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水行周-第5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居心叵测的宇文温,开始挑起话题,李纲确实对饮茶不是习惯,这个时代北方人还是习惯喝酪浆,饮茶被称为“水厄”。
不过侍女的备茶手法让他有些疑惑,因为李纲来到黄州后也喝过茶,记得都是煎或者煮,如今面前的茶却是“泡”出来的。
不煮开就喝,会不会肚痛?
带着这种疑虑,李纲拿起茶杯试着抿了一口,没有预料之中的青叶味,苦涩的味道更是淡了许多,片刻后直觉口中泛起香味。
“大王,这茶确实不错,与下官平日所饮大为不同。”
“当然不同,茶叶不同,备茶的方法也不同,自然风味也不同了。”
“大王在山南七八年,想来已经习惯喝茶了?”
“那是,寡人前些年去邺城,成日里喝酪浆顿顿吃肉还真有些不适应,多亏了带去的茶解腻,才没有闹出水土不服的笑话来。”
说到这里,宇文温又拿起茶杯:“请。”
几轮下来,香茗让李纲赞不绝口,这可不是恭维宇文温,他在山南估计至少要待上一两年,所以再不习惯也得习惯喝茶,而这些“沏”出来的茶确实不错。
毕竟汉沔以及长江一带的风俗便是如此,李纲觉得若平日里喝的茶都有这种水准,想来也不会被人称为“水厄”。
“寻常百姓,喝的是街边茶肆三文钱五碗的煮茶,一个大瓮内放入各种茶叶煮上许久随便喝,那不叫品茗而是解渴,寡人的茶,用的是特殊工艺所制,和普通茶叶大不一样。”
说到这里,宇文温面对自得之色:“一两茶叶,值十贯钱。”
挑衅,第一回合开始。
李纲闻言一愣,一两茶叶价值十贯钱,这排场颇为奢侈,他第一反应是要劝谏西阳王莫要如此铺张,不过转念一想,这位极能赚钱,花自己的钱摆场面也无可厚非。
“大王,此茶如此精贵,下官可不敢多喝了。”
挑衅失败,宇文温没有泄气,因为还有第二回合。
“那可不行,此茶得来不易,难得喝上一壶,先生可知这茶是如何得来的?”
“下官不知,还请大王明示。”
“嗯,此茶采摘之时有讲究,采茶之人须为处子,于谷雨前五日,凌晨时分冒着春寒入茶园,此时露水尚未干涸,正是采茶的最好时机。。。”
“采茶女胸前挂一茶袋,采茶时不能用手,而是用嘴将嫩叶一枚枚叼入茶袋,然后茶袋要藏于胸脯之间以体温暖之。。。”
“还得小跑回茶房体温和汗水慢慢渗入茶中,只有这处子气息,才能让泡来的茶有独一无二的香味。”
如何,有没有一种怒冲冠想要劝谏的冲动?寡人这可是劳民伤财哎!
宇文温满怀期待,就等着李纲飙,然后他就可以反杀,报之前接二连三吃瘪之仇。
“呃,大王,若这般采茶,恐怕愿意喝的人不会多吧?”
“啊,世间无奇不有,有人就喜欢这种噱头也未尝可知,不然如何卖高价?”
第二次挑衅失败,不过不要紧,还有第三回合。
宇文温抿了一口茶,意的说道:“话说这茶叶可是好东西,大饥之时,饥民可采摘茶叶充饥,保得一家老小性命。”
李纲闻言疑窦丛生,他可从来没听说过茶叶能充饥,不由得振奋精神问道:“大王所说,典出何故?”
“不需要查阅书籍,先生可曾赈过灾?”
“下官惭愧,一直未能担任父母官,未曾赈过灾。”
“寡人赈过灾,颇有心得,愿与先生分享。”
“下官洗耳恭听。”
“灾年,尤其是饥荒,若是组织不利,极易酿成人间惨剧。”宇文温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唉,灾民的模样,那可真是个惨。”
“易子而食,唉。。。”李纲也叹了口气,饥荒之年的惨状,史书上可是多有记载,只是这四个字,就能让人心如刀绞。
“如何救灾是个问题,寡人的心得,那就是救灾先得救官!”
“啊?”李纲没想到宇文温居然会说出这种话来,“大王,救灾就是救民,何来的救灾先救官?”
宇文温淡淡的说道:“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
“大王此言谬矣!”李纲惊得目瞪口呆,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此时自己的心情。
“难道不是么!百姓受灾了,谁去给他们赈灾粮款?是寡人,还是先生?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嗯?”
“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寡人去赈灾!不先救官,如何救民!”
“大王此言荒唐!”
李纲怒冲冠,神情激动,顾不得尊卑礼数起身质疑:“此乃谬论!贪官污吏为非作歹,莫非还有理了!”
挑衅成功,《铁齿铜牙宇文温》剧情。
编剧借鉴:宇文温。
大反派:和大人。。。呃,男主角黄州总管宇文温。
大反派:王府长史李纲。(。),,。请:
第二十四章 结论()
西阳王府,黄州长史郝吴伯登门拜访西阳王,在前院轮值的记室刘文静告知西阳王正与王府长史座谈,郝吴伯便在侧厅稍事等候。.┡M
“刘记室在黄州住得惯否?”
“啊,有劳郝长史挂念,如今已适应了。”
刘文静正在刻蜡纸,郝吴伯则饶有趣味的这是宇文温最近鼓搞出来的玩意,叫做“油印”,而刘文静案上一侧放着的木箱,就是油印机。
原理很简单,先在一块平滑的铁板上放张蜡纸,用铁笔在蜡笔上“写字”,实际就是把蜡纸刻穿,把要写的写完之后,可以进行下一步骤。
在平板上放一张白纸,然后把那张写刻好的蜡纸平放在纱网上,用沾有墨汁的木辊在腊纸上滚一下,从而透过蜡纸让墨汁印在纸上,形成字迹。
这种印刷方式很特别,但也很麻烦,用铁笔写字和用毛笔写字完全不同,就像用刀在竹简上刻字般,不熟练的人写刻上一日都弄不好。
州衙里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油印机,郝吴伯试用过,所以大概知道其利弊:所谓利,就是刻好蜡纸之后,能批量印刷出许多相同的公文。
弊,就是和利相反,如果公文数量少的时候,有那时间刻蜡纸,还不如手写来得快,而油印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弄得手上衣袖上到处都是墨迹。
所以新出现的油印机,只是在黄州小范围使用,不过这东西除了官府使用之外,在州学却得到好评,先生们出题时用这油印机省下不少时间。
油印还有一个小小的弊端,那就是蜡纸,蜡的价格不算便宜,来源只有蜂蜡和虫蜡,若大规模推广油印的话,蜡纸的消耗少不了,成本是个问题。
当然这对于郝吴伯来说不算什么,他府里每晚点蜡烛都话下,区区蜡纸没什么大不了,但他还是有个疑问:明明用的是蜡纸,为何不叫蜡印叫油印?
刘文静在蜡纸上写刻字,他接触这东西的时间很短,但上手很快,适应用铁笔在蜡纸上写刻字以后,又熟练掌握了油印技巧。
沙沙声中,他很快完成了书写,三两下便印出了一张开始检查。
“刘记室写的是楷体字?隐约有钟元常的神韵。”郝吴伯那张纸上的问道。
“郝长史好眼力,下官自幼临摹钟元常的书法。”
“用铁笔都能写出如此字迹,好功夫。”郝吴伯真心感到佩服,若换成他来写,怕是写不出毛笔的神韵。
钟元常,即三国曹魏的钟繇,他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其书法为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钻研,两人被并称为“钟王”。
正交谈间,外边脚步声响起,刘文静放下纸张走出去一是王府长史李纲从西阳王书房出来,面色不虞,似乎心情不佳。
郝吴伯也走出侧厅,和刘文静一起向着李纲行礼,却见这位板着个脸,拱了拱手便擦身而过,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不欢而散?又和西阳王吵起来了?
居然是西阳王赢了?
。。。。。。
“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西阳王府玉竹院,宇文温哼着歌,他坐在榻上,身体向后依着一只三足凭几,双腿叉开如同箕踞,这种坐法是为箕坐,一种极度无礼并且带有侮辱性的坐法。
当年荆轲刺秦王失败,临死前就是用箕坐对嬴政表示嘲讽,类似后世的对人竖中指。
宇文温当然没有穷途末路,他现在的心情很好,因为刚才在和王府长史李纲的舌战中大获全胜,有道是“得胜的猫儿欢似虎”,情不自禁之下哼起歌来。
救灾时到底是先救官还是先救民,宇文温祭出一套歪理邪说,把李纲气得几乎爆血管却又说不过,好歹宇文温顾及名声,用“治国先治吏”绕了回来,才让这位有了台阶下。
前段时间,王府酒宴上周法明即兴弹琵琶,结果被李纲当头棒喝,搞得宇文温无奈“罪己”,场面极度尴尬,如今扳回一局,他的心情自然愉悦无比。
杨丽华在一旁沏茶,见着夫君如此模样不由得摇头笑了笑,她很少见到宇文温失态的样子,今日对方竟然能如此,想来心情真的很不错。
“大王。。。”
“声音太正经了。”
“大~王用茶。。。”
杨丽华娇滴滴的说道,这是宇文温的要求,基本属于恶趣味,也就是三位女眷私下里才会被要求这么叫,算是夫妇间的**。
宇文温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后点点头:“嗯,丽华沏茶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是大~王的茶好。”
“错,是郝长史茶园里制出的茶好。”宇文温又满上一杯,坐直了身子,“如何,你的结论出来了么?”
杨丽华将茶壶放好,也坐直了身子回答道:“妾觉得,黄州商贾往北地贩茶怕是赚不了多少钱。”
“说得对,赚个辛苦钱也就差不多了。”
“那二郎何苦忙里忙外折腾许多年?”
既然开始谈正事,杨丽华对夫君的称呼也变得正常起来。
“南人好茗饮,北人好酪桨,为夫能耐再大,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扭转这一地域习惯,但是买卖还是得做,一步步来嘛。”
“可是茶叶再好,北地几乎没有饮茶习俗,都说是水厄,或者是‘酪奴’,黄州的茶叶何日才能打开北地市场?”
“说得好,茶叶要赚钱,如今只能在南方赚,山南,淮南淮北江南,不都是市场么?”
说到这里,宇文温来了兴致:“郝长史茶园里所制茶叶,与平常所见茶叶不同,备茶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导致风味完全不同,这就是黄州所出茶叶的不同之处!”
“泡茶和煮茶,团茶和散茶,如今你喜欢喝哪一种?”
“自从府里开始用散茶来泡茶之后,妾确实喝不下团茶煮出来的茶了,不加配料受不了那股涩味,加了配料。。。唉,还不如喝汤。”
“所以咯,你觉得以外地茶园的制茶工艺,即便制出散茶拿来泡着喝,能有如此风味么?口味变刁后的有钱人,可是很难伺候的!”(。),。请:
第二十五章 搭配()
西阳郡北,与边城郡交界处,绵延的低矮山丘,举目望去俱是翠绿,和其他地方不同,山包上的植株不是葛、麻也不是桑树,而是茶树。
和煦的春风吹过这片茂密的茶园,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树犹如一排排整齐的军阵,布满整个山坡,占地千亩的茶园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
茶园一隅的院落内,阁楼上茶园东家、黄州长史郝吴伯正在请客,在座的贵客有西阳王宇文温、巴东郡守许绍,还有黄州总管司马杨济。
“有山有水,三台河就在附近,货船往来也方便,承业的别院风景不错嘛。”
听得宇文温如此赞赏,郝吴伯拱了拱手:“哪里,和大王的湖畔庄园比起来,在下的茶园自愧不如。”
“寡人那地方有水没山,不如嗣宗在你这东面的那个茶园,湖光山色,真是让人流连忘返,有机会可得再去走走。”
“大王去的时候可得带上杨司马,再指点指点制茶的工艺,在下和承业的茶园,多亏了杨司马的点拨,才有如今的成果。”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宇文温兴致很高,今日大家以私人身份在此座谈,顺便品尝郝家茶园新制的茶叶,历经数年的琢磨,新工艺制出的茶终于要问世了。
他到黄州巴州上任已经六年有余,作为佐官的许绍和郝吴伯没少出力,大家不但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在“钱途”上的进展也是突飞猛进。
水力纺织,许绍和郝吴伯家中都在黄州开有布坊,而即将到来的茶叶贸易,他们两个也没落下,提前布局的大规模茶园,是两家赚钱的最有力保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