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不遗憾-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亨轻轻一笑:“吐蕃人上一次刺杀东女王,被你破坏了,想要再次行刺就不那么容易了,若是故意透露这封信,让我们放松警惕,行刺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不是吗?”

    ‘靠,这太子的脑洞真的是太大了,居然连这一种情况都想到了。’

    李安心下吐槽,表面却恭敬道:“太子殿下考虑周详,卑职远远不及,不过,若这件事情只是个意外,那么,信中的内容就极有可能是真实的,不论如何,我们只需做好两手准备,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被李安恭维一句,李亨显得有些高兴,举起手中的信件,正色道:“除了李校尉和颜御史,这封信的内容,还有什么人知道?”

    李安闻言,心头一惊:“回太子,没有其他人知道信件的内容,我的那帮兄弟连大唐的文字都不认得,就更别提吐蕃文字了。”

    李亨咧嘴一笑,盯着李安:“颜御史不识吐蕃文字,李校尉也不识,那你们是怎么知道信中内容是吐蕃人的阴谋。”

    ‘草,李亨的智商真是不低,想蒙他是很难了。’

    李安心头吐槽不已,他之所以不肯供出颜如玉,是担心李亨不信任颜如玉,从而动杀机。

    “太子殿下,颜叔父的本家侄女如玉,通晓各番邦文字,不过,她只是一名小娘,几乎从不离开家门,更不会将此事说出去。”

    李亨笑了笑,轻轻点头:“此事极为重要,切不可泄露出去,好了,信就留在这儿了,你先回去吧!”

    “是,太子殿下,卑职告退。”

    李安轻轻拱手,告辞离开。

    “李静忠,笔墨伺候。”

    在李安离开大殿的那一刻,李亨拿起了毛笔。

    ####

    让皇帝李宪的灵柩前,聚集了大量的皇族成员和大小官员,李隆基既然下达命令,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和皇亲国戚,没有一个敢不来的,另外,七品、九品的官员也全都不请自来,痛哭流涕,以显示自己对让皇帝归天的痛心,就连当朝第一相国李林甫都老老实实的参拜了一番,并对悲哀过度的家属安慰了一番。

    庆王、永王等皇族更是频频抹泪,寿王李瑁更夸张,眼泪哗哗的,就像是自己的亲爹死了一样,不对,他亲爹李隆基若是死了,他未必会伤心,谁让李隆基抢了他老婆呢?

    被自己的亲爹抢了媳妇,李瑁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他自己清楚,外人是永远猜不着的,不过,这种莫名的屈辱肯定不好受。

    李林甫带着一帮大臣,在让皇帝李宪的灵柩前,恭恭敬敬的参拜了一番,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太子李亨好像没有出现,这让他心头微微有些诧异。

    庆王、寿王、永王等人都到齐了,怎么唯独缺了太子,是已经来过了,还是一直没有到。

    “李忠林,问问太子来过没有?”

    “是,阿郎。”

    李忠林问了一下,回来汇报道:“阿郎,太子殿下没有来过。”

    ‘太子怎么会没来,庆王、永王都可以不来,太子怎么可以不来,这是怎么回事?’

    李林甫心头感到大为诧异,顿了顿,轻声道:“备好车马,准备进宫。”

    在一些官员的簇拥下,李林甫走出了李宪的府邸,并坐上马车,向皇宫方向奔去。

    李林甫的马车都是用上好的木材打造的,一般的弓箭都射不透,另外,为了保障安全,有随行全副武装的护卫百余人。

    之所以如此严密的防护,是因为李林甫得罪的人太多了,害怕有刺客报复,而在大唐刚建国的时候,宰相出门逛街只需带上两三名随从就行了,反差如此之大,也反应出大唐世风日下,官员和百姓的距离感越来越大。

第八十五章 与李林甫对视() 
李安只有正八品的虚职,颜真卿的官职也是正八品,以他们的品级,完全可以不去参加李宪的葬礼,不过,为了显示对这位‘让皇帝’的尊重,迎合李隆基的心意,颜真卿还是强拉着李安去参加葬礼。

    “叔父,您看,让皇帝的宅子,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我们去不去,也不会有人注意的。”

    在距离李宪府邸二里外,李安看到了前方密密麻麻的人群,心里是真的不想去凑这个热闹。

    颜真卿表情不悦,轻声斥道:“无恙,陛下对‘让皇帝’极为敬重,特下旨让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参加葬礼,虽然我们的品级不够可以不去,但若是让陛下知道了,心里也会不高兴的,叔父也许不会引起陛下的注意,但你就不一样了,你多次为大唐立下功勋,陛下早已注意到你,所以,你必须去参加让皇帝的葬礼。”

    在京城为官十年,颜真卿或多或少对李隆基有了一些了解,他知道李隆基喜欢顺从的臣子,凡是紧跟他的脚步,完全按照他的意思办事的官员,都能得到很快的提升,就像李林甫这样的迎合之徒,都做到宰相的高位了。

    而李隆基封李宪‘让皇帝’的封号,足以显示对李宪的无比敬重,皇帝敬重之人,就是所有臣子敬重之人,识时务的臣子,自然会前去参加李宪的葬礼,哪位臣子若是不去,被别有用心之人透露出去,定然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一些影响。

    “让开,让开,让开……”

    一队兵马簇拥着一辆马车,从李宪府邸方向奔来,并肆意驱赶挡道的行人。

    颜真卿拉着李安,主动退到道路一旁,并恭敬的颔首站立。

    李安看得出来,这马车里坐着的,一定是一位身份显赫之人,否则,不会有多达百人的护卫将士。

    不过,李安是后世人,可不会像颜真卿那样,规矩的颔首站立,而是大胆的看向正在行来的马车。

    马车里做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唐宰相之首李林甫,他已经在李宪的灵柩前参拜过了,此刻,正准备前往皇宫。

    大唐的宰相并非一人,而是很多人,自大唐建国以来,实行的便是拜相制,也可以说第群相制,宰相全部是由京城的大官加封而来。

    京城所有品级高的大官,只要被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正式成为大唐的相国,也就是宰相。

    当然,由于拜相官员的本身官职不同,所以,宰相的地位也有所不同,李林甫是中书令,是大唐决策机构的最高官员,因此,他在宰相之中地位最高。

    凡是成为宰相的官员,便有资格进入皇宫的政事堂,商议国家最核心的机密,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

    政事堂可以简单理解为宰相办公室,原先的位置在门下省,自中宗以后改到中书省,其中,政事堂执笔拥有起草诏书的权利,原本是由各位宰相轮流负责‘执笔’,而自从李林甫上位后,千方百计的将执笔的权利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为此,李林甫完全控制了政事堂的执笔权,成为大唐最有权势的宰相,也揭开了盛唐腐败的开端。

    在封闭的马车里,空气是比较沉闷的,李林甫轻轻掀开马车侧面的窗帘,看向街道的一侧。

    街道上的行人,规规矩矩的颔首让路,没有人敢抬眼看向他的队伍,这让他的心里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也是他想要的感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碾压感。

    不过,李林甫高高在上的碾压感,很快就遭到了挑战,在路边的人群中,居然有一名少郎紧紧的盯着他看,甚至与他四目对视,并丝毫没有回避躲闪的意思。

    ‘何人如此大胆,居然敢与我对视。’

    李林甫心头涌起一丝不满,并瞪着这名少郎,不过,直到马车呼啸而过,那名无礼的少郎都没有躲闪目光。

    ‘算了,进宫要紧,不能在这种小事上耽搁时间。’

    李林甫闭上眼睛,躺在马车里,虽然他心里很不高兴,但他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为了一个不识趣的小子浪费宝贵的时间。

    “叔父,刚才马车里的人是谁?派头挺大的,居然有百余精兵护卫。”

    看着李林甫的队伍走远,李安笑着问了一句。

    颜真卿吁了口气:“他就是当朝李相国,我大唐最为权势的大臣。”

    李安一愣:“叔父,他就是李林甫啊!”

    “无恙,不得放肆。”

    颜真卿吓得四处观察,以防止李安的随口之言,被别有用心之人听到。

    李安咧嘴一笑,凑到颜真卿的耳旁:“叔父,刚才马车过去的时候,李相国一直盯着我看,他就是一干瘪老头。”

    颜真卿眼睛一睁:“无恙,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直视李相国,还好这是‘让皇帝’府邸旁边,李相国想必有所顾忌,没有跟你计较。”

    李安点了点头:“这么说来,侄儿还是托了让皇帝他老人家的福了,那侄儿这趟还真来对了,得好好哭两嗓子,以示伤心之情。”

    “得了吧!跟紧叔父,不许再放肆了。”

    颜真卿警告一句,带着李安向李宪府邸行去。

    ####

    大明宫紫宸殿内,李隆基身前的御案上,摆放着一份太子起居注。

    所谓的太子起居注,就是记录太子日常行为的小册子,包括太子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见过什么人,都要一一记录在案,不能有丝毫遗漏。

    而李隆基之所以如此关注太子的一言一行,是因为他老了,担心太子会篡位,为了保证自己帝位的稳固,他不但让太子住在皇宫别院,更将心腹之人安插在太子的身边,以随时掌握太子的最新动态。

    “颜真卿最近面见太子,倒是挺勤的,想必太子的书法定是大有长进。”

    李隆基看着太子起居注,随口说道。

    “大家英明,太子殿下的字迹,的确越来越工整了。”

    站立一旁的老太监李静忠,附和着应道。

    李静忠是伺候太子起居的宦官,是太子李亨的贴身之人,但同时也是李隆基派遣在李亨身边的眼线,负责随时汇报太子的动向。

    不过,李静忠是只老狐狸,他真心效忠之人,是李隆基还是李亨,只有他自己知道,又或者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忠心的人。

    “什么,颜真卿带着李安去见太子,还送了一封信,信件的内容是什么?”

    李隆基眉头深深蹙起,看向李静忠。

    李静忠早就猜到李隆基会是这种反应,忙恭敬道:“启禀大家,此信老奴看了一眼,是吐蕃文字。”

    ‘吐蕃文字,太子怎么会与吐蕃人扯上关系?’

    李隆基心头疑窦丛生,他甚至怀疑,吐蕃在廓州边境大规模集结兵马,会与太子有关。

    ‘难道太子,要与吐蕃联手,篡夺朕的江山吗?不对,整个天下都在朕的掌控之中,太子没有这个实力。’

    见李隆基一副疑窦丛生的模样,李静忠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对李隆基这个皇帝是看透了,这个开创了开元盛世的伟大帝王,居然是个严重没有安全感的皇帝,竟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信不过,一封小小的信件就让他疑神疑鬼。

    “大家,李相国殿外求见。”

    鱼朝恩奔了进来,并恭敬的行礼。

    李隆基一愣:“快,快让相国进来。”

    “微臣李林甫参见陛下。”

    “相国不必多礼,快快平身。”

    李林甫轻轻起身,开口道:“陛下,微臣刚刚从‘让皇帝’府邸过来,还没去政事堂,就直接过来了。”

    “哦,快说说让皇帝的葬礼如何?是否足够隆重。”

    李林甫恭敬道:“陛下,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到齐,另外,五品以下的官员也基本上都去过,庆王、寿王、永王等皇亲国戚也基本上都来了,唯独少了一人。”

    “只有太子没去,是不是?”

    李隆基表情愤怒,胸口微微起伏。

    李林甫猛的吓了一跳,天子如此愤怒,这是他没有想到的,当然,这也是他最喜欢看到的情况。

    “陛下,的确只有太子没去。”

    李林甫如实回答,并侧目看向李静忠和鱼朝恩,不过,这二人全都眼皮耷拉,没有回应他,鱼朝恩更是缓缓退出大殿。

    李隆基气愤的从御座上站起身来,大声斥道:“所有皇亲国戚都已经到齐,太子居然还未到场,太不像话了。”

    见李隆基如此气愤太子,李林甫的心里非常高兴,同时,他也非常的诧异,太子一向仁孝,做事也稳重得体,让皇帝又是李隆基的大兄,他怎么会不去参加葬礼呢?这种事情也太奇怪了。

    ‘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但什么大事能比参加‘让皇帝’的葬礼更重要呢?’

    李林甫心头的疑惑,一点也不必李隆基小。

    “大家,太子殿下殿外求见。”

    鱼朝恩再次奔入大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