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遥控大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

    哪怕的面对传说中百战不败的清兵,哪怕以前曾经对清军心存畏惧,也只能以命相拼。

    为了让自己可以活到战斗结束的那一刻,为了让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和等着丈夫归家的婆娘,只能死拼。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运、家人的命运,全都维系在那个小小的枪尖之上。

    既然已经上了战场,那就没得退了!

第五十八章凶猛突击() 
杨晋祝紧紧抿着嘴唇,仿佛看不到对面的辫子兵已经挥舞起来的狼牙棒,只是奋力挺起手中的大铁枪,仿佛要把所有的力量全部倾泻出来,不顾一切的突刺、突刺、再突刺

    这个简单到了极致的突刺动作,杨晋祝早已经做过千万次。指挥使李大人给他衣裳给他吃食,每个月还有可以养家的军饷,就是为了让他掌握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这是一个致命的动作。

    半年多夜以继日的训练,良好的伙食和长官的皮鞭,让杨晋祝早已把突刺练的纯熟,便是睡梦当中也可以毫不走样的做出来。

    “噗”

    沉闷的声响好像是刺破了一个装满了米袋子,铁枪带着巨大的力量以非常致命的角度刺进一个清军刀牌手的腰里。保持着前进姿态的杨晋祝猛然垫步,借着前冲的惯性把敌人挑离了地面,狠狠的一甩。

    杨晋祝后面的刀兵抓住机会跳了上去,一刀砍下敌人的脑袋。

    首级就是军功,敌人的脑袋是很金贵的物品。

    刀兵战友扭头朝着杨晋祝笑了一下,两个清兵猛然从队列中蹿出,两把长刀从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片劈头盖脸的劈砍下来。

    又是突刺。

    杨晋祝和他身旁的几个枪兵希望可以借助凶猛的突刺逼退敌人,掩护战友退回到队伍当中。

    “当”

    脆响当中,长刀重重的砍在枪套以下的枪颈部位,杨晋祝的双手已经被震的发麻了,枪杆居然被直接斩断,枪头掉落在地,手中只剩下一截光秃秃的枪杆儿!

    清兵的长刀毫无悬念的砍在战友身上,在把他的脑袋砍的凌空飞起的同时,半个肩膀也被劈了下来。

    无头的颈部露出如同瓷釉一般洁白的脊柱骨碴,瞬间就被鲜血染的通红,在心脏的强大搏动当中,鲜血迸射起一人多高,纷纷落下的血珠子溅了杨晋祝满脸,好像下了一场血雨。

    亲眼看着战友丧命,杨晋祝居然没有半点悲伤、愤怒之类的情感,唯一的感觉就是:原来的人血可以喷那么高!

    这个时代,这个世道,人命不值钱,也没有那么多的悲悯。在随着乡亲们逃难的路途中,杨晋祝早已亲眼目睹过很多次死亡,可以说是习惯了,也可以说是麻木了。

    尤其是在战场之上,不是生就是死,没有什么好说的。

    脸上糊着战友的鲜血,听着光秃秃的枪杆,好像没有喜怒的行尸走肉,象平时训练那样突刺、再突刺

    陷入敌阵当中,如同跌进浓稠的泥浆,除了不要命的突刺之外,杨晋祝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一个又一个清兵倒下,更多的敌人在赶过来,战斗力似乎也更加的强悍,杨晋祝明显感觉到前进的阻力在飞速增加。

    队中的鼓手身上带着四支羽箭,要不是锁甲的保护他早就死透了,却依旧按照固定的节奏敲打着小鼓,鼓点不紧不慢,正是杨晋祝和他的战友们最熟悉的节奏。

    枪兵存在的意义就是攻击,永无休止的攻击,前进,只要鼓点不停,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得迈步向前。

    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凌厉的突刺,一回又一回把眼前晃动的身影捅的凄厉惨叫,温温热热的鲜血飞溅到身上,脸上,却没有任何感觉,甚至连一点情感的起伏都没有。只是机械的突刺,然后踏过血泊和地上还在痉挛的敌人继续前进,他们没有时间考虑任何问题,也不需要去考虑。

    时间的概念早已经模糊,根本就不知道过了多久,前面的压力突然一松,那种感觉就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直到这个时候,杨晋祝才惊讶的发现已经把敌人的队形给打穿了。

    手中那截光秃秃的枪杆已经被鲜血染红,杨晋祝自己都记不起捅死捅伤了几个敌人。眼前的敌人突然消失,让他有些茫然。

    身边的士兵和杨晋祝一样,脑袋上蒸腾着热气,浑身上下溅满了星星点点的殷红,仿佛刚刚从血池里冒出来的凶神恶煞。

    用呆滞的目光看了看四周,才惊讶的发现身边的战友已经换了一茬,那些熟悉的面孔全都没有了。

    这一战,三营丁字队丑字旗作为突击先锋的一部分,旗下十二名战兵,包括旗长和小旗长,全部战死疆场,只剩下小兵杨晋祝一人。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虽然杨晋祝浑身是血,却没有受到半点伤害,连皮都擦破一块,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直到这个时候,杨晋祝才想起那个对他很不错的小旗长,那个如同父兄一般的汉子。还有脾气暴躁经常用鞭子抽打他的旗长,还有其他睡一个通铺在一个锅里用同一个马勺的兄弟们,竟然全部都战死了,他们全都把鲜血抛洒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鼻子一酸,悲从心生,眼睛里已经有了一层水光。

    就在这个时候,凄厉的铜哨声响起,每个民兵都能听懂一长一短哨声的含义:朝着中心的认字旗方向靠拢。

    虽然已经打穿了敌阵,但是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只能算是一个开始。虽然每一个民兵的体力都损害很大,甚至已经有人不管不顾的跌坐在地上,想要趁机喘息,但敌人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打穿了敌人的队型之后,就应该展开一个相对宽大的正面,一来是为了扩大战果杀伤更多的清兵,再者也是为了护住两翼防止溃败的敌人再次组织起来趁势倒卷,这本就是原定的作战计划。

    现在却要猬集收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淮扬民练的队友已经溃败了。

    东昌守军根本就没有抵挡住敌人骑兵的高速冲锋,早在淮扬民兵打穿清兵的侧翼之时,他们就首先被打穿了。

    队型被击穿撕裂,问题虽然非常严重,却远远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尽可能的收拢人马,完全有机会倒卷一下。就算不能取胜,最起码也可以拖住敌人。可惜的是,东昌残兵远没有淮扬民兵的士气,被打穿之后直接就崩溃了。

    东昌郡王已经命督战队砍杀了十几个后退的守军,已经无法阻止溃败的洪流。这些已经被吓破了胆的守军不顾一切的朝着后方奔逃!

    在毫无遮掩的情况下把后背露给敌人,基本等于是在找死,不管他们跑的多快都快不过对方的战马。

    清军的骑兵正在肆无忌惮的砍杀溃逃的守军,凄厉的惨叫和带血的马刀让局面变得的更加混乱。

    兵败如山倒,溃败下来的士兵已经收拢不住了。

    守军不顾一切的溃逃,等于是把李乙丑彻底“卖”给了敌人。如果不能及时的撤退,淮扬民练必将淹没在清军的洪流当中。

    局部的胜利,并不能改变整个战场局面,面对这种情况,李乙丑根本就不敢再次突进,只能无奈的把民兵们收拢起来,一边后退一边朝着溃兵靠拢,免得他们被清军杀光。

    整体后退就是前队变后队,只有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才会这么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战略转身。

    “二营垫在队腰。”

    “一营原地不动。”

    “三营在队颈部。”

    “直属队殿后,”

    “弩兵排开,驱散敌人。”

    “转身。”

    一连串的技术动作完成之后,才排着非常密集的队型以不紧不慢的速度朝着侧后方退却。

    淮扬民练有条不紊的整体转向,本身就是一种威慑,让清军不敢过分靠近的同时,也给溃败的东昌守军提供了必要的牵扯和掩护。

    溃败的东昌守军接连越过两道拒兵壕,才终于缓过一口气来,纷纷停住脚步,遥遥望着正在缓慢靠拢过来的淮扬民练。

    对面的清军似乎已经察觉到淮扬民练和守军的差异,并没有贸然穷追猛打,而是很谨慎的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始终保持着威胁的姿态。

    两军汇合之后,这种差异就越发的直观了。

    虽然都很累,但是每一个来自淮扬的民兵都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时时刻刻保持着高度戒备的状态,只要鼓声一响马上就可以再次投入战斗。反观东昌守军,一个个在亡命奔逃中消耗了仅剩下的那点体力,一个个摇摇晃晃早已脱了形骸,别说队型了,恐怕连长官都找不到了。

    同在一个战场,面对同一个敌人,淮扬民练可以打的清兵节节败退,东昌守军却连守都守不住,只一个照面就死伤惨重溃不成军。如此强烈的反差固然是有装备的因素,但更多还是因为东昌守军已经被敌人吓破了胆。

    如此巨大的反差,让东昌郡王羞愧万分,却又无可奈何:“李指挥,鞑子兵实在是太厉害了,根本就顶不住。”

    “两军对垒,无论对错,违令者斩!”

    交战对垒之际,军法从来就是最重要的,若是淮扬民练出现这种状况,不用说督战队就已经上去了。奈何李乙丑终究是客军,东昌守军败都已经败了,现在说这些已经太迟。而且东昌郡王也没有要行军法的念头:弟兄们敢于跟着他出城野战,胆量已经算是很大的了,没有直接缴械投降已经算是对的起王爷了,要是再行军法砍一大堆脑袋下来,恐怕已成惊弓之鸟的守军马上就要一哄而散了。

    “王爷,你这边还有多少人马?”

    “五六百四五百吧。”经过清军的反复砍杀,溃逃下来的士卒还剩下多少,谁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只能大致的估算一下。

    虽然淮扬民兵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相当顽强,也不可能以硬碰硬的方式击败数倍于己的清兵,撤退也就成了不是办法的办法。

    “王爷带着你的人先撤,尽快安排守城事宜。我给你们断后,尽量争取一些时间。”

    按照不成文的规则,客军是可以先行撤退的,东昌本地的人马有责任为他们断后,但是现在

    也只能这样了吧。

第五十九章壕沟之内() 
“在你的那个时代,阵地战对于防守方有着天然的优势。”

    这苏子朋的原话。

    从字面上,所谓的阵地战就是依托有利地形结阵而战的意思,并且曾经和三百多年以后的苏子朋很认真的讨论过阵地战的种种细节。

    说面上的文字,终究比不上活生生的现实,直到现在李乙丑才开始真正领会到了“阵地战”的精髓。

    所谓的阵地,不过是四道拒兵壕,每道壕沟附近都布置了拒马、鹿角桠杈之类的阻碍物。因为时间仓促的缘故,虽然动用了大量的民夫,但是拒兵壕挖的非常简陋,根本就是错落分布的四道弧形深沟而已。

    在原定的计划当中,淮扬民练的任务就是掩护东昌守军撤退,然后利用拒兵壕阻拦清军,给东昌郡王争取一些守城的准备时间。

    几条沟壑,当然比不上坚固的城墙,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就连李乙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直到他亲眼目睹了这个简陋阵地的威力之后,才放弃了凭城死守的念头,也正是这四道看似平平无奇的深沟,让李乙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清军已经发动了两次攻击,每一次都是留下几百具尸体之后无功而返。

    过了未时,清军发起第三次进攻。和前两次相比,这一次进攻的人数更多也更加凶猛。

    就算清军的指挥官是一头猪,接连吃了两次亏之后也早就学乖了。彻底放弃了前两次的那种添油战术,如怒海狂潮一般疯狂席卷。

    那几道拒兵壕确实是个**烦,但只要集中起绝对优势的兵力,哪怕是用人命去填,也能把淮扬民练给填死了。

    汹涌如潮的清兵快速接近,如同涨潮时的海水,到达第一道拒兵壕之时猛然一矮。打头的汉军旗已经在这里吃过两次大亏了,知道速度才是突破的关键,所以不顾一切的跳下深沟,希望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这一片死亡地带。

    最先跳下的清军已经爬了上来,后面的弓箭手已经就位,在壕沟边缘排成密集的两列横队,纷纷拽开弓弦,将密密麻麻的羽箭射上天空。

    “嗖”“嗖”的破空声中,密集如雨的箭矢带着吓人的尖啸声纷纷落下,看起来声势惊人,效果却微乎其微,因为距离太远了。

    淮扬民练的前置部分确实在清军的弓箭射程之内,但最远射程和有效射程根本就是两回事。绝大多数箭矢落在民兵们的阵地之前,密密麻麻的插在地上让人想起收获之后的庄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