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工程师-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黼答道:“一者,此酒独一无二,酒方应属于大宋之专项,不可轻易外传。二者,此酒价位奇高,且与官方合作,其利加上税收官方占据六成,卖出酒方损害的是朝廷利益。有此二者岂不是出卖国家机密?”

    赵佶点了点头,认可道:“此话倒是有理,爱卿之意如何处理此事?”

    不得不说,除了其它方面,赵佶在处理朝政上确实是一头酱子,偏听偏信不说,还很贪心。一听说朝廷占据六成利润,他的贪念立马上来了,而王黼正是切中了赵佶的这个要害才如此说的。

    王黼看赵佶连蔡京的意见也不征求了,心中有了数,他答道:“把酒方收归国有,严惩当事人,另外,高峰其人还拥有肥皂、香皂、雪花膏、罐头等专项,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也应收归国有。”

    这一招不可谓不毒,他想把高峰的一切都没收掉,只是他这话一放出来,众人便明白怎么回事了。

    出卖国家机密不过是王黼寻的一个借口,要把高峰的专项弄到手才是真正意图。

    别看那些东西小,利润薄,但此物稀奇,而且百姓需要,若能普及将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如此财富谁不眼红?

    只是王黼的招数再狠,现场也没有一个人上前为高峰开脱,因为他发展工商的观点得罪的人太多了,没有谁愿意为一个讨厌的人说话。

    “太师之意呢?”赵佶自然不会瞒过蔡京,此事牵扯到他,他必须表个态。

    蔡京除了之前问过一句话,一直在沉默,众人不知他是何意,看他微笑起身,便知此事并非如此简单。

    蔡京上前道:“王中丞只知道泥池酒朝廷占六成股份,可知道从酒出世到现在卖出几何?朝廷又赢利几何?”

    “这—”,被蔡京一问,王黼一怔,只得回道:“尝未查知。”

    蔡京转向赵佶讲道:“陛下,下县报上来,泥池酒自出世至今,共售出一百一十三坛,按每坛一百贯计,售一万一千三百贯,扣除成本,也就一万多的利润,朝廷按六成利算,收入不过六千贯,这还是泥池酒刚刚出世,众人新奇所至,假以时日,销售还将严重下滑,其利并不足以成为国本。”

    这话若是真实,不光赵佶不以为意了,就是群臣也不放在心上。六千贯的收入,对一个普通百姓或许是大钱,但对一个国家来说,根本不算钱,何况以后的销售量还会下滑,算下来一年也收入不了多少。

    这种小屁事也拿到朝堂上来议论,赵佶不满的看了王黼一眼,却还是问道:“售卖酒方可有其事?”

    “确有其事。”蔡京实话实说道。

    “看来太师知晓此事了,为何?”赵佶又接上一句。

    这话问得也有道理,就算此酒收入不多,也是大宋的一项成果,在大宋都没有推广,却把它卖给外国人,说你卖国求荣并不为过。赵佶此问也是想看看蔡京的意思。

    “因为谋利。”蔡京毫不掩饰的答道。

    这简直是屁话,不谋利谁会去卖,关键是你卖了不是让外国人掌握了这项技术了吗?

    蔡京接着说道:“此酒虽然挣钱不多,但却是大宋酒业的一个重要补充,因而不能没有它,发展副使高峰考虑到此事,决定在大宋公布酒方。”

    王黼敏感的抓住这句话,上前问道:“酒方未见公布,倒是见到了卖与外国,这岂不是说宋人还不如外人?”

    这话一出来,就连赵佶和群臣也觉得在理,这简直是一种辱国的行为。

    蔡京却道:“这是一种营销策略,赚得是一种巧钱。”

    “营销策略?”赵佶疑问起来:“如何营销?”

    蔡京答道:“比如这个酒方,若提前公布出去,天下人人得知,对外使团来说亦容易得到,那时便一文不值,你就是卖给他们,他们也不会要,但在公布之前卖给他们,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种新鲜事物,自然愿意掏腰包买之,此时就是开价也容易出口。”

    “原来如此。”赵佶听到这里已兴致恹恹,不就是经商常用的一种倒手买卖吗?还以为多大不了呢?

    就算这时蔡京反问了一句,他也没有多在意。

    “陛下可知此酒方卖多少钱?”

    “一个酒方而已,能卖多少钱?”

    “陛下,此酒方可卖到十万两。”

    “噢,十万两呀,也不少啦。”赵佶随口答了一句,显然没有入心。

    “那是一家,若有十家将是百万两。”

    “噢,百万两呀,也就……什么?有这么多?”本来蔫蔫的赵佶,猛然间惊醒,差点从龙椅上跳起来。

    六千两他不在意,十万两他也可以不在意,但是百万两却不能不在意,那可是很多很多的钱呀!

    整个大宋才多少钱,一个酒方就卖出了百万两,要是再来几个,岂不是发大财了?

    他一个下县的小官居然一下子能挣这么多钱,果然是一个好的营销策略。

    “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赵佶的口气已经转冷。

    难道想造反不成?

第349章 忠君爱国() 
不光赵佶觉得此事可怕,就是群臣也觉得可怕。

    若仅仅只有一百万两还则罢了,关键是高峰还有很多生意,若这些生意持续下去,其财富也将源源不断的累积,那将是个无法估量的数字。

    甚至不用辛苦做生意,他只要再卖几个秘方,就会有几百万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对大宋来说将是不安的征兆。

    还别说,赵佶此人别的事情不敏感,但牵扯到大宋安全方面却敏感的多。此事不知道还则罢了,知道了就会多想,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家安全和个人威胁。

    “陛下,此事大可不必惊慌。”蔡京出言劝慰道。

    我还不惊慌,有人已经冒头了,再不惊慌就晚啦。不过,蔡京这样说,赵佶还是本能的回了一句:“太师有话直说。”

    蔡京是谁,赵佶的小心思他早就瞧在眼里,只是他仍然不慌不忙地说道:“发展副使并没有全拿这个钱,而是把七成的收益都赠与了朝廷,他留下的一部分也不过是想开间分店。”

    “此话当真?”赵佶的嘴合不上了,他掩饰不了那份兴奋,几乎是追问起来。

    一百万交给朝廷七十万,高峰只留下一点开店的本钱,无论这个本钱是不是留的太多,赵佶也无话可说了。

    他拿了大头,嘴立马软了下去,就是之前的雾霾也一扫而空,此时他只有一个想法,若臣子们都是如此,大宋何愁不强大?而他的很多想法也能实现了。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赵佶焉能不高兴?

    他这边打着小算盘,那边蔡京却在继续陈述。

    “陛下,发展副使已把酒方交给了臣下,只等外使离京便可公布酒方了。相信酒方一出,大宋又会多出一类酒品,而朝廷也能多一份收入,如此为朝廷谋利的行为,怎么说是出卖国家机密和卖国求荣呢?”

    蔡京说的不温不火,却句句切中要害,只听得宋徽宗赵佶频频点头道:“不是出卖国家机密,也不是卖国求荣,而是忠君爱国,高爱卿是个好臣子,该赏。”

    赵佶和蔡京都如此说了,底下臣子们自无二话,纷纷上前附和,好似之前他们没有反对似的。

    此时唯有俩人面红耳赤,一个是王黼,一个是李邦彦。他们本以为板上钉钉的事,却被蔡京几句话驳得体无完肤,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不愧是太师,城府老的很,一个看似必输的局,却隐藏着这么多后招,不服气不行呀!

    不过,他们也很纳闷,这一系列手段里面都有高峰的影子,他又是如何说动堂堂一朝太师为他出面的呢?他们可不认为蔡京提拔了高峰,高峰就能递上话,那一朝太师也太不值钱了。

    原意他们是没想搬倒蔡京的,但也没想让他过得舒服。蔡京的权势太大了,若不借机掰掉几个爪牙,其他人很难在朝上有发言权。王黼和李邦彦这次跳出来显然是不谋而合。

    只是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招,不但没杀成鸡还赊把米,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他们可不认为赵佶或蔡京就这样放过他们。

    朝堂上如何纷乱已经不重要了,对高峰来讲,他能平安的度过这一关才最重要,而之所以能度过这一关却又与他的小心谨慎不无关系。

    与李奇坤和李普商讨时,他们就认为此事并不可靠,关键是联系外使容易被人发现。

    赚钱是小事,被人阴了才是大事,因而要确保安全只能在朝中找个靠山。

    作为对朝中一抹黑的高峰,根本不知道找谁,而且也没有什么势力可找。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了,那就是蔡京。

    高峰升任发展副使是蔡京的功劳,无论个人成见怎么样,这个人情还是卖的,因此不可能把蔡京撇在一边。

    更重要的是蔡京他能联系上。张业是蔡京的人,只要到张业那里讨一封书信就能办到。

    见到蔡京就好办了,把事情向他说明,至于如何办就听他的吩咐。

    请蔡京办事当然不能全凭一张嘴,高峰已打定主意,卖的钱他只要十万两,剩下的全都送给蔡京和朝廷,至于他们怎么分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

    有了这个利诱,蔡京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不但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当了外使团的接待,还让其带领李普行事,其结果不言而喻,事情不但顺利进行,而且大大超过了预期,究其原因自然全是蔡京的功劳。

    只是朝堂上的事情并非高峰想像的那般简单,若是他了解到内幕,一定大大佩服蔡京作为权相的高明。

    别看此事只是一桩生意,却被蔡京利用得体无完肤,如果高峰早知如此,他宁愿不要那十万两,也不去做那个出头鸟了。

    事情已经显然。整个收益下来,高峰落了一成,朝廷落了七成,还有两成落在了蔡京的口袋里。

    千万不要以为蔡京看中了这二十万两才如此卖力,如果那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点钱对他来说根本不放在眼里。

    蔡京看中的是什么?自然是朝堂上的权势,既然手头有这么一个机会,他若不通过它做点文章,也不配为三起三落的权相了。

    蔡京虽然为六贼之首,但与其它各贼并不合睦,或者说不完全合睦。

    首先与他对立的便是太子的人,那是以李邦彦为首的一帮势力。

    其次便是王黼的崛起。王黼本是他的人,近年来因渐成气候脱离了他的掌控。

    另外的便是一些散臣,他们谁也不投靠,因而谁也不帮衬,其中以童贯、高俅为代表。

    至于朱勔、白时中之流则全是他的手下,都是看他的眼色行事的。

    有了明确目标就好办了,蔡京自然会让人把信息泄漏给王黼和李邦彦他们,他相信这俩人得到信息绝对不会安稳。

    果然如他所料,王黼和李邦彦跳了出来,也就是之前朝堂上发生的一幕。

    大家都蒙在鼓里,唯有蔡京心知肚明,而最大的受益者也是他。

    当然,赵佶也是受益者,表面上看是最大的,其实不然,钱归朝廷,可不是装入他的私人口袋,也就是说,他还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第350章 小默归来() 
朝廷的事高峰关注不到,也无心关注,他把精力都用在了芒砀山的重新定位上了。

    自从听了刘三娘的一席话,高峰豁然开朗,他决定收缩作坊,就是有新产品出来,也不会让它面世,顶多算个试验品,至于何时推出,那要看时机。

    好在他之前的计划虽然庞大,却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所以操作起来并不麻烦。

    当然,再收缩作坊,之前答应的几件事也是要做到的。

    与袁家的鞭炮生意要做。他生产了一批鞭炮,不可能不出售,而这也是拯救袁家的东西,所以不能不推出。

    鞭炮在大宋已经存在,就是质量再好一点也不算稀奇之物,再者说由袁家牵头,高峰根本不需要出面,因而推出它不存在问题。

    与刘家的三项合作项目有了一些变化。

    反季节作物和香水正常实施。

    变化的在果酒上。高峰决定在刘家新建一座酿酒作坊,这座作坊专门生产果酒,而挑头的就是刘三娘。

    对刘三娘他已经能够信任,就是有些秘辛也找她商量,而她总是能给出一些非凡的见解。

    高峰感觉到值了,相比他的付出,结识刘三娘更划算。

    当然,与刘家的正式合作应在年后,年前能做的除了作坊设计外,还有一些事务要筹备,而这些在几人商量后已做出了分工。

    有一件事高峰还是很惊喜的,那就是在他的指导下,三位师傅炼出了第一炉钢。

    这炉钢的量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