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琉璃世琉璃塔-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府里静悄悄的,只听得到树上早起的鸟鸣,但是后院却隐约传来哭泣声。燕王叹了口气:“下人嘴快,怕是已经传到王妃那里了。也好,让她们姐妹告别一场”。

    三个人进了於穆堂,一百个士兵也一起拥进,侍立在谢贵张昺之后。

    朱棣只做不见,拍了下手掌,出来两个内侍。一个瘦小黝黑,另一个老成持重,谢贵见不是马三宝,暗暗松了口气。

    朱棣问道:“王妃起来了?”

    侯显有些惊慌:“王爷!是要拿代王妃走吗?王妃和代王妃哭成一团呢!”

    朱棣皱了皱眉:“哭也没用!早干什么了?”侧头吩咐道:“把我的东西准备下,本王也要一起进京”。

    王景弘道:“王爷还是去看看王妃吧,王妃,王妃怕是不大好”。

    朱棣有些气:“没看到我这陪二位大人吗?让她哭去!”

    谢贵张昺又对望一眼,张昺道:“王爷去看看无妨,好了就随我二人一起走。徐秀尚请王爷带出来”。

    朱棣有些歉意地道:“那小王进去下,就带她出来。”又吩咐道:“去把葛长史唤来,替本王在这里陪陪二位大人”。

    不一会儿,葛诚匆匆赶到。朱棣道:“葛长史,你在这里陪二位大人”。

    葛诚答应着,朱棣拱拱手,大步出了殿门。

    朱棣刚出了殿门,忽然一声巨响,於穆堂的后门倒塌,一拥而进大批王府亲兵,刀光闪闪杀声震天。

    谢贵大叫:“不好!中计了!”自椅中跳起,就要拔腰刀,左右风声呼呼,两道寒光扑面闪到。

    侯显王景弘二人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把匕首,二人猱身而上前后夹击,瞬间将谢贵刺死在堂中。谢贵本是大将,擅长马上征战,这种近身搏击一身盔甲极为不便,在两大高手围攻下竟然没走两个回合便已毙命。侯显回身又一掌劈倒了张昺。

    葛诚吓得抖成一团,站不起身。一百名军士都被制住,亮晃晃的刀架在了脖子上。

    朱棣缓缓走进殿内,身后跟着道衍。

    二人冷冷地看着葛诚,道衍笑道:“葛长史向朝廷通报之时,没有料到今天吧?”

    葛诚反倒镇静下来:“乱臣贼子!不晓君臣大义!恨只恨中了你的奸计!”

    朱棣不欲多费口舌,抬手示意,葛诚身后侯显一刀劈下,葛诚瞬时身首异处,鲜血溅了一地。

    朱棣扫视了下百名军士:“你们是愿意跟着本王,还是愿意死?”

    广威将军孤身赴任,滁州的守军并没有带至北平。这些军士,本来就是北平都指挥司的部队。燕王在北平近二十年,这些军士对燕王既感佩又敬畏,其中还有不少跟随朱棣出征过。一百人互相望望,齐声叫道:“愿追随王爷!”

    这时朱高煦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父王!张将军带着王府外的军士已经集合完毕!”

    朱棣一挥手,一行人大步出於穆堂,来到王府门前。刚才左右包抄的四千多军士,整整齐齐地列着队伍。

    张信昂然挺立在队列之前,见了朱棣,立刻振臂高呼“燕王!“燕王!”左手招了招,刚才的一百士兵迅速归入队伍,随着大队举枪高呼“燕王!“燕王!”呼声震天,上下举落的枪上红缨在晨曦中份外鲜亮。一张张年青的面孔,崇拜地望着燕王。

    朱棣虎目蕴泪,抬手止住了呼声,高声说道:“各位不负燕王,朱棣也定不负各位!”又是一阵阵欢呼声沸腾。

    这时,马三宝奔了过来:“报王爷!九个城门张玉朱能已经下了八个了!都是没打就拿下了!现在只剩永定门了”。

    北平的守军,大多是燕王旧部,这八个城门的将士,上到百夫长千夫长下到普通士卒,几乎都是张玉朱能带出来的。二人昨夜详细了解了各城门今日的人员分布,一早就分头行动,各自召降,果然一举成功。

    除了九个城门中最大的永定门。守将彭二,是今年才从中军都督府来的一位百户,不买二人的帐,也不信燕王,口口声声效忠朝廷,登时和张玉朱能翻脸。

    朱棣一跃上马:“走!去永定门!”

    一行人匆匆赶至永定门,老远就听见嘶吼连连杀声震天,双方正在混战。张玉朱能围攻彭二占绝对优势,彭二满身是血眼见快不行了,但甚是硬气并不投降,反而连连催促军士:“上!上!”。

    朱棣凝目细看,张玉朱能这一边固然都是自己王府里的亲兵,可城门那边的守军也都是熟悉的面孔,不少都随自己北征过。此时两边却打在一起,血肉横飞。

    朱棣虎目含泪,大喝一声:“住手!”

    双方军士听到这一声惊天暴喝,看到是燕王,不由得都停止了打斗,呆呆望着。彭二已经说不出话,瘫倒在地,张玉朱能见他眼见不行了也不管他,一起望向燕王。

    朱棣巍然挺立马上,高声道:“本王乃太祖之子,多年镇守北疆,循法守份有功无过!如今却被朝廷奸臣谋害!本王本欲就死,然而心念幼主,不能任由幼主为奸邪欺压逼迫!”

    朱棣顿了顿,扫视了一下,见所有军士都仰视着自己仔细聆听,接着高声说道:“太祖祖训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诛之,以清君侧之恶’。本王誓与这些奸邪不共戴天!要率各位将士一起讨伐!护我幼主,以安社稷!这一番耿耿为我大明之心,天神共鉴!”

    忽然,天地变色,狂风大作。城头的旗帜,军士头盔上的红缨,都在风中飘飘摇摇。城墙上的砖瓦泥石不断地被大风刮落下来,纷纷扬扬洒了众人一身。众将士急忙眯起眼睛,天地间已一片昏暗,目不能视。

    狂风中,朱棣仰首望天,风云滚滚,隐隐竟有雷声。朱棣突然觉得怀里一片滚烫,探手入怀,却是琉璃塔闪闪发光。

    朱棣心中一动,托塔在手,飞沙走石中的昏暗中唯有琉璃塔光芒闪耀。朱棣下了马,缓缓径直走过人群大步上了城楼。紫棠色大氅迎风飘扬,魁梧的身影在狂风中巍然矗立,犹如天神。

    朱棣擎臂高举宝塔,一声怒吼:“奉天靖难!”

    天空中风雷阵阵,乌云翻滚旋转正如一条巨龙,张牙舞爪,直欲扑面而下。朱棣一动不动,巨龙的血盆大口下琉璃塔七彩灼目,随着龙口的开阖反而更加耀眼。龙身盘旋,游走不定,不知何时乌云渐渐散开,风雷消失,一片寂静。

    狂风渐渐止住,天空重又湛蓝。一朵祥云浮在燕王头顶,宝塔停止闪耀在阳光下宝色流转。燕王神态平静,巍然不动。

    两边的军士目瞪口呆。不少人手上的兵器掉在地上,苍啷啷响声一片。

    “天道不可违,佛陀佑燕兴!”道衍高呼着,带头跪拜在地。

    呆立的军士们哗啦啦跟着拜伏在地,齐声高呼“佛陀佑燕兴!”

    ****************

    建文元年七月六日,燕王朱棣在北平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号称奉天靖难。靖是平息,扫除的意思;靖难就是平定祸难。

    一场大明皇室叔侄之间的内战就此开始,史称“靖难之役”。

    七月初六当日,通州守将陈才本是燕王旧部,主动归附燕军。

    七月初八日,燕军东取蓟州,遵化和密云随之归附。

    七月十一日,燕军袭取居庸关。

    七月十五日,燕军在怀来大获全胜,自开平移师的宋忠被活捉,部将陈质退守大同,原燕王府被征调的王府精锐回归燕王军中。

    七月十八日,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县)降燕军。

    至此,短短十来天内,燕军从当日王府中的不足千人亲兵,迅速发展到三万军士,并扫平了北平一周,站稳了脚跟。

第八十二章 昭宣国势张() 
奉天殿上,朱允炆听着齐泰的报告,神情有些恍惚。

    燕王,真的起兵了?

    真的起兵了!

    而且竟然上了奏章,奏明他是奉天靖难,要铲除齐泰黄子澄这两个“奸邪”,与这两个“奸臣”不共戴天。朱允炆看着案上的奏章,字迹苍劲,力透纸背。燕王写这奏章时,竟然不是愧疚而是愤怒?

    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

    齐泰接着道:“陛下!燕王来势汹汹,北方驻军大多是燕王旧部,受燕王妖言蛊惑极易归降。乞陛下速发直隶大军,严惩叛贼!”

    黄子澄站出一步:“陛下!燕王说什么‘奉天靖难’,只是他的借口。燕王志大,早就觊觎天下啊!”

    是吗?朱允炆想起几个月前在省躬殿里,燕王悲苦的面容,恭谨的举止。对蒙古侃侃而谈,对北疆了如指掌;还有在谨身殿里,叔侄二人了然的一笑。。。

    梅殷上前奏道:“陛下!燕王自幼重情,几个月前在京城,就对陛下处置几位藩王不满,尤其心伤湘献王之死。现在又有了齐王岷王之事,燕王定然为此心中怨悭朝廷。”顿了顿道:“怕也有些兔死狐悲的警惕,生怕步齐王的后尘。故此不敢来京师,宁可背水一战”。

    ****祖赞同道:“梅驸马说的不错!燕王重情,一向护短。舍妹徐秀虽然罪大,燕王却一定不肯将其交给三司,家姊燕王妃定也在其中推波助澜”。魏国公知道朝中众臣碍于自己不曾多说,索性自己说清楚。

    朱允炆点了点头,这两个人分析的合情合理。一年内五个弟弟被处置,燕王定是难过加紧张。可这五位藩王都是因为犯罪,朕并没有冤枉他们啊!

    这时,奉天殿外一片吵嚷声,朱允炆皱眉看去,王直已经进来禀告:“陛下!是谷王自封地逃回来了。说是担心燕王战事殃及宣府”。

    朱允炆皱了皱眉:“宣谷王进殿”。

    谷王朱橞,是太祖的第十九子,今年二十一岁。洪武二十八年就藩宣府镇,距北平约四百里,乃是南屏北平后控沙漠的要害之地。谷王到任后将宣化城的城垣扩展,沿城设攻守兼备的一关七门,并在常峪口至大境门之间修筑了一百三十里长城,戍边御敌。以为是个能打的,没想北平刚开战,就吓得跑回京城了。

    谷王上了殿,匍匐在地,拜道:“吾皇万岁万万岁!乞陛下恕臣擅离之罪!”一身锦服皱皱巴巴,帽子有些破烂,身上又是露水又是草屑。显然是惊逃回来的。

    朱允炆望着这个叔叔,心中不忍。虽然临阵脱逃是个重罪,可他这个还没打到的怎么算?犹豫了一下,温言道:“皇叔起来吧”。

    朱橞千恩万谢地爬起来,齐泰上前问道:“谷王见到燕军了?”

    朱橞拍了拍身上的杂草,神色仍有些惊惶:“叛军还没到宣府,不过小王南下时在路上碰到了。还好我躲得快。。”

    齐泰心中有些鄙夷。身为谷王,又是当今皇叔,不说奋然迎敌保家卫国,却丢下封地奔逃回京,实在令人不齿。陛下居然还不责备。。

    朱橞见了齐泰和众位大臣的神色,心里明白,自己这次逃回来是有些不够英雄。一半辩解一半吓唬,说道:“燕王那些军队,是和蒙古人打惯了的,可厉害!我一个小小宣府镇的几千守军,如何能是对手?”见众人目光益加鄙夷,又小声说道:“我听到燕军唱‘天道不可违,佛陀佑燕兴’,他们还有菩萨保佑。。”

    方孝儒忍无可忍,大步上前高声说道:“陛下!燕王猖狂,不可姑息!”

    耿炳文****祖李景隆等一班武将纷纷出列:“臣请讨伐叛军!”

    朱允炆望着众臣,个个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是啊,事已至此,只有一战。皇叔,是你负我在前。你要打,就打吧!

    七月二十四日,建文帝颁发伐燕诏令:“燕王朱棣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布告天下,加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即北伐主帅,率十三万大军向真定进发。并在真定设置平燕布政使司,作为前敌总指挥部。

    叔侄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耿炳文出征前,来与皇帝辞行。没想到临别时,朱允炆特意叮嘱了一句:“不可弑皇叔,擒之带回京师”。耿炳文愣了愣,也只好尊旨。

    皇帝这么吩咐,一来是天性仁厚不想太祖伤心,二来不愿背负弑叔罪名,三来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胜券在握。朱允炆很想和朱棣好好谈谈,这五个藩王治罪的原因,还有捉拿徐秀的道理。并质问皇叔,为什么要起兵?

    ****************

    朱允炆走到圣感塔前,见玄信正在木门口,与莲花说话。二人手握经书,一边指着经文一边讨论。

    朱允炆不由微笑,这两个人都有些痴。莲花觉得高丽藏是权威版本,玄信却奉洪武藏为信条,两个人见了经书中不同之处,总要讨论一番。当然到底玄信渊博广识,往往找出宋版,五代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