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雨大宋-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员外想来想去,道:“诸位,我虽然做过火车,可没做过这种事情。就是有官宦同车,也无非是隔出几个座位,还没见过一家占一节车厢的。能不能如此做,要去问一问。”
李员外不屑地道:“他们修了路,跑火车,还不是为了赚钱?我们大把钱的给他们,如何不肯!”
蒋员外不答,自己暗自思量。这些土财主们,平时显摆惯了,以为火车是自家的?官府做事,可没这么简单,不是掏钱想怎样就怎样的。
其他人不理,兴奋地开始谈起到开封府怎么游玩,要买哪些东西。往日贩茶,千里奔波,到了京城哪里有力气游玩。再加上都是几千过万贯的大生意,也没有那个心思。此次只是去游玩,带着家人,风风光光,那可是不同了。什么好吃好玩的,以前只是说,这次让家里人也见识一下。
那个说铁屑楼的酒好,那个说遇仙楼都是用的银器,那个说樊楼才是天下第一,争执不下。有人提起杀猪巷的小娘子,就有人瞧不上,说牛马市附近才是有身份的人去的地方。
还有的人要带家去看看皇宫大内,早起看看那些执掌天下大权的宰执大臣上朝的样子,各种想法五花八门,越说越热闹。至于发运司要自己掏钱早忘到九宵云外,左右免不了,先图个乐呵。
让茶盐商人掏钱建路,发运司不经意间,促成了襄州到开封府的第一个旅游团。
第143章 包车()
蒋员外看着闹成一团说个不停的几个员外的家人,只觉头大。对几位员外道:“这里卖票的人,听说我们要买几个车厢的票,都说没有听说过。商量过后,决定加开一列车,只拉我们这些人。”
康员外道:“这岂不是把火车当成马车来坐?可是不得了!不知要多少钱?”
“并不多。一节车厢五十贯,跟卖票是一样的。我们要坐多少节车厢,就挂多少节车厢。”
“方便,甚是方便!便是如此了,我们自己坐一辆车!”
康员外说完,跟其他几位员外商议。一家一节车厢,五十贯实在不贵,比坐马车去开封府便宜得多了。更不要说听蒋员外介绍,坐在火车上不只快捷,而且极是舒适。
交过了钱,问明白了一个时辰之后开车,几个员外到附近茶馆里闲坐。他们的家人,有那些不经常出门的,成群结队在唐州城里闲逛。唐州不是大地方,不过在火车开通之后,南北货物聚集,现在一片兴盛气象,许多其他地方看不见的物事。
过了一个时辰,众人会齐了家人,簇拥着进了车站。既然是包车,不需要在外面等车,直接被领进了车站。看着铁路上停着的车辆,一众人都觉得新奇无比,叽叽喳喳议论。
秦主事对蒋员外道:“员外,你们这样做车,是前所未有的事。一定要约束家人,莫要走散了。火车开起来,可不会说停就停,人走散了只好等着。跟每个人说好,真的有一时散失的事情,千万不要四处游逛,只要等在车站就好。等到火车回来,重新上车团聚就好。”
蒋员外道:“我都记下了,不会出事的。主事辛苦。”
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一块散碎银子,塞到秦主事的手里。秦主事管着车站,在现在的唐州,也是个实权人物了。打点好了,以后有无穷好处。
交待过了注意事项,秦主事领着众人,到了一列车前,道:“你们坐这列车,远远跟在前面那列车的后面。铁路比不得一般道路,一个错了时间,两车相遇,就是大祸。为防意外,必须跟紧前车,才能一路顺利到京城。路上自有小厮到车厢里,问你们吃喝用的东西,告诉他们,用些银钱买就好。切莫不要四处走动,免得受伤。”
众人连连点头。康员外突然道:“主事,敢问这车可以买么?我们凑钱买一辆,以后想坐车的时候自己开便就是了,免得麻烦主事,多少是好。”
秦主事哑然失笑:“员外,你知道这车多少钱吗?这一列车,连车头带车厢,要十几万贯!”
康员外道:“十几万贯纵然是大钱,我们几家凑一凑,也不是拿不出来。”
秦主事没想到今天遇到了这种大员外,正色道:“员外,纵然你们能拿出钱来买车,想跑却并不容易。这路只有一条,什么时候开,到哪几个车站停,都是定好的,丝毫不能更改。更不要说要专人开,到了车站要加水加煤,诸多麻烦事。要有自己的车,除非是发运司安排。其实别说是买车,前些日子还有外地大员外,问地方筹钱修路呢,也要朝廷同意,不然这事做不成。”
康员外点了点头,看着不远处趴在铁路上,威风凛凛的机车,没再说什么。这火车的样子,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庞大,还要壮观,确实不像是可以自家买来玩的。
车厢是按着家数挂在上面的,一家一节,比平常的火车短了些。秦主事和蒋主管一起,叫过几位员外来,帮他们安排。谁家第一节,谁家坐哪一节,不能错乱。
这些员外家大业大。但再大,一家也不过二三十人,程员外叫了许多亲戚,也不过五十多人,车厢实际上坐不满。正是因为如此,车站才如此热心。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挂了两节货车。反正路上的花费这些人出了,两节货车运的货,就当是白赚的。
安排完毕,众人开始上车。
秦主事离开一会,不多时带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来,对几位员外道:“这是我的两位家戚。男的徐克,自小读书,女的宋二娘。两人新婚不久,要去开封府游玩,徐秀才游学涨些见识。这几日外面实在买不到车票,便托到我的头上。几位员外的车空位多的是,请带上他们二人,如何?”
康员外听了,打量徐克,道:“原来是位秀才,不知书读得如何?”
徐克拱手:“在下六岁启蒙,读书十几年,圣贤书无所不读。兼之其他杂学,得之无不精读。只是天性不喜仕进,只喜欢游山玩水,未举进士。”
康员外道:“如此最好。你便坐我家的车厢里,路上跟我几个孩子谈些诗词歌赋,解解寂寞。”
徐克大喜,急忙跟妻子谢过。那年轻妇人十七八岁年纪,生得甚是文静,挽个髻,看着两人新婚不久的样子。一应事情都是徐克出面,那妇人并未开口说话。
众人纷纷上车,各自到了自家的车厢里。
康员外上车,一看许多座位,唉呀一声:“这车里如此空旷,我们哪里做得下?着实失策,应该两家三家坐一节车厢,也热闹些。既然我们没有那么多人,便把多余的位子撤了,也方便些。”
站在车门外的小厮道:“员外,这车上的位子都是定死的,可撤不了。”
康员外嘟囔一声:“如此麻烦,不过几个位子,怎么就撤不了了!”
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推了一把。见桌子和凳子都纹丝不动,不知怎么跟车连在一起,只好作罢。
小厮引着众人,口中道:“这车厢里都是员外家的位子,各自安坐。一会车开起来前,会鸣几声汽笛。那个时候各自小心,不要四处走动,免得跌倒受伤。”
康员外见家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朗声道:“都自己去找位子吧。男口坐这一边,女口和孩子到另一边。都老实坐好了,不要打闹。我听说这车跑起来跟飞一样,一个不小心,甩到车下面可不是耍子!”
小厮道:“员外,这车都是封起来的,人甩不下去。不过,窗子不要轻易打开。如果气闷,轻轻开缝即可。开了窗子,人切不可伸头手出去,不然被外面的物事挂住,不是小事。”
康员外连连点头。让徐克与自己和几个儿子坐在一起,他妻子自去与女眷坐在一起。
在座位上坐下,康员外道:“听说你们车上有好酒好肉,端些过来,我们吃喝在路上解闷。要多少钱,我一发算给你们。” 富品中文
第144章 异人()
酒菜上来,康员外见有烤鸭,有糟鱼,一盘藕,几个新鲜菜蔬,喜道:“果然不同,这车上的菜肴竟如此丰盛!徐秀才,一起饮两杯酒,用些肉菜裹腹。”
正在这时,蒋员外和程员外两人过来,对康员外道:“康兄,路上无趣,我们到郑员外那里赌钱。”
康员外看着两人,吃惊地道:“怎么,这车厢是通着的么?竟然还能串门!”
蒋员外大笑:“当然是通的,不然岂不麻烦。你不知道,每到过节的时候,车里站满了人,两车相交的地方,摇得厉害,站在那里的不多有呕吐为堪的。”
“如此神奇!”康员外起身,到车厢连接的地方看了一下,回来连连赞叹,对两人道:“我这里叫了酒菜,先用了再说。路上要一日夜,赌钱随时可赌。”
此时火车未开,蒋员外和程员外也是无事可做,便派个小斯去知会其他员外,在这里坐了下来。
饮了几杯酒,只听一声汽笛响,声音震耳。康员外手听的酒杯差点掉到地上,口中道:“这车上用什么人吹笛,声音竟然如此之大!着实有些吓人!”
蒋员外听了大笑:“世上哪有人能吹这么响的笛子!这是用的车上水汽,才能如此嘹亮。”
康员外听了好奇,仔细问蒋员外怎么回事。蒋员外也只是听人说过一句,哪里说得上来?
正在几个人说说笑笑时候,火车猛地向前一顿,动了起来。
康员外扶着桌子,见桌上酒菜完好,道:“这火车看着甚是老实,不想动静却如此之大。”
火车渐渐回速,窗外风景变换。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奇景,康员外和程员外再不说话,一起趴在窗子上,看得入神。蒋员外无趣,与徐克一起饮酒。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叶县车站。火车停下,在车厢服务的小厮上前,道:“诸位员外,车要在叶县这里停上些时候,加水加煤。诸位如果气闷,可以下去透透气。”
康员外道:“我们坐得不累,停下来做什么!吩咐前面那个赶车的,不要停,继续上路!”
小厮摇摇头:“员外,这车是烧煤的,无水无煤可不行。再者说,我们是随着前车走的,必须要等那车跑上一段路,我们才能动身。如若不然,前车一有事故,停下来,后车避之不及。”
蒋员外笑着把康员外拉起:“康兄,这车可跑起来可由不得人!既然到站,我们到下面看一看。旁边有卖叶县特产的,我们买一些。”
康员外看窗外风景正看得兴起,不情不愿,随着蒋员外下了车。不大一会,车上的人纷纷下来。
杜中宵按着记忆,这叶县这些大站都封闭了起来,专门在站台这里设了售货摊子。这个年代火车站是上档次的地方,管理甚严,售的货物均是叶县有名的东西。能够在这里的摊子摆上自家货物,是附近的铺子十分有面子的事情,均精挑细选,比外面的价钱略贵而已。
随着铁监发展,铁路开通,叶县成了繁华之地,比汝州还要热闹。南北货物,在这里集中,加上铁监那里数不清的店铺,货物琳琅满目。几个员外的家人,纷纷围到摊子那里,采买各种货物。
正在这时,康员外浑家过来,拉过康员外,小声道:“原来与我们同的那个小娘子,不是一般人。”
康员外奇道:“看她文文静静,像个大户人家女儿,怎么不是一般人?”
康夫人道:“她本家姓王,是徐秀才的表妹,两人成亲不足一月。这倒没有什么,她娘家那里有一门亲,伯父是京城里做官的王官人。这次到京城,两人却不去见那个王官人。听她话里意思,她和王秀才的亲事,家里并不同意。我听着,像是两个离家私奔的小儿女。”
康员外不悦地道:“你们妇人家,就是爱说短道长!你看那个徐秀才,言谈举止满身书生气,那小娘子也文文静静,怎么就是逃婚的了!我们只是同行,不要去管那些闲事!”
康夫人道:“罢了,不说这些。我听那小娘子说,她伯父王官人家里,有个仙人。能够上天与神仙交谈,知未来事。我们家大郎结亲已经五年了,未有子嗣,想托他到王官人家里,问问神仙因为何故。”
康员外听了大笑:“你们妇人,真是没半点见识!神仙鬼怪,如此无稽的事,怎么能信!”
康夫人拍了丈夫一下,怒道:“你胡说些什么!王官人家里的小舍人王迥遇仙女周瑶英,在京城里早已经传遍了,多少王侯将相到他家里问吉凶。你问一问其他几位员外,哪个不知道!我听人说,就连当今官家,也对此深信不疑,岂是你个土财主能乱说的!”
康员外愣了一下,道:“王小官人遇仙女,我前次到开封府的时候,确实听人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