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宋做权臣-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顺着张宝的意思办比较理智。

    娄敏中每念到一个人名,便有人从人群里走出来,随着兵丁去了后堂,等娄敏中再也不念人名以后,原本显得有些挤的大堂顿时空旷了许多。张宝笑着对“幸存”下来的官员道:“诸位大人不必担心,本官要收拾的只有朱勔,至于他的那些‘党羽’,本官还是会交由朝廷来发落的。”

    “……张大人,为了你自己的前程,还请慎重。”

    “慎重?本官倒是想慎重,可惜时不我待。官家喜好花石竹木这本没什么,建立应奉局的初衷也是为了不让百姓吃亏。可朱勔是怎么办差的?诸位大人是苏杭一带的官员,朱勔是怎么干的,想必比我更清楚。苏杭一带的百姓对待花石纲是个什么态度,想必你们比我也更清楚。更何况这朱勔仗着官家信任恣意妄为,竟敢勾结海盗袭击大宋商船,长此以往,朝廷的财政必会因此受到影响,等到那时再处置朱勔,为时已晚啊。”

    “那不知大人准备如何处置朱勔?”

    “我知道朱勔这些年苦心经营,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都有他的人脉。不过擒贼先擒王,他自作聪明如今已经落到了我的手里,那如何处置他我自有分寸,只等前去剿匪的水军传回捷报,就是朱勔的死期。在此期间,还需要暂时委屈一下诸位大人,权且先留在这里,免得走漏消息,横生枝节。”

    “张大人想要扣押我等?”

    “我这也是为你们好,万一将来有人怪罪下来,你们也有个可以推卸责任的对象。来人,请诸位大人去休息,态度好点,他们毕竟不是囚犯。”

    面对“霸道”的张宝,众官员虽然心中不满,但却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张宝利用手中的尚方宝剑一举将苏杭官场一网打尽,同时让人放出消息,告诉所有人朝廷准备处置朱勔,眼下朱勔及其长子朱汝贤已经落网,次子朱汝功外逃,侄子朱汝舟率众拒捕,已经被当场击毙。以前为虎作伥的那些朱家私兵,不是身死便是收押,一旦调查清楚过去所犯的罪行,便会按罪论处。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朱勔风光的时候自有大把的人捧臭脚。可如今朱勔被抓了,除了与朱勔有仇的人拍手称快,更有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落井下石,争当张宝口中的污点证人,揭发朱勔过去的种种罪行。

    张宝快刀斩乱麻,不给朱勔丝毫反抗的机会,而朱勔这些年在苏杭一带通过苦心经营的关系网也在瞬间支离破碎。那些暗中以朱勔马首是瞻的地方官吏,随着朱勔的落网,早先便在暗中监视着这些人的张家人马立刻动手,将那些人尽数擒下,押送去了苏州。

    张宝这几天很忙,除了收集记录朱勔的罪状,便是带着人去抄朱勔的家。抄家是一件很让人心潮澎湃的事情,尤其是抄大富之家,那惊喜更是连连不断。不过十余年的光景,朱勔便成了苏杭一带首屈一指的巨富之家,同乐园内所收藏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只能用不计其数来形容。

    没办法,朱勔的敛财手段简单粗暴,打着为官家办差当幌子,只要是他看上的东西,就会带人上门往东西上贴上一张黄纸,而这东西就归他了,至于他会不会送到官家的手里,那就不好说了。

    这样生抢,当然要比按照规矩做买卖要来钱快。苏杭一带的百姓为何对朱勔恨之入骨,就是因为朱勔这种不知节制的巧取豪夺。听说朱勔倒台了,要挨收拾了,苏杭一带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连说老天开眼,报应终于来了。而对于主持这次收拾朱勔的张宝,也在苏杭一带百姓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青天大老爷。

    被百姓视作青天大老爷的张宝此时却有些头疼,水军那里已经传来捷报,朱家海盗经受不住诱惑而出现,在与张家水军一番恶斗过后,死伤大半,剩余的已经难成气候,最为关键的便是朱勔的次子朱汝功,在战斗中被弩箭射中,当场毙命。

    好消息与坏消息往往是伴生出现。水军那里传来了捷报,而四明山那里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负责留守四明山的庞万春等人截获了一封圣旨,上面的内容竟然是让张宝押解朱勔回京。

    张宝先前对苏杭官员说要押解朱勔回京那只是随口说说,但没想到汴梁方面竟然真的要让朱勔进京。一旦叫朱勔进了京,以他这些年在汴梁做散财童子的经历,必会有人替他求情,而官家也未见得就真的想杀朱勔,很有可能结果便是朱勔被雪藏一段时间,然后再次复出继续祸害百姓。

    朱勔必须死!既然已经撕破了脸,那就没必要再幻想能和好。张宝不希望将来有朱勔这个仇敌在身后捣乱,也想要给苏杭百姓讨回一个公道。如今大权在手,过期那可就作废了。

    “大人不可,先前不是说要押解朱勔回京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为平民愤,朱勔必须死。此事我意已决,诸位大人不必再劝,有任何祸事皆有我一人承担。”张宝丝毫不给别人说情的机会,捧着尚方宝剑掷地有声的说道。

    随着朱勔要被处斩的消息传开,行刑当天的菜市口人山人海,有那跟朱勔有着深仇大恨的百姓更是直接抱着灵牌前来观刑。午时三刻,所有人都在等候那一刻的到来。

第126章 为民除害() 
午时三刻,是斩首行刑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候阳气最盛,被斩首的犯人不会变成冤鬼。而在古时,对于斩首这种刑罚有着规定的流程。大致便是先定罪,然后派人进京上报刑部,等刑部批复下来以后,再在秋后问斩。若是错过了秋后,那就要再次送交刑部一次,有的人就利用这个漏洞把死刑拖了又拖,等到大赦天下,死刑变死缓,死缓变无期,无期变有期,有期变假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有足够的钱进行运作,想要活命其实并不难。

    当然光有钱还不够,还需要有人忙前忙后的帮忙运作。朱勔恨有钱,但张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直击要害,将朱勔在苏杭的党羽一网打尽,而汴梁虽有朱勔的救命草,但相隔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更要命的是,张宝手里有可以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这样一来,连将朱勔的罪状送交汴梁等待批复的功夫都省了,直接斩首。

    跪在法场的朱勔想喊也喊不了,为了防止他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张宝直接让人在朱勔被送上法场之前往他嘴里塞了几个麻瓜,这会嘴里的麻劲还没过去,可午时三刻眼瞅着就要到了。

    作为监斩官的张宝坐在监斩台上,左右分别坐着一众苏杭官员。这些人虽不是朱勔的党羽,但他们也不想跟张宝“同流合污”。明哲保身就是他们目前的选择,不过张宝也不指望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只要别碍手碍脚,那就只当他们是一群木头。

    “大人,时辰已到。”石宝上前高声禀报道。

    听到石宝的禀报,张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城东方向,杀在东,刮在西,朱勔是斩首,法场自然也就在城东的菜市口。没有看到有人骑快马赶来,也就不会出现令人感到“狗血”的刀下留人的戏码。

    取出一支红筹,张宝刚准备往地上一扔,宣布行刑,就听城西传来一阵高喊,“刀下留人!”

    张宝不由眉头一皱,刚要吩咐刽子手行刑,却见那些方才一副明哲保身状的官员齐齐出面阻拦。张宝手里虽有尚方宝剑,但却不能恣意妄为,总不能把阻拦自己的人都宰了吧?好在昨晚张宝便和石宝等人商量过对策,出现眼前这一幕并没有超出张宝等人的预想。

    “圣上有旨,暂缓行刑,命将朱勔及其同党一并押解进京候审,同时收回钦差手中尚方宝剑。钦差大人,领旨吧。”

    “……官家下旨,向来都是由宫中内侍宣读,不知你是何人?”张宝没接旨,盯着坐在马上宣读了圣旨的信使问道。

    “钦差大人莫不是在怀疑这份圣旨的真假?”

    “哼哼,本官不仅怀疑这份圣旨的真假,就连你的真假我也怀疑。来人,请这位天使下马。”张宝冷笑着吩咐道。早就做好准备的石宝一个箭步冲到近前,猛地往上一跳揪住了马上的信使,用力往下一带,信使便被揪下了马,摔倒在地。

    “大人不可无礼。”苏州知府钱大人见状连忙劝张宝道。

    “无礼什么?钱大人,莫不是忘了孙老桥旧事?”张宝瞪了钱知府一眼,冷声说道。钱知府一听这话顿时哑巴了,当初朱勔用假圣旨将孙老桥一带据为己有,钱知府那时为了讨好朱勔派出官府差役帮助朱勔将孙老桥一带的居民尽数赶走。这事就是钱知府的一个污点,后果可大可小,完全看张宝如何向朝廷禀报。

    钱知府这一哑火,没了出头鸟的苏杭众官员顿时也集体哑火。张宝拿过圣旨只看了一眼,便冷冷的说道:“这道圣旨是假的。”

    “假的?”钱知府等人连忙凑过来,张宝也不藏着掖着,把手里的圣旨递给了钱知府。而钱知府等人研究了半天,也没看出这道圣旨假在哪里?

    “诸位大人,可知什么叫画蛇添足?”张宝见众人一头雾水,便为众人解释道,“这份圣旨假就假在这里。”张宝指了指圣旨上的“暂缓行刑”四字,“除了我们这些人,官家是如何知道我要在苏州将朱勔斩首示众的?换句话说,远在汴梁的官家,是如何预料到我要将朱勔就地处决,而不是押送回京。在给朝廷的奏章里,本官可是只字未提要杀朱勔这件事。”

    “也许是官家未卜先知呢?”

    “放屁!官家要有这本事,还能叫朱勔在苏杭嚣张这么久?贪财也就罢了,坏了自己的名声这事官家能容忍?”

    “那这份圣旨是假的?”

    “假的,肯定是假的。诸位大人若是害怕承担风险,那这事就由我一人负责。闪开!”张宝说完推开众人回到监斩台,吩咐刽子手道:“斩!”

    随着张宝的一声令下,以朱勔为首的四十余人人头落地,苏杭官员见事已至此,只得继续保持沉默。再说什么又有什么用,人都已经没了。

    朱勔一死,苏杭一带百姓自是欢呼雀跃,不过坚持将朱勔斩首示众的张宝此时就没那么轻松了。朱勔是被自己斩了,但自己的好日子恐怕也要到头了。虽然自己是为民除害,但终归是违了官家的意愿,即便可以把责任推卸到没有接到圣旨上,但官家不高兴那是肯定的。

    在自己需要夹着尾巴做人一段时间之前,张宝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尽快完成。比如挽回苏杭一带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查抄出来的朱勔家产张宝一丝一毫也没有留下,除了上缴给官家的一部分,大部分都被张宝用来安抚民心。过去那些被朱勔巧取豪夺而损失惨重的人家,总算是得到了一些补偿。对于为他们主持公道的张宝,自然也是感恩戴德。

    ……

    “张公子,我这也是上命所差,你可千万不要怪我。”作为天子信使的王黼,此时苦着脸对张宝道。

    王黼会来苏州,那是在张宝将朱勔斩首的奏报送回汴梁以后。对于张宝的胆大妄为,官家赵佶自然很是不满。他已经派人传旨将朱勔押来京城,可张宝竟敢抗旨。你就是有尚方宝剑也不能胡来!这让自己这个天子的面子往哪搁?

    派王黼来苏州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收回尚方宝剑,二是将胆敢抗旨不遵的张宝押解回京受审,赵佶要当面问问张宝,谁给他的胆子,连自己的话都敢不听。可想要将张宝捉拿归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张宝本身就是个练家子,身边更有一帮高手相助,这要是把他逼急了,还不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情来。连圣旨都敢抗,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王黼不想来,可官家一定要他去,而且身边还有一帮贱人推荐他去,他只好来了。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王黼更是求得官家同意,调动三千禁军负责保护自己的安全,为了应对张宝身边那些高手的发难,王黼更是专门从高俅那里调来了王进、林冲二人负责保护他个人的安全。

    只是让王黼没想到的是,张宝表现的很安分,在确定圣旨是真的以后,上交了尚方宝剑,也吩咐人打点行囊,准备和王黼一同回京。

    张宝的配合让一直悬着一颗心的王黼终于放心,他也不想在苏州多待,这件差事越快办完越好,等到三天以后,张宝乘坐着一辆马车随着王黼的队伍离开了苏州城。出城的时候,自发送行的百姓人山人海,看得王黼一阵心惊肉跳,好在张宝没有趁机搞事,只是有惊无险。

    等到天黑队伍休息的时候,林冲与王进来找张宝。一开始王黼带着王进、林冲来苏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但在发现张宝身边除了徐宁外已经没了高手,便让王进、林冲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