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农业霸主-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三平便心生感慨。丈母娘杨云现在还没有如后世一般白发苍苍,此时不过是近五十岁的她依然有着一头青丝。但脸庞却因为家庭的操劳,而渐显皱纹。

    “小梁,来来来……坐下!到了这里,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不要客气啊!”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这话真是不假,杨云现在看着梁三平就是这感觉。

    越看越是满意,这小伙子笑起来很温润哪里有外面那些人瞎说的那样凶神恶煞的?!而且人也礼貌,进门了知道先和自己打招呼。

    这样的年轻人现在不多了,而且人家坐下来老老实实的。只是温润的微笑,其他的没有多余的动作。沉稳!这就是杨云对梁三平的第一印象。

    “阿姨,麻烦您了。有我可以帮忙的么?!”梁三平站起来对着杨云欠了欠身子,问道。而杨云闻言笑着摆了摆手。

    “哪里用你来干活?!你个大男人,在这里喝茶就好。和小凤多聊聊,那些饭菜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却见杨云笑眯眯的去忙活了,而在边上坐着的李凤则是面色潮红的看着自己。

    门外叽叽喳喳的传来一阵声响,梁三平微微一笑却是没有看过去。他知道这是李凤的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呢。

    李凤的家境并非很好,虽然是双职工家庭。但要负担着五个孩子的吃喝上学,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但李凤他们却从来没有穿过补丁的衣服,从来没有少了饭食也不会欠学费。

    这都是杨云和她的丈夫,一拳一脚给打出来的。他们咬着牙,从来没有和任何人借过一分钱。硬是靠着自己,和这些懂事儿的孩子们把这个家支撑起来了。

    “三姐,那就是姐夫么?!”小妹李珍好奇的看着客厅里的梁三平,对着自己的三姐问道。而二姐李清则是撇了撇嘴。道:“肯定是啊!不然大姐怎么会陪着他在那里坐着?!”

    梁三平听到了这些话只是笑了笑。这些都还是些孩子,哪怕是他们的大姐也不过是还没满十八岁的孩子。诚然,现在梁三平自己的年纪也不大。

    但他的心理年龄,却是比之这些孩子加起来都苍老。而李凤在听见弟弟妹妹们的议论后。不由得脸色更加的绯红。狠狠的瞪了一眼门外,顿时弟弟妹妹们都做鸟兽散了。

    她这个大姐的威严还是在的,家里的孩子们都是以她为尊。得罪了大姐头,那是要挨收拾的。这可没二话。现在大姐都有些生气了,他们自然得赶紧躲开。

    “三平,你可别生气。他们都还是孩子,不太懂事儿……”李凤看到梁三平看着自己,不由得低下头来糯糯的对着梁三平道:“你这多担待一下,他们没有恶意……”

    “我担待什么?!都是孩子,说话随意些很正常啊!”梁三平笑着对李凤道:“再说了。他们也没有说什么过份的话嘛!好奇自己的姐夫什么样子,这不是很正常么?!”

    李凤红着脸没有说话,而这时候在外面干活儿的李亭邦回来了。梁三平赶紧站起来打招呼,而李亭邦则是点了点头笑着说声来啦。然后便坐下了。

    李凤见父亲回来了,不由得长长的舒了口气。父亲在这里至少不会显得那么的尴尬。平时自己虽然有和梁三平独处的时候。

    但那都是在外面散步,像是这样的在家里两个人独处的机会根本就没有多少。更别说还有一群的弟弟妹妹在门外看着了,这更叫李凤觉得很是不自然。

    “爸,我去帮一下妈妈做菜。你和……先坐着。”李亭邦笑眯眯的看着女儿竟然在自己面前,连梁三平的名字都喊不出。笑眯眯的道:“去吧!去吧!多做几个菜,把鸡蛋都炒了。今天我和三平好好的喝一个,我都没去过帝都呢!到时候听三平说说帝都是啥样的。”

    李凤点了点头。转身就跑下去了。而躲在门外的弟弟妹妹们见姐姐咬牙切齿的出来了,呼啦一下全跑散了。李凤瞪着这些弟弟妹妹们的背影,无奈的去厨房帮自己的妈妈杨云去了。

    李凤的家里并不富裕,所以陈设也是很简单。不大的三角瓦房里,是一套李亭邦和杨云结婚时候请战友帮忙打的床。一套组合柜。

    组合柜后面,则是一条长沙发。这长沙发放下来。便是一张沙发床。客人来了,可以在这里休息。而平时,收起来这就是一张沙发。

    在沙发前面的则是一张大木头桌子,下面是岔开的四个脚。这既是客人来的时候的茶几,也是吃饭时候的饭桌。

    走出了这既是客厅又是房间、卧房的前厅就是个大家共用的天井。互相隔壁都能见到。而天井后面的便是厨房。

    烧着柴火的灶台。上面架着大锅。这是这时候农场人家经常可以见到的三联灶台,一个用来烧饭,一个用来炒菜。一个最大的则是用来烧水洗澡。

    当然,也烧水装在暖水壶里。平时自己喝,来了客人也泡茶。这时候茶可也是奢侈品,大伙儿家里都有那么些但平日都舍不得喝。

    李亭邦等人哪怕是出去干活儿,很多时候也都是装着白水。偶尔为了犒赏自己,顶天也是抓那么一丁点儿丢到铁水壶里带着去喝。

    只有客人来了,他们才会拿出来泡了给客人喝。细细的品着茶,梁三平不得不感叹这个时候茶的醇厚。比后来那些用农药化肥灌溉出来的茶可是强了太多了。

    喝着茶,梁三平的脑子忽然闪过一丝灵光!自己总是挂念着蔬菜,却忘记了亚洲地区特别是曾经受到了中国极大影响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个巨大消费产品——茶!

    根据统计,在2006年的时候日本的全国茶叶消费量为13万吨以上。人均茶叶消费量,为1100多克。而日本由于本身耕地有限,所以茶叶的产量也不甚高。

    在日本本国内茶叶的产量,不过是9。18万吨。剩余的数万吨,全都需要进口来满足。

    而鲜为人知的是,除去日本之外美国也曾经是中国茶叶的最大进口国之一。

    1777年,美国正在和英国打仗,有人在树林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些藏茶,当即写信给华盛顿怎么处置这些茶叶。

    而恰巧华盛顿本人也是一位饮茶爱好者,他回信时写到;“将它运到司令部来给军队用”,这些贵重的茶叶将按军职人员的级别予以分配。

    当初随行到中国的大班山茂召才29岁,1786年被任命为美国驻广州领事。他在“皇后号”首航之后,三次来到中国。

    根据他的观察,他建议美国人主要从事茶叶贸易,“美国人不能没有茶叶;而且茶叶的消费必将随着国内人口的增长而增长”。

    从1785年到1895年,茶叶是中美贸易中最大宗的买卖。1784年,“皇后号”不过是运了3000多担茶叶,到到1799年,数量增加了10倍,到33769担。

    而到了1833年的时候双方的茶叶交易高达10万担,1836年又翻了一番,达20万担。此后几十年中,美国从中国输出的茶叶比重都超过总货物的60%以上,有些时候达到90%!

    但在1904年后,美国人发明了袋泡茶之后,中国泡茶成了美国人口中的老古董,“中国茶三字已为稽古之字”。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在美国还是中国茶叶出口的第二大国,但其消费茶叶人群的比例大不如前。美国人现在不再喜欢泡茶、倒茶叶。他们更喜欢茶包,喜欢咖啡或者可乐。

    即使是一些喝茶的人群,也受到了英国饮茶习惯的影响。习惯性的往茶里添加冰块、牛奶和糖。不愿冲泡茶叶、倒茶渣。

    “三平,你在想什么呢?!”李亭邦见得好好的聊着,梁三平就不吱声的不由得开口问道。而梁三平这时候才回过神来,却见他笑着对李亭邦道。

    “没啥,我只是想这茶。”梁三平喝着茶,脑子却在飞速的旋转着。他可没有忘记,在2004年的时候羊城品评“观音王”。

    其中,当时品质公认为最好的三大观音王中的第三号拍品润香型铁观音王,却被当时在场的日本的米仓以每500克/3000元人民币的天价,拍走!此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一年,中国最为发达的魔都最低工资规定为69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拿着最低工资的人群,这五百克的茶叶便相当于他们干四个多月!

    “这茶有什么好想的?!”却见李亭邦笑着对梁三平道:“这就是农垦在自治州州府那里的茶园生产的嘛!”

    “咱这茶还拿过不少奖项呢,喝起来肯定是不错的。”李亭邦笑着对梁三平道:“回老家的时候,我都带上一些送人。老家还有人专门电报让我寄点儿回去给他们哪!”

第九十五章 见丈母娘见出来的新项目(中)() 
。。co

    “来来来……三平,别客气啊!来到这里就像是来到自己家一样!”杨云笑眯眯的看着梁三平,越看越是满意。

    这女婿本事大不说,品性也好。外面还传闻他桀骜不逊,看谁都不顺眼。整天的惹是生非得罪了一大批人,迟早得被人收拾。

    开始的时候杨云还觉得心惊胆战的,好几次想要劝自己的丈夫李亭邦要不大女儿这件事情就算了。做了一辈子的老实工人,杨云可不想招惹什么是非。

    但每次话到口边杨云就说不出来了,梁大平和自己的丈夫可是老战友了。而大平的为人,杨云也是清楚的。一辈子的老实人啊,没可能有这么一个弟弟的。

    加之李亭邦表现出对梁三平的欣赏,也让杨云开不了口说这些话。但最终见到了梁三平之后,杨云现自己的担心到底都是多余的。

    梁三平并非传闻中的那种桀骜不逊,人家说话谦虚的很。而且很有礼貌。老一辈人看重的就是这个,你有本事又怎么样?!为人不成,说什么孩子也不能嫁给你。

    而梁三平的表现则是让杨云很满意,这个年纪这么沉稳、这么有礼貌的孩子真的是不多见了。别说是一般老工人家里的子女了,就是很多干部家庭出身的子女也未必比得上三平。

    “伯母别客气,我自己来……”梁三平笑着对杨云道,从席面上梁三平也能够看出李家对自己等人的重视。

    一盘子鸡肉,自己买来的草鱼和猪肉。杨云一点儿也没有留下,全给煮了。看着桌面上一堆堆的好菜,孩子们都在吸溜着口水。

    “吃吧!”李亭邦笑呵呵的对着梁三平道:“三平,怎么样?!咱整俩盅?!”

    “那我就陪着您喝点儿。”梁三平笑着接口,随后却见李亭邦拿着酒就给梁三平倒上了一盅。这一盅也不多,看起来就二两左右的样子。

    梁三平知道,自己的岳父没有什么太多的爱好。就好个烟,喜欢喝个小酒。干活儿累了偶尔也喝点茶。基本上就是一个没什么太多爱好的老人。

    俩人碰了一下。喝了点儿。而话题也慢慢聊开了。梁三平不说上辈子的经历,就是这辈子也是羊城、帝都两地跑了无数次的人啊。

    自然是人情风貌见了不少,每每说起各地风情。总是让这些没有出过琼岛的孩子们惊诧莫名,几个孩子现在都用着崇拜的眼神看着梁三平。

    恨不得亲自跟着梁三平一起在这些地方去走走,见见和这琼岛不同的世界。

    而就在梁三平见岳父岳母的时候,廖斌却正在和叶建文商讨着梁三平的那篇报告。这篇报告递交上来以后,廖斌和叶建文便对着报告有了一些分歧。

    分歧便在于梁三平在报告里所说的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夸大其词。叶建文认为,梁三平所说的,很可能会成为事实。而廖斌则认为梁三平的话有些夸大其词了。

    随后,廖斌便就这梁三平的报告调集了资料进行分析。而现在,就是他拿着分析的结果来找叶建文,说出自己最后的分析结果的时候。

    “建文。情况真是的不容乐观啊……”廖斌在叶建文的办公室里,苦笑着道:“我开始还觉得梁三平的报告有些夸大其词了,但现在看看卷宗我才不寒而栗啊……”

    叶建文皱着眉头,对于廖斌的话有些不敢相信。虽然他也隐隐的感觉到了梁三平的报告的确有着自己的可取之处,但他更多考虑的是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

    而廖斌忽然提出,梁三平的报告所描述的情况是确有其事。不由得让叶建文一时之间也接受不了。

    “老廖,咱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好了。别必要藏着掖着。”却见叶建文点了根烟,皱着眉头对廖斌道。

    “我之前去调查过卷宗,开始还觉得梁三平的话有些夸大其词。但看完卷宗,我才知道人家这是实话实说啊!甚至说的还算是保守了……”

    却见廖斌苦笑着对叶建文道:“仅仅是1978年到今年二月,全国的刑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