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武大帝-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可以在旱灾来临的时候,在有蝗虫的地方,也就是低洼之地,多多地为鸟搭巢,招引鸟类来落户,防治蝗虫。
刘协记得在唐代,就记载有数千万白鸟取食蝗虫,一晚上就将蝗虫吃尽,庄稼免于受害。
还要防止青蛙捕杀过度,保持田地中青蛙的数量,因为青蛙,是蝗虫的天敌。
在根据蝗虫多发生于地势较低处,于是刘协在灭蝗策上,便建议建议百姓将低洼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如此这
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
零零总总地将后世一些灭蝗虫的方法写上后,一个三尺大的锦帛便已经写满。。
第七十九章:大汉防灾手册(二)()
看着忙碌了一天都不歇息的天子,白洁嘟着嘴,泡好一壶茶端了上来:“陛下,这是乌龙茶,可提神醒脑。”
“不过奴婢还是要说上一说,陛下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切勿操劳过度~~~”
“朕知道了”
端起那壶“乌龙茶”,刘协一瞧,只见茶水清爽怡人,色蜜绿带金黄。
“吸~~~”
吸上一口,只闻得茶香清新典雅,香气扑鼻。
“吖~~~”
咪上一口,喉韵回甘浓郁且持久,香气独特。
“真心不错小洁,你的茶技很有长进”
天子回味无穷的一脸享受,让白洁大受鼓舞,走到天子身后,柔夷轻抚,让刘协大脑更是为之一清。
“小洁,你就是朕的宝贝~~~”
抓过那双白嫩的香手,刘协轻轻嘬了一口,羞得她脸上发烫。
将茶盏放在一旁,刘协享受着美人的爱抚,继续创作大汉防灾手册。
旱灾往往导致蝗灾,而在刘协的记忆中,三年之后的大汉,可能会有持续的旱年出现。
所以接下来,如何抵御旱灾,便成为了刘协的心头重病。
对于特大旱灾,事先一定要做好准备,比如水利工程、水资源调蓄、雨洪资源的利用等等。
这接下来的这几年,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雨雪天气出现,所以雨水充足,在防灾洪涝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水资源的储蓄。
只要将这几年的雨水蓄好了,那么在接下的数年,甚至是十来年的干旱天气中,汉室都将会有喘息的机会。
当然还有一点,三年之内,最好一统天下,否则到时候干旱加兵祸,大汉子民们将会陷入极度灾痛之中。
拿起笔。展开一卷新的锦帛,刘协迟迟下不去笔,最后只好写上几句话。
三年后,天下将会大旱
防旱有三策。一是百姓深挖井,二是蓄雨水,三是河流治理。
写完之后,刘协便将笔放下,因为这个开河流蓄水的事情。不是拍个板子就能决定的。
需要事先缜密地调查好,选出适合蓄水的低洼之地,然后发动工匠们凿山开河,引水入蓄池。
而且蓄水之地,还要便于农田灌溉,还要能够止洪。
否则大雨一下,蓄池崩塌,最后倒霉的便是汉室子民。
所以刘协现在打算,让负责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宫室营建等事务的司空黄琬,找一些水利方面的专家。去调研一番,找出适合蓄水的低洼地,最好是有能够蓄百里湖水。
刘协依稀记得,五十年前,还是顺帝时期,有一个水利大牛马臻,他任为会稽太守时,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堤长27里,湖周长35里,上蓄洪水,下拒咸潮。旱则泄湖溉田,使山会平原9000余顷良田得以旱涝保收。
现在刘协便是想要在关中,建立几个这样规模蓄水湖。
将这几年的雨水储存下来,用于预防旱灾。
比如现在刘协便有一个想法,还是得益于后世。
黄河第一大支流是渭河,而渭河第一大支流便是泾河。
泾河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南源出于泾源县,北源出于固原,至平凉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长武县,再经政平、亭口、彬县、泾阳等,于高陵县注入至渭河中。
其下游峡谷末端,质地疏松,极易被冲刷,经过了秦汉数百年的大量开垦后,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所以此地,常发生洪涝之灾,单是在竹简上,便记载这五十年,泾河下游崩过三次,一度将高陵县掩盖,溢出的河水甚至蔓延到了长安城脚下。
刘协便打算在泾河下游末端,淳化县之左,礼泉县之右,建立一个大型水库,方圆估计至少有八十里。
这样一可以蓄水,预防接下来的洪灾,又可以减缓渭河下游河道淤积,还可以提升河床,同时降低泾河下游崩塌的可能性。
除了多见水库蓄水外,刘协还想要从长江引水入黄河,搞一个南水北调工程;还有黄河也需要治理,要加强堤坝。
因为这三年主要是防止洪涝,此后便是抵御旱灾。
从书房中翻出一卷关中关于水利方面的竹简,上面记载着三辅之地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郑国渠。
此渠建于秦皇嬴政时期,是由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而成。
当年郑国受命消耗秦国国力,便在关中建立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前后约十年后完工。
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将泾河从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
而这个郑国渠,没有疲秦成功,反而让大秦极为受益。
史书上记载,郑国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一钟为六石四斗,而当时关东六国的亩产是一石半。
如此恐怖的亩产,让秦国国力数倍翻增,建立起足以扫灭六国的强势资本。
汉家天子即位后,对于郑国渠也是极为看中,比如武帝元鼎六年,左内史倪宽主持兴修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仰之田。
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设白渠,穿郑国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
而这白渠位于郑国渠之南,是一个灌区的南北两条干渠,此后遂郑白齐名,谓之郑白渠。
建平四年,光禄大夫息夫,躬“持节领护三辅都水”,巡视督察渠道的管护和营运。
还有光和五年,也就是十年前,京兆尹樊陵,在泾水下游,阳陵县筑樊惠渠,曩之卤田,化为甘壤。
虽然四百年来,汉家天子一直对关中水利非常着重,也常常挖新的沟渠,但关中的良田肥沃度的降低,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现在的亩产,远没有先秦的一钟,但一亩三石还是有的。
“呼~~~”
刘协重重吐出一口气,看来朕还需要建立起其它的河渠,一方面灌溉周围农田的同时,还要将数个河流连接在一起,便于调水之用。
比如刘协现在就有一个想法,一是可以将汉江支流的水,注入到渭河支流上,建立百里
长的河渠,既可以沟通长江和黄河,又能够让关中之西地,变的沃腴肥美。
当然这个汉版南水北调工程,需要这个时期的水利专家是探索,去调研可行性
按照刘协的观点,若是能够将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水,调入关中。
就算此后旱灾持续数十年,那关中大地,所受影响也不会致命。
想要完成如此多的大工程,大汉便需要近百万的劳力
“呵呵~~~”
刘协放下笔,目光向北方望去,眼里透出一阵冷冽的锋芒,让一旁的白洁看得心惊肉跳。
第八十章:放利于民()
刘协将北望的双眼收起,找到解决劳力问题后,接下来便是钱粮问题。‘
三年内,汉庭需造蓄水湖,还有南水北调工程等等,所花的钱粮,将会不计其数。
对于这些大工程,按照穿越者的好习惯,便是要承包下去,让各地的世家和富商掏钱,为天子买单,同时他们将获得河渠的一部分使用权,或者得到其它的好处。
只要刘协给他们的利益,能够是他们成本的数倍不止,便会让他们拼命!
对于富商们会不会入瓮的问题,刘协暂时不会担忧,因为他将会在明年,启动几个大工程。
而且这个时机,拿捏地非常好!
现在关中大度田,世家豪门和各地富商的大量隐藏的田地被揪出,导致他们损失惨重。
田他们是没有了,但钱财,他们是不缺!
虽然关中一个月前刚被董卓收刮一番,但被董卓灭亡的,乃是各地为富不仁的豪强,他们视百姓为贱,随意残寒雇佣者,压迫苦农。
所以豪强的覆灭,对于整个大汉,都是一件额手称庆的快事!
而留下的世家和一些富户,他们没有建立邬堡,没有大量的部曲,也同样没有武力反抗大汉。
而这群人,刚刚损失了大片的土地,有钱但没有地,这会让他们心头不安。‘
而此时,正是刘协将他们引入官商道路的最好时机。
让他们出钱,建造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同时这样又不会过度消耗大汉朝廷的元气!
刘协将锦帛盖上,伸了个懒腰,抗洪抗旱防灾是一个长久战,不是一两日便可以完成的了!
心中定下大计后,便暂时放下了紧绷的一颗心,刘协将目光聚焦到最紧迫的事情上来。
现在汉庭最主要三件事,一是度田,二是御寒。三是防洪。
而这三件,还都是大事!
一个月之内,还都必须完成!
如此,对于朝廷的考验便真正来临。面对接下来高压的工作强度。地方官员是积极办事,还是会消极对待?
刘协思索了一会,便拿出一道圣旨,再次布旨意起来。
命令很简单,三辅三郡之地。大汉三公各监督一个。
在之前,三公九卿们管理着大汉十三州一百零九郡,现在要他们举全朝堂之力治理三个郡,要是还办不好,那刘协只能说对不起了!
当然,对于现在朝廷之上的三公,刘协还是非常信任的,太傅卢植、司徒王允、司空黄琬,都是少有的贤臣。‘
卢植和黄琬,文武皆通;王司徒。思维缜密,善于密计,当初的美人计,要不是朕的破坏,他便可以一石二鸟,灭杀董卓。
至于三辅之外的弘农郡和河东郡,刘协到不怎么担心。
段煨为司隶校尉,兼弘农郡守,对于这位大汉新贵的办事效率,刘协还是很放心的。因为此前弘农的度田,在董卓身亡之前,便已经完成。
至于河东郡,有徐晃、关羽二将在那。还有荀攸和程昱。
两大名将加上两大顶级谋臣,度田、御寒、防洪三事交给他们,刘协难道还放不下心?
松了一口气后,刘协又将心神放到御寒的问题上来。
煤炉诚然可以驱走天寒地冻,而且成本也不高,但危险系数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煤块的优良程度更是对百姓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
如此,煤块的质量,便要得到保证。
一般优质的煤黑得亮,纯正;而劣质的污、黄、红。
而辨别煤炭优劣的最好办法是试烧,只要一烧便可分晓,比如劣质煤烧不旺,难点燃,易熄火,有异味,臭等缺点,一烧就辨出优良还是劣质!
想到这里,刘协便将煤块质量好坏辨别之法,书写在竹简上,然后传授下去。
回到煤矿的问题上,这倒让刘协不太担心,因为在后世,陕西也是一个煤矿大省,存储量可居全国第三。
尤其是秦岭一带,可是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煤矿。
但是开采,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挖矿,是一个大工程。
这次荀攸调集的人手,估计一大半都要扑在挖煤上面,广召石工,甚至是需要每天出五钱,请十万名石工挖煤块。
一天便需要花费五十万钱,而且这仅仅还是挖煤石工雇佣钱。
荀攸给刘协估算了下,从蜂窝煤炉的制造、煤矿的开采和蜂窝煤的调制,最后分到每户百姓的手里,至少需要花费二十亿钱。
不让老百姓出一个字,而获得御寒之物,这本就是刘协作为天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使百姓们得到实惠,而不是被剥削,在历代汉家天子中,真正做到的,估计只要汉初那几位先祖。
比如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
而现在的刘协,便想要向他的先祖们,汉初的三位贤君明主学习,真正地爱怜百姓,让汉室子民们得到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幸福。
比如文帝一生,就是致力于改善农民处境。
他改革刑制,废除肉刑,改为处以笞刑和杖刑,让犯法的百姓不至于身体受到残害。
还有减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