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颠覆三国记-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天,有好戏看喽!”程郊躺回床上,幸灾乐祸的想着。

    没有等到天明,钱坤等人就被人匆匆的叫起,赶往里面去了。郑铮虽然初来乍到,但怎么说也是三当家,自然也在列。

    程郊躺在床上没动弹,心道:肯定是暗哨换岗的时候发现了同伴的尸体,惊动了他们。

    果然,除了汤山寨的几位头领,其他几波土匪头子,都被叫了进去,挨个接受指挥的训话。

    果如程郊所料,指挥第一时间认定,是黄顺的斥候进来刺探消息。这确实震动了指挥。

    在指挥看来,虎跳崖机关密布,又有大量土匪营地做疑兵,对手能绕过所有机关,避开土匪的营地,直接摸到他们的营地。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人告诉了这里的一切。

    所以,指挥首先问话土匪,夜里有没有什么发现。当然,他也知道,如此问话,多半是徒劳。

    土匪当中出现叛徒的可能,指挥不是没考虑过,但他最终还是否定了这个可能。因为土匪知道的本来就不多,顶多知道他们负责的区域机关设置,对其他区域,尤其是里面岗哨的布置,一无所知。他们当中出现叛徒,造不成昨晚的损失。

    ?

    (本章完)

第701章 不可收拾() 
对程郊寄以厚望的那几位长老家族的人,指挥也没如程郊所想的怀疑到他们头上。原因也很简单,他们都在指挥的严密监视下。

    正因为监视的严密,反而撇清了他们的嫌疑。而这个,就不是程郊一个外人所能想到的了。

    被指挥列入重点怀疑对象的,反而是他所带领的其他手下。在指挥看来,长老家族既然能渗透进来一个人,当然就能渗透进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更多。

    所以,指挥完全有理由怀疑,自己所带出来的人当中,很可能有其他长老家族的人。

    虽然根据郑铮的说法算时间,黄顺还不可能赶到虎跳崖,但指挥可不会迂腐到仅仅依靠郑铮的说法做判断。不消说,肯定是黄顺的先头部队,至少,也是斥候已经到了虎跳崖,与长老家族的内应接上了头。

    昨晚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他们里应外合了一次。做出如此推断的指挥,简直气的有些抓狂。他知道,只要接头一次,他的所有布置,就有可能全部暴露。

    黄顺马上就要来到,他即使想做出改变,也没有时间了。而且,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他们内部有黄顺的人,这才是最大的隐患。

    不把这隐患揪出来,他宁可放弃此次决战的机会,带人后撤,另找机会。

    指挥毕竟是久经战阵的人,这个时候,他知道,他最需要的就是冷静,不能大张旗鼓的查内奸。

    这就意味着,时间远远不够。难道只能后撤了吗?好容易把各方力量聚集在虎跳崖,为黄顺做了最完美的陷阱。现在要生生的放弃,放谁身上也是舍不得。

    而且,他怎么跟外面那些个土匪解释。错过这个机会,下一次,能否还能调的动他们,就是个未知数了。

    此时要是让程郊知道,他的一次试探行动,竟然让指挥产生撤退的冲动,他一定会惊掉下巴。

    指挥思忖良久,最终还是不舍得虎跳崖的优势条件,决定冒险一试。对机关布置可能暴露的风险,很容易应对:关闭其中的一半机关,再临时加上几个机关设置,就成了。

    关键是内贼的应对,指挥权衡良久,最终做出决断:将手下所有刺客,分成四组,依次出击。这样,即使其中一组有内应,也不过是牺牲掉一组而已。指挥相信,凭借其中三组的实力,对付黄顺,仍然绰绰有余。

    第二天一大早,程郊舒服的伸了个懒腰,走出帐篷,没有听到他希望的里面一片混乱的消息,反倒是从郑铮嘴里得知:黄顺马上杀到,让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

    所有机关,必须重新设置,限制一上午时间,必须完成。

    程郊一时懵了:这个对手,不按常理出牌呀!

    郑铮见左右无人,悄悄凑上来告诉程郊,昨晚所有土匪头目,都被叫了进去训话。本来,大家都以为,后面肯定还有更大的暴风骤雨等着他们。谁知,挨个训完话,在外面战战兢兢的等了半宿,却等到这么一个消息。

    文栓消息比较灵通,他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听说是西域来的刺客里面,有黄顺的内应。所以,他们全部心思都放在抓内奸上了,根本顾不上他们这些外人。

    程郊此时方有些心定:看来,对方已经乱了阵脚,只是表面镇定而已。看来,再加把火,就能把火烧的更旺。

    别人不知,程郊可是非常清楚:没个七八天时间,无论是黄顺,还是彭威,都不可能来到虎跳崖。

    这正是黄顺他们在小汤山一番重新部署的关键所在:郑铮前去虎跳崖,肯定会暴露黄顺已经身在小汤山的行踪。对手很容易就会算出几天后,黄顺就能赶到虎跳崖。

    既然如此,那黄顺就故意拖延时间,以比平常慢上一倍的速度赶路,让对手摸不清黄顺的行踪,更让对手心浮气躁,从而有机可乘。

    这七八天时间,黄顺交给程郊的任务,就是让他尽可能的制造混乱。黄顺没有奢望,程郊能够把里面的情报送出来。只要能让对手乱了阵脚就成。

    一上午的时间,重置所有机关,对他们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在钱坤的带领下,程郊和他的四个亲兵,格外的卖力,汤山寨是第一个圆满完成任务的山寨。

    忙碌了一上午,下午也没捞着闲暇,忙着重新布置明岗暗哨,白天两班,晚上三班的倒。

    到了晚上,程郊悄悄叫来他的四个亲兵,开始部署晚上的安排。

    按程郊的意思:昨晚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对手肯定想不到,他们今晚还敢继续行动。那就抓住对手这个心理,今晚搞一个大的。让对手更加的举止失措,进退无据。

    鉴于他们对里面的情况,依然是两眼一抹黑,谨慎起见,程郊决定,趁着今晚他们几个做巡逻哨的机会行动。那样,即使对手突击查岗,也不会查到他们头上。

    夜半三更时分,程郊带着四个亲兵,上岗巡逻,巡逻不到半圈,就溜号了。

    虽然昨晚进去过一次,但程郊还是谨慎的再次拿出望远镜,借助里面火把的一点光亮,仔细的观察动静。

    看了半响,程郊决定,还是沿着昨夜的路线进入。原因无他:只有那条路线,周围一片平地,没有多少可供暗哨藏身的地方。

    明岗和巡逻哨,都好办,避开即可。只有暗哨,躲在暗处,除非事先知道暗哨的布置,否则,根本避无可避。反而是最容易暴露的一片平地,对他们而言最为安全。

    这回身边有了帮手,程郊就不用像昨晚那样,谨慎的一个个可疑的暗哨点挨个摸过去,直接分派任务,每人负责一个可疑点,摸过去,有人就宰掉,没人就放过。

    程郊的谨慎,事实证明,是非常必要的。这段平坦地,竟然安排了三个暗哨!

    要知道,程郊凭着经验,也不过是锁定了四个可疑点。四个其中,竟然三个都有人!可知对手的警戒,提高到什么地步了。

    “头儿,这一小块地,就有三个暗哨。里面不定还有多少布置呢。我们还往里进吗?”亲兵聚在程郊身边,不禁提出自己的担忧。

    ?

    (本章完)

第702章 煽风点火() 
此时的程郊,心里也有些打鼓。他们的行动,早已违反黄顺的谨慎作风,更与兵法上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原则相违背。行动成功了还好,万一失败了,对方可是墨氏的顶尖刺客,他们能否全身而退都是个未知数。

    所以,程郊没有自专,而是与大家短暂的商议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继续深入。

    支撑程郊敢于冒险的最大理由就是:对方也是偷摸着出来的,肯定没有做好万全准备。带出来的人手,个顶个是好手,但站岗放哨这样的底层工作,他们未必就能做到比普通小卒强。

    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经过昨晚和今晚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暗哨,都被轻易的摸掉。

    谨慎起见,程郊还是留下一人在外面,携带着威力巨大的火药包做接应。一旦里面出现状况,譬如人喊马嘶、打斗呐喊的情况出现,就立马在另一个方向点燃火药包,利用巨大的爆炸声,掩护程郊他们安然撤退。

    此举虽然被迫暴露黄顺的秘密武器,但总比人折在里面的强。

    安排完毕,程郊带人,继续往里匍匐前进,前进个十来步远,就停下来观察一番周围,确认安全后再继续前进。

    慢慢接近里面的营区,火堆、火把一个接着一个,照亮的外面所有东西都无所遁形。将近二百步的距离,几乎不可能隐蔽的通过。

    程郊艺高人胆大,低声吩咐了亲兵几句,自己长身而起,一个起纵,整个人便已来到半空。

    同时,地上的亲兵甩出一块木板,程郊在空中,脚踩木板借力,再度跃起。

    同时程郊也扔出一块木板。脚再度踏上空中飞行的木板的同时,再度扔出一块。仿佛空中漫步。等空中的木板落地,程郊已经来到营区边缘。

    深夜中,这一系列动作,声音虽然很轻,仍然惊动了营区的守卫,警觉的目光刚刚转过来,程郊已经临近身前,暗器、兵刃同时招呼过去。

    几乎必杀的攻击,却仍然被对方一个险险的铁板桥躲了过去。程郊没工夫跟他缠斗,直接使出杀招,打出三发火磷弹。

    火磷弹是黄顺自己最为得意的发明,平日包在一层蜡纸中,使用时撕破蜡纸,扔出去就行。借助空中的摩擦,就足以引燃火磷弹。而且,火磷弹一旦沾身,就难以扑灭,虽然一时半会造不成什么大杀伤,却能极大的干扰对手,造成对手的惊慌失措,从而露出破绽。

    这是火磷弹发明出来后的第一次实战,对方根本没有防备,一下中招,只见那火仿佛有灵性一般,直往肉里钻,武功再高的人也难免吓得慌了手脚。

    程郊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瞬间的破绽而已。如此大好机会,程郊当然不会错过,长刃一挥,一颗人头就此落地。

    解决掉哨兵,不过是刹那间的事,但已经惊动了敌人。再深入已经不可能。程郊临机一动,取出一支火箭,随便朝一个方位射了出去。也不管效果如何,马上就闪身撤退。

    好巧不巧的,火箭正好射中对方的油料库,本来是为黄顺准备的火油大餐,被程郊一支火箭,提前做好端了上来。火光一下冲天而起,无法扑灭。

    撤退中的程郊发现这种情况,知道动静闹得太大了点,对方很可能就此打退场鼓。

    若让对方逃出去,重整旗鼓,谁胜谁败就难以预料了。程郊当机立断,返身回去,趁乱大捞一笔。

    里头果然够乱,岗哨、巡逻都没有了,所有人都被突然冲天而起的大火吸引过去。程郊堂而皇之的闯进营区,发现根本没人来过问他们,便抽空就放把火。很快,里面到处都是大火,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一片混乱之际,刺客的指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迅速将人集中在一起,放弃救火,只安排人抢出一些辎重,就毅然舍弃整个营区。

    指挥没有如程郊担心的那般立即撤退。因为指挥另有担心:黄顺派人放火,显然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带人离开虎跳崖。

    一旦自己离开虎跳崖,那么,双方的优劣势地位立马反转。黄顺就成了以逸待劳的一方,等待着他们自投罗网。

    指挥很确定,此时的黄顺,早已在虎跳崖周围布置好了天罗地网,就等着自己往里钻。久经战阵的指挥,当然不会中这样低级的圈套。他必须留在虎跳崖,等黄顺的耐性磨光了,派人进来查看究竟。那时候,才是双方正式交战的时刻。

    为了麻痹黄顺,指挥带着所有手下,进入汤山寨的营地,并告诉钱坤,这段时间,他们将是汤山寨的普通一员,不再轻易露面。

    之所以选择汤山寨,因为汤山寨的人数最多,前天又又收纳了一批残兵败将,人数最不确定。

    指挥相信,只要自己那帮人不在了,剩下的土匪就是乌合之众,肯定是一哄而散的结局。

    这时,让钱坤站出来,召集各路土匪头子,说明虎跳崖的外面,都是夏吟坊的人。此时出去,等若是自投罗网。只有坚守虎跳崖,才有一线生机。

    这样,他们的身边,就有许多的土匪做掩护。既方便战局不利逃跑,又便于麻痹对手,在战斗初始给对手造成大量杀伤,取得优势。

    唯一的不足是,给养大都存放在内营,被大火吞没了。他们在虎跳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