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探秘-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皇子皆以“胤”命名。但贾母赐给黛玉的“鹦哥”并不是指所有皇子,它单指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鹦哥又叫鹦鹉,“鹉”与“武”谐音,指武将出生的那个胤哥。在康熙皇子中有大将军头衔的也只有十四阿哥胤祯,所以这个“鹦哥”专指胤祯。

    宝玉是“水中月”,黛玉是“镜中花”。“月”即“镜”,“花”即“袭人”,二者之合才叫花好月圆。黛玉作为胤哥的属性,在“慧紫鹃情辞试宝玉”这场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故事应该说大家都很熟悉,表现了宝玉对黛玉的痴情痴心。但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恐怕没人注意到。这个现象就是:宝玉的病表面上看是因黛玉而起,但实际上却都表现在了紫鹃身上。不信你看,明明是黛玉不愿与宝玉亲近,表现出来的却是紫鹃不愿与宝玉亲近,导致其呆病发作;明明是宝玉怕黛玉离他而去,可是偏偏紧紧拽着紫鹃不放;明明是黛玉不走的消息让他起死回生,灵魂归窍,可是表现出来的却是紫鹃的到来让他有了生的希望。

    整场戏宝玉和黛玉压根就没有见过面,处处写黛玉的地方,处处由紫鹃来表现。宝玉嘴里喊的是黛玉,眼睛盯的却是紫鹃;心里想的是黛玉,手上抓的却是紫鹃。他到底离不开谁?是黛玉还是紫鹃?表面上看他离不开黛玉,实际上是离不开紫鹃,因为紫鹃才是他的真性。(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82章 、作者真相之谜(15)() 
很显然,这场戏的主角是紫鹃,而紫鹃暗指十四阿哥胤祯。作者通过这场戏想要说明的是,十四阿哥才是真宝玉,才是真嗣子,才是康熙选定的接班人,雍正只不过是一个冒牌货。脂砚斋在这一回的回前批语,对此已有所暗示,他说:

    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遂滴泪为墨,研血成字,画一幅大慈大悲图。

    “真情种”即“真嗣子”,“大慈大悲图”即“真佛”。“作者发无量愿,欲演出真情种,性地圆光,遍示三千”,说的是作者将主人公的庐山真面目,不是和盘托出,而是通过隐晦曲折的方式加以表现,非独具慧眼者,无法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紫鹃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帝王”和“血泪”的双重寓意。传说杜鹃鸟由帝王所化,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采用的就是这个说法。作者同样引用此意刻画了紫鹃这个人物,以此表明:主人公的前生是胤哥,是帝王,后生则是一只泣血的杜鹃。他的鸣叫是在诉说自己的不幸,诉说家门的不幸,诉说手足的不幸。这就是黛玉为什么既是“花魂”又是“鸟魂”的原因。“花”即花袭人,即帝王,“鸟”即紫鹃,即血泪。要知道,主人公从“花魂”到“鸟魂”的过程,就是自己证明自己的过程,自己为自己雪耻的过程,自己拯救自己的过程。它所表现的正是“观音自念观音经,求人不如求己”的智慧和勇气。

    所以,黛玉在书中的定位是这样的:既是“花袭人”,又是“葬花人”;既是“珍珠”,又是“绛珠”;既是作者的“前生”,又是作者的“后生”。正因为如此,她被脂砚斋称之为“情情”。两个情一个为前世之情,一个为后世之情。然而,不管是哪种情,都是眼泪铸成,故而黛玉又是泪的化身。黛玉在《葬花吟》中唱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作者借黛玉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书的未来的担忧。

    清明义的《题红楼梦》诗说: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自不知”说的就是作者的预言不幸言中,《红楼梦》问世之后果然出现了“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后果。世人看《红楼梦》和贾瑞的眼光没有两样,除了美女,除了男欢女爱,没有看到别的,结果才子佳人的故事大行其道,成了热捧的对象,而真事被彻底埋没。所以明义发出了“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的呼唤,希望黛玉能灵魂归窍,身心合一,让宝玉走出“壅蔽”的阴影,成为名副其实的“通灵宝玉”。所以,他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

    他的意思是说,不用去追究“金玉姻缘”的结果如何,它有时是“春梦”,有时是一股青烟,变化莫测。如果石头没有灵气的话,即使能说话又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价值?没有“灵气”的石头,说出来的话都是“鬼话”,都是“荒唐言”,都是糊弄人的。明义显然希望大家看到的是真实的宝玉,而不是一个行尸走肉的“臭皮囊”。

    明义是与《红楼梦》作者同时代的人,又是宗室子弟,他肯定知道作者的底细,也知道这部作品在说什么,所以才会急作者之所急,想作者之所想,愿作者之所愿。明义的《题红楼梦》绝句十二首,没有注明具体时间,学者认为“大约写在曹雪芹逝世前一二年”,也就是1760年前后。此时《红楼梦》刚刚完成五六年,没想到就遭到了曲解和误读,遭遇了“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的不幸。

    4、跛足道人——作者——山林野客

    毫无疑问,跛足道人是作者的象征,这个形象传递出了以下几个信息:第一,“出家人”;第二,失足者;第三,指点迷津者。出家人指的是弃官弃籍归隐山林,成为江湖野客,所以它是打引号的。失足者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意思,表示对自己行为深深的悔意。指点迷津是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后人指点迷津,以血的教训提出警告。这个形象恰恰说明,主人公出家归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史书没有记载,民间也没有这方面的传说,但《红楼梦》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珍贵资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过去我们不知道“分身法”在人物身上的运用,往往把他们割裂开来,忽略了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结果对人物的理解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顾此失彼,自相矛盾的怪圈。如果用过去的方式去寻找主人公出家归隐的答案,自然是难有结果。但如果换一种思维去看它,结果就大不一样了。虽说这个事实在宝玉身上没有体现,但在其他人身上却有反映,比如跛足道人,比如柳湘莲,比如惜春。他们与宝玉有着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正是这些共性让他们成为了同类,成为了“真”的代表。(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83章 、秦可卿死亡之谜(1)() 
柳湘莲和宝玉不仅情投意合,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秦钟。“秦钟”即“情种”,是“情”的象征。他们的统一性正是通过这个“情”加以体现的。柳湘莲无情鞭笞呆霸王薛蟠的举动,与贾政无情笞挞宝玉的行为直接对应,其性质都是“父亲”教训“儿子”,只不过训人者和被训者调换了位置,体现的正是一报还一报的因果关系。柳湘莲在尤三姐自刎之后,幡然醒悟,“悬崖撒手”,遁入空门,成了“来无迹,去无踪”的出家人,与道士成为同路。这恰恰反映了宝玉的结局和归宿。

    惜春的画册和判词都表明,看破红尘的她,毅然选择了出家当尼姑,与青灯古佛相依相伴。对她来说,昔日的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侯门贵府的锦衣玉食,难留其青云之志。可以说,惜春的出家,是宝玉出家的直接反映,惜春的任性和坚持,是宝玉矢志不渝态度的体现。

    当然,在宝玉身上,这方面的证据更加突出。他与钗黛合一的判词,不仅暗示了其归隐的结局,而且还说出了其归隐的动机和目的。这个判词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前面说过,这个判词除了隐薛、林二人的名字外,还包含“冠”和“带”这两样东西。“冠”是“皇冠”,“带”是玉带,前者指皇位,后者指嗣位。同时,“玉带”还是出入朝廷的达官贵人身份的象征。那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指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正是归隐山林的意思。林中挂玉带意味着主人公放弃了爵位仕途,放弃了荣华富贵,甚至放弃了高贵的族籍,独自归隐山林,成为了一个江湖野客。“金簪”是皇冠的象征,是真龙天子的标志,雪里埋金簪,就是把自己奉诏继位的真相埋在雪中,等待“昭雪”的那一天。

    “可叹停机德”是作者借用乐羊子妻的故事来表明自己不愿“半途而废”的决心。所谓“半途而废”,指的是被篡位者取而代之,让他的嗣子经历在历史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堪怜咏絮才”则是借用谢道韫的故事,表明自己有能力让这个历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还自己,也还历史一个清白。

    柳絮是雪的别称,传说:谢道韫叔父谢安对雪吟诗说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哥哥谢朗回答说:“撒盐空中差可似”。谢道韫却回答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遂传为文坛佳话,雪即柳絮,柳絮即雪,也因此深入人心。判词中的“雪”既有昭雪之意,又有清白之意,而它正是主人公出家归隐的动机和目的。

    其实,宝钗和黛玉本身就是“山林”的意思,黛玉是“林”,宝钗是“山”,而“山林”体现的正是《红楼梦》的创作背景。这个判词的配画是“两株枯木”和“一堆雪”。这是什么意思呢?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作者归隐的原因。“两株枯木”和“一堆雪”表明,这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春天尚未到来,环境依然严酷,因而书的创作必须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而归隐“山林”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二是表达了作者的期盼。“枯木”虽然不是春天,但它蕴含着春天的希望。只要气候适宜,“枯木”就能开花结果,冰雪也会随之融化,“昭雪”不就指日可待了吗?这副配图,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真相大白于天下充满期待。很显然,这个判词不仅隐藏着主人公归隐的原因、动机和目的,更寄托了他对未来希望和期待。

    主人公作为出家人的形象,不仅反映在跛足道人身上,还反映在“秋爽斋”的陈设、联对和挂画当中。“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这副对联就是其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骨格不凡,丰神迥别”的出家人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他走在烟雨蒙蒙中的坚实脚步;仿佛看到了其面对未来,充满自信的豁达心态。其实,探春的结社贴,向我们直接展示了这一背景,她说: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这些旁征博引的文字,并非是在故弄玄虚,而是在影射书的创作地点和背景。很显然,这是一个远离闹市的隐居之地,而且参与者人数众多,非一人所为,否则“竖词坛”、“开吟社”之说就毫无意义。不过,这个问题不是这一章的重点,笔者在后面的章节会专门讨论。

    探春的画册和判词,同样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江湖生涯的一面。她的画册的内容是这样的:

    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画中在海上迎风前行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探春。看得出,她一面在行船,一面在哭泣,似乎有说不尽的哀伤,道不完的悲痛,但又不知向谁去倾诉,只好把一腔泪水洒向无边无际的大海,洒向高远辽阔的天空,洒向无法预测的未来。这是一个庙堂之人闯荡江湖的真实写照,她要把自己的情,把自己的痛,把自己的恨带向远方,带给后人,带给未来。与这副图相匹配的判词是这样写的:

    才字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清明涕送”直接道出了其“掩面泣涕”的原因。“清明”就是“元春”,“东风”是“知音”。这句话说的是,她在江湖上为“元春”送行,其“泪”如一江春水,流淌不尽。“东风”与“元春”看似只有一梦之遥,但能否相遇,却要看缘分和时机。“一梦遥”中的“梦”,指的就是《红楼梦》。也就是说,主人公江湖行船,其“清明涕送”的目的能否实现,在于其“梦”是否能“通”,是否能被理解和被认识。

    作者之所以要以“跛足道人”的形象示人,并不是因为其有“一足高来一足低”的生理缺陷,而是这个形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