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洋主宰-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与贵国在经济上有着巨大的互补作用。

    贵国近段时间需求不足,经济有些停滞,我想汉国或许会对贵国有所帮助。”

    尼玛,真能吹,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国家面对庞大的苏国会有什么帮助啊?吹牛皮别吹得太大,就不怕闪了舌头?

    汉国也就是个百万人的小国,说什么与苏国有互补关系,真是扯他妈的蛋。

    当然,人家捡好听的说,自己姑且听之。

    “嗷,有什么互补,说来看看?”

    “贵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石油、黄金开采等产业是贵国的支柱,这些产正是汉国急需的产”

    尼玛,这家伙又要吹牛皮了,一个百万人的小国能有几辆汽车,一年能用多少石油?还黄金呐,你能有多大需求啊。哼,让你继续吹,看能吹到什么程度。

    “嗷,据我所知贵国人口也就百万多,能有多大需求啊?”

    戈巴乔夫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就是需求再大也是个百万人的国家,放在苏国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呵呵,主席先生说的不错,汉国是一个小国,人口很有限。可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汉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

    一个新国家需求十分巨大,一切从零开始,物资、能源以及各种原材料都是海量的需求。即便他很小,可毕竟是一个国家,汉国还是要建立自己货币体系的。

    汉国已经成立了银行,开始发行货币。

    一国货币无外乎一个是用外币做储备,另一个可以使用黄金做储备。

    我国已经确定不使用外币做储备,而是以黄金做储备,这就需要大量的黄金。

    而石油是另一项必备的能源,汉国与其从别国购买石油不如从贵国购买。

    也许我们一次购买的数量不多,但是,可以签订长期购买合同,这个数量就非常可观。主席先生,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听到这话,戈巴乔夫来了精神。

    不过,再一想又有些沮丧,这个汉国才成立不久能有多少钱啊?

    虽说蚊子小也是肉,可毕竟不如大块吃肉过瘾啊。

    “按照贵国的财力,恐怕购买力不会太大吧?”

    似乎早就知道戈巴乔夫有此一问,王屏山微笑着说道:“这些都不是问题,汉国的战争结束了,开始全力发展经济。

    汉国虽然小,但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汉国会在世界各国帮助下高速度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而且,我国已经开始在北大陆投入巨资,本身又有高技术储备,我想要不了多少年你会看到一个富裕的汉国。

    当然,目前我国底子薄是现实,但并不妨碍汉国大批量地采购贵国的能源。

    比如,汉国可以向贵国贷款,数百亿甚至千亿的贷款用于购买急需的资源以及购买黄金作为国家储备。

    而汉国大量购买贵国的资源,又能够拉动贵国的产业,带动贵国经济发展。我想,这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好事。”

    咦,原来如此啊。

    这个汉国打的算盘倒是不错,用苏国的钱购买苏国的资源,尼玛,太能算计了。

    不过,戈巴乔夫想了想感觉苏国并不会吃亏的。

    汉国是以国家名义贷款,不像企业一旦破产贷出去的钱打水漂。至于说他们在北大陆投入巨资,这玩意一查就清楚。

    如果汉国大批量地采购苏国的资源,的确可以帮助改善国家经济状况。

    但是,这必须是建立在贷款数额巨大的基础之上的。地图男的兴趣渐渐被引发,甚至有些期待。

    “嗯,你说的可以考虑,汉国打算贷款多少卢布啊?少了恐怕对本国经济并不起作用,至少也要数千亿的贷款才能起到作用。另外,贷款的期限又如何考虑啊?”

    尼玛,终于要上钩了。

    王屏山沉思一会儿,似乎有些纠结。

    “贷款的数量嘛,几百亿还是需要的。的确,如果数量太少恐怕对贵国的产业推动力不大,毕竟贵国的经济基数太庞大。如果贷款太多,目前汉国刚刚起步,底子薄,不免令贵国有些担忧汉国的还款能力。

    至于贷款的期限至少在五年以上,嗯,可以定在八年。

    你们知道,汉国主要是在电子领域发展,投资回报率非常的高。

    估计只要三五年的时间汉国就会有大量的财富进账,还款能力一点也没有问题的。”

    得,汉国还为苏国考虑,怕带动不起苏国的经济。

    戈巴乔夫对汉国总理的回答还算满意,八年的还款时间也算中肯,到时候汉国有能力还上贷款。

    当然,苏国是一个大国,也不怕小小的汉国还不上贷款。

    戈巴乔夫也在心里合计,他希望汉国多贷一些卢布,这位总理说的不错,贷款太少对苏国的经济影响不大。

    可是,要给汉国多大的数额才算合适呢?

    确实像王屏山所说的那样,苏国这个二十八亿米元实体经济,资金太少真是跟瘙痒差不多。

    戈巴乔夫现在脑子里想的不再是汉国有没有能力还款的问题,而是怎样尽量地让汉国多贷款,以便大量地购买苏国物资能源,拉动苏国经济。当一个国家领导人不容易啊,地图男都要愁死了。

    ;

第一百零五章看不见的硝烟() 
作为后世人,领先集团的人很清楚苏国的历史走向,也知道现阶段是苏国崩溃的前夜。

    世界两大霸主的对决很快就会见分晓,米国的战略目的很快就会达到。

    在米国人的眼里,苏国就是一个可怕的战争怪物,强大的苏力令米国人寝食难安。

    二战结束,欧洲分成两大战争集团:华约组织和北约组织。

    从经济层面看,北约是富裕集团,华沙条约国相对落后一些。

    但是,论战争层面苏国有着制度上的优越,军队可以迅速集结,快速反应。

    而北约组织,尤其是米国则受到制度上的约束。

    发动战争并不是总统说了算的,这需要国会的批准。

    试想,当战争已经爆发,等到米国议会讨论通过战争法案,大概半个欧洲已经消失了。

    尼玛,黄瓜菜都凉了。

    苏国这个强大的战争机器令米国很头疼,像悬在北约头上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

    长达数十年的冷战,米国人绞尽脑汁对付苏国,希望压倒对手,甚至战胜对手。

    站在米国的立场,苏国必须倒下。

    当然,米国人也不想冒战争的风险,那样对米国人很不划算,他们要在另一个战场上击败苏国。

    勃列涅夫时代之后,苏国开始走下坡路了。

    1985年3月戈巴乔夫出任苏国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而此时,米国人对付苏国的最新战略也差不多出炉了。

    有人比喻此时的苏国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

    这就决定了戈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

    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

    面对苏国种种困难和压力,戈巴乔夫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

    之后,苏国危机骤增,秩序失控。

    戈巴乔夫的前任,主要是勃列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苏国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

    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在苏国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

    勃列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国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此时,苏国的特权阶层羽翼丰满。

    据后世俄罗斯专家估计,在勃列涅夫时期,苏国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70万人。

    若是加上他们的亲属,苏国的特权阶层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

    苏国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此时,大概他们急切希望执政党的垮台和国家制度的剧变。

    一旦苏国垮台,他们的财富便可通过国家制度的公开变更,在新制度下从法律上承认他们攫取的财富合法化,并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财富传给子孙。

    苏国曾搞过许多民意测验,民意测验表明,赞成搞资本主义的只占5-20%。

    1991年5月进行的、由米国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测验,在苏国的欧洲部分进行。

    抽样人口中,10%赞成改革前的社会主义;36%赞成更多民主的社会主义;23%赞成瑞典式的社会主义;只有17%赞成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

    因此,在苏国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苏国人民的意愿。

    而上层精英对苏国的前途也进行了讨论,以决定其意识形态。

    他们当中,9。6%赞成和民族主义;12。3%赞成民主社会主义;76。7%赞成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取其他态度的仅占1。4%。

    这种结果与基层人民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就是说,高层的大部分人赞成资本主义。

    苏国的精英们与其他集团结盟,与黑社会、富翁、城市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结盟并形成一股力量。

    他们结成的联盟最终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

    经济上,苏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

    苏国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这就是说,在冷战时期,苏国的重点侧重战争,这也是米国人最担心的。

    单一经济结构以及漠视人民对高质量生活需求,恐怕也是苏国解体的原因之一。

    除了国内原因,苏国的崩溃也标志着米国对苏战略的最终胜利。

    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特别是勃列涅夫时期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战争,使国防军事开支猛增,国内各类矛盾积聚。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苏国扩军备战,与米国开展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无疑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苏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与西方对抗花费了7000亿美元,与北大陆对抗花费了2000亿美元,其它军费开支约100亿美元,这严重消耗和削弱了苏国国力,成为苏国解体原因之一。

    戈巴乔夫要改革苏国,力求与西方世界缓和关系,并希望获得西方的支持。

    他的后任叶钦更是不遗余力地求助于西方支援,西方世界也的确答应苏国给予支持。

    19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援助俄240亿美元。

    1993年西方七国外长和财长会议又承诺援助俄325。7亿美元,提供资金时不仅附带种种苛刻的条件,而且都未能兑现。

    而当苏国真正陷入泥潭之后,米国以前所承诺的一切援助也落了空。

    因为米国采取了“对上钩的鱼不必多给食饵”的态度,雷声大、雨点小,口惠而实不至。

    米国坚持对俄的贸易限制,也使俄无法平等地加入国际经济体系。

    战争不一定非要表现在战场上,也不一定硝烟弥漫,这一场由米国精英策划的战略完美收场,不得不说米国人战略的高超。

第一百零六章插一脚() 
很遗憾,这一周的收藏增加不多,下一周要裸奔了,慢慢地玩吧。大概题材不对味,众书友不太感兴趣啊。。。。。。。。。。。3158集团来到这个世界建立了汉国,一个从零开始的国家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走非常规发展的道路。

    换句话说,要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去。

    可惜来的时候有些晚,要不然他们会从女忧国大捞一笔财富。

    此时,汉国的领先投资插手女忧国资本市场,也就是吃一点残羹剩饭而已。

    所以,现在汉国的皇帝郝瀚把目光盯上了北方的苏国。

    28万亿的财富啊,郝瀚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究竟能在苏国这一场盛宴中捞取多少财富,这个时候谁也不敢保证,反正是尽量地往自己手里划拉。

    可汉国要采取什么手法才能在这场盛宴上分一杯羹呢?

    对这个问题,大皇帝郝瀚没少浪费脑细胞。

    当初,汉国与苏国建交,对方一毛不拔,让郝瀚心中很不爽。

    不爽归不爽,汉国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国家,与苏国这个庞然大物没有可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