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踢开永乐-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胡元澄之事朕有些兴趣,下午宣他入宫觐见。对了,胡氏一族的人现在如何安置着?胡季犛的尸首如何处置的?”允熥问道。
“胡氏一族的人大多被安置到了凤阳府天长县为农户,少数人入了军户在武德卫,留京为兵的人户籍落在江宁县,朝廷在城外给他们批了一块地方作为墓地。四月初二胡季犛被处斩后,礼部的人不知官家是什么意思不敢擅自处置,上奏折请官家示下。不过那份奏折不太要紧,所以虽然前日已经奏报上来,但尚未被陛下批答。”王喜答道。
允熥嘴唇动了动,犹豫了一下才说道:“胡季犛好歹曾为安南的高官,还曾有世袭的爵位,命礼部以正五品的官的礼仪安葬了他吧。至于胡汉苍,就以正七品官的礼仪安葬。”
王喜答应一声,服侍着允熥来到前殿后出了乾清宫吩咐去了。
过了许久,一个大约三十上下、皮肤黝黑。穿着一身卫所普通将士衣服的人在小宦官的带领下,走进来,在允熥将视线转过来后跪下说道:“罪民黎澄,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939章 铸炮()
“黎澄?朕记得你名为胡元澄,为何改名为黎澄?”允熥本来打算观察他一阵后问问他这些日子在大明如何,但听到他自称黎澄不由得这样问道。
“启禀陛下,草民之父虽然自称为三皇五帝之中舜帝之后,但这只不过是先父为谋朝篡位所做的托词,草民祖上虽然确实来自中原,也确实原本姓胡,但天下姓胡之人如此之多,我家在中原时的族谱也早已丢失,如何能够自称为舜帝之后?所以草民改回原来的姓氏。”黎澄说道。
除此之外,他改回姓黎还有另外一个缘故:向大明的皇帝表示自家已经忘记了曾经与大明兵戎相见的事情,对大明表示臣服。
允熥当然理解到了他的第二层意思,顿时表情缓和了许多:“这样也好,你们安心在大明,朕必不会有所歧视。”又问道:“你可知晓你家祖上为哪里人?若是愿意回归老家,朕也允许。”
“陛下,草民不知。草民祖上来到安南前在廣西,但又不是廣西土人,大约也是从北方迁来,但到底从何处迁来因为族谱丢失已经难以查证。”
“况且草民与族人即使仍旧知晓祖上来自何处,既然陛下已经安排草民族人在天长县与京郊,草民等人若是另行迁徙它地岂不是又要花费大明的钱财?这如何使得?”黎澄又道。
“朕记得你族之人大多迁移到了天长县,只剩下不到二十户入了武德卫,但平日里也是以种地为生,你族之人可还习惯?”允熥又问。
“如何不习惯?我家在先父发迹之前在安南清化,说是地主,但家族的子弟平日里也要下地干活,也就这三十年来宽省些。所以虽然年轻的子弟手脚不麻利,也还过得去。”黎澄道。
允熥知道他当然在撒谎。胡季犛有两个姑母都嫁给了当时安南的国君为妃,他们家虽然当时在朝堂上官位不高,但怎么也不至于家族中的人还需要自己下地干活。不过他这样说允熥还是很高兴。
问过家里的情形,允熥又与他寒暄几句,咳嗽一声,说道:“前几日有人推举你到上直卫为官,说你精擅打造火器也擅长指挥火器军队打仗。正好朕也对火器很有兴趣,遂将你叫进宫来与你谈论一番。”
黎澄明白这是对自己在政治上的考验结束了,对自己的实干能力进行考察自己,顿时打起了十二份的精神,理了理思路,说道:“陛下,臣对于打造火器确实有些心得。”
“陛下,虽然我安南大量铸造火炮、火铳是从先父听闻岷王殿下在缅甸使用大炮征战的事情后才开始,但在这之前臣因为曾听闻傅友德傅将军、黔宁王大人攻伐雲南时就曾使用过大炮火铳,所以小时候就对研制火器很有兴趣,经常私下里用铜、铁来铸造火铳。久而久之,草民就对打造火器有些心得。”他随即说起了自己铸造火器时采用的法子。
首先造出一些专用的木模具,作为支撑物使用。完成后,打造毛坯阳模的。先在支撑物上用草绳缠出大炮的形状,然后用粘土和水混合成的泥灰糊在毛坯阳模上。当所有的泥灰都干透后,在毛坯阳模外面涂一层蜡,这样它的表面就会变得光滑。炮尾是车制的木模,用钉子固定在毛坯阳模上。
阳模完工后就利用它制造铸炮的铸模。铸模是把粘土等不同的土与水混合成的泥灰涂在阳模上。模具彻底干燥之后将阳模取出,方法是将铸模头尾部切开,取出阳模内芯的支撑物,拉出缠绕的草绳。因为阳模表面涂了一层蜡,所以在取出的时候比较容易。炮尾的模具是单独制造的。
随即打造型芯,由附着在铁条上的粘土制成,一般是圆柱体的形状。型芯被装入主模具中,装在主模尾部的用铁打造的芯撑和模具炮口用粘土打造的圆环会把型芯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单独制作的炮尾阴模和炮身铸模重新组合在一起,焙烧模具使其完全坚固,最后模具被炮口朝上的整个埋进熔炉旁边填实压紧的土坑里。
然后就是浇筑铁水铜水。浇铸完成后再过十二个时辰再将模具与造的大炮从泥坑里挖出来。再等着炮身完全凉下来后将铸模打碎,清理炮身上残余的灰渣。到此为止,一门大炮就算铸好了。
“不过,之后还需对炮膛镗光,就是让炮膛内光亮能够反光之意。但虽然镗光能够让大炮的炮膛内更加整齐,但也无法让炮膛内变得如同削出来的钢板一般光滑,仍旧会有凹凸不平之地。并且膛光十分不易,即使是手艺最精湛的工匠也难以很快完成。”
“并且这其中铸造泥模最为重要。泥模必须烘得干透,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融成水体的铜铁,则生出潮气,铸成的火炮就会有蜂窝,施放时大炮容易炸裂伤人,草民在安南铸造大炮的时候就曾因此炸裂过好几门大炮。烘干泥模往往要一个月之久,如果碰上雨雪阴寒天气,则须两三个月。”
“陛下,草民并未与大明的诸位工匠交流过铸炮之法,也不知现在大明的铸炮之法比之臣的铸炮之法是优是劣,若是优于草民的铸炮之法,也不知草民的铸炮之法能否有长处。”黎澄说道。随即垂手低头侍立。
他说完这番话,本意是等着允熥将大明铸造大炮的工匠叫来或者让他去铸造大炮的地方与工匠谈论,得出他铸造大炮是优是劣。但好半晌,他都没有听到从身前传来声音,不由得好奇起来:‘陛下这时在想什么?’
他哪里知道,允熥此时有些惊喜。他因为要召见黎澄,所以提前了解了一番大明现在铸造大炮的方法,知道黎澄所说的的方法与大明现在的法子差别不大,都是使用泥模铸炮,但是在细节上却有所优化,比如铸造泥模时采用的加强筋。这将使得大明铸造大炮的工艺有所提高。
‘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看来确实有道理。即使是一个小国也未必没有大明值得借鉴的东西。’允熥想着。
第940章 队列与方阵()
过了一会儿允熥才说道:“朕曾大略了解过朝廷现下的铸炮之法,与你所言的差不多,大约一样。过后你与工部官员讨论可有改进之处。”
之后允熥随意问了问他对运用火器的见解。刘明诏当时举荐黎澄到上直卫羽林左卫为官,除了说他擅长打造火器,也因为他对运用火器打仗也有独到之处,所以允熥照例问一问。不过允熥并不觉得黎澄真的能有什么见解。
但是黎澄给了允熥惊喜。“陛下,臣以为,大炮还罢了,使用方法与许多年前使用投石车的法子差别不大,尽可沿用;但火铳却不可视作一种更为简单的弩。”
“手弩的射程不及火铳,非得用起来十分复杂的脚踏弩才比火铳射的更远;但手弩比火铳要打的更准,火铳的弹丸飞出去以后根本不知道它会落在哪里。”
“所以使用火铳的法子就不能与手弩类同。使用火铳,必须让将士排成整齐的队列,挤得满满当当面对敌军向前走着,一直走到火铳的射程之内时停下脚步,由将领依靠锣鼓发号施令,同时对敌军发射弹丸,只有如此才能让火铳有用武之地。”
“即使面对敌军步兵、弓兵来攻也是一样,绝不能在敌军达到火铳射程内之前发射弹丸,违者定要重处,待敌军走进火铳射程内后才能发射弹丸。面对火铳齐射,天下少有军队能够继续冲锋,必然溃退,此时出动骑兵追击定可大获全胜。”
“若是面对骑兵,因火铳装填甚慢,一轮齐射后来不及装填第二轮敌军就会冲到阵前,所以必须与枪兵或者长矛兵配合运用,编为方阵。草民虽然未曾用过,但也大略拟定了一种方阵。”说着,他描述了一番自己构想中的方阵,还要了一张纸画了起来。
允熥越听越是惊喜。这不就是历史上扶菻人采用的长枪兵与火枪兵组成的方阵的一种么?还有之前所说的列队,不就是排队枪毙么?
他顿时对黎澄另眼相看起来。后面的方阵也就罢了,自古以来以步对骑不管有用没用都使用各种各样的方阵,但前面的排队枪毙可算得上是一种发明。
同时允熥心中也有些疑惑:黎澄如果这么有本事,在历史上应该会很著名才是,为何自己从未听说过此人?
他所不知道的是,黎澄历史上在被大明俘虏后同样因为擅长打造火器被朱棣所重用,后来当官一直当到工部尚书。但是在明史上却并无他的传记,在明实录上也甚少对他的记载,所以名声不显。
黎澄继续说道:“只是若让火铳兵如此列队迎敌或与枪兵结成大阵,对将士们的训练也必须更为严格。火铳兵列队迎敌必须训练的他们在行进时面对敌军的弓弩、投石甚或炮弹丝毫不胆怯,队列整齐甚至步伐都不能乱,有人若是被敌军打死后排的人须得上前补上,直到走进火铳射程内依照将领的命令发射弹丸。”
“若是组成方阵要求会宽松一些,但也必须勤加训练,使得将士们在阵型转换的时候既快又准,不至因敌军骑兵前来而乱了方寸。”
黎澄最后颇有些遗憾的说道:“若是要如此训练将士,必须使其知晓大义名分,且以厚赏结其恩,如此将士才会用命。当年先父谋朝篡位先并无大义名分,又国困民穷难以给将士厚赏,所以除先父手里的那支精锐护卫外其余将士均不可能如此训练。若是去年安南有这样一支军队,人数不必多有五千人,即使最后仍旧会不敌大明,也必能给大明诸将士留下深刻印象。”
因为欣赏起黎澄来,允熥不禁开了个玩笑:“不必有这样一支军队,安南的大军在多邦城堵住大军一个多月不得南下,已经给了大军将士深刻印象。”
黎澄不知允熥这是在开玩笑,顿时误以为允熥对他这样说话不满,马上跪下说道:“草民孟浪了。”
“黎爱卿平身。”允熥说道:“朕并无怪罪你的意思。你说的不错,若是有这样一支军队,出其不意之下足以对付大军数万人,使得大军伤亡惨重,堪比平章之战。”
“大军征伐安南之战中,安南的将士表现已经十分不错,若不是因为调防的缘故,恐怕大军要攻下多邦城还要多耗费二个月,此战也会多拖延许多时日。”
允熥简单的评价了一番安南军队的表现,将话题拉回来:“你所说的火铳兵单独列队与和枪兵结成方阵之事朕觉得很有道理,值得一试。”
“朕许你入羽林左卫为将,暂且加卫参谋的差事,辅佐指挥使与其余诸位将领依照你的想法训练军队。”
允熥早就想要将排队枪毙在军中推广了,他去年改变上直卫的训练方式、又加快火器的装备速度就是为这在做准备,只是当时训练尚未完成所以暂且没有变动,现在正好借着黎澄的法子推广。
当然,未来明军可能在许许多多复杂的地形作战,很多地方未必有让火铳兵列阵的空间,所以还要继续研究其它的作战方法。
‘未来十一个上直卫,其中一个为炮兵卫,一个或两个为骑兵卫,其余的都是步兵卫。’允熥想着。
“另外,黎爱卿也去工部与督造火器的官员就刚才所言打造火器的法子谈论一番,若是有长处,朕再加你工部主事衔,协助打造火器。”允熥又对黎澄说道。
“多谢陛下隆恩。”黎澄马上跪下说道。
“黎爱卿,虽然你曾经是安南人,甚至曾经带兵与大明交战,但大明乃是上国,朕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不会在意那些过往。更何况你还已经入了大明籍,现下是真正的大明百姓。你只要安心为大明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