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唐驸马-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郎君为何要救那个孩子?就算是不忍心,也该让公主把那个孩子拿掉。那孩子会成为公主与李玉的纽带,会始终把两个人连在一起。而且,就算公主因为感恩而回心转意,那孩子也会成为郎君与公主之间的钉子,坦诚相见只会被他扎伤。”
有些事情他不知道,所以也无从猜测鱼恩的想法。如果不是鱼恩提醒,他绝对猜不到救孩子不只是因为于心不忍,还因为他与公主之间互不侵犯的承诺。
略微组织一下语言,在李牧震惊的目光中,把他与公主之间的承诺说一遍,然后叹息道:“本正不是仁慈,而是心太狠,把算计都打到孩子的身上。”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一点就透。鱼恩说出一,李牧已经想到二,甚至三或者更多。直到这一刻他才知道,鱼恩到底打的什么算计。
大唐的公主真发飙起来,能干出什么事情谁都说不好。为了防止以后自己的女人与孩子遭罪,鱼恩必须把这个孩子保护下来,既可以增加承诺的约束力,还可以让公主有所顾忌,不敢乱来。
而且这个孩子怎么说也是李家的骨肉,鱼恩今天保下来,对于相爷来说可是个天大的人情。这个人情虽然不足以把相爷拉到自己的战车上,但也能让他帮忙摇旗呐喊。
想到这里,李牧才知道,鱼恩说的没错,他不是太仁慈而是心太狠,把算计都打到一个未出世的孩子身上。
熟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鱼恩丢下的小石子,很快就引发蝴蝶效应,在长安城掀起一番山呼海啸。
王炎在道德经上折了面子,却没找到鱼恩那番解释的漏洞,只能在奇淫巧技上做些文章。出身七宗五姓的太常博士显然很有号召力,只是几天时间就召集不少人,声讨鱼恩国子司业的头衔。愈演愈烈的声讨,很快就变成朝参上又一个嘴炮。
在朝堂上引爆这一话题的,正是太常寺的博士们。借着会昌元年的最后一个朔望朝参的机会,所有太常博士联名上奏,狠狠地告了鱼恩一状。他们说鱼恩不通经典,有辱圣贤,仅凭奇淫巧技荣登国子司业,不过是尸餐素位,请求皇帝撤销鱼恩国子司业的头衔。
看着这些气氛的博士,鱼恩嘴角不经意的笑一笑,他等的就是今天。也不与这些人纠结道德经的事情,他张口就是一番关于奇淫巧技的长篇大论。
“启奏圣上,臣以为诸位博士所言不妥。燧人氏转木取火,人民得以摆脱茹毛饮血的生活,百姓感恩戴德,尊为燧皇,乃为三皇之首。伏羲结绳为网,渔猎之始也,百姓感其恩德,尊其为皇羲,三皇第二。神农氏制耒耜,耕五谷,人民得以温饱,百姓感其恩德,尊称炎帝,三皇最末。上古三皇,可以被尊称为皇,都是因为这些奇巧之技术。然而如今,有人却将它当成奇淫巧技,岂不是居心叵测?”
有理有据的一席话,把这些人直接推到影响皇帝千古留名的对立面。着实把这些博士吓的不轻,急忙抛出个不是借口的借口。
“凡夫俗子怎比得上上古圣贤?”
凡夫俗子当然不是指皇帝,只是指鱼恩这个喜欢奇淫巧技的人。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于别人的强词夺理,鱼恩从来都不在乎。老子有理,老子怕谁?
义愤填膺的接着反驳:“秦有铁器之利,所以横少六合。匈奴有马镫之功,铁骑自然横行,得以祸乱中华几百年。曾经的富强之法,如今变成奇淫巧技,不知几位博士作何感想?”
话说的很巧妙,却都说道唐武宗的心坎里去。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他当然想富国强兵,当然想像他的先人一样,横扫八方六合,普天之下俯首称臣。
鱼恩的几句话,已经把奇淫巧技升华到国之根本的地步,他又怎能不动些心思,怎能不重视?
眼看着皇帝的眉头已经快拧成一股绳,鱼恩急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某些人眼里的奇淫巧技,确实富国强兵的一条捷径。所以臣奏请圣上,应该在国子监增开一科,专门研究这些机巧。不求有横扫六合之功,只求能有恩泽天下之利,这便是圣上对百姓的恩德。”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在古代,研究发明的多是巧手匠人。谁也没有料到他的胆子会这么大,居然敢把那些巧手匠人,提升到与读书人并列的地步。
如果是在现代,鱼恩都不用费这些口水,谁都知道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可惜这是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读书人的地位高于一切。谁会让那些下等匠人与自己平起平坐?
这一次就连李德裕都看不下去,开始终结鱼恩的肺腑之言。
“圣上,臣以为,驸马之言虽然有些道理,但是这些机巧却不是国之根本。想要大唐长盛不衰,还是该以教化为主。只要百姓都服从王道教化,我大唐自然可以千秋万代。”
相爷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谁都能听出来他的意思。什么是王道教化?还不是读书人那套理论,还不是教导百姓,君权神授,忠君的大义。
其实唐武宗已经被鱼恩说的心动,只是鱼恩太着急,要的东西太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变匠人为下九流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显然不是鱼恩三言两语所能达成。
略微沉思一会儿,皇帝叹息着摇摇头这一次他又站在李德裕一边。鱼恩这些肺腑之言,换来的只是稳住他国子司业的名头而已。
第126章 胎死腹中的算计()
高高升起的月亮,让夜色宁静的同时,也宁静了鱼恩的心。静下心来的他,忽然发现自己走进一个误区,一个很多人都会犯的误区。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之所以衰落,都是因为发明创造的原因。可是他这个理科硕士却知道,这些只是直观体现,中国衰落的真正原因是现代科学。
那些改变人类历史的科学发明都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是综合文化的一种体现,绝不只是重视发明创造那么简单。没有硫酸和硝酸,哪来的无烟火药?没有硝化甘油,哪来的现代炸药?没有综合文化的积累,哪来的量子力学,哪来的原子理论,哪来的矢量发动机?
什么东西都不是一撮而就,都需要学术研究上的积累。也许自己要做的不只是让古人重视发明创造,还要引入现代科学,让中国的学术按照一条正确的思路走下去。
也许自己可以用有限的条件,做出无烟火药,做出硝化甘油。可是他们也只能学到无烟火药,学到硝化甘油而已。
没有无缝钢管,没有撞针,没有现代的精湛的工艺,他们一样造不出枪炮,造不出子弹。别说是古人,没有工业基础,就连他自己都不行。
也许自己该做的,应该是种下一颗种子,一颗现代科学的种子。让这颗种子慢慢萌芽,直到它开枝散叶,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想到这里,鱼恩笑了,笑的很灿烂,笑的很开心,因为他终于发现问题的关键。重视发明创造只是个小问题,这颗种子才是大问题。
至于种子是什么,别人或许不知道,可他知道,因为他是理科硕士,知道那个壮丽的死胡同。
中国缺少的是以了解数目性质或者空间关系本身为目的、以严格证明为特征的纯数学。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对自然规律的探求,却没有将这种探求与数学结合起来。
当周髀算经结合天文学与数学之后,却没有继续延续下去,成为千古绝响,中华民族永远的遗憾。
无论是化学还是物理,还是其它与发明密切相关的学科,他们都以数学为基础,在数学的理论中升华。
只有数学达到一定基础,才能支撑化学与物理去探究本源。只有数理化都达到一定的基础,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换个思路,换个想法,鱼恩豁然开朗。如果想改变那些历史,需要的不只是重视发明创造,还需要把中国的学术研究带上正轨。
胸中翻涌的气血让他久久不能平静,就算它们最终以嘴为突破口,他还是无所谓。因为嘴里溢出的鲜血告诉他,思路对了。
吃下一颗因果丹以后,鱼恩睡着了。在这个宁静的夜里,解决所有困惑,整理出所有思路以后,他安详的入睡。
没人知道他这个夜里吐过血,也没人知道后世发展的思路,就是他在这个夜里的杰作。
当卧室里传来轻轻的鼾声以后,香儿悄悄推开门,轻轻吹熄房间里的灯火。然后像往常一样,悄悄退出去。就像她从未来过,吹熄灯火的只是一缕微风。
按道理来说,义勇军指挥使应该与节度使,团练使一样,去军营里住。可是唐武宗却让鱼恩像神策军中尉与将军一样,继续留在长安,甚至参加朝参。这就让义勇军的位置变得很尴尬,不知道该算是禁军,还是该算是地方军。
也许唐武宗是想让义勇军变成禁军,可是有些人却想让义勇军溃不成军。这个人就是护国公,神策军左厢中尉,枢密使仇士良。
根据他所收到的消息,义勇军的发展速度远超他的想象。也许是最近天下太不太平,也许是有人想借天恩赦寇诏洗白身份,短短半个月时间,各地招降的山贼响马已经过万。再加上宝鸡山贼,鱼弘志留给鱼恩的亲兵,算起来义勇军已经将近两万人,这让他怎么睡得着?
只见他一边来回踱步,一边低声咒骂:“这些天杀的节度使,就会找杂家的不自在。往日里大小叛乱不断,怎么义勇军一成立,反倒没人叛乱了?你们不叛乱,杂家哪有借口送他们去战场,哪有借口削弱义勇军的实力?”
正愁眉不展的时候,有人送来奏报,仇士良低头一看大喜过望。大唐的坏消息就是他的好消息,他知道自己终于有借口送走义勇军这尊瘟神了。
会昌元年腊月底,黠戛斯击破回鹘,得唐朝和亲回鹘的太和公主,急忙派遣使节称臣与护送太和公主归唐。可惜路上被回鹘乌介可汗袭击,尽杀使节,夺取太和公主为人质,
太和公主请唐武宗册封乌介可汗,乌介可汗又让宰相颉干伽斯上表说,回鹘在没有城池让公主居住,请求借振武城让公主安居。
奏表里若隐若现的威胁,让唐武宗当朝震怒,破口大骂:“这个乌介真是无耻至极,无耻至极!居然敢用提出这种无耻要求,居然还敢用姑姑要挟朕,他真当我大唐无人么?”
诡异的抽动一下嘴角,仇士良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上前一步朗声奏报:“圣上,老奴以为回鹘欺人太甚,绝不可姑息,不然我大唐威严何在?不如派遣精兵良将前去,威慑也好,驱逐也好,应该让回鹘人尝到厉害,自己滚回草原。”
虽然说的很轻巧,但是谁都知道,如今黠戛斯南下,回鹘人没有地方安居,肯定不会被吓跑,只有武力驱逐一条路可以走。
唐武宗庙号得享个武字,当然也是好战分子。盛怒之下,当然也想武力解决问题。一边听着仇士良的话,一边点头,显然是动了心思。
作为首席宰相,李德裕很称职,考虑事情要比其他人全面的多,看到圣上动心,急忙出言相劝。
“启奏圣上,臣感觉护国公所言不妥。如今正是隆冬时节,车马难行,绝不是出兵北地的好时机。臣以为,陛下当一边严辞拒绝,一边再给他征调些粮草,以保公主的命。”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讨论回鹘的问题,上次因为朝廷准备不足,李德裕主张安抚。几个月过去,他还是觉得安抚为上,因为冬天确实不适合远距离用兵。再加上天德,振武两城是北地孤城,一旦准备不充分就会让两城陷入生死存亡的险地。
鱼恩能猜出仇士良的算计,可是他至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因为他知道只要相爷开口,这一仗就打不成。
果然不出他所料,就算是盛怒之下,唐武宗还是能听进去相爷的建议,让仇士良的算计胎死腹中。
第127章 矛头()
快速壮大的义勇军,已经成为护国公的眼中钉,不把钉子拔掉,他侧夜难眠。昨天一计不成,今天又生出一计。
朝参开始以后,仇士良便迫不及待的用国库空虚为借口,请求削减新增开销,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义勇军的军费。
先是动之以情,说义勇军都是获罪之身,却享受着堪比神策军的军饷,让他左厢的将士颇有微词。如果不把军饷削弱一些,他害怕左厢将士哗变。
紧接着晓之以理,认为圣上肯不计前嫌已经是天大的恩赐,就算不给军饷他们也应该为国效忠。
最后他认为,于情于理义勇军都应该为大唐付出一点,把军饷削弱到一个惨不忍睹的地步。
计策倒是个好计策,利用大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