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探秘-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72章 、《》每一卷内容提要(4)() 
    第七卷、朝代年纪和主题思想之谜

    通过前一卷的解读,贾府即皇宫,宝玉即皇嗣的真相逐步浮出水面,如此一来,就有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这就是:它讲的是哪朝哪代的事?主题思想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考证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要素,否则这个故事就毫无意义。然而朝代年纪、主题思想和四大家族的政治背景一样,作者不可能明写,只有通过“索隐”才可能得到,因而这一卷所要探索的正是这两个问题

    笔者通过对故事一开始的第一句话“当日地险东南”的解读,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是发生在清朝的事情,因为“东南”是“水国”的意思,这个意思来自“共工触不周”的典故。年纪的结论是通过“国朝定鼎”将近一百年的暗示和元春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的句子得出:这个故事发生在康熙和雍正交替之时,讲的是康熙遗诏之谜案。

    主题思想则是通过对“风月宝鉴”、“大观园”等关键点的解读得出:它的主题就是“清明”,而清明是皇嗣的代称,是正统性和合法性的标志。然而,主人公不明不白的遭遇,“一把辛酸泪”的经历,说明故事的中心是围绕真假嗣子,真假皇帝展开,故而作者又将此书称之为“嗣书(四书)”。可以说这两个字是对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它既体现了皇权之争的背景,也反映了主人公“生于末世运偏消”的不幸结局。

    第八卷、暖香坞灯谜之谜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个谜,而暖香坞灯谜则是谜中之谜,书谜破解不了,灯谜自然也成了悬案。李纨的开场白,将灯谜是奉贾母之命,专为“嗣书(四书)”量身定做的性质点明,为我们的解读确立了方向。暖香坞所有灯谜都是围绕皇权之争展开的,它揭示了康熙真正的接班人不是四阿哥胤禛,而是十四阿哥胤祯的历史事实。

    灯谜的好处在于,不需要直接说出真相(谜底),但真相可以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探索得到。可以说,作者把这一历史事件隐藏在了灯谜当中,把真假皇嗣的真相也隐藏在了其中,只要我们沉下心来,在这些文字上下功夫,一定能够得到答案,得到结果。

    李纨、李绮、李纹的猜句、猜字之谜,说出了雍正为假皇帝的事实;薛宝琴的《怀古绝句》之二的《交趾怀古》,则说出了主人公的原型是镇守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祯,而他才是真正康熙指定的接班人。最后两首《蒲东寺怀古》和《梅花观怀古》说的都是庙堂之事。《蒲东寺怀古》:“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揭示了雍正的上台不是名正言顺,而是偷偷摸摸的篡位之举。尽管人们对他奉诏继位之说深表怀疑,但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也奈何不得他。《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则又说明真正的奉诏继位者不是“梅”就是“柳”,是真正的元春,但他在本该团圆的日子没有到场,与皇位失之交臂。

    很显然,暖香坞灯谜是我们揭示作者在说什么的关键,里面所有灯谜都具有“史鉴”的性质,都具有揭示真相,还原历史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九章、作者真相之谜

    《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作者和主人公是同一个人,这一点毫无疑问。在主人公已经得到确认的情况下,作者的真相自然也就浮出了水面。他是谁呢?他不是别人,正是《交趾怀古》中的主人公十四阿哥胤祯。然而,为了让读者能确信这一点,作者的暗示并没有到此为止,在明显带有主人公和作者特征的人物身上同样隐藏了这一重要信息。

    笔者通过对探春、宝玉、黛玉和跛足道人的深入挖掘,发现了这样的伏线脉络:探春—脂砚斋—十四阿哥、宝玉—北静王—胤祯、林黛玉—紫鹃——胤哥、跛足道人—山林野客——作者。这四个人物都指向一个人,就是主人公胤祯。只不过作者使用了“分身法”,把一个人的信息放在了四个人身上,给人造成了他们之间互不相干的错觉。其中北静王最能体现胤祯作为皇嗣的形象,其头戴“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的装束,直接反映了其“皇”的身份和背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皇”是“王”的头上上加一个“白”字,俗称“王的头上戴白帽”。而且“五爪坐龙”的袍子,也不是一般亲王可以穿戴的,没有“皇”的背景和身份,是绝对不允许的。跛足道人是胤祯出家后的形象,这个形象虽然与北静王的形象反差极大,但它恰恰说明,主人公经历了从庙堂到江湖的转变,从皇子到平民的转变,从亲历者到记录者和传道者的转变。(待续)

    (本章完)

第173章 、《》每一卷内容提要(5)() 
    第十卷、秦可卿死亡之谜

    秦可卿是书中一个重要人物,也是我们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虽然其身上的谜团颇多,但这也恰恰说明她的的重要性不容低估。作者的惯用手法就是越重要的东西越让你难以琢磨,越关键的地方越让你无法把握,我们只有通过慢慢的“品”,慢慢的“悟”,才可能窥其一二。

    秦可卿的死被作者硬是写成了国殇,这非常耐人寻味,说明秦可卿这个人物非常不简单,其寓意远不是一个宁府的儿媳或孙媳这样的角色可以涵盖的。秦者情也,作者开篇即曰此书“大旨谈情”,而秦可卿正是这个“情”的化身。

    笔者除了对秦可卿之死为国殇的现象作了分析外,还就秦可卿的寓意,其两种死法并存的原因作了阐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秦可卿是龙袍的象征,所谓“黄袍加身”指的就是龙床的归属,指的就是秦可卿的归属。所以,她是自溢而亡,因为其“所遇非偶”的遭遇,落入“淫人”之手的命运,再一次的印证了“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的千古之痛,也再现了“厚天高地,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的人间悲剧。

    然而,秦可卿的死法,除了自缢,还有病亡。书中对其病亡的描述,体现的则是另一种寓意,另一种内涵。它是什么呢?它指的是“情”亡。这个“情”是骨肉之情,手足之情,家族的繁荣之情。作者把这个“情”称之为大树,所谓“树倒猢狲散”,指的就是此情不存,手足相残的悲剧不可避免,家族宁和荣的希望也会随之破灭。

    所以,秦可卿的两种死法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皇权炙手可热的性质,决定了其永远是被追逐的对象,永远是各方争夺的焦点,所以秦的死亡作者将其归之为“自惹”。“权”与“情”往往势不两立,二者很难同时并存,所以宝玉与“情”同行的梦才会以失败告终。在秦可卿落入“淫人”之手的那一刻,“情”便随之消亡,这就是为什么秦可卿在宁府无法立足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秦可卿两种死法并存,并不是一时疏忽造成的,而是故意为之的结果,作者想以此说明,秦之亡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衰败,导致了“树倒猢狲散”悲剧的再次上演。

    在秦可卿治丧期间,作者特别突出了王熙凤所干的两件事:一是“协理宁国府”,一是“弄权铁槛寺”。其实,干这两件事的阿凤不是同一个人,前者为真凤,后者为假凤,故而作者和批书人对这二人的态度完全不同,评价反差极大。这两个故事想要说明的是:前者是治国能臣,后者是乱世奸雄,故而前者才是与秦可卿相匹配的那个人,后者是乘虚而入的篡位者。作者通过这两个故事,把真和假的区别充分展示出来,让读者能直观的感受到秦可卿之死影响之深,危害之大,波及之广,称其为国殇毫不为过。

    第十一卷、《红楼梦》成书之谜

    《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一直是个谜,过去人们总以为此书是江宁织造府出身的曹雪芹在北京西山创作的,但始终没有更多的线索来印证这一点。笔者通过对《红楼梦》的研究发现,其实成书的过程作者早已隐藏在了书中,隐藏了大观园的故事中,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诗社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平台,此书的创作背景、目的、过程、形式都是通过这个平台传递出来的,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诗社诞生在“清景难逢”的大背景下,作者以“远招近揖,投辖攀辕”之诚意,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学者参与其中,形成了“莲社之雄才”、“东山之雅会”的气势和规模,为此书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可靠保障。这就说明:此书的创作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集体的结晶,是至今都不知名姓的许多人参与的结果,“曹雪芹”只是他们的统称或代称而已。

    这个结论是笔者通过对诗社的背景、诗社的性质、书的创作形式、书的创作过程这四个方面的深入探索得出的,可以说对破解《红楼梦》的成书之谜起到了指点迷津,揭示真相的作用。

    第十二卷、《红楼梦》创作地点和创作时间之谜

    《红楼梦》是在北京西山完成的,但是不是现在认定的香山正白旗村39号院呢?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其理由主要来自此处所发现的一批题壁诗文。他们认为,这些文字根本不能证明曹雪芹曾经在这里住过,故而“曹雪芹故居”的认定有些牵强。所以,虽然这个地方作为曹雪芹故居对外开放多年,但并不等于说它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

    香山39号院到底与《红楼梦》有没有关系,这是这一卷要探讨的问题,而探讨的对象恰恰是被学者们用来否定这个事实的这批题壁诗文。笔者从这批诗文的做法、形式、背景、主题、中心思想、署名、时间、方位等八个方面入手,与《红楼梦》对照起来进行深入解读,得出了十分肯定的结论,这就是:香山39号院是《红楼梦》的诞生地,作者的创作在这里进行,在这里完成。应该说这批题壁诗文是作者有意留给后人的线索,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这里就是《红楼梦》的创作之地,是他们辛勤耕耘的地方。笔者的这个结论完全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合理推理基础之上的,没有掺杂任何的主观臆断和凭空想象在里面。

    在解决创作之地的同时,创作时间也随之得到了解决,因为题壁诗文有明确的时间标注,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有力证据。而这个证据又与甲戌本的时间高度吻合,这又反过来印证了甲戌本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待续)

    (本章完)

第174章 、《》每一卷内容提要(6)() 
    第十三卷、胤祯被秘密立为太子的时间之谜

    既然《红楼梦》是关于真假嗣子之书,那么主人公原型胤祯是什么时候被秘密立为太子的呢?这个问题很关键,作者不可能将其忽略,它不仅涉及到立储时间的问题,还涉及到立储诏书的下落问题。但作者隐藏是一回事,我们能否找到却是另一回事。我们已经看到,作者披露的手法十分隐蔽,不经过抽丝剥茧的厘清,不经过反反复复的琢磨和推敲,要想发现这方面的线索,基本不可能。

    那么,作者把立储的时间和诏书的下落分别隐藏在哪里了呢?他分别隐藏在了尤二姐、尤三姐和晴雯的遭遇之中,隐藏在了女儿消亡的悲剧之中,隐藏在了主人公的眼里之中。笔者通过对这三人故事的剖析和解读,得出这样的结论:胤祯被秘密立为太子的时间是1717年的3月2日,这个日子就是宝玉所指,与晴雯相处“仅五年八月有奇”的日子。这个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时候结束呢?这个时间是从康熙驾崩的那天倒推出来的,也就是1722年11月13日往前推算五年八个月。因为,康熙驾崩的日子,也是胤祯太子身份结束的日子。从1717年的3月2日到1722年11月13日,正好是五年八个月零十一天,与宝玉所说的“五年八月有奇”十分吻合。

    立储的日子看似很简单,但要得到它却颇费周折,不仅要对尤二姐和尤三姐的遭遇进行深入解读,还要对抄检大观园,晴雯之死进行剖析,到此也仅得到了“年”和“月”这两个信息,但“日”还尚未下落。这“日”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呢?笔者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终于悟出“日”很可能隐藏在了某人的生日当中,并通过排除法,把目标锁定在了探春身上。最终得出了1717年3月2日这个结论。

    立储诏书被焚的下落,是通过晴雯死后被焚的情节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