栏赏景,登楼远看,郯县城内的楼阁馆舍银装素裹,宛若玉砌。

    “瑞雪兆丰年。明年应能有个好收成。”立在高处,愈加风寒,荀贞却兴致勃勃,极目远眺,望向城外,隐约可看见成片的麦田也被大雪覆盖,他笑与荀彧等人说道。

    荀彧等人皆道:“是。”

    “若,子鱼掌典农已有数月,在任干得怎么样?”

    姚昇出任彭城相后,典农校尉的职务即由华歆接任,至今已有近七个月了。典农校尉执掌的是民屯,因归荀彧管理,荀彧答道:“华校尉清纯德素,廉洁公正,处事合宜,吏民俱服。”

    荀贞点了点头,说道:“子鱼礼法有度,聪敏特达,区区一个典农校尉,难以展其才也。”说到这里,想起一事,笑问道,“我听说元龙深佩子鱼,自认不及,此事可有?”

    荀彧说道:“确有此事。”

    荀贞叹道:“能使元龙佩服,子鱼其人耶?”

    陈登豪气纵横,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掌琅琊以来,即使是郡的所谓名士,只要是名不副实的,他概以白眼相对,半点的虚礼也不肯给,能得到他的钦佩是很不容易的。

    荀彧闻弦歌知雅意,略微猜出了荀贞的心思,问道:“敢问吾兄,可是有委华校尉重任之意?”

    荀贞说道:“不错。”

    荀彧问道:“不知打算改任华校尉以何职?”

    荀贞笑道:“吾弟可猜猜看。”

    这不用猜,华歆已是二千石的校尉,再往升迁,只能是裨将军或者郡太守,华歆不是兵伍人,没有军旅之才,他的长处在理政,那么只能是郡太守了。荀彧沉吟片刻,试探地说道:“可是下邳太守?”

    荀贞没有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是转对荀攸等笑道:“卿等也可猜猜看。”

    戏志才一副笃定的样子,说道:“不是下邳,必为泰山。”

    下邳太守乐进,泰山太守现为荀成,他两人都是军略胜过政略。

    荀成之所以被荀贞表为泰山太守,诸人皆知,是为了方便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至於乐进,当初表他为下邳太守是因为那时下邳初定,境内尚有笮融的余党,又临彭城,和泰山眼下的局势一样,也是军事重於政治,因此才用他坐镇,而随着笮融余党的被清缴干净,彭城又为荀贞完得,下邳的形势已经转变为政治为主了,再用乐进领太守职,一来,未免会浪费他这个军事人才,二来,亦不太适合了。乐进其实也不想在下邳待了,看着许显、荀成分开疆於任城、泰山,甚至现在臧霸也数立战功,乐进早按耐不住战斗的热血了。

    故此,荀彧、戏志才猜是下邳或泰山。

    荀贞却摇了摇头,说道:“下邳、泰山二郡的长吏固然需换,我却不打算把此二郡付子鱼。”

    荀攸拍手笑道:“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说来听听。”

    “攸知将军欲委何郡与华校尉矣”

    “何郡?”

    “定是济南”

    荀贞哈哈大笑,顾对左右诸人,说道:“知我者,公达也。”

    荀彧、戏志才等人立时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