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诛红与八十红论-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钗与此两处截然相反。贾母并非不喜宝钗,但第二十九回张道士提亲,却断然拒绝,指出宝玉婚姻不贵贫富、“只是模样性格儿”,是这两样黛玉有对贾母种豆得瓜的地方。贾府的生活格局是众人围着凤姐转,凤姐围着贾母转,贾母围着宝玉转,宝玉围着黛玉转。黛玉相貌出类拔萃,虽然嘴似刀子,但有一说一;宝钗貌与黛玉比是别有蕴味,处事心机不露,过生日、猜灯谜、听秘事都理得圆滑无比。宝钗在吃穿住用上是贾政夫妇的徒弟;黛玉的一切是由宝玉挑最好的张罗,但潇湘馆却“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这是对贾母心思的地方,因为宝玉这贾政也服其才的含玉下凡天星必是状元的苗子,考取功名可以且待宝玉开窍再说。第五十四回贾母以才子佳人书借题发挥冲击“金玉良缘”一派,想保全宝黛二人。到第五十七回紫鹃试玉,贾母更只有在两种选择中——一是家族联姻;二是两个心肝儿性命——选第二种了。

    王夫人明了家族现状和利益,希望贾母顾全大局;贾母希望王夫人顺水推舟,成全爱孙心愿。双方一耗就是八年,直至黛玉早夭。如高鹗续书贾母、凤姐合伙算计黛玉是绝无可能的。

    第四、“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爱路公案。这是宝钗唯一的情话,宝玉随之唯一的心畅,但却是连着别人带出来的。那么宝钗爱宝玉么?

    第八回比通灵一节,宝玉与宝钗有了独处机会。宝钗向在旁发呆的莺儿问了一句话,注意她明白原因,不直接斥责却让莺儿去倒茶,而是巧问一句。这引出金玉相会,乃至后来众口舟舟的“金玉良缘”。这时,宝钗或许只有微意,还不能说爱上宝玉。但黛玉紧跟着来了,因为宝玉本想不引人注目,绕了半个府后动静反大了。黛玉的表现说不好听的像个霸食的猫,这种强烈的占有欲宝钗明白得很。更主要的是宝玉反应使宝钗搞清楚了贾府逻辑。如果宝玉这颗砝码不是偏向黛玉,那以后会完全不同。薛姨妈曾言道:“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此语是对这“没教养”孩子的唯一反击,随后的“刀子嘴”反象赞誉了,因为荣国府那个不是拔根毛都能当哨吹的透亮人。这一回书决定了薛氏母女在贾府的行为方略。

    所以,第二十五回宝钗拿如来佛打趣,把宝玉推给黛玉,像前面凤姐一样,她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第三十回宝玉说话造次,宝钗唯一一次动怒,说出“你再疑我”四字,事后想来倒像是说给黛玉听:我跟宝玉划清界限了!当然,宝钗一贯理性面热心冷,把自己围得风雨不透,但此时她心中清楚是不爱宝玉的,虽然宝玉与那些膏粱子弟相比确然超拔诸人。

    意料之外是宝玉挨打了、探宝玉她心动了、劝哥哥把“窗纸”挑破了,宝钗的路是无可挽回。以前种种势必无用,宝钗一夜之哭比不得黛玉一世之哭,但效果是一般无二。

    随后,宝钗才发现她的爱情之路是如此艰难。第三十六回宝钗在绛芸轩听到梦中“神瑛”吐真言,终于明白宝玉、黛玉已经知己无间。继而想到自己原来有的那么多助威者,宝钗选择了“曲线”爱情之路。在这场竞赛她落后很多,贾府所有人都成了她力量来源——这里面也包括黛玉,因为后来她知道黛玉、湘云在窗外,却不知两人早走一步,没听到那句真言。当然书写得本也如此精彩,也写出宝钗爱得如此沉重。蘅芜苑那各式石块及与之盘根错节的藤曼,就是宝钗用情丝织就爱网的明证。

    最终成就她的是黛玉魂飞葬花,最终毁灭她的也是此事。因为宝玉成为第二十八回那样想“金玉”一事的“呆雁”,成为失去神瑛元神的石头躯壳。她可以摆布得宝玉如高鹗续书中学八股、考功名,给自己挣得凤冠霞帔,但面对心死的宝玉冰石般外表,她又能怎样?那些原来曾经吸引她的东西却永久的消失了,这是她所盼望与需要的人么?她编就的踮脚爱网石阵,最终压在自己的背上。伴随她的是那套“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要坚强的活着”的生命哲学。那么宝钗真坚强的没有极限么?“金簪雪里埋”的生活她南忍耐多久?曹雪芹并没有预示宝钗婚后有无子嗣,所以象李纨那样的生活她能否获得也是不能预期的。

    第五、“任是无情也动人”——爱型公案。爱情是人类最复杂的情感,爱事业就变幻莫测、罄竹难书。归结宝钗的爱情,说无情是外人的观感,理智是这种爱的本来。

    我们先看宝玉对宝钗的情感——前八十回一贯是“宝姐姐”的情感,宝玉坚持黛玉是他的唯一,故此在第六十六回中有“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恋爱的人最为对方着想,相反就不爱啦。第三十回宝玉比宝钗为杨妃:是貌如此,宝玉原本无恶意。但宝玉却未顾及到历史上的杨玉环是人品比不得、功过比不得、结果比不得的人物,如此让宝钗怎能不怒!相反宝玉对黛玉是百般小心、万分忍气,猛然冒出的西厢情话也价值连城。

    当众人开始垒积“金玉良缘”后,这就成为宝玉仕途经济外另一个逆反点,宝钗也就战战兢兢、谨小慎微了。宝钗以条理分明的个性条理着她的爱情、于人于己都有利无损的爱情。这是第四十五回宝钗、黛玉金兰语的根由,其间无一丝虚假。这种不带一丝热度的情理之情是如宝玉辈所不理解、不欣赏、不接受的。宝钗的“幕后”努力使宝玉越来越远离她,她的价值是宝玉目前所不能发现的。

    历史上悲剧易出经典在于剧中人物命运与现实生活幸福甜蜜感暗示的巨大心理反差。曹雪芹笔下佳人多数又苦又悲,从判词看宝、钗、黛****纠纷,宝、黛两人毕竟品尝了爱的滋味,而薛宝钗则心中最苦、处境最悲、努力最强、代价最大、爱之弥深却结局最惨。那么,真果如此一丝出路也无么?黛玉的结果是预见好的,大众对宝钗的幸福却是有期待。在第六十二回有这样一个情节:袭人端来两钟新茶。宝玉拿一钟,宝钗、黛玉共分一杯。大家有什么联想?宝钗巨大努力背后目的是妥协么?妥协方向是什么?如果有希望,那么希望它是无限的。

    原稿:2005。2。25修订:2016。3。9

迷题种种论宝钗(二)() 
迷题种种论宝钗(二)从养成到浑然天成的正反宝钗

    关于宝钗社会上是有争议的,所以这里笔者先谈谈看书,尔后再谈看《红楼梦》、看宝钗。

    笔者认为有的时候看书要纯文字看书,否则容易为作者所骗。一篇文章都有文字、文理、文华等方面内涵外延,文字看用字词是否正确;文理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文华看一篇文章整体印象。一篇文章是否好、是否让人感到韵味无穷、是否能够流传,主要看一个词用的是否巧妙、一句话是否能够发人深省、整篇文章是否能够呈现好社会风貌说明好社会道理。一篇文章都带有社会机理和个人观感两层内涵。社会机理反应社会基本模式,个人观感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就需要做社会分析。当文章书籍内容多、跨度大、观点杂时,就需要好好做做字斟句酌,从纯文字角度分析,避免为作者左右,因为毕竟以个人成长为要。时间上说就是经典的久经检验大家记就可以了,新的不成熟就要用用辩证法。

    笔者看《红楼梦》一如大多数60末:先高中学生时看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大学看经典的人民文学出版社82版,工作后逐渐接触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语文课本,因为那里面往往是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经典和精华成分。所以,高中看《林黛玉进贾府》里面对于场景人物的描写确实感觉迷醉。到大学看《红楼梦》涉及复杂人物和场景变换,由此产生些许迷惘,后来找到红楼梦人物关系图和贾府地图捋顺书本情节。虽然有******主席指出《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但是由于专业原因同样常自迷惘有必要崇拜一个消亡时代的代表事物吗?及至工作对于逐渐搜罗的各种评字版本只可迷乱可以形容,最后发现汇教版本,以东方出版社的《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为佳。笔者说“看书要纯文字看书,否则容易为作者所骗”是因为即便同一内容的书籍也要对比差异性的,不同版本等于一本新书,像有文章就程高本对原书的改动做过说明。

    最后的闲话是读书以有收获最重要。看书是怕干净的。有的买书人买书当宝贝束之高阁,多数只能证明有书不能证明拥有知识。相对于现代人收入一本书价格不高,买书人看书的时候可以知道普遍印刷品价值不高就没必要刻意保护它。所以,在现代买书的人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社会还是要提倡读书法的,除了勾画外批注笔记是可以写在书页空白处的,像笔者人民文学出版社82版的《红楼梦》可以说是最实用的。现代人使用电子出版物的增多,但多数软件都有笔记功能,所以科技发展依然可以做到随身一书养书香的。读书还是以经典为最好养人,文学情节或专业书也可以,其它多数电子书是休闲为主了。

    过去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读书人的气质怎么养成的呐?读书人一般都有深邃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一种民族本性。不同于西方,西方即便是大学教授也难免受物质社会影响带有特有物的贵性,或者说西方任何人都有贵族气质影子。中国人的气质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要培养它吸收古代文化精华是免不了的,具体说要读儒家的《论语》、道家的《老子》、佛教的《金刚经》和《心经》、兵家的《孙子兵法》,用周内日读、月内间读、年内偶读的方法来逐渐吸收理解,使自己由荣而华慢慢提升。

    笔者一家之言扯些闲话,若论宝钗本性其实全在“儒商”二字。薛家本是皇商,宝钗的父亲虽然没有出过场,但从宝钗、宝琴的教养上可见一斑,是脱不出“儒商”二字。“穷儿富女”的古代鉴语造成薛氏兄妹的差异,因为男子少年没有经历苦楚难有奋发之力、女子少时没有接触过百物长大难以在家内理政;男子少富不以物为物难以聚力,女子少贫则易受外物吸引是多纷乱。这是个人,而儒商以儒家参与经济影响社会,像古代孔子门徒子贡在内聚财自富、在外“子贡一出”改变春秋末期七国命运。以儒行商不仅知道利益,也是知道利害的,这一点造成对于宝钗的评价分成“拥钗”和“反钗”正反两派。

    有人说:宝钗没有做过买卖呀?那么贾府小社会,宝钗在贾府经营的不是生意而是感情,第一回不是说“大旨谈情”吗。拥钗派多以宝钗为标准士大夫形象而心生仰慕;反钗派以其漠视金钏生命而挖掘其种种阴暗面。笔者叹息宝钗触下人之非而有誉、处贾府之黑而能全、面宝玉之疏而能围、迎黛玉之敌而能友,凡此种种局面确都是随心而起,只能说薛家确实能养得如此儿女。注意薛蟠也是一样,以后另文梳理。

    有人说:这么讲你是拥钗派喽?笔者自认只是理论下的客观。因为儒家的社会哲学不论好与坏,儒家孔子是问礼于老子过的,儒家也是讲究自然之道的,儒家的中庸是讲究契合的。换句话说是“这么做对大家都合适”,好与坏是事后的评价。所以,标准的儒家人士表面上“你看他做什么都是对的”是一种社会选择的结果。人如此,国也如此。天性、人性、事物的本性终归一样。宝钗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后天养成乃至浑然天成人物形象。在宝钗看来生活也好、仕途经济政途也罢就是正途,就是宝钗的“道”。她希望用自己的道影响他人,尤其宝玉。在她看来如果宝玉能够走上正途,那么贾府的那些悲剧就不会发生。而宝玉有自己的“道”,而他的道发展了一点,这一点的差异竟然扩大成沟壑般的存在。人生造化弄人也许就在于此吧。

    2016。3。17

迷题种种论宝钗(三)() 
迷题种种论宝钗(三)

    虽然前面有涉及但还是捋一下宝钗的经历,不然不免有些亏欠,有点冗长见谅。

    宝钗家人有母亲薛姨妈和兄长薛蟠。母亲薛姨妈是个通达之人,兄长薛蟠是个标准的纨绔。居所曾有梨香院以及蘅芜苑。而历来正反宝钗评价不外乎容貌、才情、处事等方面,从此也可以看一看。

    宝钗在第四回出场,这一出场容貌、才情、处事等方面就显示的是一个成熟女性形象,不像个十几岁的孩子,就是说她早熟、各个方面驾轻就熟。对此,不仅从《红楼梦》中能看出宝玉对她若有若无的疏离,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