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阴雄-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两支打出的弹丸不知道飞到哪去了,其余四支都成功的击中了木板,只有两发成功的击穿了木板,效果并不算是特别的好,但是孔有德已经很满意了。
因为这六支燧发枪,都没有出现炸膛的情况,而且都成功的激发,射出了弹丸,可以说仿制燧发枪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能不能打中,以及能不能击穿木板,都不再是大问题,后面慢慢改进就是,从火器出现到完全取代冷兵器,用了几百年,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没必要一步登天,做到完美。
“继续试射!”
孔有德挨个查验这六支燧发枪后,就下令继续试射。
第190章 改进燧发枪()
亲兵们也学着工匠们的样子,将这六支燧发枪装填好击发药和弹丸,然后固定住,扳机绑上绳索,站在后面拉动绳索射击。
“砰砰砰!”枪声不断,硝烟弥漫。
后面的试射孔有德没有要求命中木板,现在只是为了检验这些燧发枪的可靠性,看看这些燧发枪能够承受多少次射击才最终炸膛,随意根本不用管子弹打到那去了。
其实大明朝廷配备给士兵的火铳并不少,洪武年间,卫所制建立的时候,就规定过,每百户铳十支,也就是每个百户所要被配十支火铳,但是到了明朝后期,战场上很少见到大规模使用火铳的情况。
这都是因为害怕炸膛引起的,由于明末落后的采购机制,除了登州之外,负责生产活期的工匠们,一般都不会特别认真,生产出来的火器质量好坏与他们所获得的利益没啥关系,又不是他们自己用,为啥非要浪费那个力气制作出精良的火铳呢?
于是,到士兵手上的火铳,质量都不咋地,在加上很多士兵不会熟练地使用火铳,装填超量的火药,经常发生炸膛事故。
这还没接敌呢,就先被自己受伤的武器伤到,士兵们自然不愿意使用火铳,他们对于火枪本身的恐惧,甚至比对敌人的恐惧还要厉害,就连张可大这样的总兵,都很排斥火器。
孔有德麾下的火器营之所以能屡立战功,无非是孙元化督造的火器质量好,以及士兵们都受到了极为严格而且规范的训练,炸膛率被大大降低,他们也就更安心一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不担心,如果能够测试出来,这样的燧发枪射击多少次才容易炸膛,士兵们也就能够更安心的作战了,虽然对战斗力提升不明显,但有时候就是这些许的提升,就能够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
“砰砰砰!”这六支燧发枪,仍旧在亲兵们的手上持续射击着。
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一直到第七十五次,才出现了第一次炸膛的情况,孔有德也没有喊停止,而是让他们继续射击下去。
他是准备将几支火铳都打报废,反正这几个工匠已经成功仿制出了六把,再仿制六百把也不是个事儿,打坏了他一点都心疼。
大半个时辰后,最后一支燧发枪,在士兵拉动绳索之后,终于炸膛了,在此之前,从它的枪管中,已经打出去了一百六十八发弹丸。
对于这个结果,孔有德是相当满意的,这毕竟包凯强叶成凯他们仿制出来的第一批燧发枪,质量就已经这么好了,接下来他还要对燧发枪进行大量的改进,改进之后安全性应该会提升更多。
试射完毕后,孔有德就带队回到了总兵府,并且让厨房做一做好菜,在准备几壶好酒,准备亲自招待这六个工匠。
他们的技术,已经在射击实验中得到了验证,自己以后的规划,他们是很重要的一批人物,必须的笼络住了。
对于燧发枪的改进思路,孔有德经过这段时间的思索,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目前能做文章的主要是两部分……子弹和膛线。
这年头的火铳,基本上都是石头和铅做材料,将其打磨成圆形,就可以放入火铳中发射了。
与后世那种主题圆柱,前方圆锥形的子弹,截然不同,而且后世都采用这种子弹,那就意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子弹效果更好。
其实想想就知道,稍微计算一下,同样体积的弹丸,如果做成后世那种形状,截面积就会小很多,从而面对的空气阻力也会小不少,阻力小了,射程理所当然的就提高了。
而且前段是圆锥形,还能增加穿透力,就和箭矢的箭头一样,前段锋利更有利于破开敌人的铠甲,当然,不可能完全做成圆锥形,现有的技术条件,这样做太麻烦而且成本太大,只需要前面比后面小一些就好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膛线,孔有德对于膛线的认知其实源自于游戏,后来去‘基辅号’上游玩的时候,专门去看了看76。2舰炮,知道膛线是什么样的,而且也知道他的作用。
从十九世纪前中期开始,线膛枪就全面碾压了滑膛枪,主要是因为膛线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枪支的射击精度以及射程,从而使得因为低精度诞生的战术……排队枪毙,被彻底淘汰。
然而,孔有德自己并不知道如何制造膛线出来,不过这不是他需要操心的问题,术业有专攻,他只需要知道这东西什么样就行了,将自己的要求告诉工匠,剩下的就交给这些工匠好了。
他们都是技术最好的工匠,告诉他们自己要求的东西,他们怎么弄出来就是他们的事情了,如果他们都弄不出来,自己一个门外汉更没辙了。
想清楚了这些,剩下的就好办了,不过孔有德不急于一时,先是让新安排的账房取二百两银子来,按照当初的承诺,发放给眼前的六个工匠。
第一个打造出燧发枪的是包凯强,虽然他的燧发枪没能击穿木板,但是仿制的还是很成功,得到了那一百两银子的头筹,其余的一百两,则是按照承诺的,每人二十两。
众人接过银子后,喜上眉梢,都连忙磕头感谢,孔有德夸奖了他们一番,然后让他们都起来。
等他们都起来了,孔有德面带笑容的对他们说“诸位,既然你们现在都已经仿制出了这自生铳,本官现在还有两个任务交给你们,如果你们能够完成,奖励不在你们手中的银子之下。”
众人一听,互相观望了一番,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强烈的欲望,他们只用了五天,就赚到了二十两银子,相当于他们辛苦劳作一年半的报酬了,现在还有新的任务,而且奖赏更高,他们如何能不心动!
仍旧是包凯强率先回话,他压抑住内心的兴奋,说道“大人有何吩咐,直说便是,我等能在将军手下做事,已经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哪能要求那么多啊!
只要将军吩咐的事情,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一定完成将军的要求!”
第191章 膛线()
看到他们热情这么高涨,孔有德脸上的笑容也是藏不住的,银子果然是个好东西,既然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蠢事,只有朱元璋干的出来,他孔有德可是知道一个好的激励政策的作用的。
“好,既然你们都这么有信心,那么本将军就直说了,现在正是任命你们为火器局的工匠队长,局里的一百来号工匠,现在都归你们指挥,至于具体的人员分配,到时候我会让张立德会安排,这也是为了你们更好的完成任务!
第一个任务很简单,那就是继续仿制自生铳,要求不高,15天之内每个小队要完成二十支质量合格的自生铳。
先别着急,这你们小队完成,你们可以将技术传授给其他的工匠,完成之后,你们每人还有三十两银子的赏格,另外有三十两是给小队其他的工匠的,具体分配你们自己安排!”
工匠们听到这个任务,有些面面相觑,因为自古以来,工匠们的技术都不轻易外传的,一般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代代相传的,连收徒都不是很多,听到孔有德的意思,是要他们将这门技术教给其他工匠,所以一个个都有些不乐意。
孔有德看到他们这个样子,猜到了他们在想什么,顿时脸色一沉,低声说道“怎么,本将军的任务,你们是不打算完成了?”
听到孔有德这低声一喝,几个人都是心一惊,然后都沉默了片刻,还是叶成凯主动占了出来,说道“大人,不是我等不想完成任务,是大人您的安排,不是很妥当啊!
我等是工匠里面技术最好的,学会制作这自生铳很容易,其他人就未必有这个悟性了,就算我等将技术传授给他们,这自生铳比鸟铳要复杂得多,他们学不学的会不好说,就是做出来的自生铳,也没有质量保证啊!
属下们认为,不若就让我等专门负责制作,虽然慢一些,但是做出来的都是精品啊!”
孔有德被他们气乐了,明明是不想外传技术,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不过制造和改进燧发枪,还是得依赖他们,无奈的说到“你们别说这些理由,说白了就是怕教会了他们,自己饿死罢了!
本官既然已经升任你们为队长了,那么这件事情不可能是你们自己完成,本将军要的是速度,15天之内三十支自生铳,你们要是能自己完成,本官也不说什么,但是你们能完成吗?
你们自己算算,是三个月累死累活拿六十两好,还是半个月轻轻松松拿三十两,你们怕不是以为本官只要这120支吧?”
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让叶成凯等人有些难堪,不过他们发现,孔有德说的确实是这个道理,将军大人手下一万多军队,不可能只要这一百二十支啊,这自生铳明显要比鸟铳好使,肯定会大量装备自生铳的。
而且自己累死累活,拿的钱还不如教会其他工匠来得多,他们虽然也分到了一杯羹,但是自己拿的也不少啊。
然后孔有德突然大喝一声“难不成你们以为本将军就这么好说话?”
这一声大吼,让他们终于会想起来,眼前对他们提出要求的是登州城的主宰,手握万余大军的任务,要是真的违逆了他的意思,指不定会是个什么下场呢,想到这一层,不禁冷汗流了下来。
叶成凯赶忙下跪道“大人说的是,是我等小家子气了,我等一定按照将军的吩咐,教会其他工匠打造自生铳,半个内完成将军交代的任务!”
看来有些时候光来软的不行,必须来硬的啊,孔有德感觉,以后自己的地盘大了,必须要冷酷起来,不然下面的人总是对着来。
冰冷的眼神扫过众人,孔有德说道“那你们几个呢?”
其他几人,也都跪下来说道“属下谨遵大人吩咐!”
“知道就好,你们放心,本将军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保证少不了你们的好处,若是你们再像这次一样,就休要怪本将军不客气了!好了,起来吧!”
然后稍微平复一下情绪,缓缓地说道“现在来说说第二个任务……改进自生铳!要改的只有两部分,一事弹丸,二是膛线!”
为了怕他们不明白,孔有德专人让人拿出了纸笔,简要的滑下来了需要的弹丸式样,以及膛线是什么东西。
子弹这个东西好理解,无非就是把圆球形的子弹,换成圆柱形的,前面削尖一些罢了,难度并不是很高,普通的新手工匠都做的来,就是费时费力一些罢了,他们自然也不在话下。
倒是膛线这个东西,让他们有些为难了,毕竟谁也没见过不是,之前也没听说过这种东西,现在让他们来做,他们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叶成凯就直截了当的问道“将军,这膛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该如何制作,还请将军示下!”
孔有德只得耐心跟他们解释“膛线,其实就是就是从铳管前端到末端刮出一条凹槽,当然不能是直的,得是螺旋着来,而且每一条膛线之间的距离,最好是相等的,至于怎么弄出膛线,是你们的问题!
本将军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第一个成功弄出膛线的,本人三百两赏银,小队的其他工匠,每人十两赏银!”
听到这么高的赏格,这些工匠们都是心动不已,这要是真的弄出来,真的是发大财了,十年之内衣食无忧啊,不过还是有人剔除了自己的疑问“大人,您说要刻出膛线,但是一支铳管刻几条?”
这个问题还真是难倒孔有德了,因为他只知道膛线这东西很重要,也知道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从来没关注过到底刻了几条。
他重新检索记忆,当初在‘基辅号’看到76。2毫米舰炮,貌似很多,应该是二十多根,密密麻麻的,30毫米近防炮应该只有十多根,稀疏了不少。
应该是口径越大,膛线越多,大明朝的火铳,应该也就是11到13毫米,肯定用不上那么多,按照孔有德估计,6根到7根应该是最合适的。
第192章 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