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姑爷-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试作弊??”唐宋起初吓了一跳,但随后就摇头,“不可能!我检查的夹带,绝对不可能出现遗漏!”
王公公说,“奴婢是相信你的,但问题就是,真的有人作弊!吏部尚书亲自差出来的!”
唐宋还想问问更多的情况,可是王德顺只顾催促着赶路,说的情况也是模糊不清。
靠在来回摇晃的车厢里,唐宋开始思索起来。
春试那天的检查绝对没有问题,孙知礼等人还被重点“关照”了,要想作弊定然是不可能,那是什么人怎么作弊的呢?
撇开作弊的手法,单说这作弊事件爆发的后果,这次事情爆发之后,学子三年内不得参加科举已经是铁定的事实,跟着倒霉的还有一个人:唐宋!
作为外帘官,唐宋检查不力、监督不力,才致作弊事件发生,试问唐宋如何能推脱责任?
皇帝生气了,是因为什么生气?是作弊者还是唐宋?
唐宋有理由相信皇帝生气主要还是因为作弊者,否则来宣自己的就不会是王德顺,而是持刀带枪的禁卫军了!
罢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到了庭上再说,唐宋闭上眼睛靠在车厢不说话了。
来到朱雀大街,唐宋随着王德顺进了宫。
一路的庄严和华丽自不必说,一切跟唐宋在电视上看过的一样,不过唐宋已经没有心情欣赏了。
来到殿外,正碰到里面一个公公急匆匆的出来,看见唐宋二人,公公算是松了一口气,“赶紧的吧,陛下这都问了四回了!”
王德顺连忙带着唐宋上了殿。
大殿两旁,文武百官都垂手面北分列而立,整整齐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点嘈杂之感。
里面很多人唐宋都很面熟,比如六部尚书等人,大多都是前些日子上武国公府赴宴的人,也有之前就认识的,比如楚三海。
不过此刻大殿上下一片寂静,唐宋的到来只让百官轻轻的瞄了一眼,接着又是低头垂手,就是楚三海也只是冲唐宋点点头就算打过招呼了!
大殿正北,牌匾下,一张宽大的雕龙龙椅正当中摆放,皇帝阴沉着脸坐在上面,一言不发
很显然,能让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低头垂手的正是皇帝那张脸。
“陛下,唐大人来了!”王德顺恭敬的禀报完就打算让唐宋下跪行礼。
没等唐宋有动作,皇帝已经摆手,“免了免了!”
皇帝让唐宋一边站着,这才道,“唐宋,今天本是殿试之日,但吏部尚书冯大人说前三甲之人有人作弊,而且证据确凿,所以朕宣你进宫听听此事。”
“是!”唐宋答应了一声,然后开始打量起周围的情形。
两列文武百官身前的地方单独立着一个约莫四十岁年纪的官员,天庭饱满,额阔眼正,倒是一派正气的模样,唐宋明白此人定是吏部尚书冯绍卿了!
“冯爱卿,人已经到齐了,你可以说了!”皇帝缓和一下脸色道。
冯绍卿恭敬回到,“是,陛下!”
“陛下,此次春试取三甲之人,李白、杜少白、王庭坚,答题规范、言之有物,诗赋意境悠远、词句得当,倒也是有几分才华!”冯绍卿说。
“噢?那冯爱卿的意思是说,此三人之中有人作弊?”皇帝问道。
“正是!”冯绍卿应道。
此次三甲之人唐宋也认识两个,李白、杜少白,而且还帮助过李白,唯有这个王庭坚是李白不知道的,莫非把他给遗漏了?
“何人?”皇帝问。
“陛下,此人就是春试甲等第一名,李白!”冯绍卿掷地有声。
“噢??”
“什么!第一名?”
“怎么可能?第一名是作弊得来的?”
“嗯,也未必不可能,如此灵活变通的题目还能得第一,值得深究!”
冯绍卿的话引得众官员议论纷纷,话里话外都充满了怀疑和质疑,好像李白的第一名真的是这么来的似的。
唐宋在一旁听得,差点要一脚飞踹那个胡说八道的官员了,考试考试总得有一个第一名一个最后一名吧?谁要是考个第一名就是作弊得来的,以后谁还敢得第一名?
对于李白的嫌疑,唐宋毫不犹豫就摇头否定了,如果冯绍卿说作弊者是那个王庭坚,唐宋可能还没什么理由辩驳,李白嘛?不可能!
李白是什么人?在另一个空间可是鼎鼎大名的诗仙,做这种幼稚的考题,作一首咏物诗对于他来说就跟吃饭一样随便,还用得着作弊??
不过,空穴来风,冯绍卿既然这么言之凿凿的拿到大殿来说,肯定不会是说着玩的,所以唐宋决定听完之后才说话。
“冯爱卿,甲等第一名的试卷我看过,倒是文采斐然,尤其是诗赋篇,那首咏庐山意境开阔、想象丰富,给人以雄奇壮丽的美感。”
“陛下!作弊的正是这首诗赋!”冯绍卿用血淋淋的话语打断了皇帝的回味。
“诗赋?作弊?”皇帝哑然。
“正是,这首诗赋是抄袭!”
“噢??”皇帝沉吟片刻,抬头望向了唐宋,“你怎么看?”
唐宋很好奇皇帝说的那首咏庐山到底是什么诗赋,很显然,绝对不是那首庐山瀑布,因为不符合字数要求。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
迥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卢敖游太清。”
皇帝凭着过人的记忆,居然开始背诵起来。
唐宋一边听一边佩服皇帝的记忆力一边还骂起了冯绍卿,“奶奶的,这不就是那首有名的庐山遥寄卢侍卿虚舟吗?怎么可能是抄袭的呢?胡说八道狗屁不通!”
唐宋没有直接跳脚,因为这个空间不是原来的空间了,万一真的出了差错,搞不好要死很多人的,所以唐宋抬手问道,“敢问冯大人,大人说李白此诗是抄袭,那是抄袭何人的?”
“抄袭的是永和三十三年春试学子张士贤的诗赋,一字一句不差!”冯绍卿说。
“永和三十三年的诗赋??”唐宋倒是吃了一惊,好家伙,抄袭都抄到三年前去了?
“噢?还有此事?”皇帝话里含着遗憾和愤怒,既遗憾此等上佳诗赋,更愤怒李白的行为。
“正是,陛下!臣已经把三年前的试题从吏部存档处取了出来,请陛下过目!”说话间,冯绍卿自手里取出一份有些发黄的纸卷交给了一旁的王德顺。
王德顺不敢怠慢,连忙取来呈给了皇帝。
皇帝结过试卷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差,看到最后,气愤的皇帝直接把考卷摔在了大殿之上!
“哗啦!”
清脆的纸张声音像重锤一般敲在了所有人心上,让人窒息
可以预见,这个叫李白的学子下场会很凄惨!百官心头都这么想。
“陛下,臣请下旨严惩李白以示惩戒,以及惩治外帘官唐宋办事不力之罪!”冯绍卿朗声道。
“恩?”
“呦?”
“啊?”
文武百官顿时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冯绍卿你这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陛下对唐宋的器重你从武国公府宴请一事你看不出来吗?你请旨惩治李白这没人能说什么,你还想惩治唐宋,没搞错吧?
思量间,百官们把目光投向了皇帝。
皇帝目光炯炯的望着唐宋问道,“冯大人的话你也听到了,唐宋你可知罪?”
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唐宋,你办事不力还有什么话说?直接认罪吧你!
皇帝的态度让百官不解,连让人辩解的机会都不给,怎么看也看不出来陛下对唐宋有多器重了,难道,那天的宴会是个梦吗?
更多的官员是感叹,感叹伴君如伴虎,谁都不知道陪伴者下一刻的命运是什么样的。
皇帝不说话,百官不说话,唐宋也不说话,只是迈开步子走到试卷前,伸手捡了起来。
冯绍卿果然没有说错,在有些发黄的纸张上赫然写着这首咏庐山,一字一句和皇帝念诵的不差一字!
妈的?难道空间真的偏差了?李白真的是抄袭?
沉默的唐宋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李白那张年轻、自信而又苍白的脸
“陛下,李白抄袭一事不属实!”唐宋抬头,掷地有声的给出了答复。
第90章 寻人()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皇帝深邃的眼睛突然散发出明亮的光芒。
一时间,文武百官的目光齐齐聚集到了唐宋身上,唐宋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在朝廷上备受瞩目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煎熬的原因。
原本以为有一天自己功成名就、开疆拓土之时,在这个庄严的朝堂里能谈笑风生、笑傲群雄,可是
唐宋再一次深刻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感受到犹如日头一般炙热的目光,唐宋抬头挺胸,义正言辞的说,“我也是感觉!!”
“啊”
“扑通!扑通!”
“感感觉?”如果不是因为在朝堂的话,唐宋相信皇帝一定会抬脚踢死自己。
“对!陛下,这种事情不能偏听偏信,万一有人居心叵测,可就败坏了陛下的英名了,所以此事应该全面调查!”唐宋说到有人时,眼光直直的盯住了冯绍卿,意思很明显,有人说的就是你!
冯绍卿顿时急了,“你大胆!”
“你放肆!”
唐宋不喜欢得罪人,但也不会怕任何人。
冯绍卿横唐宋更横,唐宋迈开一步指着冯绍卿的鼻子厉喝了一句,气势磅礴。
“你”
冯绍卿被镇住了,文武百官都被镇住了!
皇帝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但却没有说话,依旧看着唐宋。
唐宋冲着皇帝一行礼,“陛下还没有否定我的话,冯大人就急着跳脚,是怕陛下处事不公还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唐宋的话一字一句犹如重锤一下一下的敲在了冯绍卿的心上,任他围观十数年依旧心惊胆寒,冯绍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慌不迭的道,“陛下恕罪,臣一时心急,有违臣礼冒犯圣驾!”
皇帝摆摆手,脸色和蔼的说,“冯爱卿不必如此,你的为人朕和各位爱卿都心中有数,你不必自责,你起来一旁候着。”
冯绍卿一愣,忙谢过了皇帝,无可奈何的立在了一旁。
“各位爱卿对唐宋的意见有什么看法?查还是不查?”皇帝安抚了冯绍卿之后,目光转向了众位大臣。
大臣们见皇帝提问,一个个互相看看,想琢磨琢磨皇帝的意思。
一时间,皇帝看着百官,百官互相看着。
场面的沉默很快打破,楚三海说话了,“陛下,臣认为此事没有什么调查的必要,很明显,此事就是这个叫李白的学子舞弊,直接处置就可以了,跟别人没有关系。”
楚三海说完,一声不吭的退回了队列。
百官再次傻眼了:好你个楚三海,知道你跟唐宋关系好,你也不用这么明目张胆的维护他吧?好,你不让查,我偏要查!
“陛下,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不但要查,还要彻彻底底的查!”说话的是礼部尚书。
“臣附议!”这次是侍御史。
“臣附议!”中书令。
“臣”民部侍郎。
唐宋脸上没有表情,但前胸后背都流满了冷汗,不是害怕,而是被雷的:“楚大哥我啊楚大哥,你老人家的人品也太菜了?你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啊,提个建议就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唐宋不知道楚三海是脸皮厚还是反射弧比较的扭曲和漫长,百官的反对声已经一片了,他还是稳坐钓鱼台,垂手低手,一句话都没有说。
“楚爱卿,这事既然众爱卿都觉得有必要查,那就查吧!”皇帝和颜悦色的、有些难为情的对楚三海说。
楚三海见皇帝这么给面子,也只好点头,随即马上又摇头,“查可以,不过臣还有个要求!”
“你说。”皇帝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