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探秘-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四大家族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就是天下第一望族的皇族。不用说,把这样的家族作为议论的对象,其性质远比“伤时骂世”严重的多,危险得多,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不想引火烧身都不可能。与其让别人来烧,不如自己先烧,于是故事一开始便出现了葫芦庙里的那场大火,不仅烧毁了葫芦庙,也烧毁了隔壁的甄家,让真事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能做到这一点,除了“荒唐言”的功劳以外,还有“分身法”的作用。“分身法”的特点就是化整为零,作者把皇族的特性分别隐藏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身上,故意制造了四个大家族的假象,以此来混淆视听,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以便达到“明修暗渡”的目的。
2、宝玉的梦别有洞天
“太虚幻境”实际上就是九重之上的金銮宝殿,宝玉的梦境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他的梦发生在宁府的天香楼,入口处有个石牌坊,上面写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转过石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也有四个大字“孽海情天”,旁边还有一副对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不难看出,这里每一处,每一景都与“天”有关。这恰恰说明,宝玉的梦发生在天上,而出现在梦里的宫殿,自然就是皇宫了。进入了宫门后再往里走是二门,里面同样是宫殿巍峨,富丽堂皇。门的两边皆是配殿,有“痴情”、“结怨”、“朝啼”、“夜哭”、“春感”、“秋悲”六个司。皇宫的二门之内是什么地方?不用说一定是后宫了,上述六司就是后六宫的象征。后宫是皇家的私人领地,戒备森严,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入。所以,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一般人很难知道,即使知道,也绝不能对外说,这不仅是保护隐私的需要,更是当权者顾及颜面的需要。所以,焦大说:“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脂批也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从六司的名字可以看出,后宫没有天伦之乐,没有骨肉亲情,没有爱的温暖,只有怨恨和悲泣相随相伴。所以,这里的朝啼夜哭,春感秋悲是一道永远不变的风景,从古至今皆如此,没有任何例外。难怪探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咱们到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这正是皇家骨肉亲情的真实写照!
“薄命司”是一个极其重要地方,因为宝玉阅册在这里,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及又副册也在这里。这个宫殿的两旁也有一副对联,上面写道: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看得出,这里的脂粉气息特别浓厚,“闺阁”特征十分明显,这与作者“着意于闺中”的主题完全吻合。很显然,“薄命司”是“太虚幻境”的中心,主人公的梦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
那么,“闺阁”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它身上赋予了怎样的寓意和内涵?这个问题不可小觑,它涉及到书的主旨,涉及到主人公的身份,也涉及到了红楼一梦的具体内容,所以它是我们重点要解读的对象。
其实,这个“闺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闺阁,它另有所指。它指什么呢?它指的就是太子居住的宫殿——东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过去人们把东宫也称作“春宫”或“春闱”,而“闺阁”正是从这个意思演化而来。要知道,作者不仅借用了“闺阁”之名,还借用了“闺阁”之实。一般而言,居住在闺阁内的大都是没有出嫁的女子,年龄在十五岁以下,被称作含苞待放的花季少女,等待名花有主的那一天。这个意思与“东宫”的性质颇为类似,太子作为皇权的继承者,就像待字闺中的少女,随时等待着出阁成大礼的那一天。所以,用“闺阁”来隐藏和演绎一段关于嗣子悲欢离合的故事,可以说再合适不过。
其实,“闺”和“阁”这两个字,最早就是用来指后宫的,因为后宫都设在二门之内,而二门又叫“闺门”,里面是宫室主人的内宅,外人不得擅入。后来人们才把它延用到了女儿身上,因为比较讲究的大户人家,把未出阁的女子都安排在二门之内居住,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体现的就是女儿家的身段。作者开篇即强调“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让“闺阁”成了故事的中心。但谁也不会想到,此闺阁非彼闺阁,在它的背后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50章 、四大家族政治背景之谜(7)()
借“闺阁”喻“东宫”,采用的是“两面皆有喻”的“双面绣”手法:正面展示的是以女儿为主体的一个温柔妩媚、千姿百态的群体;反面反映的是以东宫为主题的皇家嗣子的悲剧人生。尽管正反两面都是以“闺阁”为主题,但最终的指向却完全不同。只能说二者在功能上相互交错,相互映衬,相互依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内容上却是各行其道,互不相干。正如清王梦阮在他的《红楼梦索隐提要》中所说的那样:
其书大抵为纪事之作,非言情之作,特其事为时忌讳,作者有所不敢言,亦有所不忍言,不得已乃以变例出之。假设家庭,托言儿女,借言情以书其事,是纯用借宾定主法也。
“假设家庭”指将皇宫用贾府取而代之,“托言儿女”指将东宫以闺阁取而代之。很显然,在清朝就已经有人看出了作者托言寓意,借情写史的良苦用心,但为了避讳,大家在评论时都采用了比较委婉含蓄的做法,谁都不愿将真相直接挑明,只是心照不宣,点到为止。也许这是当时达成的一种共识,或者说是知情者之间的一种默契。表面上看,作者以“花容月貌”和“春恨秋悲”为题,意在抒发“秋闺怨女”的离愁别恨。但实际上他以自己的血泪,书写了一部皇家嗣子不可抗拒和不可避免的悲惨人生。
把“东宫”比作“薄命司”,说明古今太子的命运几乎都一样,都是“红颜薄命”之人,在历史的舞台上屡屡上演悲情的角色。他们在被册封那一刻,命运就已经注定,人们从他们的起点就能看到他们的终点,从他们有幸的开始,就能预知他们不幸的未来。这就是为什么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都被一一注定在了薄命册里,每个人的结局都不可避免的是以悲剧告终。
这些看似带有浓厚宿命色彩的艺术构思,实际上反映了皇权之争的必然性和残酷性,也反映了嗣子无法逃避的悲剧命运。所谓“山木自寇,源泉自盗”,说的就是皇权树大招风的特点。而《枉凝眉》中的“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的唱词,却是经历过这一磨难的人从心底发出的哀怨和悲鸣。
“东宫”象征着最高权力,象征着皇帝的宝座,也象征着荣华富贵,必然会引来觊觎者的垂涎,引来盗寇的铤而走险。因而,东宫就成了权力角逐的中心,太子就成了各方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的对象。历朝历代太子的命运几乎大同小异,不仅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主人公的悲剧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薛宝琴的灯谜诗《钟山怀古》对此作了高度概括,她说: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钟山”即金陵,金陵即皇宫。所谓“钟山怀古”,就是对深宫大院之内所发生的皇权之争的回顾和反思。“无端被诏”指嗣子的册封完全是被动的,甚至是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然而,一旦受封,“牵连”不断的厄运接踵而来,质疑、责骂,乃至于诬陷、恐吓如影相随,让他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生活在刀刃上的恐惧,没有人比身为嗣子更有体会,更有感触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的这句唱词形象而又逼真的说出了“闺阁”之人艰难而又危险的处境。
如果说“被诏”是“相约”的话,那么“牵连”就是“相骂”。一旦有“相约”之幸,必然就有“相骂”的不幸紧紧相随。所以,每一个嗣子都有过“相约”和“相骂”的经历,都有过被“嘲笑”,甚至被侮辱的艰难时光。这实际上是封建zhuanzhi制度下皇权移交过程中永远的噩梦。嗣子的悲剧正是由其特殊地位和身份决定的,就像“山木”和“源泉”一样,即便不招谁惹谁,也会遭到被寇、被盗,甚至被损毁的厄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中包含“原应叹息”四个字,而这四个字恰恰反映了“闺阁”之人的无奈和无助。挂在“薄命司”上的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实际上就是“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的另一种说法。
“太虚幻境”宫殿式的结构和布局,反映了贾府的真相和性质。它高高在上,威严中透着悲凉,痴情中带着绝情。然而,它的的确确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金銮宝殿。高入云端的石牌坊,厚厚宫墙内的琼闺玉阁,都表明了主人公的故事发生在天上,发生在皇宫,发生在权力的中心。薛宝琴的柳絮词《西江月》就明确指出,贾府是“汉苑”,是“隋堤”,而“汉苑”和“隋堤”就是皇家的代称。
作者把皇宫称作“孽海情天”,说明这里既是天堂,也是地狱。这就是为什么故事的发生地,一会儿在“姑苏”,一会儿又在“金陵”,一会儿在“南京”,一会儿又在“中京”的原因所在。无论是“姑苏”还是“金陵”,无论是“南京”还是“中京”,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贾府。“姑苏”代表人间天堂,它是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引申而来。“金陵”则代表人间地狱,它不是指南京,而是指“白骨如山”的皇家陵墓。“中京”指北京,是故事真正的发生地。所以,“太虚幻境”不仅有“朱栏白石,绿树清溪”之美景,也有“荆榛遍地,虎狼同群”之凶象。脂砚斋在这句话后面批道:“凶极!试问观者此系何处”。言外之意:读者看仔细了,这里可不是平常之地,里面大有文章。从“天堂”和“地狱”的比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抑制的悲愤,看到了他断肠心碎的人生阅历,也看到了深宫大院的另一面。(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51章 、朝代年纪和主题思想之谜(1)()
3、贾氏宗祠泄“天”机
除了《护官符》和太虚幻境外,贾府的建筑规制也透着皇家的威严和气势,而坐落于宁府之内的“贾氏宗祠”,更是直接暴露了皇家宗庙的身份。
五十三回的除夕之夜,贾府进行了辞旧迎新,宗祠祭拜的大型活动。一场庄严肃穆,宏大典制的祭祀礼仪,在宁府一道又一道的正门缓缓开启中拉开了序幕。所开之门有: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内塞门——正堂。这些门一一数过去,整整九道。常言道:“君门九重”,贾府为什么可以享有九门规制的殊荣?我们知道,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府邸的规格是有严格规定的,一定要按照主人的身份和官阶进行建造,如有僭越可按犯上作乱论处。所以说,设有九门的府邸,绝对不是一般的官宦之家,它显然是“君门”,显然是帝王之家。
如果说九门规制的暗示,在表现手法上还稍显含蓄的话,那么“贾氏宗祠”里悬挂的匾对,就将其皇族的身份暴露无遗。脂砚斋在这一回的回前有这样一段批语,他说:
“除夕祭宗祠”一题极博大,“元宵开夜宴”一题极富丽。拟此二题于一回中,早令人惊心动魄,不知措手处。乃作者偏就宝琴眼中款款叙来,首叙院宇匾对,次叙抱厦匾对,后叙正堂匾对,字字古艳。
这个批语特别强调了院宇匾对、抱厦匾对、正堂匾对的重要,说明匾对里面大有文章。匾对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三副匾对的出处和内容。
贾府宗祠坐落于宁府西边的另一个院落,书中对它的描述是这样写的:
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挂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傍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傍有一幅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亦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
这是对院宇匾对的描述,紧接着书中又对抱厦和正堂的匾对作了以下描述:
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幅对联,写道是:
勋业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