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诡三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元卓,名洪,在东汉可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如果说蔡邕是学界的大拿,那刘洪刘元卓就是数学界的泰斗。
斐潜也是经过了蔡邕介绍之后才在记忆里面搜寻到这个人物,不过也难怪,一般人记忆三国里面的人物要么用智力排序,要么用武力排序,像刘洪刘元卓这样完全不在三国游戏的数据库里面的人物,斐潜一时间想不起来也就不住为奇了。
当时蔡邕还在当任太史一职的期间,就向汉灵帝推荐了刘洪,随后刘洪到京师后专门从事历法研究。在此期间,刘洪除了按照皇帝的旨意参与“考验日月“,审核、课校他人呈报上来的研究成果外,还把多年来研究的成果汇集起来,写成《九章算术注》。不过在《九章算术注》成书之后,刘洪就被调离了洛阳,到地方任职,后十几年未曾与蔡邕再能见面,一直到了年初才刚刚又重新被调回。
所以刘洪与蔡邕的关系十分要好,回到京师之后常常到蔡府找蔡邕探讨学问,也正是因为如此,今日在和蔡邕的聊天过程中得知有一个年轻人,不仅在算数上略有成就,而且还根据身毒、大食字创出了一种新的计数方式,便十分的好奇,一定要见识一番。
蔡邕也是个谦谦君子,丝毫没有把斐潜的字母和数字窃为己有的意图,而是很实诚叫来了斐潜,让斐潜自己和刘洪详细解释。
刘洪听完斐潜的讲解,就如同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原本古代数值限于字,难以表述,显得十分隐晦难懂,现如今如果全部改成用斐潜的数字和符号来代替,确实会更加的简洁和易懂,这对于一生致力于数理研究的刘洪来说,不亚于找到了一把新的利器。
刘洪兴致勃勃看着斐潜,心想这么好的苗子我可不容错过,竟然脱口而出:“汝可愿拜我为师焉?”
第三十四章 袁绍的野望()
袁绍端坐于桌案之后,详细端详着手中的大汉疆土图。
作为京都顶级的衙内之一,搞到这种军事地图并没有什么太困难的地方。
袁绍目光久久的在地图的上方巡视,心中不停的在盘算。
如果能让他自由的选择,他绝对倾向于选择汝南,次之就是南阳。汝南是袁家的源地,根深蒂固,在汝南从太守到下层的官吏全部是袁家的人,袁家在汝南也广播善举,很有名声,也正是因为汝南这块地皮向来都是家主的自留地,其他人不容染指,就算是袁隗看好的袁术没有正式当上家主之位前,也是无法消受的。
除了汝南,就是南阳。如果说汝南是袁家第一块根据地,那么南阳则是袁家开辟出来第二块根据地,南阳是北上南下的重要枢纽,商业鼎盛,人口密集极大,繁荣无比,袁绍对此原本是垂涎三尺,可惜的是,袁绍知道,这块地已经内定给了袁术。每年年关之时,由南阳进贡的财富除了袁隗能够享有之外,还有一小部分是给了袁术以供其开销。
所以,袁绍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两块肥肉而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另外寻找方向。
选哪里会比较好?袁绍的目光在大汉疆土地图上巡游,他忽然想起在青少年时期和曹操指点江山之时,做过各种对未来的畅想时说过的话——“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几可以济乎?”——就是先南面据守黄河,北面据守燕山、代郡,打击兼并戎人、狄胡,之后再向南争夺天下。
而这个南据河北阻燕代所指的地方,就是冀州。
说句老实话,这个大战略并不是袁绍的专利想法,早在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就是这么干的——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正是凭借河北之地,依靠河北地方豪族的势力而统一天下,所以,当时袁绍和曹擦说这个话,其实是受了刘秀的影响。
不过今天看来,少时无意的一番话却具备了相当的可操作性。
冀州目前州牧是韩馥,此人是袁家故吏,是受袁家推荐才当上冀州州牧的,因此若是去冀州,至少看着袁家长子的名分上,多少照顾一些也是应有之意,并且此时的冀州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有待解决。
那就是黄巾之乱的残余。
黄巾之乱虽然很快被扑灭,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由起义军转职称为了山匪,躲进深山之中,朝廷方面一是限于兵力有限,不可能大规模搜山杀捕,二是受粮草限制,也无法支撑长时间的作战,所以这些新转职的山匪,也暂时脱离了朝廷的追杀,在一些山区自立为王起来。
当然目前最大的黄巾残余在青州,可是青州基本上已经被打烂了,生产基本上是没有回复过来,这些占山为王的黄巾残兵游勇又不只能依靠山中食果腹,必然下山劫掠,相对平稳富饶的邻居冀州就是最好选择,因此袁绍到了冀州,只要一面高举袁家长子的招牌,一面举着保护冀州士人,安定匪患的旗帜,必然将获得冀州上至官吏、士族,下至平头百姓的支持。
如今来看,若是出走洛阳,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冀州了。
但是就这样灰溜溜的像丧家之犬一般离开洛阳,这不是袁绍所希望的,但是要如何做呢?
正当此时,家中一仆人手持名刺急走而入,禀告说董卓急召,来人已候在门外。袁绍皱起眉头,我跟董卓没什么往来,为何董卓找我?不过虽然有疑问,但是毕竟现在董卓的官比他大,也得只好动身前往。
待到了董卓府上,拜见了董卓,扯过一些不痛不痒的闲话之后,董卓说道:“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皇帝年幼蒙昧无知,不适合皇位,我看陈留王更好,所以想立陈留王当皇帝,年龄大小并不是问题,重要是后来当得怎样,你看灵帝最先也是不错,后来就不行了,再来一个这样的岂不是让人愤恨么?
董卓之所以叫袁绍来说这个事情,主要原因还是想让袁绍做一个传声筒,让他去告诉袁隗自己废帝的决心,并探寻袁家对待此事的态度。
当下朝廷,权掌最大兵权的是董卓,而站在清流士族中最大一支的是袁家,因此只要是袁隗点个头,那么废帝这个事情就成了,就算其他人再反对都没有用。要董卓去袁隗府上么,董卓觉得自己屈尊了,要袁隗来么,也还做不到将袁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因此就找上了袁家长子袁绍。
袁绍闻言,并没有马上回话,显然董卓说话的语气并不是征求自己的态度,而是希望自己能将话带回去,按照常理来说,袁绍应该讲一句,此事重大,容回去再做考虑这样的话,然后双方就都明白什么意思了,董卓叫袁绍过来的这个见面的目的性也就达成了。
但是袁绍并不想这么干,因为袁绍了解到其实袁隗——
袁绍起身说道:“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袁绍不仅没有表示要把话带回去,而是态度强硬的表示了反对的立场!
董卓一愣,然后有些恼怒的骂道:“竖子!天下事岂不决吾?今令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臭小子,我不是让你来提意见的,还没听懂么,赶快回家告诉你家大人,要不然我请你吃刀片子!
袁绍不甘示弱,反诘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叉手作揖而出。
这下把董卓气得不轻,口中大骂袁家子不懂事,看到从后堂转出来的李儒,便对李儒怒气冲冲的说道:“竖子辱我,必重责之!”
“明公且息怒。袁家子此番好生蹊跷。”李儒平静的说道,现在跟袁家算账还是太早了些,还有用到袁家的地方,追责袁绍也不急于一时。
董卓不理解,说道:“何蹊跷之有?”——我看就是个二愣子,连传个话都不懂。
不多时,便有城门兵甲来报,说中军校尉袁绍将节杖悬于东城门之上,出城而去了!
李儒听到之后心念一转,忽问兵甲道:“只见节杖,可有印绶?”
“并未见印绶。”兵甲回答道。
李儒嘿然,笑道:“原来如此!”便挥挥手让兵甲退下了。
第三十五章 后会有期()
李儒表现的很轻松,一副心有成竹的样子。
董卓却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理解李儒为何如此说,看样子似乎袁绍出走还是好事?
李儒解释道:“此非袁绍不愿尔,乃袁家不和而已,明公可遣人再问袁隗,大事可成。袁绍悬节而无印,可见眷恋官位,许些好处,自然不足为虑。”
古代官员节、绶合一,节是代表官员的身份以及出行时彰显特权的标识,印绶则是布命令行所用,而袁绍只将自己的节杖悬挂于城门之上,却没有留下印绶,说明袁绍内心对官职还是非常舍不得的,既然如此,那么袁绍悬节辞官出城就只能是一种展示态度的方式而已。
袁绍想展示什么态度?
想想之前袁绍的话语,自然是反对董卓废帝的态度。
李儒结合这些情况,一下就由此推论出袁家袁隗实际上对废帝没什么太大的意见,袁家没有意见了自然废帝这个事情就算板上钉钉了。
因为如果袁隗反对废帝,那么袁绍和袁隗的意见统一,就可以父子一起展开反对董卓的行动,何必让袁绍出逃并且还失去了对西园八校尉中军的控制权?
正是因对袁绍的这种表现出来的只挂了节却留着印绶,辞官又辞不干净的矛盾行为,才说明了袁隗同意或者说是默许废帝的,而袁绍意见和袁隗相左,所以既不容于袁家,也不容于董卓的袁绍,唯一途径便只有出逃……
李儒看着还是不是很明白的董卓,便进一步解释道:“儒尝闻袁绍虽长,但为庶出,不容于袁隗。”
董卓“哦”的一声,我还以为袁绍是长子,说得上话,早知道唤袁术来,省得这么多麻烦。
李儒笑道:“袁家不和,乃是好事,明公可分而诱之。”
董卓点点头,说道:“就依优。”
袁绍辞官出走的消息,就像一阵风一样刮遍了洛阳。
袁家毕竟是清流士族的领军人物,一举一动都引人注意,这么戏剧化的事情生在袁家,怎么能让洛阳城里的上至士族下至百姓不八怪一下?
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曹操先是一愣,然后便一下子便蹦了起来,冲到家中马厩处,牵出马,便径直打马出了东门。
洛阳城外,人流如梭,可曹操却只见一路萧瑟秋风,落叶残红,黄沙漫漫,放眼望去却再无熟悉的身影。
曹操心中明知袁绍早已走远,但仍存些许希望,待到策马冲出三五里路后,方才怏怏的收了马,沿着道路,心思复杂的缓缓前行。
袁绍、袁本初,你竟然就这样走了?!
你这是为何如此?
难道洛阳之大,已经容不下你了么?
嫡庶之争自古以来,凡是世家就没少过,曹操幸好免于这种纷争,对于袁家二子面和心不和的情况,他也知之颇深,但是没想到这个嫡庶的矛盾会恶化到导致袁绍离家出走的地步。
原来曹操自从上次大将军何进宫门事变后,以为袁绍向袁家妥协了,委曲求全贪恋官位,就故意拉远了和袁绍的关系,有几次见到袁绍便远远的绕开,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否则袁绍大可不必辞官出逃,所以此时心情有些复杂难言。
曹操信马游缰,沿着道路,不知不觉走到了城东一片小树林前,忽然只觉得面前这一片树林有些熟悉的印象,便翻身下马,牵着马,慢慢走近小树林。
小树林并不大,曹操往内走了约二三十步,便到了小树林中间的一块方圆一丈见方的空地,猛然看见空地中央已经掩藏于杂草的一块大黑石,不禁神情有些恍惚——
树影斑驳,阳光稀稀落落的散落,风吹动树叶,出阵阵呜呜之声。
树林中空地之上,枯叶乱草已经铺了一层,显然这里不经常有人来。
原来是这个地方,我等已是许久未曾来过了——
曹操将马拴在一旁树上,自己慢慢走到大黑石前翻上石头坐下,原先儿时需要费些力气才能爬的上来的大石头,如今只需要稍稍借些力便可坐上来了。
这是他和袁绍、袁术儿时常来的地方,他们曾经在这里玩耍,在这里习武,在这里谈兵推演,在这里指点江山……
曹操依稀还看到有三个小儿的身影在眼前晃动,在奔跑嬉戏,相互打闹——
那时他们三人在这里相互举剑相击,立下誓言,要做一辈子和好兄弟,要一起成为匡扶汉室的大英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