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7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帐蓬?”

    “是,陛下。军队之中的那种一次性住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大帐医,搭建起很费事,便有匠人们研制出了一种搭建极其方便的帐蓬,不过这种帐蓬不大,最多能住两到三个人,不过胜在方便,收纳起来极为容易。陛下,请易步到下一个工坊,臣让那里的工人为您展示,目前这种帐蓬,也还是只供应给鹰隼部队使用。”

    在秦风的眼前,一名工人拿出来的是一个并不大的长方形的布包,接下来,犹如变魔术一般,这个布包被展开,撑起,转眼之间,一个小帐蓬便告完工。

    “陛下,支撑起这个小帐蓬的撑杆都是可以折叠的,所以能尽量的节省空间,这种帐蓬,原本就是可以被塞进多功能包里的。”金景南介绍道。

    “倒还真是设计精巧。”秦风审视着这个小小的帐蓬,赞赏道:“挤一挤,四个人也可以塞进去啊!”

    “陛下,四个人进去,那就只能坐,没法睡了。”金景南笑道,“陛下,您说这玩意儿转民用的话,能不能赚钱?”

    “怎么不赚钱?”秦风兴致勃勃地道:“当然赚钱,你将制作这个帐蓬的布料,用那些颜色鲜艳的布料来取代,然后拿出去卖,保管卖的人多得不得了。比方说在春日里,那些踏春的小姐太太们,支起这样一些五颜六色的小帐蓬,是不是很别具一格啊!哈哈哈!不过这些折叠的撑杆,一般人生产不了吧?”

    “这倒是,当初为了满足鹰隼的要求,我们这儿可是好几个大匠聚在一起研究了了一段时间,才弄出这个可以拍叠的杆子出来。外头可没有这种技术。”金景南骄傲地道。

    “没有人会,便能垄断,便能产生高利润。金景南,你这太平城,赚钱的东西很多嘛!”秦风呵呵笑着,“只要经营好了,能赚大钱的。”

    “这些原本都是军工,转民用的话,我们还是有些顾虑的。”

    “顾虑什么?”秦风不以为然地道:“像这个多功能包包,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不过胜在很实用,而且很好看,只要开始使用,便会让人看见,然后便会有人找到这个商机,开始仿制,倒是这种帐蓬,因为这种可折叠的铁杆不容易制造,倒是不好仿制。但时间一长,人家总会找到决窍的是不是?自己抢先一步,先大赚一笔再说嘛!”

    “好,有了陛下这个话,臣的胆子可就大了,其实在我们太平城,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还是不少的,臣觉得有不少,可以转为民用。那些东西,军队需要的量少,如果转到民用,倒也是可以赚钱的。”金景南兴致勃勃地道。

    “只要不是涉及到武器方面的,其实其它一些东西,完全可以放开,甚至让外面的商人承包来做,这样你也可以节省出更多的人手,去制造高尖新的武器。这样一来呢,你节省了人手,成本,二来,你也会让太平郡的经济更上一层楼,你想一想,有更多的工坊在太平郡内开工,便会引来更多的商人,带来更多的生意,你会收到更多的税收,因为商业的发展,太平郡也会有更多的人流,以往的丰县之所以兴旺,不就是因为这个嘛!”

    “的确如此!”金景南连连点头。

    太平城,越外围的工坊,与大明最新式的武器的制作便愈远,而愈往内,关防愈严格,制造武器的等级便愈来愈高,而最核心的区域,却是太平城各位大匠们的所在,他们并不直接参于生产,整天琢磨的就是如何提高现在武器的性能质量或者开发出最新式的武器来。

    他们已经不再是工匠,而一个个都是有官身的大匠师了,品级最高的大匠已经是五品,与金景南相比,也不过只差了一级而已。

第九百八十四章:升官() 
太平郡是大明王朝的军事重镇,而大明的军队绝对数量并不多,秦风建军秉承着精兵的理念,而精兵,一靠强悍的士卒,二就靠超出别人一大截的军事装备了。

    从最普通的刀,枪,盔甲,到明军开发出来的霹雳火,连弩机,冲阵车等等,在战场之上,总是能占尽优势。

    而军事装备的领先,依靠的便是太平郡的这些冶铁炼钢技术以及无数的军事工坊。秦风的大明王朝做得最出挑的事情,便是大胆的让昔日地位低下的工匠可以成为官员,昔日被人呼来喝去的匠人,一旦得到了朝廷的承认,其迸发出来的能量,总是让人惊喜不断。而且在打破这个屏障之后,更是刺激了无数的后来者。

    每个成为工匠的人,都能看到自己可以期待的未来。只要你能做出创新,有自己独特的发明,将现有的技术提高到一截,那么,你便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个念想,促使着太平郡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努力着,每天,这里都有很多的奇思妙想诞生,虽然其中百分这九十九的脑洞大开的想法,最终被证明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但只要有一桩能够成够,便能让太平郡向前走出一大步。

    大冶城矿山连接冶炼厂的轨道车,太平城发明出来的连弩机,霹雳火等,都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原有的秩序。沙丰线轨道车的成功运行,将使得庞大的国家在统治之上变得更小而易于掌控,而每一行新式武器的诞生都会让战场的模式发生改变。

    太平郡,是一个创新与改变的郡治。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将创新与革命,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血液和骨子里。每一样最新的东西被创造出来之后,有的人在思考着如何让他更加厉害,有的却在考虑着,如何拿出一个比他更厉害的东西来取代他。

    而作为郡守金景南,对于这种态势是乐见其成的。郡里每一年都会拨出一笔数目绝对惊人的款子,来鼓励各种各样的创新与发展。

    在太平城里,秦风看到了已经做出了第一件样品的搭件浮桥的器械。这是应兵部的要求而研制的,兵部为此已经拨付了不少的银两。

    看起来,这件东西也就一辆马车大小,下面像是一个长方形的船舶,重点是他的上方,一层层的木板重叠在一起,而这些重叠起来的木板拉伸开来,足足有数丈之长,而这样一件器械,装在马车上就可以拖走。

    攻城斜车原本就已经研制了出来,现在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最重要的就是行进速度的加快和他们延伸搭上城头的速度。

    发射速度更快的弩机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试验阶段。

    更轻便,防护性能更好的甲胄,更适合于士兵们使用的佩刀,每一天都在改进。像马槊这样原本造价奇高的武器,在太平城经过两年的研究之后,已经将成本压缩到了最初制造时的三分之一。

    在太平城,秦风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这让他对未来更加的充满信心。

    在太平城的最后一晚,他单独召见了金圣南。

    摇曳的烛光之下,金圣南心里砰砰直跳,几乎能让他自己听到心跳的声音,他不由得暗骂自己真是沉不住气。

    但他的确有些沉不住气。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一个郡守,自然是不能满足他的野心的,努力做好现在的工作,向皇帝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更重要的岗位,是他的期盼,也只有在更高的岗位之上,他才能将自己的满腔雄心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这个位子,自然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大明首辅。

    在金圣南看来,不论是楚国也好,还是齐国也好,都是日薄西山,他们在历经了**之后,现在正一步一步的跌下深渊,楚国经此大败,已经再无竞争之力,而齐国,虽然他们的皇帝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想借着这次战争的胜利,展开国内的改革,重新塑造齐国的精神,但其顽疾已成,齐国皇帝的改革必然会遭到国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扑,成功不成功现在无法判断,关键是,大明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他想割除脓疮,大明却在大步的向前奔跑。当大明吞并了秦国之后,无论是地域还是丁口,都将不在齐人之下,更为关键的是,大明正在蒸蒸日上,上上下下,拧成了一股绳,冲着一个目标在奔跑,而齐国,内里却是离心离德。

    至于秦国,在金景南看来,轮不到自己去考虑了,在权首辅的任期内,这个国家,必然会不复存在。

    盯着对方有些潮红的面孔,秦风笑了笑,没有绕更多的弯子,而是单刀直入。

    “王公离我们而去,吏部尚书的位子就空了下来,金景南,你认为谁更适合这个位子?”

    金景南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的谈话,竟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的,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回答。在大明,所有人都有一个认知,谁成为下一任的吏部尚书,谁就有更大的机会成为下一任的首辅。

    毕竟,吏部尚书是管官的,而首辅的最重要的任务,无非就是指挥天下官员来完成朝廷既定的目标,当了吏部尚书,再任首相的时候,便能事半功倍。

    皇帝这样问,金景南却不好意思直接就毛遂自荐。吭哧了半晌,他终于憋出了一句。“一切皆惟陛下圣裁。”

    秦风大笑,看起来金景南的脸皮还是比方大治更薄一些。这个问题,他同样也问了方大治,当时方大治给他的回答是:“当仁不让!”

    “如果我说,我选择了方大治担任吏部尚书,你有什么想法?”秦风再一次问道。

    金景南脸一瞬间有一点发白,但也就是那么一霎那,然后便又恢复了正常:“陛下的选择,自然是有道理的。”他沉默了一小会儿,接着道:“方郡守的才华,臣也是极佩服的。”

    “你比他如何?”

    “各有千秋,只是做事的方法和手段大有不同。”

    “谁更有效率?”

    “如果说更有效率,臣自认要更强一些。”金景南道:“不过臣的手段有时候会更激烈一些。”

    秦风笑了:“很好,你对自己有着很清醒的认知。其实在来太平城之前,我已经就这个问题,咨询了不少的重臣,在大明的年轻一代的官员当中,你与方大治,的确是个中翘楚。方大治将成为下一任吏部尚书,晋位右相,输佐首辅权云。”

    金景南有些丧气,或者正是因为自己的手段太过于激烈,才失去了这一次竞争的胜利吧?而这一次皇帝来访,自己又将胆大妄为,手段激烈的短处,**裸地暴露在了皇帝的面前。

    他垂头丧气的片刻,脑子中突然一道闪电划过,霍的抬头看着皇帝。

    “明白过了啦?”秦风笑望着他。

    方大治任吏部尚书,晋位右相,既然有右,那必然有左,左相是谁?

    “你想得没有错,左相便是你。”秦风轻轻地敲了敲桌子,“你想担任大明都御史一职,郭九龄郭老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鹰巢中去,不再担任都御史一职。”

    都御史,负责监察之责,监察院权力极大,除去御史台之外,鹰巢便是其下最强有力的一个部门。而且,自己将担任的是左相。

    自来便是以左为遵。也就是说,自己虽然失去了吏部尚书一职,但却以左相兼任都御史一职,实则上位置是在方大治之上的。

    “不要以为你已经在首辅之争中占据了上风。”秦风笑吟吟地道:“你二人的竞争只不过走完了第一步,在地方之上,你二人各有千秋,都做出了很不错的成绩。你的太平郡成为了大明前进的最强有力的助力,但方大治的沙阳郡,也力压正阳等地,成为了大明第二大财赋之地,仅仅略输给越京城治下。接下来,将考验的是你们统帅全局的能力。能把一郡治好,不见得能将一国治好,你们是一郡之才,还是一国之才,在左右相的位置之上,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臣明白。”金景南站了起来,深深一揖到地:“臣有必胜信心。”

    “好了,不要用嘴说,我要看到的是实际的行动和行动的效果,在朝堂之上可不比你在郡治之上,在太平郡,你是当仁不让的老大,说一不二,但在朝堂之上,你要权衡的东西可就多了,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做就做得了的,有时候哪怕你是对的。该退让的时候,还是得退让。”

    “臣明白,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金景南道。

    这便是金景南的性格了,即便是后退,脑子里想着的也是如何扳回劣势甚至更进一步。而方大治想到的却是如何在双方之间找到一个利益的平衡点,各退一点,达成协议。

    前十年用金景南,后十年用方大治,王厚看人当真是极准的。

    “你如离开太平郡,谁来接任?”秦风问道:“太平郡事关重大,我可不想他现在的势头被打断。”

    “当然是葛庆生。”金景南毫不犹豫地道:“他一直便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