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氏春秋-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铮起身还礼:“在下大赵北疆大营参将楚铮,见过程姑娘。”

    程秀一听他是赵军将领,顿时面若死灰,涩然说道:“原来是楚将军,不知楚将军是如何知道家父之名的?”程秀对此百思不解,自己父亲的名字在突厥人中知道的也不多,大都只称之为程大先生,他是怎么知道的?不问清楚程秀简直死不瞑目。

    可楚铮却极其可恶地说一句:“无可奉告!”

    不想冯远却为程秀帮腔:“将军,这程浩然是谁啊,末将怎么从未听说过?”

    楚铮笑吟吟地说道:“程浩然乃我大赵开国九大世家之一程家之后,算起来我与程姑娘可说世交了。”

    冯远一听顿时噤若寒蝉,赵国史上最大的一次内乱就是董程两家乱朝,也是杀戮最重的一次。他毕竟是官宦子弟,不敢再胡乱说话。

    程秀有些明白了:“原来将军是楚家子弟,不知和赵国太尉楚大人如何称呼?”

    楚铮双拳虚抱:“正是家父。”

    程秀眼中闪过丝异彩,她最怕的就是落入野蛮军士手中,把自己当成大功一件肆意凌辱。此时一听这少年是楚家宗主之子,心中反倒生出些希望。

    楚铮指指童毅道:“此人既是姓童,不是姑娘何人?”

    童毅抢先答道:“在下乃是程府家将,追随小姐乃是行护卫之职。”

    武媚娘轻笑道,“若只是护卫完全可以兄妹相称,分明是小两口私奔来着,真是欲盖弥彰。”

    童毅登时闹了个大红脸,程秀反倒比他自在许多,道:“将军既是已知小女子身份,不知如何处置我二人?”

    “程姑娘,你的身份乃我朝中大忌,”楚铮返身坐下:“将你所知的突厥之事一件不漏细细道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程秀有些犹豫。楚铮盯着她,缓缓说道:“程姑娘,你别无选择。”

    “楚将军已经出塞几日了?”

    北疆大营统领大帐内,孟德起忽然问道。

    项千帆想了想,道:“已经一月有余了。”

    楚铮离开大营后,孟德起采纳了他的建议,将余下武林义军全部打散,分到大营各主将身边行护卫之职。项千帆和魏少中两人武功最高,便留在了统统领大帐。

    “怎么还未有何消息传回来?”孟德起喃喃说道,“难道出了什么差错不成?”

    项千帆笑道:“统领大人多虑了。方才华将军在此不是还说突厥大营一直在我斥侯监视之下,这段时日并无大军调动。楚将军所率的五百我武林豪杰,还有那些灰胡儿,就算数千兵马也可自保,老夫想楚将军可能有事耽搁了吧。”

    孟德起听了项千帆所言,轻叹一声:“话虽如此,可楚将军毕竟太年轻了些,之前又从未上过沙场”

    礼部侍郎梁临渊见他忧心重重,暗想如果这楚铮不是楚名棠之子,不知你统领大人是否还这般担心。他对世家成见极深,当初成奉之投靠了楚名棠,梁临渊得知后从此再不入岳父家门半步,此时见孟德起这副样子,忍不住说道:“楚将军出塞是他自己请命,若有何闪失,日后下官可为统领大人作证。”

    孟德起心中恼怒,只是他为官多年,岂是梁临渊这毛头小子可比的,便淡淡讥道:“原来在梁大人心中,若我军中将领自愿请战,那就生死由命,不关本统领之事了?”

    梁临渊一愣,忙道:“下官决非此意。”

    孟德起自重身份,哼了声不再与梁临渊计较,毕竟此人与自己一样,都是忠于皇室的。

    忽然帐帘一掀,一股凉风刮了进来,梁临渊不由打了个寒颤。只见华长风阴沉着脸走了进来,道:“楚将军命人传信回来了。”

    孟德起精神一振:“哦,信上如何说?”

    华长风不答,向旁边几人看了一眼。项千帆和魏少中会意,起身告辞,梁临渊原本还有些好奇,可见孟德起和华长风一言不发地看着自己,只好悻然离去。

    华长风长吸了口气,“楚将军五日前已经离开赤勒部,前往突厥大营去了。”

    “什么?”

第148章 四足鼎立() 
孟德起几乎是从华长风手中夺过密函,打开一看,只见里面竟有数十页,不由一愣:“这么多?”

    华长风苦笑道:“末将还嫌楚将军写得不够详细呢。

    “这是为何?”孟德起奇道

    “统领大人看了便知。”

    过了大半个时辰,孟德起缓缓将此密报置于案上,面色阴晴不定。

    华长风轻声问道:“统领大人,您看应如何是好?”

    孟德起摇了摇头,忽对帐外高声道:“来人!”

    “命人快马前往各大营,请两位副统领、左将军王明泰、右将军邱亦生,火速赶到统领大帐。”

    自从一个月前突厥大军忽然全线收缩,北疆大营原本分散的几路大军也随之靠拢,距统领大帐并不太远,与其形成对峙之势。因此第二天尚未日落,大营的几位主将都已赶回大营。

    樊兆彦是最后一个到的,步入帐中见王明泰等人早已就坐,抹了抹汗抱拳道:“惭愧惭愧,樊某来迟了。”

    大营另一副统领曹淳与他私交不错,闻言笑道:“老樊这一路疾驰而来,你那匹马儿定是累惨了。”

    樊兆彦唉声叹气:“樊某已是尽力了。要怪就怪明泰,当年捕到了火云驹,我苦求三日亦不可得,仍执意要回京城献给老统领。几十年的同袍之谊还不如一匹马儿,直叫樊某心寒哪。”

    王明泰也不恼:“是你自个无能驯服火云驹,怎么怪到我头上了。”

    邱亦生笑道:“火云驹现已是楚参将的坐骑,樊副统领就更别指望了。”

    “樊某早就不惦记了。”樊兆彦向帐内看了一眼,对华长风道,“统领大人呢?”

    “已命人去请了。”华长风答道,“樊副统领请稍候。”

    樊兆彦刚坐下,帐帘一掀,孟德起走了进来,而梁临渊和连奇则紧跟其后。

    樊兆彦等人大惑不解,梁临渊和连奇他们认得是认得的,这些天来这二人以考察北疆军情之名转遍了各大营。可孟德起急召自己这些人回来定是有何军中大事,这一个文官一个太监来做什么?

    “诸位。”孟德起道,“今日请梁大人和连总管到此,是为军情有变,本统领亦不敢擅做主张,还需梁大人和连总管回京后即刻面呈皇上。”

    军情有变?帐内众将一惊,面面相觑。

    曹淳拱手道:“统领大人,兵部已授予我北疆大营十六字文书,军情全权由统领大人决断,为何还”

    孟德起苦笑道:“若只是沙场之事本统领自当担起全责,可此事必须由皇上和兵部来决断。”

    樊兆彦向帐内看了一眼,忽道:“统领大人,楚铮楚将军何在,照理他也应参与大营军议。”如今的皇上原先只不过是藩王世子,他懂什么,说到底还是太尉大人和相国大人说了算,若有何紧急之事还不如让楚铮直接回京禀报来得合适。

    “楚将军已出塞多日,此番军情就是由他打探而得。”孟德起答道。

    邱亦生实在忍不住了,问道:“统领大人所说军情有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德起也不再废话:“一月之前,突厥全线退守,令我大营上下感到不解。楚将军主动请缨出塞打探敌情,无意中从胡蛮手中救得一男一女,该女子身份非同寻常,乃我大赵开国重臣之一程大将军之后,其父就是现委身事贼的程家余孽首领,曾为突厥出使秦国的程浩然!”

    帐内顿时一片惊叹声。曹淳不禁问道:“那女子既是如此身份,又怎会落入胡蛮手中?”

    “那女子原本已经许配给了突厥可汗沙钵略之子,因与族中一童姓侍卫有了私情,事情败露后其祖父程思非要处死那名侍卫,两人因此逃出突厥大营,欲潜回中原隐居,却不想半路被胡蛮所擒。”

    曹淳哦了一声,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据那女子招认,此番来犯我北疆的乃是东突厥沙钵略部。突厥起源于阿尔泰山南麓,历来实行四可汗分管领土制,大可汗为最高统帅,兼管南方事务,三小可汗分管其余三方。通常东方可汗为大可汗继承人,地位最重,北方可汗次之,西方可汗最轻。然而近数十来逐渐形成东西两汗并重,沙钵略数年前继承东突厥可汗之位,西突厥达头可汗不服,悍然兵变。沙钵略措不及防连连败退,因此来到我赵秦北疆,原本想挥兵中原掳掠一番后在草原休生养息,却不想被我赵秦联军所阻。而西突厥已将原东突厥领地收入囊中并安抚完毕,已可确认正挥师东来欲彻底诛除沙钵略部!”

    “倘若真是如此,北疆将呈四方势力共存之势,我大赵、西秦、西突厥和突厥沙钵略部。原定征战部署必须有所改变,因此请梁大人回京后速将此事报呈皇上,由朝廷做定夺。”

    梁临渊点点头:“此事的确重大,本官明日一早便起程赶回京城。”

    孟德起舒了口气,这梁临渊和连奇在北疆都呆了一个多月了,简直碍事之极,正好借此赶他们回京。

    邱亦生忽道:“统领大人其实不必担心,东西突厥既是势不两立,我等只需在一旁观战,待突厥两败俱伤之时我大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取胜。”

    王明泰叹道:“难啊。那什么达头沙钵略既是一族可汗,定有其过人之处,我赵秦近四十万大军在侧,无论哪部突厥都不敢妄动。”

    王明泰想了想道:“对了,统领大人,如今塞外风云突变,可否命铮儿早些回来。”楚铮若如果出了什么事,且不说楚名棠和堂姐楚夫人,就是伯父王烈也非扒了自己的皮不可。

    “本统领原本亦有此意,”孟德起看了他一眼,“可楚将军在密函中禀报,如今当务之急是防止突厥沙钵略部因腹背受敌而向西突厥称臣,倘真如此,我赵秦联军将面对的是史无前例的五十万敌军。因此楚将军已前往突厥大营附近秘会程思非程浩然父子。”

    王明泰大惊:“胡闹,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简直将自己性命视为儿戏!”

    “王将军不必过于忧心,”华长风劝道,“楚将军少年老成,且麾下还有五百武林义军和五百灰胡儿,只要不被大军围困,定能安然脱身。”

    孟德起也道:“王将军,军情紧急,楚将军此举可嘉。昨晚本统领已命那送信之人携本统领印信火速回楚将军处,授予他全权决断,日后朝中如有何怪罪,本统领与楚将军一并承担。”

    王明泰起身向孟德起长施一礼:“末将替铮儿多谢统领大人。”王明泰方才担心有一半是为此,无论与程家余孽还是和胡人接触都是朝中大忌,有孟德起这番话日后楚铮所受非议定会少许多。

    曹淳在一旁亦是连连点头:“当断则断,这楚将军的确是难得少年英才,可惜曹某与他未曾谋面,他日此子回到大营定与他痛饮三杯。”

    邱亦生闷声道:“三杯算什么,这小子喝酒是以坛计数的。”

    曹淳不解,问了华长风才知当日接风宴上邱亦生是吃了楚铮大亏的,好笑之余也不禁骇然。

    “华长风华将军。”

    “末将在。”华长风起身应道。

    “命你明日一早前往西秦,速将此事告知薛方仲元帅。”

    “遵命!”

    楚铮此行其实只带了两百余名武林中人,齐伍和朱通则率其余人等留在了赤勒部。武媚原本也想来的,没想到此举竟让赤勒族人心惶惶,以为她言而无信,天未亮几百名老者堵在楚铮帐门外静静等候。楚铮见此状索性将程秀和武媚娘一并留在赤勒族内,只让童毅只身先行前往突厥大营密见程思非程浩然父子,向他们禀报赵国楚家宗主之子求见。

    临行之前,程秀与童毅如生死离别一般,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楚铮催促多次童毅才勉强动身。相比而言,武媚娘则大方多了,只说了一句“早就早回”便带着程秀回去了,闹得楚铮的心哇凉哇凉的。

    楚铮一行来到突厥大营外三十里处停下,派出数十人在附近警戒,并命余下人等人不离马,马不下鞍。别人都无异议,只有冯远问道:“将军,末将若是想去小解,难道连马儿也牵过去?”

    “那是自然。”楚铮没好气地说道。

    冯远叫道:“我等又不是来此与突厥厮杀,至于如此嘛。”

    “不为厮杀是为逃命!”楚铮瞪了他一眼,“此处距突厥大营不过数十里,如有何异动我等绝不可犹豫,唯有火速逃离方为上策。”

    “将军原来抱着这番心思,”冯远愣愣地看着楚铮,“原本以为将军为我大赵,已将生死抛之度外,却不想唉,末将真有些失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