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群英逐鹿-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酵确芰σ患新砀梗缋胂抑话慵渤鄱觥�
“叮咚,检测到罗士信进入狂怒状态,武力+7,基础武力103,当前武力上升至110。智力…10,基础智力50,当前智力下降至40。”
两马相近,罗士信抢先出招,手中铁枪势狭风雷,横扫而出。渊盖苏文眼见被罗士信占得先机,心下冷哼一声,横刀挡在胸前,迎着罗士信的铁枪向外推了出去。
渊盖苏文乃是高句丽头号猛将,平日里是打遍军中无敌手。率军入青州之后虽然也曾耳闻秦琼罗士信的威名,但也不认为会比自己多厉害。当下见罗士信出枪迅捷,便自以为速度过人的武将在气力上必然稍显不足。
“铛!”
两把兵器轰然相撞,渊盖苏文这才知道自己的看法是想多么天真,这罗士信不仅出枪速度极快,而且力大无穷。仅仅一招他就被震得虎口开裂。
渊盖苏文毋自惊骇之时,两人已经错马而过。罗士信却没有多想什么,反手一枪便狠狠地抽在渊盖苏文的背上,顿时将渊盖苏文打落下马,肋骨都断了几根。
第二百四十二章 西域强援()
渊盖苏文乃是高句丽莫离支渊太祚的长子,身份尊贵,身边自然不少一些心腹护卫。
(PS:要说声抱歉,小郎刚刚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渊太祚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死了,但若是把这个问题修改过来势必要影响到剧情,所以也只能做笔糊涂账让他先活着,就当是主角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
这些护卫眼见渊盖苏文被扫落下马,个个脸色大变,急忙纵马杀上前去,“隋将休要伤害世子!”
这群护卫奔至近前,当即分成两拨,一拨挥舞着兵刃一齐上前围住罗士信,另一拨则趁机救起渊盖苏文往阵后逃去。
“一群土鸡瓦狗之辈,也配来挡我的路?”罗士信大吼一声,手中大铁枪裹挟着呼啸的风声,左右横扫,不过片刻工夫便将这几个渊盖苏文的护卫统统扫落下马。
解决了这几个拦路虎之后,罗士信抬眼望去四下寻找渊盖苏文的踪迹,却见他正被另外几个护卫簇拥着往侧翼逃去,当下便要催马赶去。
“士信,不要恋战。”秦琼急催战马赶上前来,沉声说道:“当务之急是带领弟兄们杀出去,权且留下那高句丽贼子的狗头,等到来日再取!”
罗士信此刻虽然已经是怒火滔天,但秦琼的话还是能听得进去几分,沉吟片刻之后便点了点头,纵马和秦琼一齐往外杀去。
渊盖苏文作为高句丽的头号猛将,就连他都被罗士信一枪扫落下马,高句丽兵卒哪里敢尽全力拦截隋军,生怕风头太过招来罗士信这个杀神。
。。。。。。。。。。
与此同时,历城县。
就在秦琼、狄青率军离开之后不久,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忽然杀到历城县下,将城池四下包围。兵马往来纵横,一时间沙尘漫天,人喊马嘶之声喧嚣。
一个金盔金甲、眼神鹰鹫的大将如众星拱月般催马出阵,抚须喝道:“城上的隋军听好了,我乃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是也。而今你们的主帅秦琼及其麾下兵马已经被我军和唐军合围,想来此刻已经全军覆没。若是识相,早早开城归降,否则,城破之后定然鸡犬不留!”
张叔夜这个时候已经闻报走上城墙,听到乙支文德自报家门,顿觉天旋地暗,暗暗叫苦道:“这下槽了,自打入青州以来我等只想到毗邻的河北朱元璋可能会出兵,几乎所有的斥候暗探都被安排在黄河沿岸。万万没有想到高句丽竟然能够跨海出兵,秦琼、狄青几位将军危矣!”
“城上的人都听明白了没有?再不开城投降,本将军就要下令攻城了!”乙支文德似乎是有些不耐烦了,再一次高声喊道。
“秦琼、狄青、罗士信几位将军都是万中无一的猛将,虽然中了埋伏,但应该能够杀出重围。不过若是让乙支文德夺取了历城县,到时候他依托坚城拦路,秦琼他们才会真正成了瓮中之鳖。”
张叔夜很快就稳定了心神,从旁边的一名军卒手上夺过弓弩,张弓搭箭奔着乙支文德便射去:“乙支文德,休要在这里妖言惑众。有胆你便来攻城,我大隋只有战死的勇士,绝无卑躬屈膝投降异族的懦夫!”
“鼠辈找死!”乙支文德挥刀挡下了利箭,面目狰狞地抬头看了一眼射箭的张叔夜,扬刀一挥,喝道:“全军攻城,第一个破城的赏黄金一千两!”
“嗷嗷嗷!杀啊!”
两万高句丽军卒文言后顿时两眼发光,齐声虎吼,犹如潮水般向着历城县涌了过去。
“放箭,射杀这群高句丽来的蛮贼!”张叔夜拔剑在手,厉声大吼道。
站在城头上的弓箭手纷纷搭箭上弦,五指一松,朝着城下的高句丽大军射去。
不过现在历城县几乎是倾巢出动,留守的兵马不过四千多人。高句丽军队顶着箭雨,在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之后便杀至城墙下,架起云梯,人人争先,奋勇向上攀爬。
一个身着铁甲、体态魁梧的大将挥舞着钢枪拨打雕翎,两脚踩住云梯“腾腾腾”地疾步上前,当先登上城头,咆哮一声:“我乃高句丽大将杨万春是也,挡我者死!”
“快,杀了他!”张叔夜深知这个时候必须尽快杀了这个带头冲上城墙的高句丽将领,否则高句丽军队攻城的势头必然更盛,城池十有**是守不住了。
“叮咚,检测到杨万春进入勇烈状态,武力+4,基础武力95,当前武力上升至99。”
“叮咚,检测到高句丽本土武将杨万春四维能力,统帅90,武力95,智力78,政治63。”
杨万春是高句丽武力仅次于渊盖苏文的猛将,后世民间传说他曾率军力拒唐太宗李世民,令这位不可一世的天可汗折戟城下。
当然,这也和当时气候转冷将士水土不服有关。至于所谓的射瞎李世民一只眼睛的传说,那纯粹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李世民率军征讨高句丽的战果是远大于损失,当时唐军连破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七万人口。新城、建安、驻跸三场大战均是告捷,斩获高句丽首级达到四万余级。
而且,就算是在杨万春镇守的安市城下受挫,李世民也是从容班师。当时的唐军甚至还耀兵于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迹不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惨败。
传说虽然存在着大量的杜撰情节,但是杨万春的武勇倒是实打实的。
眼下秦琼、罗士信、狄青等勇将都不在历城,杨万春颇有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意味,一杆钢枪挥舞得虎虎生风,杀得拦路的隋军士卒节节败退。
“哈哈哈,常听人说隋军猛将如云,照我看来也不过如此嘛。连能接下我一枪的人都没有!”
杨万春所向披靡,不由得哈哈大笑,大步沿着甬道冲下城头,准备去抢夺城门。
就在这时,甬道口突然转出一人,手中长矛势若雷霆,闪电般疾刺而出,“高句丽来的狗贼,接我一矛!”
“叮咚,检测到斯巴达克斯进入迅疾状态,武力+6,基础武力102,当前武力上升至108。”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军不设二帅()
斯巴达克斯出手如风,杨万春还没来得及反应,长矛便已经没入他的胸膛。
“叮咚,检测到杨万春被斯巴达克斯斩杀,宿主获得灵魂点数10个,当前灵魂点数总额上升至435个。”
斯巴达克斯怒喝一声,将杨万春的尸体奋力挑飞了出去,旋即大步上前,犹如猛虎入羊群,手中长矛大开大阖,风声嚯嚯,杀得杨万春身后的高句丽兵卒抱头鼠窜,死伤遍地。
张叔夜原本见杨万春勇不可挡地杀下城头,已然是心如死灰,暗暗握紧佩剑,只要城门失守他便立刻自尽殉国。却不料形势突变,原本还气势汹汹地跟着杨万春杀下城墙的的高句丽兵卒都一个个惊慌失措地逃了上来,跌跌撞撞,狼狈不堪。
张叔夜见状惊奇不已,急忙领着几个亲兵上前,这才发现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壮汉正带头追杀着高句丽兵卒。
“某家祖上是西域安国人,年幼时流落草原,曾蒙义成公主救护大恩,今日特地前来报恩!”
斯巴达克斯抬头望见了城头上的张叔夜,见他一身紫袍,暗道这定然是城内主官,当即向他表明了身份。
“当真是天助大隋,今日若非壮士,历城必然已经失守!”
张叔夜闻言顿时大喜过望,急忙指挥着麾下兵卒配合着斯巴达克斯清剿已经登城的高句丽兵卒。
在城下督战的乙支文德见杨万春已经杀上城头,当即传令麾下骑兵做好准备,只等城门一开便趁势杀进城去。
可不料他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历城县城门大开,心下正纳闷时,城头上突然欢声雷动,原本还奋勇向前推进的高句丽兵卒突然节节败退,不时地有人惨叫着坠落下城。
又过了一阵子,一个血淋淋的首级被隋军挂在枪头上,挑出城墙,一双眼睛睁着老大,充满了愕然和震惊,不是杨万春又是何人?
“报!”就在这时,一骑斥候催马疾奔至乙支文德面前,拱手说道:“大将军,隋将秦琼、狄青已经率军突出我军和唐军的包围,正往历城赶来,据此已经不足三十里了。”
乙支文德闻言不由得大怒,破口骂道:“李建成和渊盖苏文到底在干什么,怎么这么快就让隋军杀了回来?”
历城守军不多,就算城内有着可以击杀杨万春的猛将,只要他狠下心来凭借兵力优势不计代价地猛攻,同样可以破城而入。但是这需要时间,尤其是在现在杨万春战死士气受损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就更久了。
“撤,全军撤退!”乙支文德不甘心地望了一眼城墙上杨万春的首级,伸手一招,恨恨地下令道。
高句丽军队退走不久后,秦琼和狄青便率军赶回了历城,当即拉起吊桥,紧闭城门。
李建成和渊盖苏文带着数万得胜之师尾随而至,半道上又汇合了乙支文德所部,三路大军声势滔天地进逼历城下寨。
。。。。。。。。。。
青州的战报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送到了杨杲手中。虽然杨杲通过系统已经猜到了一些,但这一战的损失还是让杨杲触目惊心。
看完战报之后,杨杲急忙招来薛仁贵、刘伯温、常遇春、房玄龄等一众文武过来议事。
“高句丽大军突入青州,秦琼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折损兵马九千余人。若不是一位名叫斯巴达克斯的西域人因为早年曾经受过义成公主的恩惠出手相助,击杀高句丽大将杨万春保住了历城,只怕此刻秦琼所部已经全军覆没。”
杨杲一边将手中的战报交给帐内众人传阅,一边缓缓地说道。
“想不到李建成这贼子竟然勾结高句丽,真是该死!”常遇春看完战报之后顿时怒骂一声。
“哼,当年李渊那贼子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变曾经求助于突厥,现在他的儿子为了夺取青州勾结高句丽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靠山王杨林此刻反倒是面色平静,只是话语间隐含的讽刺意味却是人人都听了出来。
“朕本来还念着李家与朕之间的血脉亲情,又听说李建成宽厚仁德,有长者之风。打算来日灭唐之后留他一命给李家留条血脉。不过现在看来,李家诸子通通该死!”
杨杲眼神中杀机一现,紧接着又话锋一转:“不过眼下青州局势不利,诸位可有何建议?”
房玄龄思索了一会儿,出列说道:“陛下,微臣以为青州的局势还没有太坏,秦琼和狄青将军虽然被高句丽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兵折将。但好在天佑大隋,有那位西域来的壮士出手相助,历城县并没有失守。”
杨杲顿时醒悟过来,道:“房卿说的是,当年张须陀大将军担任齐郡通守时为了抵御乱匪,便多次加固城防。有此坚城在手,短时间内秦琼所部应当无忧。”
房玄龄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高句丽和我中原有着血海深仇,即使是在李建成军中,对高句丽心怀仇恨的人也绝不在少数。因此双方断无可能做到亲密无间,也绝不可能敢放手攻城。”
“玄龄兄所言极是,高句丽野心勃勃,当初进攻辽东被完颜阿骨打杀得大败,此番进军青州必然也是谋划着吞并青州。李建成对此也应该是心知肚明,早晚便会和高句丽翻脸!”
刘伯温附和了房玄龄一句,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过依微臣之见,陛下应该分出一支兵马前去救援青州,人数也不用太多,两万人足矣。不为别的,只为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