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英雌-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不其然,即使是射击一尺之宽的固定目标,直到将距离拉近到二十步,她依旧无法做到箭无虚发。

    若是以这样的箭术水平去打猎,无论是谁看了,都会觉得她还要闹出一些笑话来。

    正当李曜有些气馁地打算终止练习时,却听得头上忽然传来一声长啸。

    李曜闻声望去,就见一只秦岭金雕在空中忽高忽低地盘旋,威风凌凌,不可一世。

    不知何故,李曜突然觉得心血狂涌,脑海和眼里都只有那只金雕,仿佛鬼使神差一般,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张弓搭箭,每一个动作都是行云流水,仿若浑然天成。

    弓弦撒放,羽箭顿时如流星般直破苍穹,随着一声凄惨的鸣叫,金雕被一箭穿胸,甚至还来不及扑腾,便直直落地,当场气绝身亡。

    袁大娘手舞足蹈,忘情欢呼,李曜却是惊得呆了。

    因为刚才那一箭,根本不是她在后世惯用的地中海式射法,而是使用了唐朝兵书著作《射经》里记载的“汉法”。

    汉法,又名中国法,乃是一种适用于步弓的射术,其控弦之法便是以无名指叠住小指握拳收紧,中指压住拇指,食指则当弦直竖指向目标。诀窍便在于食指的指间,拉弓之时,除了拇指,其余四指不触及弓弦,并微微外翘,如此释放羽箭时才会更加利索,这种隐蔽的小技巧不但能提高射箭精度,还能大幅提升射程,并增加羽箭的威力,因此在《射经》此书诞生以前,这种箭法一直作为中原王朝步弓射手对抗北方游牧骑射民族的一大秘法,往往不会轻易外传。

    可以说,这种古老的拉弓手法,李曜从来没有练过。

    但,当时她却感觉自己仿佛与这把猎弓化为了一体,哪怕是后世的李曜用上最好的弓,也未必能射出这神乎其神的一箭。

    而且,令她感到无比震惊的,不仅仅是自己射雕时展现出来的神奇箭术,还有她根本不明白为何自己看到那只金雕会变得那般亢奋,更不知道自己的大脑为何会在那时完全失控。

第20章 魂兮魂兮莫归来() 
“难道自己这具身子里……还住着她的灵魂?”

    李曜狠狠地甩了甩头,似乎想把这个可怕的疑念抛出脑海。

    “娘子,快来看啊,好大一只雕!”

    恰在此时,突然传来了袁大娘的呼唤,李曜收敛心神,闻声望去,就见她已然站在了坠落点,双手高高举着大雕,整个人还一蹦一蹦的,兴奋得不成样子。

    李曜发现这个小丫头趁自己一愣神,就脱离了被保护范围,便赶紧快步走了过去。

    李曜凑近一瞧,觉得自己射下来的这只金雕体型确实很大,两翼展开足有两米,体长也超过了一米,可李曜掂了掂它的重量,结果却是毛多肉少,只有约莫十来斤的样子。

    很显然,这只可怜的金雕在死前还没有进过食,它哪晓得自己出来为了抓个猎物填填鸟腹,居然会被原本连只鸡都没射中的李曜一箭入魂,极其不幸地落了个饿鸟投胎的下场,当真是死得凄惨,死得窝囊。

    本来不到半天的功夫,李曜和袁大娘二人就收获了满满一篓子的药材和食材,还非常意外地打到了这样一只大雕,按理说这个时候她们就可以满载而归了,只是袁大娘玩兴正高,而李曜心事重重,显然都不想太早回去。

    于是,李曜带着袁大娘来到溪边,麻利地做了一根竹矛,并故意把刺鱼的技法有所保留地传授给了袁大娘,打算以此来消耗这个小丫头多余的精力,李曜自己则继续练习射箭,尝试疏解心中的困惑。

    凭着记忆,李曜趁热打铁,按照射雕时的动作技巧和步骤,以三十步之外的一棵小树为目标来反复练习,虽然用“汉法”确实提升了命中率,但直至弓弦不堪重负断成了两截,她都没能找到那种“弯弓射大雕”的感觉。

    因此,李曜已经完全确定,那种高超的射术绝对不是自己即兴发挥出来的。

    那种身体和意识都无法控制的感觉,确切的说,是那种被幽魂附体般的精神状态,让李曜现在感到一阵后怕。

    毕竟,这具身体原本就不是属于她的。

    李曜是真的有些怕了,害怕原主的灵魂觉醒之后,自己就会魂飞魄散,再也不复存在。

    或许,她只有早日看到那穿越前辈所谓的“天道玄机”,才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才能消除这种可怕的感觉。

    李曜拿定了主意,便再也没了在外逗留的心思,忙不迭地拾掇一番,背起竹篓,提着金雕,抱住捉鱼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却毫无斩获的袁大娘,撒开自诩小而精悍妙不可言的脚丫子,沿着来路飞也似的往雾谷村方向腾越疾奔,一时间惊得不明所以的小丫头阵阵尖叫。

    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李曜就抱着袁大娘返回了袁家小院,由于一路颠簸,袁大娘双脚落地之后还在眼珠转圈,好半晌都没缓过劲来,李曜只得先将她送回西厢房里休息。

    随后,李曜秉着“医者眼中无男女”的宗旨,跟着早已等候许久的林十娘来到正房寝居为袁二检查腰伤情况,结果发现这厮还算幸运,只是肌肉损伤,并没有殃及腰椎,为了不再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李曜便主动向林十娘传授相关的制药和用药之法,倒是把原以为李曜会用妖术治病的林十娘给小小的惊到了。

    跌打损伤的中医疗法,不外乎就是外敷患处和煎汤内服双管齐下,而李曜采集回来的草药又都可以直接鲜用,如此一来,相关的制药方法就变得颇为简单,对于林十娘这种精通家务的古代专业主妇来说,可谓是一学即会。

    徐长卿镇痛,韩信草消肿,活血丹散瘀,故而以这三种草药为主的药方,不但可以治疗袁二的腰肌损伤,自然对下面那儿受的伤也是同样有效。

    于是乎,李曜决定“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一咬牙便把某方面的物理疗法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林十娘,虽然李曜已是尽量说得含蓄,但其中某些不可轻易为外人道的手法,还是让这位对男人身体早已司空见惯且轻车熟路的妇人老脸红了又红。

    安排完琐事,李曜马上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唐代关中方言的学习当中,并且重新制定了一个加强版的语言学习方案。

    只是林十娘原本家务活就很重,如此这般还要自行治疗和照顾一个卧病在床的袁二,整日忙得不可开交,而袁大郎每天都要到寨子外面割草放牛,要等到黄昏时分才会回家,然后还要帮助母亲照看父亲,也没有多少空闲时间,至于那正处于换牙之龄的袁二娘,说话还漏着风,从一开始就没怎么帮上忙。

    所以,此后语言教学的重任就全部落在了袁大娘的身上,而袁大娘也因此很难再参与家里的劳作,整日都贴在了李曜的身边。

    可袁大娘毕竟还只是一个身子未长成的小姑娘,李曜不得不照顾一下对方有限的精力,每天只能安排四个时辰左右的教习时间,即便如此,袁大娘依旧觉得这个差事远比做家务活累得多,总是美美的吃过晚饭,天一擦黑就倒床睡下了。

    然而,李曜必须加快自己的学习进度,待到袁大娘就寝之后,她便会独自来到前院,在泥土地面上刻写自己次日将要学习的内容,她的字都刻得比较深,即使夜里下雨也不用担心字会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她在白天的学习时间里,只需要求袁大娘按照地上排列有序的字词,依次念出读音即可。而对于双方来说,这种办法可谓是既省时又省心。

    学完一批字词的发音之后,李曜便会用脚将地上的字迹全部踏平,然后再接着刻写下一批次的学习内容,如此日复一日,李曜再次耗去了整整三天的时间,终于掌握了约莫八千个常用汉字的古方言发音,而这正是能够汉语交流无障碍的底线,虽然李曜还没有学习唐朝的河洛官话,但至少她与这个时代的关中人再也不会出现对话交流方面的问题了。

第21章 择日不如撞日() 
有道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通过十来天的朝夕相处,袁二全家已然不把李曜当作传说中的女妖怪,而是将她看作一个力大无穷且精通奇能异术的高人。

    高人和他们这些普通人一样,也要食人间烟火,不但每日都需要饮食,而且生活比他们更加讲究。贤惠主妇林十娘还因此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自己的烹饪水平,在高人指点之下作出来的美食,不仅饱了口福,还打开了眼界。

    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少不得有个离别之日。

    这天一大早,李曜未等林十娘过来伺候,便已然自行整束完毕。

    李曜高挽道髻,髻插碧玉簪,头戴莲花巾,身穿青碧道袍,脚踏苍云远游履,仙姿玉貌,出尘脱俗,浑似神话传说中的姑射真人,让深受迷信思想荼毒的林十娘见到了,当场高呼“仙姑”,若不是李曜及时阻止,林十娘都要拉起赖床的袁大娘齐齐跪拜磕头了。

    只不过,在李曜背起一大包鼓鼓的行囊、手持一柄鞘柄老旧的横刀之后,整个人就如同女仙从天界栽落凡间,不但散去了大半的仙风,还沾染了些许地气和邪气,变成一个“生人莫近,碰我者死”的女游侠样儿。

    此前,李曜本来是打算穿男装出行的,却是想到自己曾经细心装扮出来的男儿模样,居然连袁二那厮都糊弄不过去,经过一番深刻的检讨和反思,她不得不承认自己过去确实小觑了古人的眼力,与其扮作西贝货弄巧成拙,倒不如大大方方地穿上这一套从墓中带出来的女冠服饰,最起码她扮作一个方外之人,在造访道家圣地楼观台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蒙混进去。

    “仙……仙姑,你这……这时便要走了么?”

    袁大娘似乎有些紧张,问得支支吾吾,语气中明显带着不舍和依赖的味道。

    李曜点了下头,肯定道:“我曾有言在先,完全学会了说话,就一定会离开这里。”

    话音一落,林十娘就接着问道:“仙姑还会再来么?”

    “不会。”

    李曜回答得很干脆。

    尽管按照李曜自定的“小隐”标准,雾谷村可以算作一个不错的隐居地,但这里远离文明社会的生活,实在太过于朴素和乏味,让她这个来自后世繁华世界的人总感到各种不适,即使她确认自己只能生活在这个时代,也不愿意再到这里来了。

    林十娘脸上闪过一抹了然的神色,又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仙姑要到哪里去?”

    李曜若有若无地看了林十娘一眼,方才开口答道:“盩厔。”

    她当然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真实的目的地,不过楼观台地处盩厔县境内,倒也不算是说谎。

    林十娘闻言,神色变得有些犹豫,张了张嘴却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只是随手将一个布袋递给李曜,一旁的袁大娘见状,连忙讨好地说道:“儿已是尝过了,咸辣适中,仙姑且带在路上吃,滋味美得很咧。”说起吃的来,小丫头的口齿一下子就变得利索了。

    李曜不用看也知道,袋子里装的食物,便是用她从大块头家得到的上等好盐和香料腌制出来的金雕肉。

    俗话说“宁吃天上飞一两,不食地上走半斤”,雕肉的味道当然远远强过鸡鸭鹅之类的普通走禽。前些天林十娘按照李曜所讲的法子搭着香菇炖了半只,结果满满一大盘,李曜只吃上几口便没了,而且连盘底残留的汤汁都被袁家的三个孩子轮换着舔了个一干二净。

    说起来,能尝到后世华夏一级保护动物的味道,也算是给了她这个穿越千年的吃货一个微不足道的福利。

    不过,李曜总觉得这娘俩在自己面前旁敲侧击、东拉西扯,似乎是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却又有些踌躇不知该如何开口。

    于是,李曜决定下一个“猛药”,趁着将布袋塞进行囊里的时候,又顺手从行囊中取出一小块晶莹剔透的白玉,然后一把塞到林十娘的手里,郑重地说道:“把这块玉拿去卖了吧,将来不能再让你家大郎也去做强盗之事,要好自为之,懂么?”

    李曜说得很慢,吐词也是格外清晰,显然希望对方能听懂她说的每一个字。

    懂懂懂!当然懂了!响鼓无需重锤敲,林十娘其实也是个伶俐人,脑筋一转就明白了李曜话中的深意,一番感激涕零之后,便将这块足以让袁二一家安身立命的玉石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里,随后顺着李曜的话头,语气恭谨地说道:“仙姑说的极是,这个地方确实无甚值得留念的,其实打从咱家袁郎知晓当今已改朝换代,就合计着带咱们出去寻找袁家宗族谋个正经营生,既是如此,择日不如撞日,正好咱们也要路过盩厔,要不仙姑再等等,跟咱们一道走,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