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诡三国-第8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不是颜良颜将军负责的地方么?

    新军候一转头却看到老军候已经施施然继续往前走了,连忙追问道:“老哥,老哥……如果是我们先攻上了,而那一面没有能上去呢?”

    老军候仰天打了一个哈哈,说道:“那你就可以喝着酒,吃着肉,看对面的人挨鞭子……”

    新军候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

    比起城下的冀州兵卒,易京城中就压力极大了。相比较袁绍这个方面,公孙瓒的日子就苦多了,若不是早些时日在易京之内囤积了大量的粮草,恐怕早就已经陷落了。

    幽州的人口原先就比不过冀州,再加上公孙瓒在幽州的口碑一落千丈之后,再被袁绍堵在易京城内一顿狂扁,更是没有多少幽州人士愿意继续支持公孙瓒,钱粮什么的更是不用想……

    “将军,唯今之计……”关靖咬了咬牙,说道,“可遣敢死之士,突围求援……”

    “求援?何处还有援兵?”公孙瓒摇头苦笑。

    关靖低声说道:“将军,还有一处,只是……”关靖向北面指了指。

    “嗯……”公孙瓒闭上了眼,沉吟着,半响之后才重新睁开了眼,沉声吐出两个字,“不妥。”

    “将军!”关靖还想再劝,却被公孙瓒制止。

    “胡者,豕狗之辈也!用之倒也罢了,若引其为援,纵胡寇边,岂不毁了某一世之名?”公孙瓒仰首望天,缓缓的说道,“某少年立志,愿以身保境,平定幽北,多年风霜,跟随某战死边境者无数!若屈膝而求胡,亦有何颜面泉下相见!纵然今朝而败,某亦问心无愧!此事休要再提!”

    “将军啊……”关靖说不出话来。

    公孙瓒拍了拍关靖的肩膀,说道:“十年之前,汝还是一介白面书生,如今也是风霜染鬓了……若事有不济,待城破之时,汝可领兵突围,袁只求某首级,必不阻扰于汝……”

    关靖深深一拜:“将军!只恨某智谋拙劣,不能助将军……常言道,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愿随将军于九泉!”

    公孙瓒将关靖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也不再劝。

    ………………………………

    初月跃升,伴随着月光荡漾在堂前,庭院一角的海棠横斜,微风拂过,叶片沙沙作响,若有若无,更添几分沉静的声色。

    “公孙不日将败了……”

    今日议事结束之后,曹操就留下了荀彧,邀请共进晚脯,吃过了饭,曹操又要了些酒水,两个人又聊了些家长里短,闲扯了一阵之后,曹操才默然许久,冒出刚才的那一句话。

    曹操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手都抖了许久,虽然他下令保密,但是曹操也知道,其实保密不了多久,士族也有士族的消息渠道,这个事情总归是会让别人知道的。

    曹操想了很久,想了很多人,想了很多事,宛如千万条的麻绳缠绕在一处,毫无头绪,所以叫来了荀彧,想听听他的看法。

    荀彧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但是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沉吟着,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曹操也像是不想打搅荀彧的思路,默默的端着酒碗,却没有喝。

    好一会儿之后,荀彧才缓缓的开了口:“主公忧虑者,可是袁大将军?”

    曹操放下了酒碗,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说道:“今非昔比,袁本初亦非昔日之袁本初了……”

    荀彧默然良久,忽然说起了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话题:“据闻征西将军于关中陇右,安抚羌人,讨伐谋逆,安顿边境,又有丈量田亩,授民地产,行新田政,屯田开荒,今秋又获丰收。”

    曹操似乎也没有介意荀彧的跳脱,而是顺着话题说道:“何止,征西将军这一次,简直就是……大手笔啊……”

    荀彧点点头,叹息了一声,说道:“未曾想征西有如此魄力……”

    田政啊!西羌啊!

    这两个事情,明眼人心中多少都清楚,就如同大汉的两个大脓疮一般,若是碰了,不仅疼得要死,而且还落得一手污浊,若是不碰,则是日渐腐烂,然后糜烂全身。

    荀彧出身颍川世家,对于这个事情自然是有一些了解,但是荀彧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去改变这个局面,直至征西将军横空出世……

    修改田政,就像是当年消藩实行推恩令一样,是属于利于国家,但也是遭人记恨的事情,但是这一次征西将军以羌人改制为初始,在三辅和并北推行新田政,起初还有些人等着看好戏,但是结果却让许多人无言以对。

    西羌多年起起伏伏,叛乱不定,时好时坏,已经成为了顽疾一般,起初许多人也不觉得征西的举措有什么样的特别之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猛然间发现征西不仅定下了三辅,陇右也基本上安定了。

    其实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李儒和贾诩两个人联手搞出来的,只不过最终得到了征西将军斐潜的支持而已,但是对于山东的这些人来说,这件事情自然都要算到征西的头上就是了。

    大汉王朝,其实在针对西羌这个问题上,一直都在误区之内盘旋,要么就是主战,杀剿为主,要么就是安抚,分化为主,但是实际上在大多数的时间内,大汉王朝其实并非在跟西羌人战斗,而是在跟西羌的这些豪帅和头人在做斗争。

    这些羌人豪帅头人,打得赢汉朝的时候就大肆劫掠,打不赢的时候就连忙哭着喊着抱大腿,顺便当孙子当打手都可以,大汉朝廷的大军来来去去,纵然割了一批羌人豪帅头人的韭菜,但是一茬接着一茬长起来,根本无法制止根本的问题。

    因为大汉一直以来,都是将羌人豪帅头人以及普通的羌人看成是一个整体,所以打杀的时候,杀得都是普通羌人,而羌人豪帅头人往往又提前逃跑了,而安抚招揽的时候,朝廷给的钱粮财物又往往都是落到了羌人豪帅头人手中,而普通的羌人根本没有从大汉王朝手中得到过任何的好处,自然不会对大汉王朝又半分的尊敬和感激。

    而这些羌人豪帅和头人,却各个都是知道,历来大汉朝廷之所以赏赐他们,是因为朝廷想要安抚他们不进行叛乱,所以这些人也就自然越来越是傲慢,他们明白越是对朝廷适度的挑衅,反而才会使朝廷更加忧虑,他们才可从中获得更大更多的好处。

    西羌便屡叛不止。

    而现在,征西的策略将普通的羌人和羌人豪帅头人分开来对待,当围剿了一个反抗的羌人部落的时候,杀了所有参与反叛羌人的豪帅头人,将这些头人直属的部落的族人全数抓回去当劳役,这些都是应有之意,没什么稀奇的,但是稀奇的是征西居然将捕获的牛羊等财物分出一半给了没有参与反叛的普通羌人,而不是像当年卫青这些人做得那样,不管是谁,只要是羌人便统统收割了事……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起初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征西此举浪费财物且毫无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羌人知道了他们其实不会像豪帅头人所说的那样,见到汉人全部都是一块死,反倒是那些天天作威作福的企图反叛头人才更倒霉才会死,而且如果不跟着作死的话,普通羌人还可以从征西将军这里获得牛羊,这些牛羊如果被人抢走了,汉人甚至还会再度出兵抢回来!

    事情便朝着有趣的方向倾斜了,再加上平阳一带积累出来的口碑和大量类似于白石羌这样原本就比较认同汉人文化的羌人作为沟通桥梁,大量的新生的小头人取代了之前较为集中大头人大豪帅,这些新生的小头人几乎一面倒的拥护征西将军的政策,甚至主动配合征西将军的部队行动,使得征西的控制范围向陇右不断的延伸……

    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没有人做出来的时候,其他人根本就想不到,就像是乔帮主第一个做出没有数字按键的手机的时候,所有人才瞪大了眼,原来可以这样!

    于此同时,因为在羌人这一块的成功,反过来促进了在关中三辅地区的新田政的推动,形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状,但凡是上层的人物,包括残留下来的关中士族豪右和西羌豪帅头人,几乎私底下谈起征西将军来都是非常感动,各个都是咬牙切齿热泪盈眶的,但是在外人面前,都是各个竖着大拇指交口称赞……

    没办法,鬼知道自己那句话要是说的不好,就会被低下的这些王八羔子们当成是反叛征西将军的证据给捅出去,好领着征西的兵卒前来,就可以瓜分自家的财产了。

    要知道征西将军对于很多方面都是可以商量的,唯独只有叛乱这个事情,向来就是抄家灭族一点都不含糊,河东卫氏算是当地大姓吧?都逃到山里了,一样被找出来给灭了,所以这些士族豪右,感动归感动,但是不敢动。以前敢动是因为手底下可以鼓动大批无知的农夫或是牧民,法不责众么,而现在手底下的这些泥腿子都知道征西将军的好处,还能鼓动起谁来?谁动谁不是找死是什么?

    于是,新田政似乎就在一片“欢呼拥护”的声音当中,在关中三辅地区渐渐的铺开了……

    曹操嘴角翘了起来,哈哈笑着,说道:“这个家伙,真是……我早就知道这个家伙是个滑头……哈哈,说起来文若你可能还不会相信,当年第一次见到征西的时候,这家伙居然还拿了些假的残章去见蔡中郎……没想到如今……哈哈哈哈,确实做的比我好!”

    曹操微微举了举酒爵,似乎是敬征西一般,然后咕嘟一声喝了,说道:“征西做的那些事情,我也想过,但是无法跟着照做……兖州这几年,征战不停,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剩下还在的,大多数都是兖州此处的世家豪强的佃户家奴,我要是效仿征西的办法,恐怕立时就会……哈哈,境也,时也,人也!当浮一大白!”

    荀彧也默默的举起了酒爵,跟着曹操举杯一饮而尽。

    曹操放下了酒碗,眼神漂浮不定,“不过,文若,你的意思是……”

    曹操知道,荀彧说这个事情肯定不是为了单纯的夸奖征西将军斐潜,难道是要建议和征西将军联盟,又或是要将袁绍的注意力引导到西边去?

第1334章 农事() 
秋天一到,这小冷风就时不时的刮了起来,寒霜似乎也提前来了,树叶开始枯黄,斐潜自然是心知肚明,这个小冰河的气候是越发的临近了。

    小冰河会持续多长时间?

    斐潜并不清楚,但是他知道,现在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应付小冰河而准备着。纯粹的抱怨和牢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能是将当下的事务性工作做好,在这些事务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桑。

    随着冰冻线进一步的南压,但是人却没有办法时时刻刻跟着冰冻线移动,因此可以在冬天严寒的时刻,依旧获取一定农作物产量的暖棚技术,就必须要提前准备好了,以免真的小冰河的严冬来临之时,措手不及……

    长安上林苑旧址。

    上林苑原来只是秦代的一个旧苑址,当时具体叫什么已经不可考了,反正汉武帝将其扩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宫殿群落。

    上林苑最为庞大的时候,纵横三百余里,有渭、泾、沣、涝、、、、灞八水出入其中,既是优美风景区域,又是皇家练兵之所,当时汉武帝的羽林军,就常驻于此,大将军卫青霍光等人,也从这里走向光辉灿烂的历史舞台。

    随着汉武帝长眠,上林苑也渐渐走向了衰亡,先是被各路大臣大肆批判,动不动就将上林苑挂起来批判一番,说是“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然后呢?怎样才能既照顾国家,又兼顾农桑呢?这些大臣立刻瞪起了眼珠子,表示自己能提意见就已经是很幸苦了,怎么还能让自己去想什么操作细则?

    无奈之下,汉元帝就开始裁减上林苑的规模,把一些土地发放给贫民去使用,汉成帝也是如此,继续割地给平民,于是朝廷当中一片歌颂之声,表示皇帝干得漂亮,这个败家举措很得人心,大家都笑呵呵的,尤其是关中的士族世家,因为这些人都知道,封给了贫民的这些土地,不需要多久就会落到关中各大士族的手中……

    最后,到了王莽,西汉彻底衰败,上林苑便在天灾和**当中消失了,不复存在。

    现在,这里,是斐潜的了。

    “主公,如果没有错的话,这里便是蒲陶宫了……那边的山下,则是扶荔宫……”枣祗拿着一卷竹简,展开,核对了一下竹简之上的地形什么的,“……应该就是这里了……”一两百年过去了,纵然上林苑在西汉的时候还有些东西,但是到了现在也几乎是湮没在荒草黄土之中,哪里能有什么确切的地址。

    斐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