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昭烈帝-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
然后你说老子谋反,还要弄死老子?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
怀着熊熊怒火,段煨一面组织军士严防死守,一面脚步匆匆地进到营寨角落里的一处低矮军帐,帐中一名中年文士正在悠然自得地翻阅着手中书卷,见到段煨进来,也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外面喊杀声震天,是杨定还是杨奉?”
“是杨定那个奸邪小人!”段煨一屁股坐在中年文士对面,重重地叹息起来,语气诚恳地说道:“悔不听先生之言,如今贼军攻势猛烈,还望先生救我。”
“将军这话可就生分了,诩与将军是同乡,这段时日又多蒙将军收留,于情于理,都应该有所回报才是。”中年文士见段煨态度不错,便不在端着架子,放下书卷笑道。
段煨顿时大喜,“有文和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原来此人正是一手策划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然后又飘然身退的贾诩贾文和。
贾诩当初策划出反攻之计,一方面是因为好友李儒之死而心绪难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是凉州人,看不惯王允意图将数万西凉边军斩草除根,故而含怒出手。
可是在诛杀王允、驱逐吕布之后,李傕郭汜等人自觉大权在握,对贾诩也没了之前的敬佩和言听计从,贾诩费心费力,最后连劝说二人尊重天子、尊重朝廷威严都做不到,恰逢老母去世,便借机脱身,直到数月之前李郭二人相争,派人将他从家乡请来,这才再次出山。
如今寄居在同乡段煨军中,贾诩也淡了心思,不再奢求改变这些武夫的行事作风,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点寄几句,让他们做事不要太过火,仅此而已。
像今天这样表现出相助之意,已经是贾诩的破例之举,也足够让段煨感激涕零了。
“杨定打着为天子诛逆的旗号而来,将军切不可与之正面交战,给他落了口实,只需要据营坚守便是,凭借杨定的兵力,没有其他人相助的话,是绝对威胁不到将军的。”贾诩边走边分析起了当前局势。
“那要是张济、杨奉等人也帮他呢?”段煨不确定地问道。
“他们不会坐视杨定吞并将军,一跃成为天子身边实力最强之人的。”贾诩自信地笑道。
第646章 猪队友的神操作()
请动贾诩再次出山,段煨顿时有了底气,他严格按照贾诩的建议,每日里坚守不出,只以强弓硬弩压制,任由杨定消耗部队的士气和体力,同时继续向天子御营和文武百官送去生活所需物资,在舆论上为自己洗刷冤屈。
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协越发觉得段煨是忠臣,而杨定和死不改口的种辑反倒有些问题,原本的骑墙派们也不好意思再出言附和种辑,纷纷改变立场,劝说杨定罢兵休战。
杨定本是凉州豪强出身,后来追随董卓进入西凉军,与诸多同僚一样,他在野战方面颇有天赋,而且极有经验,但是,攻城拔寨,从来就不是这些呼啸如风的汉子们的特长,再加上从长安一路行来,粮草物资匮乏,最初几天还能打得气势如虹,但三四天过后,他的部队就没了锐气,拖到第七八天,只要不是瞎子就能看出来,他是绝对没有可能攻下段煨大营了。
毕竟他们刚刚在长安打了好几个月,而段煨却躲在华阴养精蓄锐的两年,双方在体力、物资方面都不在同一个档次。
“大义在我军一方,诸位再坚持两天,只要段煨顶不住压力前来求和,我们就可以趁机索取粮草物资,补贴军用了。”面对日益低落的士气,杨定只能重复着类似的话语,用美好的愿景提振士气,同时也是给自己鼓气。
坚持,再坚持!
然而不幸的是,杨定的坚持等来的不是段煨投降或者求饶,而是从西面卷土重来,气势汹汹的郭汜。
更加令人惊恐的是,与郭汜一起到来的,还有西凉军中与他齐名的悍将——李傕。
“李傕不是去了池阳吗,他怎么会来弘农?”得知这个消息,上至天子、下至士卒奴婢,所有人都彻底惊呆了,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要说这事也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李傕当初被人忽悠,认为皇帝和朝廷在自己手里是累赘,所以一心想要将其甩掉,可是去往池阳过了几天悠闲日子之后,李傕反应过来了:自己能够拥有现在的一切,正是凭借拿捏天子、号令百官得来的,一旦天子离开自己的掌握,随便发布两道圣旨,把自己打成叛贼,所有人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饿狼一般蜂拥而至。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李傕顿时整理人马,一路向东追去,追到华山西侧的郑县一带,恰好遇见了灰头土脸的郭汜。
郭汜被杨奉杨定等人联手击败,为求保命,一度舍弃了自己的部队,直到好几天后才慢慢收拢溃散的士卒,避免了光杆司令的悲惨命运,此时看见久违的老友,当初的怒气也不翼而飞,拉着李傕就是一顿哭诉。
身为十几年的老搭档、老朋友,见到郭汜这个悲催模样,李傕也感同身受,两人喝了一场酒,之前的事情就算是一笔勾销了,然后合兵一处,打着救援段煨的旗号,气势汹汹地追杀到了华阴。
看着远远飘扬的“李”、“郭”等旗帜,杨定感觉自己的心都要从腔子里跳出来了,极度惊惧之下,他像是发了疯一样地大喊大叫起来,然后下令全军转向,朝着奔袭而来的联军冲去。
本事不如对手、兵力不如对手、士气和体力也不如对手、向张济等人求援也遭到拒绝,于是杨定毫无悬念地战败了,幸运的是,凭借着麾下亲卫的拼死力战,他率领残部逃出生天,一路向南,直奔荆州而去。
杨定逃了,原本按兵不动、想要获取渔人之利的其他将领傻了,这群家伙知道自己不是李傕郭汜二人的对手,只得暂避锋芒,护卫着天子一行(或者说以其为护身符)向东逃窜而去。
李傕远道而来、郭汜兵败未久,再加上信心满满,也不愿穷追猛打,只是与段煨把酒言欢,让士卒尽量歇息,直到三天之后才告别段煨,继续追击天子。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天子一行如今正是逃命的紧要关头,几名重臣却又闹出了幺蛾子。
杨奉和董承二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然闹到御驾面前,指责张济与李傕郭汜等人勾结,不肯发兵援助杨定,众人吵得激烈,甚至互相拔起了刀子,若不是太尉杨彪拼死分开众人,只怕当场就要爆发血案。
回到自己的军营之后,张济仍然余怒未消,在侄儿张绣的劝说下,他索性带着部众连夜离开,向西与李傕郭汜回合去了。
你们不是诬陷老子与李傕郭汜勾结吗?
好,老子就让你们看看,到底什么叫勾结!
经过这一串令人窒息的鬼魅操作,杨奉、董承几人成功分化了己方的队伍,壮大了敌人的力量,使得天子东归的难度从普通级别一跃成为地狱级别,但这两个蠢货不但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为自己的“政治手腕”沾沾自喜,然后怎么看对方都觉得不顺眼,又盘算起了如何除掉对方,独自占据这护驾的功劳。
看着这一对猪队友,小皇帝刘协欲哭无泪,说句实话,就连他这个十四岁的孩子都被教育过合则胜、分则败的道理,可是自家老丈人压根不懂,又让他能说什么,怎么说?
时间来到十一月,天子一行匆匆经过湖县,务乡,来到了弘农城东面不远处的烛水西岸,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东涧,开始征集船只,准备渡河。
然而船只还没集齐,李傕、郭汜、张济这三人的先头部队,西凉边军序列中最精锐的飞熊军,就已经快马加鞭追杀而至,面对摆明了不给自己留活路的敌人,杨奉董承二人终于如梦初醒,他们打着“护送天子”的幌子抢先渡河,又强令属下和执掌天子禁军的执金吾伏完列阵迎敌。
大将临阵逃脱,战果不言自明,飞熊军两个突击就打穿了敌军的防线,随即展开杀戮,乱军之中,那些公卿百官与寻常士卒没有任何区别,跑得快就有活路,拼命游过还不太凉的烛水就有活路,而腿脚慢或是运气差的,就乖乖等死吧。
经过这场一边倒的战斗,当初被董卓裹挟去长安,又被天子一行从长安带出来的皇室器物、各种典籍洒满了战场,被无数人踩在脚底,变成了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与它们一同静静躺在战场上的,还有无数死不瞑目的士卒和随行人员,有一些宫女和百官家眷侥幸逃过一死,等待她们的,则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王师败绩,天子露宿原野,这大汉王朝的脸面真是要被他们丢光了。”闻喜城外的庄园中,王烈面色难看地翻阅着手中字迹潦草的情报,嘴里不住地念叨着。
突然,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然后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朝廷的使者来到河东,招揽白波军李乐等人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前往弘农护驾?”王烈微笑着自言自语起来,“有意思,我们也该去凑凑热闹。”
提前祝愿大家新年快乐()
如题,希望每一位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也希望诸位能够继续支持这本书,陪着刘备一路走下去。
过年这两三天有些忙,每天只能保证一更,还望大家见谅。
第647章 杀人者谁()
听着漫山遍野的厮杀声和惨叫声,看着无数人倒下、无数条鲜活的生命流逝,刘协觉得自己的手脚已经完全麻木了,软绵绵的使不出半点力气,只能在侍卫的搀扶下向前迈动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
头脑已经一片空白,耳朵里面乱糟糟的鸣响,让他几乎听不到其他人究竟在说些什么,只有从那些焦急或是惶恐的面孔上勉强分辨出对方的意图。
就像是弱小的鸡雏逃避老鹰的捕食一般,刘协一行拼命逃跑,直到日落西山,他们才借助夜色的掩护,勉强离开了身后西凉铁骑的追杀。
“董承无能之辈”喝了一碗稀薄如水的热汤之后,刘协稍微恢复了些许力气,极力控制着不住颤抖的嘴唇,压低声音说道。
在当初的立后之争中,朝臣们选择了士人阶层出身的伏完,以及他的女儿伏寿作为皇后,为了安抚董承这个军头,众臣又提议将他的女儿董瑜封为贵人,从此董承借着国丈的名头,就开始耍起威风了。
御驾从长安离开,东归洛阳以来,一路上的幺蛾子不断,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董承、杨奉、杨定这三个西凉军头领弄出来的,他们赶跑了郭汜、气跑了张济,然后杨定也跑了,随御驾东归的部队实力大减,面对卷土重来的李傕郭汜等人,无论从兵力还是将领素质方面都差着一大截子。
这种明显的差距带来的结果,就是三天一小败、五天一大败,从东涧到弘农、到曹阳亭、再到现在的陕县附近,短短五十里路,天子一行就已经把几乎所有的皇室器物、卷宗典籍给丢了个干干净净,随行人员的损失更是数不胜数。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无疑就是骄横跋扈、不断挑起事端的董承。
就在几天前,盘踞在河东的白波军贼首李乐、韩暹、胡才等人,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等人接到前来护驾的圣旨,以为自己捞到了洗白身份,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光明道路,高高兴兴地带着全部兵力渡河助战,其中甚至有五千多骑兵,令人大为鼓舞。
这只生力军的战斗力也还不错,第一仗就把李傕郭汜的飞熊军先锋给顶了回去,不得不退兵二十里以暂避锋芒,按照杨彪等人的建议,只要稳扎稳打、且战且退,令李傕郭汜等人心生忌惮,便可顺利返回洛阳。
可是董承偏不!
在他的鼓动和暗中串联之下,杨奉、胡才等人也有些飘了,竟然不遵军令,擅自对飞熊军展开了追击,谁知道对方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李傕以身为饵,引诱杨奉等人沿河追击,然后郭汜、张济简简单单地一个侧击,就把白波军和匈奴人全部赶到黄河里喂鱼去了,原本声势浩大前来护驾的部队十不存二三,偌大的黄河河面上都漂满了死去的人马尸体。
李傕郭汜等人在解决了这支生力军后士气大振,顺势又是一波反推,危难关头,董承和李乐护送着天子先行逃命,再次强令伏完与天子禁军断后,其中打的什么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也不知道伏卿是否脱险了。”刘协忧虑地望向西方,口中自言自语起来。
伏完本是文人,不懂什么战阵之术,率领的羽林卫士更是组建不久,战斗力只能算得上马马虎虎,又怎能抵挡住久经战阵的西凉铁骑?
可是担心归担心,刘协转头一看,不远处的伏寿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