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记(译注版)-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必据兵卫官,慎毋送丧②,毋为人所制。”辛巳,高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③,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④。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⑤。

①军北军:统领北军。军,居,统领。慎:千万,一定。③诸侯王:《集解》引蔡邕曰:“皇子封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加号称王,故谓之诸侯王。王子弟封为侯者,谓之诸侯。”④秩:等级,次序。⑤“以吕王产为相国”二句:《会注考证》引梁玉绳曰:“产为相国,当在七年七月。”又“禄女为后,当在四年少帝弘即位之时”。此处记于吕后死后,恐误。 

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朱虚侯刘章有气力①,东牟侯兴居其弟也,皆齐哀王弟,居长安。当是时,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畏高帝故大臣绛、灌等,未敢发。朱虚侯妇,吕禄女,阴知其谋。恐见诛②,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诛诸吕而立,朱虚侯欲从中与大臣为应③。齐王欲发兵,其相弗听。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召平乃反,举兵欲围王,王因杀其相,遂发兵东,诈夺琅邪王兵,并将之而西④。语在《齐王》语中⑤。

①有气力:有气概,有勇力。②见诛:被杀。③为应:接应,做内应。④并:一并。⑤《齐王》语:指《齐悼王世家》。《史记》记事凡用“互见法”时,常用“语在××语中”或“语在××事中”提示。“××事”或“××语”,即指该人的“本纪”、“世家”或“列传”。 

齐王乃遗诸侯王书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王齐。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为齐王。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①,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②,灭梁、赵、燕以王诸吕③,分齐为四④。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⑤。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⑥,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⑦,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⑧,宗庙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诛不当王者。”汉闻之⑨,相国吕产等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灌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权兵关中⑩,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①春秋高:指年纪大了。②比:接连,连续。三赵王:指刘如意、刘友、刘恢。③吕后徙梁王刘恢为赵王,后杀之,封吕产为梁王;连杀三赵王后,封吕禄为赵王;杀燕王刘建之子而除其国,封吕通为燕王。刘氏三封国被吕氏所取代。④分齐为四:指在齐地,另建吕、琅邪、城阳三国,把原来的齐国一分为四。⑤惑乱:昏乱,糊涂。⑥春秋富:意思是指年纪小。⑦严:重,加重,加强。威:指威势。⑧矫制:假托帝命。矫,假传(命令)。⑨汉:这里指朝廷。⑩权兵:意思是掌握军权。 

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朱虚等,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①,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②,犹豫未决。当是时,济川王太、淮阳王武、常山王朝名为少帝弟,及鲁元王吕后外孙,皆年少未之国,居长安。赵王禄、梁王产各将兵居南北军,皆吕氏之人。列侯群臣莫自坚其命③。

①畔:通“叛”。②合:交战。自坚:意思是自保。 

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曲周侯郦商老病,其子寄与吕禄善。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寄往绐说吕禄曰①:“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②,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将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③,欲归将印,以兵属太尉。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④,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吕禄信郦寄,时与出游猎⑤。过其姑吕嬃⑥,嬃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⑦。”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

①给:欺骗。②藩:籓篱,指诸侯王的封国。③信然:相信。“然”,以为对,同意,相信。④或:有人,有的。便:合适。⑤时:时时,经常。⑥过:过访,拜访。⑦无处:指无容身之处。 

左丞相食其免。
八月庚申旦①,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②。欲诛诸吕告产,乃趣产急入宫③。平阳侯颇闻其语④,乃驰告丞相、太尉。太尉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通尚符节⑤,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⑥。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⑦,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吕禄以为郦兄不欺己⑧,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太尉将之入军门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⑩,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太尉行至(11),将军吕禄亦己解上将印去,太尉遂将北军。

①八月庚申:上文已有“八月丙午”(八月二十六日),八月不可能再有庚申日,此处当作“九月庚申”(九月十日)。《会注考证》引《通鉴考异》云:“此当作九月”,引张文虎曰:“庚申,九月十日也。”。②合从:这里指联合。从,同“纵”。③趣:同“促”,催促。④颇:很,这里有大体上,基本上的意思。⑤尚:掌,主持,掌握。符节:古代朝廷用作信物的凭证。符,用竹、木或金属制成,上书文字,剖分为二,各执一半,使用时二者相合为验。节,以竹制成,用以证明身分。⑥内(nà,那):同“纳”,接纳,使进入。⑦守:掌管。⑧兄(kuàng,况):郦寄的字。⑨将:持。⑩为:助,这里是拥护的意思。袒:裸露。此处指露臂。(11)行至:指还没到的时候。行,将。 

然尚有南军。平阳侯闻之①,以吕产谋告丞相平,丞相平乃召朱虚侯佐太尉。太尉令朱虚侯监军门。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②。”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裴回往来③。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④,乃遣朱虚侯谓曰:“急入宫卫帝。”朱虚侯请卒⑤,太尉予卒千余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日餔时⑥,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⑦,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史厕中。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以为“平阳侯闻之”二句“与上下文不接,且前已言平阳侯驰告丞相、太尉矣,其为重出无疑。”当删。②入:使入,让……进入。③裴回:同“徘徊”。④讼:公开。⑤请卒:请求给予兵卒。⑥日餔(bu,阴平不):傍晚。《说文》:“餔:申时食也。”意思是吃下午饭。(“申时”,等于现在下午三时至五时。)。⑦以故:因此。 

朱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朱虚侯①。朱虚侯欲夺节信,谒者不肯,朱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②,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③,无少长皆斩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嬃④。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遣朱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①劳:慰劳。②因:凭。③分部:分班。④笞:古代用鞭子竹板拷打的一种刑罚。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①:“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之子②,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③。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适子为齐王④,推本言之,高帝适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⑤,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钧)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⑥,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辞谢。再反⑦,然后乘六乘传⑧。后九月晦日己酉⑨,至长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共尊为天子。代王数让,群臣固请,然后听。

①阴谋:秘密策划。②子之:以之为子。按:上文已说“孝惠后宫子”,又说“孝惠皇后无子,取美人子名之”,那么梁王、淮阳王、常山王都是孝惠之子,只不过不是张皇后之子。诸大臣所以这样说,是为了诛绝吕氏而制造的借口。(参用梁玉绳说)③吾属:我们这班人。无类:绝种。指被杀光。④适:同“嫡”。⑤外家:即外戚。⑥见子:现存的儿子。见,同“现”。⑦反:同“返”。⑧六乘传:六辆驿车。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传,驿车。⑨后九月:闰九月。晦日:月末那天。 

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①。”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②。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泽谕告,亦去兵。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③。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④?”滕公曰:“出就舍。”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驾⑤,迎代王于邸。报曰:“宫谨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宫⑥。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⑦,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听政⑧。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⑨。

①除宫:清理皇宫。这里指搜查清除吕氏残余。②顾:回头看。麾:同“挥”,意思是挥手示意。掊(fù,付)兵:放下兵器。掊:仆倒。③乘舆车:天子所乘坐的一般车驾。④将:带领。安之:到哪儿去。⑤法驾:天子举行典礼时所乘坐的车驾,也叫金根车。⑥即夕:当天晚上。⑦端门:正门。⑧听政:处理政事。⑨有司:主管官吏。古代设官分职,事各有专司,所以叫有司。 

代王立为天子。二十三年崩,谥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①,故惠帝垂拱②,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③。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④,衣食滋殖⑤。

①无为:古代道家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汉初“黄老之学”直接承继、发展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汉初统治者崇尚无为而治,为政清简,得以休养生息,奠定了汉世之盛。②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无所事事,不费力气,这里是颂扬无为而治。③晏然:安定的样子。晏,安。④稼穑:泛指农业生产。种植叫稼,收获叫穑。⑤滋殖:滋长,增加。 

孝文本纪第十

解惠全 白晓红译注

【说明】这篇本纪记载了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的种种仁政,赞颂了他宽厚仁爱、谦让俭朴的品德,刻画出一个完美贤圣的封建君主的形象。
这篇本纪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录了许多文帝的诏书,“且所行政事,又足以副之,非讬诸空言者比也。”(《史记评议》)以此直透核心,表现文帝的贤德。这些诏书一方面反映了文帝治天下的才能,一方面反映出文帝仁爱的内心世界和俭朴的思想品格。而后者更能感染打动读者。如废除连坐法和肉刑的两个诏令,就体现了文帝不株连无辜、不摧残肉体的人道精神。再如遣列侯之国、罢卫将军军等诏令,以及遗诏,都贯穿着文帝不劳苦百姓和节省财力的用心。诏令大多以“上曰”的形式出现,口吻真实,感情诚挚,说得入情入理,对于展现文帝“专务以德化民”的内心世界起了重要作用。
这篇本纪没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和场面,作者只是用舒缓的语调,按照年代顺序选择关键事件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同时也饱含了作者对一代明君的追慕和向往之情。如一开始描写文帝即位和立太子的过程中,表现了他的周详慎重和谦让。又如写缇萦(tíyíng,提营)上书救父,写文帝取消修建露台的打算,以及对南越王、吴王刘濞等人的以德报怨,对匈奴的或战或和,既强硬又不失灵活等等,都表现了文帝的仁爱、宽厚和以国家、百姓的安宁为重。在这篇本纪的结尾,作者还巧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