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踢开永乐-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允熥说道:“那砸门就直奔主题吧。尚炳,你想当这个西域的国君,对于经略西域之地有没有了一定的章程?我可是之前想过要封四王叔为这个西域的国君的。”
尚炳说道:“怎么没有?要是我没和属官商量过,怎么敢来找皇兄?”
说着,他站起来说道:“皇兄,你之前听说西域都是蒙古人之后,就想让四王叔来当这个西域的国君。”
“要说打仗,特别是和蒙古人打仗的本事,我大明诸位藩王之中,四王叔、十三王叔代王朱桂、十五王叔辽王朱植、十七王叔宁王朱权是最,要说谁更厉害,说不准,但是都是不向伯仲。”
“若是皇兄想靠着打仗经略西域,断不会轻易的去掉四王叔。可见,在皇兄心中,是不想靠着打仗平靖西域的。”
“王弟我又细细的和十四王叔、十八王叔和二十王叔问了皇兄当时都说了什么,知道皇兄特意问了他们是不是信奉喇嘛教、真神教的事情。”
“然后王弟我回去查阅了乌斯藏都司的典籍,知道了吐蕃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信奉了喇嘛教以后,就在没有对中原的国家形成过威胁。”
“所以,王弟我觉得,皇兄是想大力在西域传播喇嘛教,好让蒙古人变得和藏人一样,王弟说的可对?”
允熥心中巨震。果然还是有聪明人的,仅从一点点的线索就猜出了他的意图,真是厉害。如果不是允熥打算把他们这些藩王都打法到外边去开拓土地,都想干掉尚炳了。
允熥强笑道:“尚炳吾弟果然聪明,这正是皇兄我想要做的事情。王弟觉得如何?”
尚炳说道:“若是皇兄在北元的地界,还有瓦剌的地界儿传播喇嘛教无妨,但是西域之地则不可。”
允熥疑惑地说道:“为何西域不可?”
尚炳说道:“皇兄,这蒙古草原不适宜耕种,这也是从汉武起始,始终对于匈奴等国无法灭亡其的原因。以后即使在蒙古草原上传播喇嘛教,也不会有多少汉人去蒙古草原,所以无妨。”
“但是西域不同,西域之地,天山南北俱是肥沃之地,若是据了西域,是要向那里迁移汉人的。但是我汉人不信奉喇嘛教,与当地的蒙古人信奉不一的话,对于地方安靖可不是好事啊。”
“赵宋末年,泉州的从大食过来的商人蒲家,反手一刀背叛赵宋投靠蒙元,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不如在西域传播我大明的佛教。我大明的佛教和喇嘛教都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原本就是一个教,只不过后来变成了不同的教派而已。”
“并且,分别传播大明的佛教和喇嘛教,还可以将蒙古人分而治之,久而久之,他们就无法合为一体了。”
允熥承认尚炳说的很有道理,之前是自己疏忽了,盲目的效仿‘清修庙’了,认为每一个蒙古人聚集的地方都适合‘清修庙’,而没有考虑具体情况。
允熥拍手笑道:“尚炳王弟果然思虑周全。朕意已决,就依你为西域的国君!”
尚炳呼了一口气,躬身行礼说道:“是,陛下,臣秦王朱尚炳遵旨。”
允熥与尚炳说完了事情在场的唯一一个下人王喜去招呼熙瑶一起用膳。
熙瑶知道他们已经说完了,指使着下人鱼贯而入上菜,然后和允熥、尚炳一起用了一顿晚膳。
晚膳过后,允熥又留尚炳在宫中说了会儿话,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细节。
商量的过程中,允熥突然问道:“王弟尚未成婚吧。”
尚炳警惕的看着允熥,说道:“臣弟确是尚未成婚,但是已经定下了王妃的人选。”
允熥哑然失笑,估计是他不许朱守谦娶正妃的后遗症。允熥笑道:“王弟放心,我并无不许你娶正妃的意思。只是感叹,王弟比我之小半年,却还未成婚。”
尚炳叹了口气。说起来他也够悲催的。.uukashu。就在为允熥筹备婚礼的时候,朱樉从西安来信,告知已经为尚炳选定了正妃。他本来已经预备好等着允熥大婚完了之后就回西安成婚的。
但是谁料想随后不久朱樉就死了,尚炳守孝二十七个月。可等着守孝完毕,他想表现一下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就没有马上成婚,然后朱元璋就驾崩了,他要想成婚又得等二十七个月。
尚炳已经下定决心,等到这回守孝完毕,就马上成婚,决不拖延。
允熥调侃了尚炳一句,心情大爽他走了。
晚上允熥还是和熙瑶一起安歇。完事之后,熙瑶红着脸说道:“陛下今日怎么还是这般……,昨日都那般了,今日还……”
允熥笑道:“西域的国君终于决定了,放下了一桩大事,心里高兴。”
熙瑶听到是朝廷之事,顿时打听。
不过允熥今晚很有说话的,和熙瑶聊起了尚炳的‘悲催不能成婚史’,惹得熙瑶笑道:“夫君真是不厚道。”<;!……fgfy……>;
第二百零一章 定年号()
第二天秦王朱尚炳被定为西域的国君的事情,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燕王朱棣又气愤的摔了一个茶杯,他因为长孙出生的喜悦完全被冲散了。但是表面上却又不得不对着其他的兄弟表现出为尚炳高兴的样子来,真是憋得内伤。
而在魏国公府,也有关于此事的讨论。
徐晖祖对徐增寿、徐膺绪说道:“秦王殿下真是下手快啊,听说是毛遂自荐去的。”
“我还打算这几日去拜访安王殿下安王殿下去争一争这个西域的国君。安王殿下封地是平凉,虽然还未就封,但是也是靠近西域的。”
徐增寿听大哥说了,说道:“那怎么不早说?现在让秦王抢去了。”
徐膺绪说道:“增寿,怎么和大哥说话呢!并且,就算是安王殿下也去毛遂自荐,也未必能争过秦王殿下。”
徐晖祖摆手,徐膺绪不得不停下接下来要说的话。
徐晖祖说道:“三弟说的对,若是只有安王殿下一人去争这个西域封国的国君,那或许陛下会答应安王殿下但是有秦王殿下去争,安王殿下多半是不能成的。”
“只是可惜了我的谋划。三妹在先帝的时候许给了安王殿下,虽然现在三妹还没有嫁,但是这门婚事是不可能不成的。”
“我原想着安王成了西域封国的国君,增寿,你有本事,去西域随了殿下开功立业,将来也是公侯之位。我徐家就有两个分宗,若是一方有事,还可保另一方平安传续,使我徐家血脉不断。”
徐晖祖虽然对大明十分的忠诚,但是自己家族也是要考虑的。吧家族分为两部分,就像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不同的人出仕到不同的国家,不管哪国一统天下,诸葛家族都有人在朝为官不至于家族没落一样。
徐增寿听了徐晖祖是这个意思,顿时知道了大哥用心。但是他这几年和大哥的关系不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半晌说道:“不一定非要是安王殿下。追随其他的封国亲王也是一样能出人头地的。”
徐晖祖说道:“那倒也是。我徐家好歹是大明第一的武将世家,虽然现在不受重用,但是不至于会有亲王拒绝我徐家的好意。只不过不像安王殿下这般好罢了。”
徐膺绪说道:“说起来,陛下为何说要亲自给靖江王殿下赐婚,但是现在还没有动静,甚至连风声也无?”
徐晖祖说道:“我断陛下之意,是想把靖江王殿下封到安南去。”
这回连徐增寿都吓了一跳,说道:“封至安南?”
徐晖祖说道:“不错,必是安南。”
“陛下为何其他的亲王都不找,只要给靖江王殿下赐婚?必是想以后把靖江王殿下封为一国之君。”
“而陛下是以什么就近原则来封。距离桂林近的地方,只有安南了。”
“陛下多半是想让靖江王殿下娶了安南的大族,或者现在的王族之女,好能的平靖安南。”
徐膺绪说道:“安南可是我大明藩属国。东北的奴儿干都司诸部,和雲南的缅甸宣慰使司都是从属的土官,封之无妨西域之地的8又一向不向我大明称臣,所以现在儒臣们没有反对封国之意。”
“若是强行进攻安南,必然会招致文官的反对啊。”
徐晖祖说道:“那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十有陛下是要封靖江王殿下于安南。”
徐增寿说道:“大哥,那我去跟随靖江王殿下攻打安南不好吗?”
徐晖祖说道:“安南之地,早已不属于中原管辖。连元世祖都止步于安南,平靖其地很难啊。我不知为何现在还非常谨慎的陛下会想着安南,
但是未必能平靖得了安南。为稳妥起见,还是不要跟随靖江王殿下为好。”
“若是想建功立业,不如去东北跟随韩王殿下。不过,还是再看看吧,反正并不着急。”
这一日还是和前一日一样,上午先上朝,然后回来打一趟拳,再然后处理折子。
话说允熥对于上朝很有怨念。上朝,除了少数事情以外,其实所奏的事情都不会在上朝的时候解决,效果和上折子是一样的。而这少数事情也不必每天都上朝吧?就算出现一些需要讨论的事情了,把相关的官员叫到谨身殿来讨论不是一样的?
在允熥看来,上朝最大的作用就是让皇帝认认手下的大臣长啥样子,w。uukshune但是也不必天天上朝吧,大臣又不会总换。即使是洪武朝,能上朝的大臣也不会十天半个月就换一批的。
之前的朝代,比如汉代、唐代,宋代,都是三日一朝或者五日一朝,国家不也的不错?
但是朱元璋既然定下了每日上朝的规矩,允熥还不敢违反。
不过这一日中午,允熥留四辅官吃饭完毕,想要回去躺一会儿的时候,陈性善、卓敬拦住允熥,说道:“陛下,年久拖不决,不是好事啊。陛下宜早定年。”
允熥一拍脑袋,自己把年的事情已经忘了。早早地定下年也有好处,所以允熥对陈性善、卓敬说道:“陈卿有何建议?”
陈性善说道:“臣昨日与齐尚书、练尚书等商议,觉得建业一词极好。”
“语出自孔子家语入宫: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
“又出自汉记高祖记赞:非德无以建业,非命无以定众。”
“陛下觉得建业如何?”
陈性善他们完全是揣摩允熥的心里来拟定的年。所以允熥一听就觉得不错,所以说道:“你们只拟定了这一个?若是只有这一个,那就定为建业吧。”
卓敬说道:“臣等只拟定了这一个。”
允熥又说道:“那其他能有业字的词呢?”
陈性善说道:“臣等只有建业一词查到了出处,并且孔子是圣人,汉高也是明君,寓意也好。况且京城之地,吴晋六朝之时原名建业,也相符合。”
允熥说道:“那就定为建业吧。你去拟旨,宣布明年为建业元年。”
陈性善、卓敬答道:“是,陛下。”
第二百零二章 小说家()
允熥打发他们去拟旨了,自己一边去侧殿,一边还在想着建业一词。然后他想起隋炀帝杨广的年是‘大业’,与这个年很像。
再一深思索,隋炀帝和自己很像啊!朱元璋积累了的家业,隋文帝同样积累了的家业;自己是第二代国君,隋炀帝也是第二代国君;最的是,自己想建功立业,隋炀帝同样有宏图大志。
自己不会沦为隋炀帝第二吧?
允熥马上在心中警醒自己:推行改革,以及开疆扩土,必须量力而行,绝对不能急切。
从侧殿休息归来的允熥不等自己的辅臣说话,下令道:“徐晓辉,把这个贴到朕桌子侧面的墙上。”
几位辅官看向要贴在墙上的宣纸,等贴好以后,见到上边写着:“”。
暴昭赞道:“陛下圣明。”原来他们知道了允熥的年定为建业之后,也马上认识到和隋炀帝的年‘大业’类似。
虽然只是年相似不代表皇帝的作为就一样,但是他们还是打算劝谏允熥。现在允熥自己写了这样一个对联来提醒自己,他们也就不必再行劝谏了。
允熥说道:“诸位爱卿,若是朕的政令有何不妥当之处,一定要劝谏朕,不必有所顾虑。几位爱卿回去之后也要和其他众臣告知。只要劝谏不含私心,哪怕所说有误,朕必不因言罪人!”允熥虽然还算虚心纳谏,但还是留了一个后门。
不过在场的几位辅臣即使察觉了允熥的后门,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儒家本来就讲究大公无私。
下午还是和昨日一样。
=
福健建阳,位于福健行省北部,武夷山南麓,又称谭城,自宋高宗南渡之后就是东南地方出书、印书最多的地方,现在仍然是大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