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啊,反正有的是空房间。”周赫煊道。
溥仪如今已被赶出张园了,被人陆静嫣的父亲陆宗舆收留,才终于找到住的地方。静园原名乾园,溥仪之所以给房子改名,自称是取“静以养吾浩然之气”的意思,其实颇有“静观变化、静待时机”之意。
这家伙还没打消复辟的念头,每天必读报纸了解国家大事,还定期召集遗老遗少开会商量策略。甚至还在许兰洲的帮助下,招聘到一帮武艺高强的护卫,其中就包括神枪李书文的大弟子霍殿阁。
与此同时,溥仪的脾气越来越怪,以至于连忠心耿耿的崔慧茀、崔慧梅妹妹都难以深受。
崔家姐妹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她们想要离开溥仪,立即受到几位堂兄、表兄的阻拦。特别是崔慧茀的表哥,希望崔家姐妹能够做皇后、皇妃,一直在努力奉劝溥仪废后再娶。
历史上,崔家姐妹也是离开了一段时间的,崔慧茀去了北平讨生活,崔慧梅则前往香港居住。
周赫煊对崔慧茀颇为期待,那可是跟吕碧城齐名的天津才女,听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还有过目不忘之能。
第352章 351【崔家姐妹】()
静园。
崔慧茀手脚麻利的收拾行李,崔慧梅颇有些留恋道:“姐,我们真要离开皇上吗?”
“你不愿走?”崔慧茀回头问。
崔慧梅纠结地说:“姐姐,咱们姐妹当初在父亲灵前发过誓,要终生不嫁,一辈子效忠清室的。如今舍皇上而走,岂不是违背誓言,不忠不孝不义?而且,皇上若是不发脾气,对我们姐妹也挺好的。锦衣玉食,吃穿不愁,离了这里可怎么讨生活?”
“婉容那边已经跟周先生说好了,我可以去《大公报》就职,也可以去中华广播公司做事,总不会饿死的。”崔慧茀说。
“那皇上怎么办?”崔慧梅弱弱道,“皇上乃九五之尊,有神灵护佑,今后肯定能成大事。我们不该在皇上落难的时候,就这么背弃他不管。”
崔慧茀好笑道:“好妹妹,这世上哪有什么神灵?”
崔慧梅道:“姐姐忘了那只绝食的白猿?”
溥仪搬到天津后,那也是保持着皇家派头的,以前张园里就养着不少珍禽异兽。
其中有一头三英尺高的白猿,某天突然兽性大发,把喂食太监咬得鲜血长流。溥仪闻讯赶去,见状喝骂道:“孽畜该死!”
这头白猿被皇上骂该死,居然真的半个月不肯吃东西,活生生饿死了。
自此以后,府上的太监宫女都对溥仪敬若神明,认为溥仪乃真龙天子,就连畜生都能感应到他的神威。
当时崔慧梅才17岁,对此印象极为深刻,打心里对溥仪又敬又怕。
听妹妹提起这桩往事,崔慧茀笑道:“傻姑娘,你还真的以为,那头白猿是自己绝食而死的?”
“难道还有假?”崔慧梅惊讶问。
崔慧茀解释说:“这是帝王心术。当时皇上刚刚巡幸天津不久,身边几个太监和侍卫接连离去,他必须想办法把身边人留住。所谓天子显威、白猿绝食,只不过是稳定人心的伎俩而已。”
崔慧梅说:“可那只白猿真的饿死了啊。”
“让一头畜生不吃东西,办法实在太多了,随便在食物里加点料就可以。”崔慧茀说。
“真……真是这样?”崔慧梅难以置信。
崔慧茀说:“小妹,你还年轻,离开皇上以后,遇到好人家就嫁了吧,总不能真的耽搁一辈子。”
“那姐姐呢?”崔慧梅道。
“我?”崔慧茀苦笑说,“我都是35岁(虚岁)的老姑娘了,谁还肯要?”
崔慧梅忧虑道:“可我们当初发的誓怎么办?”
“菩萨要怪,就怪我一个吧,”崔慧茀叹息道,“你我姐妹虽为旗人,但也只是汉军旗,祖上是汉人,并非满人,没必要为清室忠君守节。”
“可……”崔慧梅还想再说。
崔慧茀打断道:“就这样吧,快收拾东西。”
历史上,崔慧茀也是如此选择的,在九一八事变前就已经离开溥仪。只是她跟婉容属于手帕交好姐妹,经不起婉容苦劝,才又一起前往东北,成为伪满皇宫的内务府总管。
姐妹俩收拾好行李,崔慧茀带着妹妹去向溥仪道别,跪下磕头说:“陛下,蒙君大恩,未敢或忘。今日一别,还请陛下珍重!”
“你们真的就不再考虑考虑?”溥仪挽留道。他那方面的能力不行,并非留恋崔氏姐妹姿色,而是舍不得崔慧茀这个好帮手。崔慧茀相当于“皇宫”大总管,把静园的一应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这种衷心又得力的人才可不好找。
崔慧梅还没开口,崔慧茀就再次磕头说:“望陛下恩典!”
“唉,”溥仪让太监送来一叠银票,说道,“这些钱你们拿去吧。”
崔慧茀不想跟清室再有瓜葛,她都不看银票一眼,就拒绝道:“谢陛下赏赐,但无功不受禄,慧茀受之有愧。”
“也罢,也罢。”溥仪意兴阑珊地挥挥手。他被人从张园赶出来,犹如丧家之犬般狼狈,好不容易招到几个武艺高强的侍卫,现在“内务府大总管”却跑来辞职,真真是头疼。
溥仪让太监和侍卫们,帮着崔家姐妹把行李搬上车,自己则前往洋人的俱乐部找乐子去了,只有打球才能让他暂时忘记烦恼。
崔慧梅坐在车上,扭头看看静园,说道:“姐姐,我们以后该怎么办?”
崔慧茀道:“先搬去周先生府上住些时日,等我工作稳定赚到钱,再加上已有的积蓄,凑钱在天津置办一栋院子。你还年轻,终究是要嫁人的,我得帮你准备好嫁妆。”
崔慧梅说:“这样多辛苦啊,不如去投奔大表哥吧。”
崔慧茀苦笑:“不管是堂兄还是表兄,他们都指望着你能做皇后。你我姐妹离开皇上,早就把他们惹怒了,就算肯收留咱们,也多半没有好脸色的,何必上门去讨不自在?”
崔慧梅没有姐姐的从容,她对未来感到无比恐惧。她17岁不到,便留在溥仪身边做事,并未接触过外边的世界。
“能做皇后也挺好的。”崔慧梅低声说。
“皇后有什么好?”崔慧茀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咱皇上那身子骨,你做了皇后也只能守活寡。”
崔慧梅脸红道:“皇上……真的不行?”
崔慧茀没有接话,默默地望着前方,其实她对未来的生活也感到茫然。想当初,她跟吕碧城并称为晚清两大才女,而今吕碧城已经名满天下,她却成为笼中囚鸟,早就被世人所淡忘。
黄包车在三乐堂前停下,婉容亲自出来迎接,并指挥佣人把姐妹俩的行李搬进去。
婉容高兴地拉着崔慧茀的手:“慧茀姐姐,你可算来了,今后咱们姐妹俩又可以作伴。”
崔慧梅跟在后边,一路打量着这栋小洋楼,心中不免拿来跟张园、静园比较。她想:听说周先生是有钱人,每年捐十多万大洋资助留学,可这房子未免太寒酸了点,不如皇上那边敞亮气派。
崔慧茀则目不斜视,跟随婉容来到客厅,所见的一幕让她忍俊不禁,嘴角微微翘起来——大学者周赫煊先生,正跟女儿一起满地乱爬嬉戏,毫无名士形象可言。
“煊哥,慧茀姐姐和慧梅妹妹来了。”婉容喊道。
周赫煊把女儿抱起,拍拍膝盖上的尘土站起来,神情自若地笑道:“欢迎两位小姐光临。”
周赫煊脸上的笑容很自然,似乎被人看到在地上爬走也不觉尴尬。这跟溥仪那边的气氛完全相反,一处规矩森严,一处和乐随意。
崔慧茀很喜欢周家的气氛,她在溥仪身边说句话都需要随时注意,长久下来让人精神紧绷,生活得非常不开心,连身体健康都受到影响。
或许,这就是婉容愿意给周赫煊做“妾”的原因吧。崔慧茀如此想道。
“周先生,打扰了,”崔慧茀给周赫煊行了个福礼说,“等生活安定下来,我们姐妹找到合适的住处就搬走。”
周赫煊笑道:“不必见外,你们是婉容的姐妹,也就是我的亲人。”
周赫煊对崔慧茀还是很欣赏的,此女不但知书达理,有礼有节,而且容貌气质也非常不俗。
崔慧茀身高大概1米65左右,着装打扮非常朴素,没有化妆,也没有佩戴任何首饰,头发只是随意挽在脑后。她脸型不错,是标准的鹅蛋脸,乍见之下并不显得惊艳,但越看越有味道,属于那种耐看的类型。而且她身上自带传统大家闺秀气质,瞬间魅力倍增,堪称古典美人。
妹妹崔慧梅就要平庸许多,虽然更加年轻,但畏畏缩缩有些小家子气,只是一个姿色尚佳的普通女子。
张乐怡挺着大肚子闻讯而来,微笑道:“我身体不方便,失礼了。”
崔慧茀还怕这里的女主人难应付,此刻见张乐怡态度和善,她顿时松了口气,行礼道:“周太太好,我们姐妹叨扰了。”
第353章 352【才女】()
三月中旬,爱因斯坦已经抵达上海,并在蔡元培的陪同下前往南京访问。
常凯申抽空接见了爱因斯坦,邀请他一起听戏和共享晚宴,随后几天宋美龄全程作陪。
至于常凯申,他另有要事。
从今年二月份起,常凯申和阎锡山便一直在狂拍电报,而且都是通电全国的公开电文。两人在电报里互相指责,都想要获得舆论支持,占据国家大义的优势。通电足足搞了一个月,时人称之为“电报战”。
就在前些天,常凯申在南京召开国党第三届中央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开除汪兆铭的党籍。
军阀头子们立即对此作出回应,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等各系57名将领,列举常凯申的六宗罪,推举阎锡山为海陆空三军总司令,李宗仁、冯玉祥、张学良为副总司令,随时准备向中央军发起进攻。
中原大战一触即发,各地军阀都在整军备战。只有张学良还在观察风向,他虽然参与了反蒋行动,但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东北军没有任何动作。
包括《大公报》在内的诸多报纸,都再三呼吁各方冷静,要和平,不要战争。
《大公报》压箱底多年的稿件被拿出来,经过修改后重新发表,历数近十年来军阀混战所消耗的钱粮物资,以及造成的人口和经济损失。并预测,这次的战争如果打响,比辛亥革命以来的任何内战都要损失惨重,其惨烈程度甚至会超过北伐战争。紧接着,《大公报》又列出工业、农业、商业、教育领域的许多工程资金缺口,奉劝各方把军费投入到国民生产建设当中。
这一系列报道,整整持续半个月时间,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大家都希望别再打仗了。
然而,没有军阀会听人民的呼声。
……
“唉,又要打仗啰。”周赫煊无奈的丢开报纸。
崔慧茀虽然对时局不感兴趣,但她经常帮溥仪整理报纸,非常了解时政新闻,不由问道:“周先生认为哪边可以打赢?”
周赫煊说:“中央政府必须赢,否则中国危矣。”
“为什么这样说?”崔慧茀好奇道。
“北伐胜利后,各方军阀好不容易才成功洗牌,利益分配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周赫煊解释说,“现在平衡被常凯申打破,中央政府若胜,各地情势还可慢慢恢复正常。如果中央政府失败,以地方联军的复杂情况,必然要再次洗牌,一旦利益分配不均,轻则军阀割据,重则天下大乱。”
崔慧茀举一反三道:“就像大清一样,虽然腐朽,但好歹是中央政府,至少能够维持局面。革命军当年把大清颠覆,国家立即四分五裂,战火连绵20余年。”
“说得很对。”周赫煊很喜欢跟崔慧茀聊天,因为这个女人聪慧异常,即便不懂的东西也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崔家姐妹已经搬来好几天,崔慧梅啥都不懂,出去工作没能力,在家里当佣人又显委屈,周赫煊干脆推荐她去南开女中读书。
崔慧茀对这个安排很满意,她也希望妹妹多读写书,以后说起来体面些,更容易找到好婆家。
至于崔慧茀自己,则进了广播电台工作,负责撰写广播稿,同时开始接手一些管理工作。她能把溥仪的宅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未来还做了伪满皇宫的内务府总管,说明在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几天相处下来,周赫煊发现崔慧茀懂的东西真多,不愧有才女之称。
琴棋书画且不说,崔慧茀亦精通刺绣,针法丝毫不弱于顶尖绣娘。她不仅会弹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居然还能弹钢琴,至少也是业余十级的水平。崔慧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