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雄起澳洲-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摧毁的,只是比较靠海的炮塔。还有部分,藏得较深,隔得较远。大明的光明三代火炮,也够不着。且由于坤甸处在海河相交之地,所以港口连着河岸。而两边,就藏了不少火炮。
如果要安全登陆,就必须摧毁这些炮塔。否则大明的军舰,很容易被击沉。因此张啸,不得不派登陆小分队,抢占港口,摧毁炮塔。好让大明军舰,安全靠岸。再占领坤甸,拿下兰芳。
这期间,刘卫国一直站在一旁看着,并没发表意见。这是他和张啸的默契!
在海上,都听张啸的。等到了陆上,再以自己为主。这样分工明确,也避免贻误战机。
于是约五百人的登陆小分队,趁着小舟,速度极快的向码头靠近。岸上的兰芳守军,也觉察到了大明的企图,大力还击!
便见一颗颗燃着火星子的炮弹,像下雨一样,往登陆部队砸来。大阵火光混着数米高的浪花,不断在海面显现。时而有运气不佳的小木舟,或被炮弹轰中,或被大浪掀翻。
可能这每一颗炮弹,每一声爆炸,都有士兵殒命。
但附近的小木舟,依然没有一丝停顿。就迎着炮火,凭着运气,向码头驶近。观战的刘卫国和张啸,也升起一阵肃然之情。因为这就是大明一直强调的铁血军魂,一直培养的钢铁意志。
只有具备这些,军队才能成为一支让人闻风丧胆的铁血强军。
如今登陆小分队身上,就将这些优点,表露无遗。
也难怪刘卫国和张啸,会生出别样的情怀。
当第一支小木舟登上陆地,刘卫国和张啸紧绷的心,也瞬时松了下来。毕竟早点靠岸,存活的希望,也会增大一分。他们也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优秀的大明士兵,死在毫无意义的炮火下。
最后变成冰冷的尸·体,埋入地下。
且大明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
不刻意追求军队的数量,但非常要求军队的质量。
而这就关系到每个士兵的素质!
所以在入伍时,国防部的资质审查才会那么严。入伍后,也培养得非常用心。
不说花的时间和精力,就说吃的粮食。每天三顿,从来都是干的。那肉食,更是顿顿不断。以致大明都有传言,人民军吃得比总统府还好。
很多被迫退伍的士兵,就极舍不得离开军队。毕竟那么好的伙食供应,只有大明一家了。
因此战场上要是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好在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陆战士兵,登上港口。然后九人一组,向炮塔靠近。为了增加陆战士兵的火力,张啸还将海军半成的手榴弹,配给陆战部队。
这手榴弹,不仅体积小,质量小,制作也比较简单。
主要由弹·体、装药、引信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弹体用于填装炸药,有些手榴弹的弹体,还可以生成破片。装药的类型,则决定了手榴弹的用途。
至于引信,则是引爆或点燃装药的一种机械或化学装置。
规格上,常用手榴弹的弹径一般在50mm左右,全弹长为100mm。全弹质量为300…600g,也有例外的,仅有120g。
它的结构也很简单,造价也相对低廉。再加上操作简易,使用方便,就被大明生产了出来。
其实纵观手榴弹的历史,会发现它出现的时间不迟。最初由中国人发明,只是没得到广泛应用。
后来到了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药的手榴弹。这才让它进入人们的视线。
再慢慢发展到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精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专用手榴弹。并把专门训练使用过手榴弹的士兵,称为掷弹兵。
负责攻占港口,摧毁炮塔的陆战小分队,就特别训练过。所以使用起来,也是顺溜得很。
如今大明制造的手榴弹,则是一战时期,德国木柄手榴弹的翻版。只是在某些方面,做了改进。比如发火方式,增加了方向碰炸机构,应用在手榴弹的引信上。还将空心装药机构,用于手榴弹战斗部。
这样加强版手榴弹,爆发出的威力,也是非常喜人的!
(感谢黄薯、秦汉唐明、静静的书呆的推荐票,今天是光棍节,祝你们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
第三百零八章 兰芳战火 (六) 再见()
于是下午两点二十七分,登陆部队,就摧毁了所有藏在港口附近的炮塔。大明军舰,也立即喷涌着浓密的黑烟,向港口的停泊点靠近。
大批身着深绿色军服的登陆部队,也在军舰靠岸的第一时间,揣着火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向坤甸城区挺进。
再回顾时间,大明是上午九点,到达坤甸外海。十点一十八分,抵近坤甸港口。十点四十七分,射出第一颗炮弹!
也正式拉开,炮轰坤甸的序幕。
再到现在大规模登陆,作战仅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其中登陆小分队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只用了两个多小时。
大明的精兵路线,显然得到了意料之中的回报。
只是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据粗略统计,登陆小分队,最少伤亡两百人以上。
这基本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就算活下来的,也大多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
这主要是靠岸的过程中,从天而降的炮弹太多了。海上又不如岸上灵活,可以任意躲避。登陆小分队,便成了最好的活靶子,被密密麻麻的炮弹,炸死炸伤。
后来登陆作战,摧毁炮塔。反倒因火器的优势,伤亡很小。
不过这样的结果,也在张啸的心理承受之内。毕竟打仗不可能不流血、不死人。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而战场上,付出的就是人命!
但那毫无温度,冰凉冰凉的数据,还是让人心下,不自觉的有些沉重。
只是当下,战事还在进行中。张啸便收起沉重的心,密切关注着渐行渐远的登陆部队。
可这时,一队举着白旗的兰芳官员,突然从登陆部队中穿了过来。张啸立即拿起望远镜,仔细的打量了一会儿。当见到熟人后,脸上浮出一丝轻笑。
而在岸上,孙如复的心情,也越发沉重。
因为一路走来,都是仓皇北逃的败军和百姓。个个惊慌失措的,显然战况堪忧。且越靠近海边,硝烟味就越浓重。也意味着,距离战场又近了一分。
街道上烟尘四起,各种杂物散落一地。路边的房子,也都受损严重。有震破了窗户,有塌了房梁,更有房屋,完全塌败。
只有一些用昂贵的大明水泥、钢铁,修的混凝土新房,才在剧烈的震动下,安然无恙。那粉刷过的墙面上,也看不出任何裂纹。
好在坤甸城的房子,大多是木头做的。即使倒了,也不容易砸死人。且坤甸城自经历过大明强行移民,就再没有回复到鼎盛时期的人口数量。
后来大明租借北边的山口洋,又吸引了一大批人过去。
这是因为,根据大明的移民政策,在大明租借区居住的移民,可以等同于在大明国境内居住。各项国籍考核,也基本和大明国内趋同。所以很多想移民大明,但又舍不得兰芳这点家业的兰芳人,就跑到山口洋定居。
当下这些北逃的百姓,莫不是往山口洋跑。毕竟虎毒不食子,大明不管打哪儿,都不可能打租借的山口洋。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明炮轰坤甸,进攻兰芳的消息传开,山口洋的人口数量,会呈井喷式发展。
不过这都是后话,当下大明对坤甸的炮轰,因以上种种因素,将对无辜平民的伤亡,降到最小。也是大明的攻击目标,不是平民,而是炮塔。不然坤甸城,早就生灵涂炭。
可还是有些平民,因误炸而死。他们一般都居住在炮塔附近,自然误炸率,就比别的地方高得多。
对于这种结果,大明也只能表示遗憾。因为枪炮无眼,很多时候,人根本无法掌控。
因此被误炸的平民,只能自认倒霉了。
而此刻看着自己熟悉的坤甸市硝烟弥漫,战火重燃。孙如复心里,仍苦涩不已。
要知道,他是举着白条来的。跟着一起的,有坤甸的家族代表和官员。之所以冒着炮火,壮着胆子来这里,就是想跟大明谈一谈。
虽然他心里清楚,大明不在兰芳身上咬下一块肉来,是不肯罢休。但他还是抱着微不足道的希翼,想着大明,能饶过兰芳。
且他也要弄清楚,大明为何突然炮轰兰芳?以致之前,都没透露一点风声。莫名其妙的,不弄清楚,始终是心里的结。
只是他先见的刘卫国,因指挥陆战的缘故,所以没功夫跟他谈判。便让人领着他们,去船上和张啸商议。
待来到码头,地上还散落着一具具余温渐消的尸体。有兰芳的,也有大明的。但放眼望去,以兰芳居多。个个睁着眼睛,很少有瞑目的。
一些被炸断的残肢,散落一地。孙如复以及随行的人看着,都忍不住胃里翻腾。直到将肚子里的东西都吐干净后,胃里才好受了些。
再仔细看,他发现很多兰芳士兵死的时候,连枪都拿反了。而大明士兵,至死都将火枪拿得稳稳的。
兰芳和大明的差距,由此窥见一二。
这样的景象,让孙如复也懒得多看了。
便在一个军官的引领下,踏上连接军舰的悬梯。
待登上船头,近距离观察着像洪荒猛兽般的钢铁巨舰,他更是心下震撼。记忆中的情景,也如潮水般涌来。
还记得第一次登上大明军舰,也是为了谈判。
只是当时那军舰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大,上面配备的火炮,也没有这么威·猛。但那喷涌的黑烟,反光的铁皮,还是让他感受到了山岳般的压力。
而现在,大明军舰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厚实,越来越先进了。可兰芳国,从第一次明兰战争结束,依然使用的是用木帆船。好不容易组建的水师,也无用的很,连海盗都无法剿·灭。
再跟大明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想到兰芳国的不足,他心下的烦忧愈加深重。便深深的吸了口气,压下脑海中的纷纷扰扰。再抬起头,将目光,集中到站在阳光下的男人。
“孙城主,我们又见面了!”,张啸面带轻笑,语气友好的问候道。这些年,因大明和兰芳国双边贸易的发展,张啸也时常带着南海舰队,在兰芳国附近游戈,维护航海安全。(。)
第三百九章 兰芳战火 (九)误会?()
在打击海盗上,孙如复就为大明提供了很多极有价值的情报,促进了航海安全。
一来二去,两人也差不多成熟人了。
所以打招呼的时候,张啸也显得很随和。
这样的态度,很容易让人以为,张啸是一个彬彬有礼,性格随和的人。但孙如复和张啸接触过那么多次,知道张啸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无论表现得多么谦逊有礼,该翻脸的时候,可是说翻脸就翻脸。谈判起来,也是狮子大开口,寸步不让。那气势,着实让人觉得,不好接触。
以致每次明兰两国,发生贸易纠纷。孙如复就不得不在张啸的恐·吓下,无奈服软。也是兰芳国太过弱小,让他底气不足,也就不敢代表兰芳国,跟大明争什么了。
所以对于张啸的问好,孙如复面上,显得非常拘谨。并揣着心思,极为有礼的回道:“是啊!张司长。数月不见,司长大人风采依旧啊。”。
虽说这是句恭维的话,但也是大实话。张啸脸上,并没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也不知是不是穿越的原因,大明的建立者们,个个都衰老得极为缓慢。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天生冻颜!
更奇怪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子,竟出现越活越年轻的现象。好在那些小孩子,还在正常生长。不然长成侏儒,够那些做父母的发愁。
虽然这种‘冻颜’现象,让人很乐意接受。但突然返老还童,实在太过罕见。大明高层,也对此非常重视。
便命数位大明生物研究院的专家们,停下一切手头工作,集中调查研究,找出原因。
最后提取所有穿越者的血液标本、细胞标本,经过两年多的跟进研究。终于发现,在穿越者体内,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元素。
因从未见过,便暂且将其称为未知元素x。
它混在人的血液、细胞、骨骼中,影响了人的衰老。并持续不断的将老化细胞剔除,促进细胞分裂。使人的各种生命机能,一直保持着足够的活跃性。
专家们为了印证这一点,还将未知元素x提取出来。但被提取者的身体中,还会再生。专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