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中华1903-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1月16日,紧急会议召开,会上革命派和旧官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尽管革命党人、青年学者和进步绅商竭力倡言**,但由于当时会场被旧官僚一伙把持,吉林巡抚陈昭常“一面力主镇静,一面严饬侦查”。为防止吉林反清**,孟恩远还派遣炮兵部队,在城北玄天岭置炮进行威胁。最终,仍然按着陈昭常原来的阴谋计划,在吉林省城组织成立了吉林“保安公会”,并由其担任该会会长。

    黑龙江也如法炮制,成立了黑龙江保安公会,会长由黑龙江巡抚周树谟担任。

    随后,徐天宝又以赵尔巽的名义密电陈、周二人来沈阳议事。一到沈阳城,陈、周二人就见到了赵尔巽,随后三人一同被软禁,赵尔巽苦笑不得,陈昭常、周树谟也是顿时傻了眼。

    三人一合计,认为徐天宝虽然现在革命了,但毕竟曾是旧官僚,和以前旧官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估计不会为难自己。再说了,徐天宝已经控制了奉天,赵尔巽都能不死,自己还怕什么呢?打定主意后的陈昭常为了增加投降价码,还命令孟恩远立刻向徐天宝投降。而周树谟也命令驻扎在黑龙江卜奎的黑龙江混成协协统寿庆接受徐天宝的改编。

    陈昭常、周树谟先后通电宣布革命,出任中华民族复兴党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军管会总长

第189章 呼伦贝尔1() 
但是,1907年至1911年;大批同盟会成员或受派遣、或避祸;抵达吉林、长春两市从事革命活动,使吉林、长春成为革命党人在东北重要活动中心之一。从而在吉林省内形成吉、长两市与延边地区遥相呼应;中心城市与边远区域的战略配合。因此,徐天宝想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全面排挤同盟会的势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众多外省籍的着名同盟会领袖、骨干身负危难、不畏苦寒、远走关外;渐次推动民主革命在吉林省的开展。。而吉林省也不乏志士仁人人投身革命;如松毓、金鼎勋、王樾人、文耆人就是其代表人物。

    话说为对抗徐天宝成立的东北大都督府;张榕暗地里与柳大年、张根仁赵元寿等人组织了“联合急进会”;准备武装起义。只不过把活动的地点换到了吉林省,在吉林成立了“联合急进分会”;松毓任会长。

    同时,上海光复后;黄兴、陈英士密派李征五、臧士新由沪乘轮船抵达海参崴;找到同盟会着名骨干张西曼。经由张宗昌牵线;张西曼不顾艰险两次深入吉林境内绿林“刘单子”(刘玉双)的驻地;终于动员他率千余人分批乘轮悄然南下;支援关内革命军。

    在黑龙江哈尔滨;革命党人梁廷栋、梁廷樾与刘乾一等密谋;以哈尔滨为根据地;从背后猛击清廷。

    在辽宁,革命党人王樾人参加了蓝天蔚在大连成立的关东临时都督府,为蓝天蔚部下协统、东路总司令。在海龙积极召募民军,向他们宣讲革命道理,策划起义。

    一份份密保送到了徐天宝的手里,“这些同盟会的人,怎么老是给我添乱呢?”徐天宝看着密报直摇头,“绊林,给上海的焕卿(陶成章)发电报,让他转告同盟会的人,要是不及时收手,休怪我徐天宝手下不留情。”

    话说自从张作霖算计杜立三不成,反倒被杜立三被炸死之后,杜绊林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一开始是不太愿意接受徐天宝的礼聘。按照杜绊林自己的话来说:我已经误张雨亭,不能再误徐天宝。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劝说,好不容易才答应入徐天宝的幕僚,但是坚持不接受市长、县长之类的职位,只是愿意当个书办(秘书)的角色。

    杜绊林笑了笑,说道:“自古以来,权柄就来自刀把子。都督,我以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必要的时候,流血也是无可奈何。”

    徐天宝闭上眼睛,用手指指关节轻轻地敲击着桌面,敲到第十八下的时候,徐天宝终于下定了决心,对杜绊林说道:“拟电,文武官员须确定主见:乱未起、预防之;乱初生,力制之;乱既起,痛剿之,勿再优柔误事。无论何处,不准别立会名;无论何人,凡扰乱社会治安,即为人民公敌。命吉林暂编第一师师长孟恩远缉拿张西曼、刘单子;命凤凰城驻军暂编第一旅旅长马龙潭全力缉拿海龙王樾人;命黑龙江省暂编第一师师长许兰洲缉拿革命党人梁廷栋、梁廷樾与刘乾一。到案之后,全部礼送出境,如果武装抗拒,格杀勿论。”

    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徐天宝也派出东北知名人士,以及左雨农、徐镜心这些从同盟会转化过来的知名人士到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说服工作。在徐天宝军事打击雷霆手段和政治劝降的怀柔政策之下,同盟会在东北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骨干分子不是退出同盟会加入中华民族复兴党,就是被礼送出境,少数人则在双方军事冲突中死亡。

    到了1911年年底,东三省终于全部落入了徐天宝的手里。

    几乎就在同时,袁世凯的特使唐绍仪也来到了沈阳,徐天宝在原来的东三省总督府现在东北大都督府里接待了他。

    徐天宝客气地和唐绍仪握手,“少川兄,别来无恙啊?”

    唐绍仪苦笑道:“振华兄,你在东北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你说我有恙还是无恙?”

    徐天宝笑道:“我这不也是绥靖地方嘛?按说我的心思,袁宫保应该看得出来,何必再劳你来跑一趟呢?”

    唐绍仪笑问道:“你关起门来当东北王?”

    徐天宝不置可否,只是说道:“你只消对袁宫保说,我这是在帮他左右摇呢,袁宫保自然明白。我这里公务繁忙,恐怕要怠慢少川兄了。”

    唐绍仪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徐天宝的言下之意,于是顺水推舟道:“我明白了,我会把振华兄的意思转告给袁宫保的。那就先告辞了,不再叨扰。”

    徐天宝也拱手道:“一路小心。”

    才送走唐绍仪,秋瑾、蔡元培便领着一个中年人来见徐天宝。只见此人短发长脸,留着小八字胡,戴着一副圆片眼镜,眉宇间有着一股桀骜不驯的神色

    秋瑾介绍道:“主席,这位就是我们光复会元老章炳麟。”

    章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既是个革命家,也是个大学问家。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学大师,做事张狂、怪异,人称章疯子。

    章炳麟一见徐天宝,一不行礼,二不问好,而是大大咧咧地说道:“徐大都督,我读过了你们中华民族复兴党的党章党纲和建国纲领,确实比同盟会大而无当的口号更加实际,我章太炎愿意加入你们的党。但是说文,我只会骂人,说武我又不会扛枪,不知道我能干嘛?”

    他的开场白把徐天宝弄得一愣,一开始想好要说的话全用不上了,只能笑道:“章先生的文笔犀利是人所共知的,一字一句好比投枪匕首。章先生手下一支笔,胜过沙场十万军啊。”

    这原本是蛮好的奉承话,哪知章太炎听了之后直摇头,说道:“误矣,误矣,实不相瞒,我的学问不是经学第一,也不是史学第一,而是医学第一。不如让我悬壶济世,当个郎中吧。”

    蔡元培和秋瑾在一旁只是苦笑,这个章疯子,到哪里说话都是这么不着四六。

    徐天宝也有些哭笑不得,只能说道:“章先生,我们《新中华》、《辽宁日报》(奉天日报改名)正需要先生这样敢说敢为的人来用文章惊醒世人,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我想礼聘先生为这两份报纸的特约撰稿人,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章太炎无不惋惜地叹了口气道:“真是明珠暗投啊!”

    “咳~!”蔡元培忍不住轻咳一声,出来打圆场道:“大都督不要介怀,若不是这样,他哪里会被称为章疯子?”

    徐天宝也是苦笑

    秋瑾在一旁说道:“主席,以前是时机未到,现在东三省与热河都已经在我们党的控制之下,我们可谓兵广粮多,人强马壮,现在正是大军入关,直捣黄龙,攻打满清老巢的时机啊~!”

    秋瑾话音刚落,只听门外有兵弁大叫道:“急电~~满洲里急电~”只见一个小兵手拿一份电报,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徐天宝接过电报一看,又气愤又遗憾地说道:“北面俄国毛子又来给我们添堵啦!”

    ●●●●●●

    呼伦贝尔位于黑龙江的西部和内蒙古的东北部,以呼伦、贝尔两湖而得名。东据兴安岭,西以额尔古纳河与俄国为界,北连黑龙江,南以兴安岭的索岳尔济山为界,与锡林郭勒盟、哲里木盟、兴安盟的部分地区接壤,西南与外蒙古的车臣汗部交界。呼伦贝尔全境”南北长约一千五百余里,东西宽约七、八百余里。土地肥沃,可耕可牧,物产丰富,予取予求”;”深林矿藏,尤为无穷”呼伦贝尔作为中国北疆的边防要地,北起额尔古纳河口,南迄海拉尔河口,有长达750千米的中俄国境线。沙俄侵略者对此垂涎三尺,很久以来就想把这个地区攫为己有。

    公元1911年12月1日,在沙俄唆使下,外蒙古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宣告**,驱逐清朝办事大臣三多,并派人到呼伦贝尔煽动叛乱。俄国驻海拉尔领事乌萨蒂,”利用此机诱惑蒙旗额鲁特总管胜福、陈巴尔虎总管车和扎诸员主动**,响应库伦”。在沙俄的策动下,以胜福、车和扎为首召开秘密会议,具体策划呼伦贝尔”**”:中国官吏退出呼伦贝尔,将行政权交还蒙旗;中**队即由呼伦贝尔撤回;中国不得再向呼伦贝尔移民;在呼伦贝尔境内之中国人民,如不服从蒙旗官府,即逐出呼伦贝尔境外;所有官税及当地一切因自然富源所得之税捐,应移交呼伦贝尔蒙旗官府征收;并”共推额鲁特总管胜福为首领,积极布置军事工作”

    5日从满洲里车站开出的蒙兵,在俄兵暗中帮助下,攻打胪膑府衙署。7日晨,沙俄军官率炮、步、马各队,以保护界壕为词,将府衙东、北两面围住,西面紧邻站界,南面尽为蒙兵。胪膑知府被迫停战,将署营兵队带回省城齐齐哈尔。

第190章 军队正规化建设() 
北京政府得知呼伦贝尔“**”,立即派人劝说胜福取消“**”,同时电令黑龙江巡抚“派兵弹压”。沙俄驻齐齐哈尔领事照会黑龙江巡抚,声称:对于呼伦贝尔事件,依照俄国政府的训令,如果中国!政府与蒙古兵开战,俄国将守中立,但不许在东清铁路开战,不许用火车运送中**队。显然,沙俄竭力阻挠政府军的行动。

    1月下旬,黑龙江巡抚多次派人劝说胜福取消“**”。因沙俄从中阻挠,胜福不但不听劝说,反而继续发动武装进攻。2月2日晨,叛军四百人和化装成叛军的沙俄侵略军约一个营向胪滨城(今内蒙满洲里)发动进攻。守卫胪滨城的巡防兵一个营立即还击,毙沙俄西伯利亚第十五号联队军官劳喀普林斯基及俄兵四名、叛军二十名,伤敌多名,缴获沙俄军用地图十幅。

    2月4日黎明,沙俄“马步兵二千余名,大炮六尊,并残败蒙兵二百余名”,将胪滨府衙包围。上午11时,沙俄官员进入府衙进行威胁,“限12点钟交枪马,否则开炮轰击”。北京政府害怕中俄冲突进一步扩大,遂命胪滨等地的驻军撤走。呼伦贝尔全境被以胜福为副都统的伪政权所控制。

    秋瑾思量许久,说道:“还是主席说得对,攘外必先安内,咱们先对内统一国家,再对外争取国权。”

    蔡元培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1912年2月5日,徐天宝在沈阳召开东北大都督府内召开军事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每人面前都有一份厚厚的会议材料,徐天宝翻开材料,说道:“诸位,今天的会议有很多议题,第一个便是整军。整军的主要内容是军队正规化,一是要和洋人一样,实行军衔制度、二是要进行人员整编,三是要进行武器装备整编。”

    郭松龄是东北大都督府下属的第一个警备司令,因此他坐在最靠近徐天宝的位置。他翻开会议一看,只见《军衔制度》一章写到:

    大元帅——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陆军军衔:

    元帅——陆军元帅;

    将官——陆军大将、陆军上将(分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机械化步兵、山地步兵、工程兵、通信兵等8种)、陆军中将、陆军少将;

    校官——陆军上校、陆军中校、陆军少校;

    尉官——陆军上尉、陆军中尉、陆军少尉;

    士官——陆军一级上、陆军二级上士、陆军中士;

    军士——陆军一级下士、陆军二级下士;

    士兵——陆军一等兵(服役6年以上)、陆军二等兵(服役不满6年)、陆军三等兵(服役3年以上,6年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