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恒-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这位伸明大义的母亲,梁达也被她深深的打动,不由的联想起岳母刺字的故事,忙回答:“那好吧,我就打扰你们了。”

    晚上梁达和许明志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饭,也算是为他们践行。一边吃着,许家父母和许明志也是绕有兴趣的向他打听着八路军和根据地的事。一一回答之后梁达问道:“像许先生这样的人材,怎么没有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吗?”许明志回答说:“是这样的,当初在兵工厂时就有一定的保密规定。所以在这老家除了我父母,外面的人都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那许先生当初怎么没有想到去西安或是重庆成都呢?据我所知国民政府还是有不少兵工企业内迁至了西南或西北啊!”

    说到这里许明志叹了口气说:“这个梁先生就有所不知了,这抗战前中国就是一个军阀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军工企业大都分属于不同的派系,比如我们的太原兵工厂就是属于阎锡山的产业。所以这些企业之间大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军工企业本来就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工厂,具有很高的保密性。就算我想去,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具体在那?还有别人是否信任我?我也知道是有一些其它的军工厂应该是比较完整的迁移到了内地,可是咱们的太原兵工厂却几乎全毁了。想到这些心里就痛啊!所以后来我失去了希望,便整日借酒浇愁的。让你见笑了。”

    “许先生言重了,我相信到了那边后,你同你的老同学携起手来,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来的。”

    通过席间的闲谈和交流,许明志一家对八路军的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第二天一早,许明志也是早早的就起来把胡子刮了个干干净净的,许母也亲自为儿子将头发给理了一下,为了不打眼,并换上了一身上衫。刚把行礼收拾好,梁达就来了。随他一起来的还有一名年轻人,梁达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联络员,周有根同志。将由我们俩一起护送许先生安全的到达根据地。”

    告别父母后,许明志满怀希望的同梁达三人一起踏上了前往根据地的路途。

    自去年的冬季攻势失败以后,日军损失严重。再加上目前又难以集结起太多的兵力,并且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日军便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独立团目前也正处在恢复和发展的时期,面对着日军的囚笼政策。唐思强觉得现在还不适宜同日军发生大规模的战斗,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随着日军的封锁日渐加巨,不光是整个太行五台地区同总部的联系困难,而且许多物资运输也越来赵困难了。虽然最初通过马成龙那边的“张记运业”有时也能偷运一些必要的物资,可是到后来连他们的车队日军也是盘查的十分的严格。

    这时的唐思强心里很清楚,再过几个月彭总就应该会发动“百团大战”来粉碎日军的这个囚笼政策。因此现在也不宜发动大的军事行动,这样有可能会因为一点而带动全线,从而会打乱总部的布属。

    为此唐思强认为现在是发展部队和根据地为主,加强训练以便在百团大战时能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实战练兵的法子来。那就是对日军在根据地周边,大的日军据点不去动它,而小一点的日军据点,只要周围的地型条件许可,那就让刚由班扩大为排的狙击手们不定期的拿据点的日伪军来练习实战中的远距离狙杀。

    这招一推出,很快便收到了效果。那些小据点的日伪军在白天经常是连岗也不敢站了,因为稍不小心就不知道从那里飞来一颗子弹。弄得这些日伪军是焦头烂额的,想了不少方法却也没见效果。有个据点的鬼子想了个伏击的办法,在下半夜就派了二三十个鬼子伪军在前天八路枪手伏击的树林里埋伏,可是这样等了好几次,弄得那些鬼子伪军叫苦不跌的,却连个人影也没看到,可当取消埋伏后安静了两天,这要命的枪手又来了。一来就让一名鬼子和一名伪军去见了阎王。

    而对于那些非常小的,人数在三四十人以下的哨卡据点,则让各营安排由新战士为主,加上部份老战士。以连排为单位,也是不定期的进行袭扰夜袭。如果鬼子胆敢轻举妄动的话,那就随便把这样的小型据点给一口端了。在损失了两个据点后,日军便下了严令,无论什么情况也不准出击。通过许多这样的极小的战斗,却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同时也让新战士们积累了实战的经验。而且这样一两个月下来,这周边的日伪军竟然伤亡了两百多人。

    可是日军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也不敢轻敌冒进。于是就这样相持着。

    虽然日军封锁住了根据地,可这样的打法也让这些据点的鬼子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同时那些小据点的鬼子伪军们也不敢向根据地多看一眼。战士们都将这种战术称为“打鬼战法。”

第171章 集中营() 
许明志和梁达等人一路北上,过了阳曲后却发现这通往山区的道路几乎都让日军给封锁了。怎么办呢?最后三人又向西走,准备在东弯到北蒋村中间的这一带的地区进入山区,然后再到独立营的根据地去。这样虽然绕的远一点,但会更加的安全。因为带着许先生,他们也并不想冒险去穿越日军的封锁线。

    这天下午,三人来到了北蒋村附近。前边有一个鬼子的哨卡,正在对过往的行人进行盘查。许明志一见问梁达:“怎么办?不用说进山了,就这里也有鬼子盘查。”梁达看了看前边鬼子盘查的情况说:“再住前就是西烟镇了,我看这鬼子应该只是列行检查。没关系,我们先过去后再说。”于是把周有根拉到一旁把手枪掏出来交给他说:“我们先过去在前边等你,你把枪找个地方先藏起来,然后再来同我们汇合。”

    周有根接过枪,看了看四周,便飞快的跑到一旁的树林里,找了一颗大树,在树下挖了一个坑然后将自己和梁达的手枪都埋了起来。埋好之后,小心的看了看四下无人,这才放心的回到路上。这时已远远的看着许明志和梁达两人已经过了哨卡。

    就在他也朝着哨卡走来准备跟上去时,忽然从哨卡的另一端驶来一辆日军卡车,来到哨卡前停了下来。紧跟着从车上跳下十来名鬼子,手里都端着枪,将老弱妇儒都赶到一边,而将青壮年全都抓上车。在哨卡这边的人们一见纷纷往后跑,周有根一见心道:“不好,要出事。”他也跟着连忙闪到一旁,同时看见许梁二人也被鬼子给抓上了车。当将青壮年装了整整一车后,鬼子的卡车便掉头扬长而去。

    过了好一会,惊魂未定的人们这才又慢慢的回到路上来,而哨卡那边的不少老人妇女却哭天抢地的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看到这情况,周有根也只得先过了哨卡,然后再去打听情况。因为从刚才突然发生的事来看,不可能是鬼子识破了他们的身份。要不然也不会抓那么多的人。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鬼子为了加强这一带对山区的封锁,还要新建几个据点。所以就要抓民夫去建据点。

    打听到是这情况,他心里这才稍稍放了一点心,因为至少他们目前还算是安全的。可是他们是让鬼子抓去那里了呢?于是他又一路走一路打听,像他这样打听的还不止他一个人,那些亲人让鬼子给抓去了的老少妇女也是一路走一路打听。

    看来这鬼子也不是第一次这样抓民夫了,没多久便从一些当地人那里打听到,这些人都是让鬼子抓去修建戚家庄和河岗头据点的。因为前些日子说是这系舟山里好像也有八路活动了,为了加强封锁同时也加强西烟镇的防务,于是鬼子便准在这两个地方新建两个据点。至于那些人会被弄到那里去修建,就说不好了。不过晚上都会被送回在龙王头村的集中营里。

    将情况打听清楚之后,周有根便来到西烟镇北边的树林里躲了起来。一直等到天全黑了,他这才悄悄走出树林,准备越过公路穿过鬼子的封锁线回去报信。可刚要出林子便看见一队鬼子伪军从左边走了过来。他又连忙躲回了林子里。看这情况鬼子封锁的还挺严的,就算过了公路对面也还是日军的控制范围。还得再向北走上几公里才算是真正突破了鬼子的封锁线。于是他又重新回到树林里躲了起来,准备到下半夜时再过去。那时鬼子的警戒应该会要松一些。

    在树林里等了许久,周有根也困得打了会瞌睡,随着肚子一阵“咕咕”的叫,还把他给饿醒了,他抬头看了看天,应该是子夜时分了。他这才站起身来,将裤带紧了紧。看看四下无人,这才轻轻的走出树林穿过公路,然后一直向北。一口气跑出七八里地,算着应该早就出了鬼子的封锁线了,这才一屁股坐下来休息一会再出发。

    唐思强和袁心纯正听着狙击排一班长姚长风的汇报:“团长,政委。前天早上我带着两名狙击手去西漂村的鬼子据点伏击,这里上个月底咱们去过,可能时间久了。这鬼子好了伤就忘了痛吧,我们就抓住机会从三个方向同时开枪。我打了一枪干掉了一名鬼子,两个战士有个开了一枪,有个战士补了一枪。不过也各干掉了一名鬼子。后来这鬼子便再也不露头了,我们这便回来了。”

    唐思强笑着问:“这新给你们配发的这一批狙击枪怎么样啊?”姚长风回答:“虽然看起来比鬼子的九七式要差一点,不过用起来还是很不错。多用几次也就顺手了。”一旁的袁政委也说道:“你们的进步还是不小嘛。虽然有名战士被了一枪,但你们现在的新战士也挺多,经过这些时间的训练和实战射击。这成果还是挺明显的嘛!”

    正说着吴勇慌慌张张的进来报告:“团长,政委周有根回来了!”

    “是吗?”唐思强和袁政委连忙起身迎了出去,可却只看到他一人慌慌张张的回来了,一见他的神情,两便有了不好的感觉。周有根忙上前汇报:“团长,政委,出大事了。我们接到许先生后在回来的路上,他俩让鬼子给抓去了。”

    “什么?”袁政委一听大吃一惊,唐思强忙让他坐下慢慢的将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听他将事情说完之后,唐思强立即让小勇把赵天明请来。赵天明来了之后听说许先生和梁达都让鬼子给抓去了,也是吃惊不小。向周有根问清情况后,他向唐思强和政委说:“这样,我马上联络一下老马,让他了解一下这个日军集中营的情况。”

    袁政委也着急的说道:“我们得尽快的了解清楚情况,并制定出营救的方案出来。决不能让许先生发生任何意外。”唐思强叫住了赵天明说:“即然是老马在负责西烟镇的地下组织,那我看还是由我亲自走一趟合适些。毕竟我们曾经合作过也比较了解,你就把情况向他的上级孟县县委通知一下就行了,这样更节约时间。”

    袁政委也点头说:“嗯这样好,不过老唐你可一定得小心一点,现在日军防的可严了。”

    “放心吧,我会尽快联系老马,摸清情况后便立即展开营救。”说完唐思强马上让小勇去通知特战队立即集合。袁政委也一直将他们送到门口,并一再给崔承志说:“除了想尽一切办法要救出许先生以外,还必须保证团长的安全。如果他出了什么事,我可要拿你是问。”崔承志忙敬礼回答道:“政委您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团长的安全的,也一定会救出许先生的。”

    许明志和梁达两人自被日军抓去后,便被押到戚家庄去给鬼子做苦力去了,晚上才押回在龙王头村的集中营里。连着几天的体力活干下来,许明志这位从未干过体力活的人来说,那怎么受的了啊!再加上这鬼子给的吃的也不够,只能是吃个半饱就得去干活。几天一下来他就病倒了。看着这情况,梁达也是着急万分,可在这集中营里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座集中营的规模还不算太小,以前曾经有过上千的战俘。不过目前的战俘只剩下三百多人了,另外就就是最近日军抓来的三百多民夫。而在这些战俘里,也有十五六人是八路军,其余的大多是国军士兵。这十来名八路军的战俘大多是在39年的反扫荡作战中受伤被俘的,里边职务最高的是一个连长,也是党员。另外还有两人也是党员。于是他们便在这集中营里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党支部,团结着其余的战士们坚持着同日寇的斗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