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杀戮。之后的历代教皇以在天堂里预留特殊地位和赦免所犯罪孽为诱饵,诱使大
批信徒加入圣战。

    1202年,英诺森三世接过了光荣传统的大旗,发动了第4 次十字军东征。这次
战争的显著战果就是血洗君士坦丁堡和摧毁圣索非亚大教堂。历代君主的坟墓被玷
污,圣徒的遗物被窃走,包括修女在内的大部分女性遭到了强暴和虐杀。一个世纪
以前东正教教廷就和罗马教廷脱了勾,因此在罗马教廷看来,他们遭此厄运纯属活
该。

    在英诺森三世的任上,组织儿童十字军也是受到极大激励的反无神论主义的运
动。数以万计的男孩们信仰在胸,在没有成人指导的情况下浩浩荡荡地横穿欧洲大
陆,准备解放耶路撒冷。第1 梯队的3 万多个孩子在法国牧羊少年斯蒂芬的领导下
还没出法国就败给了一群奸商,他们被贩卖到了北非的奴隶市场。第2 梯队的两万
多孩子一路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脉并到达了意大利,但也被人擒获,杀的杀、卖的卖。
之后,英诺森三世“仁慈地”解除了小部分幸存者在加入十字军时立下的军令状。

    尽管十字军和穆斯林的对抗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英诺森三世却是第一个利用
十字军在天主教内部窝里反的教皇。被称为“清洁派”或是“阿比尔派”的天主教
派系在法国东南一隅发展势头一直良好,他们信奉不同的天主教教条(清洁派教徒
们是恪守严格道德规范的苦行僧,他们相信生命的二元性,即良民就是良民,恶人
就是恶人,良民不可能有邪恶的思想,恶人也不可能拥有美德)。英诺森三世不能
容忍他们的存在,一直希望将他们根除。他在号召开展针对清洁派的圣战时吼道
“杀死异教徒”,并许下了和攻打穆斯林时一样的诺言。

    在教皇的鼓励下,迫不及待的将士们立刻投入了那场荒唐的大屠杀之中。
 

    教皇的军队首先进攻了清洁派重地贝济耶城。他们命令城中的天主教教徒交出
所有的异教徒,否则就连他们一起杀掉。很多人拒绝了这个命令,并把清洁派弟兄
们藏到了教堂古老的避难所里。军令如山倒:“把他们都杀光,上帝会庇护他的子
民的。”在马利亚·抹大拉教堂里,天主教徒和清洁派教徒挤在一起。教堂外面,
他们的城市正在遭受摧残。两名牧师一直诵着祷文,直到教堂的门被教皇军团攻破。
所有的人都难逃一死,就连那两个正在做祷告的牧师也不例外。

    教皇军团摧毁了贝济耶城之后,把当时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写信汇报给教皇:
“陛下,今天我们一共杀了两万多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都没放过。”英诺森三世不
但没认为如此血腥的屠杀是一种耻辱,反而为之欢欣鼓舞,并让他们继续努力。在
布拉姆城,他们割掉了所有清洁派教徒的鼻子,并挖出了他们的眼睛。他们留下了
其中一个人的一只眼睛没有挖,为的是让他领着其余满身是血的教徒走到卡巴莱城
去警告那里的居民。

    下一个遭殃的城市是米内尔瓦,140 位清洁派领导人被拉到城外的草地,那里
为他们堆起了巨型火葬台。当时一位忠于教皇的编年史官记载道:“根本用不着我
们的人把他们扔进去,相反,他们在自身的邪恶中执迷不悔,自愿走了进去。”从
此,烧死异教徒的习惯流传了下去。

    英诺森三世杀死的天主教徒比历史上最野蛮的罗马皇帝杀掉的还多,但他一点
儿也没觉得这有多讽刺。看到这个结果他感到很愉快。他曾给一名效忠于他的骑士
写道:“人们为了上帝仁慈的功绩歌颂并感谢他,同时还有那么多忠于正统信仰的
人前仆后继地协助上帝对抗他最有害的敌人。”




  

 

             第六章  熊熊烈火

    英诺森三世的侄子,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在1232年创办了宗教裁判所。从此,他
延续了叔叔的做法,并把迫害异教徒正式列人教廷的职责。“迫害异教徒是每一个
天主教徒的责任。”格列高利九世宣称。从那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大批凶残的审判
官们用恐怖的手段镇压着所有偏离正统教义的迷途羔羊和大胆质询教廷的人。

    天主教徒们被怂恿揭发检举他们之中的异端分子,否则就会被逐出教会。一时
间,连父母和儿女之间都开始互相出卖。任何对别人不满的人都可以把对方告上法
庭,以此除掉自己的敌人。

    所有被告发的人都会被秘密地拖到宗教裁判所,回答针对自己的一切指控。被
告不能带任何为自己辩护的证人,而举报人都是匿名的,因此几乎没人会被宣判无
罪,而且被告也没有上诉的权利。

    一旦被告被宣判有罪,他便会被移交给非宗教机构,由这些机构安排他的火刑
事宜。

    为了让新兴的宗教裁判所开局良好,格列高利九世曾经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亲
自公开签署判决书。他还任命了彼得·塞拉(Peter Seila )和威廉·阿诺德(William
Arnald)这两名最早的全职审判官,还有西班牙宗教法庭罪大恶极的执行官托马斯
·德·托尔克马达(Tomas de Torquemada )。另一个审判官罗伯特·勒布格尔
(Robert 1e Bougre)深入法国的香槟地区,去调查当地主教允许异教徒在自己教
区里发展的问题。结果整个香槟地区的人都受到了审判,包括主教在内的180 人被
送上了火刑柱。

    格列高利九世死于1241年。没过多久,他的继承人英诺森四世为宗教审判所书
写下了绚丽的一笔——酷刑拷打。现在,就算是意志再坚定的异教徒也会招供了。
证人们也得受刑,不过14岁以下的男孩和12岁以下的女孩可以免刑。英诺森四世还
大发慈悲地要求审判官在用刑期间不许让受刑者残废或死去,但是这样的错误一直
无法避免。他还规定每个人只能受一次刑,但这就是条款解释的问题了——有时候
一次刑讯能持续好几个星期。

    后来还出版了一本审判官手册,大家都管它叫《亡者之书》(Book of the Dead)。
这可不是法学著作:接受审问之人若自行招供则可裁定为有罪。若拒不招供,但有
他人证词证明其有罪,也要裁定为有罪。如果该人承认了针对他的所有指控,那么
他绝对犯下了所有罪状,但是如果他只承认了一部分罪行,他也仍然应该被判定犯
有所有罪状,因为他招供的部分证明他有能力犯下所有罪状。

    肉体刑罚是已知最有益且最有效的令人忏悔的办法。因此,宗教裁判所的法官
有权根据受审之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决定采取何种刑讯方法以达到最佳效
果。

    如果那无耻的罪人在受过所有刑罚之后仍然否认他的罪过,那么他就是魔鬼的
牺牲品。这样的人不配受到上帝仆人的同情,也不配受到神圣教廷的怜悯与宽容—
—他是地狱的子民,就让他和那些永世不得翻身的罪人一起腐烂吧。




  

 

             第七章  盛气凌人

    红衣主教本尼迪克特·加塔尼(Benedict Gaetani)并不是虔诚的信徒,但是
心诚与否并非是当教皇的必要条件,而且这个人一心想爬到那个位子上。教皇席位
在这个世界上最为显赫,而且加塔尼也特别想占有这个席位带来的权力和财富。
1292年,教皇尼古拉四世去世,加塔尼看到了一线希望。

    当时,罗马的两大望族——奥尔西尼家族和科隆纳家族正在进行激烈的争斗,
他们两家尖锐的矛盾直接反映在选举下一任教皇的主教团的意见中。一半成员希望
下一任教皇出自奥尔西尼家族,而另一半成员则希望科隆纳家族胜出。选举陷入了
无望打破的僵局。好几个月过去了,人们仍然看不到新教皇的影子。

    本尼迪克特·加塔尼既不拥护奥尔西尼家族,也不拥护科隆纳家族,而且对于
任何一方而言,他的表现都是特立独行的。选举团的主教们无休止地争吵时,他在
一旁伺机观望,并认为他们最后会选自己作为折中方案的。但下面发生的事情给了
他不小的打击。选举团里的一个主教可能是打趣地提议他们不如结束对峙,选“摩
罗尼的彼得”这位知名的隐士当教皇算了。其他的主教们不顾这个提议是否只是个
玩笑,一致同意这个建议,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已经互相看看就想吐了。于是他们长
途跋涉地来到了彼得在山中修行的岩洞,宣布他这个迷惑不解的隐士成为教皇。

    长期以来,世间的教皇全是从罗马的富豪之家里选拔出来的,所以大多数人都
觉得这个质朴纯洁的人能够当选一定是圣灵插手的结果。但本尼迪克特·加塔尼并
不这么认为。他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上了天,而正在上演的这出滑稽剧令他羞愤不
已。虽然他必须得接受这个结果,但他的心里早就有了一番盘算。

    “摩罗尼的彼得”现在是教皇切莱斯廷五世,世俗的教皇政务令他这个外行头
晕脑涨。他习惯于在深山老林里修行,而不是统治整个天主教世界。疑惑重重的教
皇便把加塔尼当做专职顾问来咨询,而加塔尼正挖空心思地想把教皇领下台呢。据
记载,加塔尼在切莱斯廷五世的房间里安了一根管子。每天晚上教皇就寝的时候,
他就在管子那端低声呢喃道:“切莱斯廷,切莱斯廷,放下你的政务吧。对你来说
这件事太大了。”切莱斯廷五世认为他听到了上帝的声音,于是欢天喜地地辞职了,
本尼迪克特·加塔尼旋即当选为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在安心享受权力之前,卜尼法斯八世先得除掉自己的前任。

    前教皇切莱斯廷五世虽然变回了“摩罗尼的彼得”,但是他退位以后仍然有很
多人拥戴他。卜尼法斯八世不能容忍前教皇切莱斯廷五世成为民众忠心的焦点。尽
管彼得不求别的,只求回到山洞里继续平静地祈祷,但他仍遭到了逮捕和拘禁。几
个月以后,他死在了污秽的囚洞里。
 

    虽然彼得在肮脏的监狱里渐渐腐烂,但他的追随者们仍然认为“他放下了教皇
的头衔,像神灵一样休憩在缀满紫色和金色饰物的躺椅上”。彼得在被捕以后给卜
尼法斯八世下了一条非常准确的预言:“你像狐狸一样溜了进来,你将像狮子一样
统治,并像狗一样死去。”

    卜尼法斯八世对他的预言充耳不闻。新教皇的对手不在了,这下他要好好地享
受世界上最伟大的统治权了。他穿上了最华丽的紫色长袍,并在罗马各地都竖起了
自己的雕像,显然他深谙此道。他睥睨一切,并把所有和他交往的人都拒之门外。
阿拉贡国王的使节杰拉尔德·阿尔巴拉托写道:“主教们全都盼他早点儿死,他们
无法继续忍受他的残暴。红衣主教兰布尔夫说,和这样的人一起生活还不如死了的
好。他巧舌如簧而且眼观六路,但是他身体的其他部位全都烂透了,所以他也活不
了多久。”

    卜尼法斯八世与中世纪最后几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英诺森三世等人一脉相承,
他也公开宣称教皇的最高权力,其声势之大简直盖过了他的前辈们。“罗马教皇就
是法律,”他号令天下,“只有不加思考地服从于罗马教廷才是得到救赎的基本要
素。”虽然卜尼法斯八世既缺乏对宗教的虔诚态度,又没有道德准则,但他可以大
言不惭地说:“我们声明、宣布并阐述我们的一贯立场——对于每个人来说,要想
得到救赎就必须臣服于罗马教皇。”

    而他在私下里说的话和他的公开言论就差之千里。

    “怎么啦,和女人、男孩子上床就与搓搓手一样简单。”这是他对性道德的看
法,而且如果他不是教皇的话,他对灵魂不朽的看法也会让他上火刑柱的:“希望
死后永生的人和餐桌上那只烤鸡没什么差别。”

    卜尼法斯八世的议事日程上没有精神救赎那一项,只有聚敛钱财的计划。一位
西班牙外交官给他下了个不错的结论:“这位教皇只关心3 件事:长命百岁、荣华
富贵以及家底雄厚。”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至少是最后两个目的,卜尼法斯八世利
用教廷的财产在罗马周边地区不断攫取土地和城池,他想建立起可以匹敌罗马所有
望族的加塔尼王朝。然而,加塔尼家族的扩张却损害了科隆纳家族对财产和继承的
特权。他们之间必然的冲突最终导致卜尼法斯八世不光丢了面子,还丢了教皇的统
治权。

    一切始自一次大胆的抢劫。科隆纳家族的年轻成员斯蒂芬·科隆纳(Stephen
Co1onna )劫掠了一辆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