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爸,这好像是北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会受到影响。

    但问题是,北宋初年,其他的禁军也特么贼牛哔啊!谁不是精锐?新军的长处在于忠诚度,在于训练和指挥不分离,在于灵活性,在于没有层层掣肘,这些优势在二十年以后将是天差地别一样的明显,但是现在来说,还真是未必,都是百战精兵,有没有指挥其实都差不多,这帮兵油着呢。

    最关键的是,他们只有四千多人,而且是新整合的,各营之间完全就不熟悉,指挥使也是新上任的,不了解各营之间的情况,所谓的指挥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

    所以,压力真的很大,他和韩崇训现在每天都在给将士们操练,眼看着离出征已经没几天了,韩崇训上火的直牙疼。

    相比之下,李处耘的状态就比较诡异了,这几天一直都没来找孙悦的麻烦,应该也是顾不上,这货在后周的时候就是赵匡胤的幕僚,却是从没有这样独自领军的时候,所以格外的兴奋。

    虽然这次主帅是慕容延钊,但在他的心里,监军才是实际上的头,自己才是官家的心腹,什么狗屁天下第一军人,不过是后周的余孽罢了。

    所以,心中畅想着,自己这次险死还生,连灭两国,立下大功凯旋回朝,看那赵普还怎么在自己面前嘚瑟,到时候一脚把他踢政事堂去,老子来当这个枢密使。

    想着想着,李处耘就有点飘了。

    几天的时间一晃就过,一转眼到了出征的日子,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吃了早饭,看着家人的兴致都不怎么高,孙悦笑道:“别这样,我一个都监,又不用亲自拿着刀子砍人,就是个凑热闹混军功的,大宋以堂堂正正之师伐两个弹丸小国,还能打输了不成?与其瞎操心,不如想想怎么给我办凯旋归来的欢迎仪式。”

    孙春明叹息道“毕竟是战场,注意保护好自己,实在不行啊,你就一直待在慕容延钊的身边,军功不军功的,咱们爷俩也不在乎,就是寸功不立,咱也能混个宰相当当,唉,当时怎么就让你进了枢密院了呢?你一个书生,在政事堂待着多好,还能有魏相帮衬。”

    孙悦笑笑道:“爹你这是干啥,说的我心里都毛了,本来信心十足的,你这一说好像我要去打什么苦战似的,好了,我走了,枢密院报道去了。”

    到了枢密院,发现枢密院的风格跟家里完全不一样,可能是因为李处耘飘了的原因,整个枢密院完全是喜气洋洋的,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要打仗,而是凯旋回来了似的,可能在他们的心里,这一趟随军的官员回来都能连升三级吧,那羡慕嫉妒的情绪简直溢于言表。

    上一次李处耘开会孙悦没来,所以孙悦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随军的同僚,客客气气鞠躬一圈之后,孙悦居然惊诧的没发现自己应该归谁管。

    我的直属领导呢?

    李处耘是全军的监军,跟慕容延钊一个级别,孙悦跟他差着好几层呢,所以孙悦并不是他的直接下属。

    他的新军成立之后,被归到了殿前司,毕竟殿前司的点检就是赵匡胤本人,所以新军的指挥使才会是殿前司的韩帅,可是这趟出兵呢?禁军派的是侍卫司的人,因为侍卫司刚拆分,赵匡胤也想借着这场战斗验证一下成色。

    侍卫马军的都监是张勋,侍卫步军的都监是卢怀忠,孙悦拜了一大圈,发现这俩人居然都管不着自己,还是李处耘皱了皱眉道:“算了,你就坐过去吧,这就你一个殿前司的都监,你就代表殿前司吧,直接听命于我便是。”

    哈?我!代表殿前司!变成殿前司都监了?这玩笑开的有点大吧,而且关键是我特么不想直接听命于你啊!

    往卢怀忠的后面一座,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这特么不是自己的位置啊。

    不过坐下的时候,孙悦仔细的想了想,确实是没有张勋和卢怀忠两个人的名字,这两人可以在这个时候就当上一司都监,地位几乎是不在曹彬之下的,以自己对宋史的了解程度居然听着都不耳熟,果然,这是被李处耘给坑了,要不然日后怎么不得混个枢密副使之类的大官当当。

    于是,孙悦心里越发坚定了他要跟李处耘开怼的决心。

    正想着,便听耳边炸雷似得喊道:“孙悦!本监在说话,你是不是又分心了?给我好好听讲,再有下次,军法伺候。”

    嗯……见到慕容延钊之前,还是乖一点吧。

明天上架() 
求支持。

    这本书收藏成绩还算不错,现在是一万四。是我写书两年上架前最高的,现在就看订阅了。

    不卖惨了,兼职写书挺累的,不过这年头,想干点啥都不容易。

    明天应该是五更,最近感冒,生病,状态不好没存稿。欠更尽量在两周之内补上。

    之前说过,一个书单加一更,我也忘了欠几更了,就都加了吧,目前一共是三十二个书单,那就加三十二更吧。

    上架后看成绩,如果能让我养家糊口,我就全职写书,每天保底三更,偶尔加更,如果不理想,那就尽量两更。

    所以,求支持啊。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武之争() 
当李处耘的大军成功与慕容延钊会师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了。

    时隔将近两年,再见慕容延钊,孙悦发现他比之前在开封的时候更瘦了,瘦的跟麻杆似的,两个黑眼圈都快到鼻孔了,身上披着一件特别厚的紫貂裘,一走路身体都直晃,好像风一吹都要倒下似的。

    相比之下,李处耘身穿一明光重铠,留着根根坚硬的胡子,面如重枣,眼似驼铃,手持一长长大砍刀,身背一黑漆金丝的三石强弓,骑在马上雄赳赳气昂昂,举手一抱拳,怎么看怎么硬派,往他边上一站,怎么看那慕容延钊怎么像文人,而李处耘倒像个征战沙场的武夫。

    “李监军,路途辛苦了,襄阳蛮夷之地,无甚佳物,枢密院的各位快进帐喝一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李处耘却道:“不必了,我们虽是文官,却也没慕容主帅想的那么娇气,战事紧急军情如火,还是先商讨破敌之策吧,请慕容主帅召集众将,本监军要在白虎账开会,也顺便认识认识山南这边的诸位将军。”

    说着,李处耘随意的将手一抬,算是行了礼了,便径直的走了。

    慕容延钊当真是好不尴尬,脸上唰的一下就有些青了,这算什么?下马威?

    这一仗,赵匡胤可以说是下足了决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足足给慕容延钊调去了南方的十州兵马,凑了六七万人,号称十万大军,说实话要不是为了等李处耘这个监军,慕容延钊此时说不定已经在江陵城饮酒作乐了。

    也因此,在这么多人马面前,李处耘带的不到三万禁军其实也就是个锦上添花,此时的大宋可并不同于一百年以后,经慕容延钊亲手调教的山南兵,还真不见得就比禁军弱,再加上他两年前还是禁军第一人殿前都点检,禁军将领也不敢跟他拿大啊,所以在正常人看来,李处耘就是来给他当幕僚的。

    当然,那是对正常人来说,可问题就在于,这李处耘他根本就不是个正常人,或者说,领兵作战的兴奋,让他已经有点像是个神经病了。

    在他心里,现在的慕容延钊就是个山南节度使而已,论官职,他这个枢密副使给个地方节度使一点脸色又算的了什么?论关系,他是赵匡胤亲信中的亲信,陈桥兵变的执行人,而慕容延钊,则只是个后周的余孽,论差遣么,监军和主帅本就没有谁大谁小之说,老子又不是不知兵。

    李处耘早就把这场战争当做他自己叫板赵普的舞台了,所以他不允许任何人来抢自己的风头,慕容延钊也不行,相反,正因为慕容延钊的威名太大,他才更要狠狠压一下他的风头,这样才能将指挥权抢过来么。

    慕容延钊青着脸,狠狠地吸了一口气,又因为空气太凉,他的身体太虚,忍不住的就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跟着李处耘来的大大小小的枢密院官员一看自家老大这么硬,自然连忙小跑着就跟上随着李处耘去大帐议事了。

    在他们看来,这是枢密院和军方第一人的一场无声较量,自己是枢密院的,难道还能站在慕容延钊的一边不成?以至于,慕容延钊在这咳的都快吐血了,他们却谁也不敢多看一眼。

    当然,孙悦是个例外。

    “慕容大伯,您没事吧。”

    慕容延钊咳了半天,面色苍白,但对孙悦的这句关心却很是受用,孙悦是枢密院的人,这好歹算是给了他一个台阶,因此笑笑便道:“没事,习惯了,人快死了,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蹦出来气我了,两年不见,你倒是长高了不少,都当上一军都监了啊,真是出息,快去吧,那毕竟是你的上官,伯伯不怪你。”

    “慕容大伯要好好保重身体啊,对了,我爹前些天收到一根三百年的老参,他便让我给您带来了,就在我的行军背囊里,您等一下我找一找。”

    慕容延钊笑的更开心了,道:“你爹有心了,那我就不客气了,带我谢谢他。”

    “应该的,慕容伯伯乃是国之栋梁,一定要保重身体才是,那我就先去了伯伯。”

    “嗯。”

    孙悦毕竟是枢密院的官,总不可能做的太过分,一直陪着慕容延钊那就太不是那么回事了,便也跟上了枢密院的大部队。

    还没等孙悦走远,便清清楚楚的听到后面一个炮仗似得声音道:“大帅!那姓李的居然敢给您脸色!他以为他是个什么东西啊!要不大帅,今晚上我找几个弟兄,打他一顿,或是干脆弄死他得了。”

    这声音跟小钢炮似的,分明是故意说给李处耘听的,虽说只是毫无意义的嘴炮,但也未尝不是一种威胁。

    虽然赵匡胤重文轻武的意思虽然已经很明显了,按说枢密院也确实是应该压武将一头,但是,人的思维惯性可不是赵匡胤一纸制度就能立刻改过来的,韩琦能将狄青压的跟孙子似的,那是因为大宋百年来重文轻武已经成为习惯,而此时毕竟刚过了五代十国,在人们的想法里,书生才是百无一用,后周的十年里,因为被主帅看着不顺眼而被砍的监军足有两位数,柴荣不也忍了么?

    难道刚登基仅仅三年多的赵匡胤,威望已经超过了那个霸凌天下连契丹人见了都要退避三舍的柴荣了么?似乎并没有吧。

    所以将士们相信,他们哪怕是真的杀了这个所谓的监军大人,赵匡胤也顶多不过是下一道圣旨,将慕容延钊痛骂一顿,该有的封赏一样都不会少,这有什么的呀?

    这,就是五代十国的惯性。兵骄,将悍!

    文官?官家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书生,而跟领兵在外的大将翻脸呢。

    慕容延钊摆了摆手,制止了将士们的胡说八道,因为他很清楚,赵匡胤不是柴荣,柴荣一生勇猛精进,所以敢于驾驶着一辆没有缰绳的马车去驰骋,而赵匡胤,你信不信这两马车哪怕有一丁点的颠簸他就会先停下来,修好车再去作战。

    李处耘在他眼里确实不算什么,可这个监军,毕竟代表着赵匡胤,如今他病入膏肓眼看着就要死了,他既不想割据一方听调不听宣,也不打算让他儿子世袭他的节度使,何必要在死之前给自己已经当上官家的小老弟添堵呢?

    忍忍得了。毕竟他死后还想要混个好一点的追封呢。

第一百四十九章 使() 
进了大帐,李处耘看他的目光凌冽的好似刀子一般,刚才他给慕容延钊下马威,枢密院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懂事的跟着他晾着慕容延钊,就这孙悦多事,这倒是给了慕容延钊面子,可他的面子往哪放?

    孙悦却不理他,他的官职低微,离李处耘本来就远,索性自顾自的搬来小凳,好整以暇地坐在大帐几乎靠近门口的位置。

    不一会,慕容延钊终于也带领着大大小小的军中将领来了,抬头瞅了一眼,这李处耘还算知道点分寸,并没有坐在首位上,将主帅的位置给他留着,便自然而然地坐下了,开口道:“既然李监着急开会,那咱就开一下吧,李监,你有什么主意,拿出来议一议吧,咱是先打荆南,还是先打湖…南。”

    荆南的首府是江陵城,也就是后世的湖…北荆州,而湖…南也就是后世的湖…南,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他们现在人在襄阳,自然是离江陵更近一些,两地之间还隔着长江呢。

    但是,从政治角度上说,他们是接到了湖…南周保全的求援信,来帮周保全平叛的,这是他们的出师之名,而荆南呢,人家可老实了,老实到了一月三贡的地步,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趟出来肯定是要顺手把荆南也灭了的,但怎么灭,什么时候灭,以什么借口灭,这里面的说法就比较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