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奇谋-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姬昀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又有极为缜密的思维,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几乎已经是水落石出了,剩下的无非是寻找证据而已。
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姬昀敏锐的发现了凤七的反常,稍加试探之后,便认定凤七已经中了巫术,姬昀没有声张,而是将计就计,利用凤七向醉风楼传递安全的信号,并加紧对醉风楼的调查。
而后,姬昀又发现了明月轩,发现了婉君阁,更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女子来往穿插于醉风楼,明月轩,婉君阁三者之间,似乎是一条纽带。而后,姬溪将观察的重点放在了这个神秘的女子身上,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却也是情理之中的,这个神秘的女子是个男人,名叫史子眇,现为钦天监太史令,姬昀要不是因为对那南蛮巫术已经有所了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一个男人能变成女人的。
史子眇是个道人,据姬昀所知,少帝刘辩便是小时候便寄宿在史子眇那里,由此可以推论此人和何后的关系匪浅。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件事情何后也参与进来了。
值得一说的是,史子眇这个人姬溪是非常熟悉的,可在刘辩的记忆中,对于史子眇会巫术这件事情一点印象都没有,所以姬溪一直没有将目光放到过这个看起来万事不盈于心的道人身上。可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出猎人的手,当史子眇出现在姬昀视线内的时候,便注定了他的失败。
追查到这个地步,姬昀随时可以收网,于姬昀而言,真实的证据并没有那么重要,他完全可以不动声色的将这伙人一夜之间全部杀掉,且不会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就算留下了什么线索,也不会有人敢查下去。
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姬蔓那档子事情,紧随而至的是刘协显露出来的权利的野心,所以,姬昀思索再三后,决定一意孤行,借这伙人的手将刘协废了。
彼时,自以为安全的幕后之人全然不知自身的一举一动都在姬昀的监视之中,包括史子眇与曹昂傅瑄的几次会谈,也包括醉风楼密室中的阴谋,曹操进献的美女被替换的隐秘也没有逃脱姬昀的眼睛。
姬昀妖孽般的头脑,让他轻易的推断出了幕后者之前的意图,不论是史景之乱还是要进献美女给刘协,其目的无非是离间刘协和姬溪的感情,只是他们没有预料到刘协野心的膨胀,却不费吹灰之力的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姬昀知道,接下来,他们便要迷惑刘协对姬溪下手了。
姬昀推断,其势必会向刘协传送利用其它诸侯以抗衡姬溪的想法,而刘协在野心的膨胀中,也必然会深入深思其中的可能性,而这,也正是姬昀所需要的,姬昀选择激怒刘协,其目的便在于加速将刘协推向曹操,孙坚,刘备三者之一。
且照姬昀推断,刘协最大的可能是偏向曹操。最重要的是,姬昀可以笃定,刘协绝不会将要联合外敌对付姬溪这件事情说出来,连田丰和杨修也不会说。
时局发展到这个地步,几乎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唯一可能出现的变故倒是在姬溪身上,若是姬溪突然班师回了长安,以姬溪的性情,必然会全力组织姬昀,而只要姬溪开始干预,则一切前功尽弃。
为此,姬昀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出天机阁成员严密监控刘协的动向,若是其向姬溪传旨,便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另一方面,姬昀遣人向姬溪所在的大营送去了一封信,不过这封信不是送给姬溪的,而是送给贾诩的。
贾诩接到姬昀信件的时候,长安城内传旨封姬溪为王的使者已经出发了。摊开姬昀的信,上面一片空白,一个字都没有。贾诩疑惑的看了一眼送信的人,送信人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将贾大人极快决断,属下好回去复命。”
决断,决断什么?这信上什么都没有啊。然而,贾诩知道,姬昀绝不可能在戏弄自己,也不可能是送错了信。那么,姬昀的深意便必然在这一片空白上。
贾诩闭上了眼睛,良久不语,陷入了沉思。
第410章 一封空白的信()
空白,代表无言,可既然送来了信,自然是有言,有言又无言,那便是难言。那么,以姬家的权势,以姬昀的身份,有什么是难言的呢?贾诩想找到其他的解释,但那难言之意却是那么的明显,贾诩只能认定。
姬昀要造反,需要他贾诩的帮助,这是贾诩得出的结论,也是唯一的结论。
那么,姬昀需要他怎么做呢?也不难推敲,姬昀是要他把姬溪留在这里,不能让姬溪回到长安。那么,自己该怎么回复呢?拒绝吗?不行,拒绝便等于和姬昀为敌,姬溪绝不会杀姬昀,以姬昀的智谋,他贾诩只怕之后再难有翻身的机会。且,贾诩几乎可以笃定,姬昀绝不会将全部的希望放在自己的身上,姬昀既然敢送信来,便必定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那么,摆在贾诩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了,一者拒绝之后姬昀仍能达成目的,二者选择帮助姬昀达成大事,此后一马平川。
对贾诩来说,这并不难选。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目中坚定,看向送信人说:“云中之战,非数月不可功成。”
不可功成,姬溪便不会回长安。
送信人领命,转身离开,一来一去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几日后,礼部尚书赵岐携天子诏书抵达云中大营。巧的是,姬溪今日正巧出去练兵了。所以,自然由贾诩接待赵岐。
大帐中,贾诩屏退左右,闲谈片刻后冷不丁的对赵岐说:“赵大人,下官观你眉宇之间颇有灰败之色,怕是要大难临头啊。”
赵岐一愣,继而有些怒色,道:“哦?贾大人还懂这相面之术?”
贾诩笑道:“略懂而已。”
赵岐:“本官洗耳恭听。”
贾诩道:“面相只是小道,下官还不屑为之,却想为赵大人瞧瞧心相。”
赵岐本着脸,不置可否。
贾诩笑着说:“赵大人忠心为国,此番前来,想必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吧。”
赵岐:“此言何意?”他确实不明白贾诩的话是什么意思,不就是穿个封王诏书吗,就算是姬溪推辞,与他赵岐而言也没有危害啊。
赵岐是这么想的,贾诩也知道赵岐是这么想的,但贾诩却不想让赵岐这么想,他要给赵岐制造一种危机四伏的假象,从而让赵岐在姬溪面前不敢多言,以起到为姬昀隐瞒的目的。
贾诩说:“圣上要封大将军为王,赵大人应该知道是为了什么吧?”
赵岐人老成精,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是以微不可闻的点了点头,等着贾诩的后话。
贾诩接着说:“那么,赵大人可想过,陛下为什么指派你来传旨呢?”
这一点赵岐还真没有想过,其实是不需要想,他是户部尚书,封王这等大事当然需要他出面,可这话从贾诩的嘴里问出来,其意味便不同了,赵岐忍不住的开始顺着贾诩的思路想,是啊,为什么呢?
眼见赵岐开始沉思,贾诩的目光一闪,接着诱导赵岐道:“赵大人再想一想,陛下为何要封大将军为王?而封大将军为王代表着什么呢?”
赵岐的思路有些跟不上了,心想这不是你一开始问的问题吗?怎么又问了一遍。
不等赵岐开口问,贾诩便给出了解释:“朝中有小人啊,大将军忠心为国,却偏偏有小人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陛下对大将军生疑,所以要以封王以测大将军心意。却不知,不管大将军受封还是不受封,都会因为陛下的疑心而感到心寒,而心寒之后的大将军,会是个什么反应呢?赵大人想过没有。”
赵岐面色有些变化了,显然已经在跟着贾诩的思路走,过了一会,脸色忽的大变,他猛然认识到,姬溪若是因为受到怀疑而发怒,以姬溪的权势,随时可以推翻皇权,而他赵岐,将成为姬溪第一个斩杀的对象。此时,赵岐终于明白为了贾诩一开始便说他死期不远了。
赵岐会这么想,倒也愿不得他,只因为他并不清楚刘协和姬溪的现状,更不知道姬溪和刘协早已经面合神离,更加不可能知道姬溪已经忍了许多次,这一次同样会忍。
这些赵岐不知道的事情,贾诩全都知道,偏偏贾诩还知道赵岐全然不知道,于是乎,三言两语间已经让赵岐投鼠忌器,不知该如何进退了。
这时候,贾诩便不说话了,主动权既然已经找我在手中了,自然需要对方来问,来求。
果然,赵岐方寸大乱,只能将希望放到贾诩的身上,于是问:“哎呀,这可如何是好。老夫死不足惜,可若因这一道诏书使得陛下和大将军生出嫌隙,老夫岂不是成为了千古罪人。文和,可有良策啊。”
闻言,贾诩心中冷笑,面上却踌躇良久方才勉为其难的说:“陛下既然已经下旨,赵大人若是隐而不发,那也是不行的。向大将军宣旨是必然要宣的,我们要想的是,这封王诏书宣了之后,该如何打消大将军的疑虑。”
赵岐忙问:“如何打消?”
贾诩沉吟良久,在赵岐等的急不可耐后,方才娓娓道来,道如何如何,赵岐听后,有些犹豫,却别无他法,只得点头答应按贾诩说的做。
见赵岐答应了,贾诩心中松了口气,却不知是何滋味。
半下午时,姬溪领兵回营,从姬溪的面上便能看出,今日又是一场胜仗。
见过赵岐,姬溪有些困惑,不知道赵岐所来为何。而当赵岐宣读了刘协的封王诏书后,姬溪的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正如贾诩对赵岐所说,姬溪的第一反应便是刘协在试探他。
不过,姬溪依然没有要反的意思,也没有要受封的意思,他的不高兴,只是纯粹的因为刘协的不信任而不高兴。可偏偏,姬溪的不高兴在赵岐看来,是将要爆发的征兆。
赵岐提心吊胆,冷汗都快冒出来了。
这时候,姬溪沉声问:“长安近来如何?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姬溪气愤是气愤,可还是有理智的,在他想来,若是长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刘协应该不会既如此急不可耐的试探自己。
第411章 赵岐的左右逢源()
闻言,贾诩微不可闻的吸了口气,目光悠悠的看向赵岐,知道关键的一刻来了,若是赵岐没有按照自己的吩咐,还是坚持将姬昀在长安的所作所为全告诉了姬溪,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姬溪将即刻班师回朝,阻止姬昀的计划。
在来之前,赵岐确实打定主意要将姬昀在长安的专横跋扈如实道来,可经贾诩提醒之后,他顿时什么也不敢说了,可不说也不行,不说的话姬溪更会生疑,必定会亲自派人去长安查证,介时,谁也别想瞒住姬溪,所以,他只能提心吊胆的遵照贾诩的交代说:“长安一切顺利,大将军不必忧心。”
姬溪自然不可能这么容易便相信,是以狐疑的看着赵岐。
赵岐方才为难的说:“近日来,境内乱象四起,朝廷焦头烂额,故想请大将军回长安总览大局。”
将军队全部撤离之后,国家巡查兵力出现了空白,出现一段时间的乱象是必然的,这一点姬溪是有预料的,也是他自身赌气所造成的,只不过,姬溪却没有预料到后果会这么严重。偏偏,这严重的后果在姬溪看来也并不是不可能发生。
贾诩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并以这一点出发,瞬间打消了姬溪的疑虑。
此时的姬溪再想:皇帝要封他为王,当然有试探的意图,但除了试探之外,一方面要以封王之举表达皇帝对姬溪骤然撤出兵力的不满,还有一方面便是朝廷确实难以为继了,需要姬溪的协助。
这个逻辑是通顺的,确实贾诩强加于姬溪的。姬溪并没有察觉,所以很快便认可了这个逻辑。至于班师回长安,确实不可能的,国内的乱象只是一时,出动些兵马也就解决了,在姬溪想来,朝廷也并不希望自己回去,只是想借赵岐之口向他索要些兵马而已。
注意已定,姬溪说:“高祖曾定下铁律,异性不得称王,某绝不敢受,并且必将曹操之流踏平以彰显大汉威严。请赵大人代为转告陛下。”
赵岐俯身应是,后有期盼的看着姬溪。
姬溪呵呵一笑,说:“另外请赵大人转告陛下,国内之乱局乃小患,强兵方为国之大事,不可因小失大。某将遣两旅之师随赵大人回长安,交由兵部指派,想来应该足够了。”
闻言,赵岐顿时松了口气,却隐晦而诧然的看向贾诩,暗叹此人当真了不得,对姬溪的反应竟预料的丁点不差,连姬溪会派出两旅之师都计算的极为精准。
贾诩神色淡然,然而心中也松了口气,知道这一关已经过了。
接下来,姬溪又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