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烈再荀攸、郭嘉等人的建议下,决定效仿元起,实行精兵简政。走精兵路线。

    于是,宇宫照烈在麾下五十万大军中,实行了一些列优存劣汰的考核,将五十万大军缩减到了三十八万,其余的十几万不合格的军士。全部脱下军装,交割了武器。到田地里去从事生产。至于通过考核的三十八万大军。再次进行详细的分配,战斗力一般的,被送到各地郡县去充当郡兵;战斗力突出的,则是被编入主力军中。最后,宇宫照烈得到主力军二十六万,他把主力军划分成了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和一支精锐骑兵部队以及一支精锐步军部队,其中,第一、第二两个军团每一军都拥有十万人,分别由宇宫仁和夏侯惇担任两军主将;精锐骑兵号为虎豹骑。共计有三万精兵,由宇宫纯担任统领;而精锐步军则号称武卫营,同样由三万精锐组成,由宇宫洪担任统领。其余将校分散到四支军队中,担任各个级别的职位。

    两个月的整顿过后,宇宫照烈立刻兵发豫州,展开了和豫州刺史孔伷的战争。孔伷本是儒士,行军打仗非其的所长,开始还依靠着地利,和宇宫军打的有声有色,可是时间一久,孔伷就暴露出了儒士特有的弱点——杀伐不够果决,临机不够专断,只能纸上谈兵而已。短短月余时间,就被宇宫仁指挥的第一军和夏侯惇指挥的第二军,打的丢盔弃甲,沦丧了大半个豫州。后来,宇宫照烈把宇宫纯训练成军的虎豹骑投入了战场,虎豹骑一出,如狼似虎的精锐更是所向披靡,打的豫州军节节败退,在一次长途奔袭之后,生擒了孔伷,一举瓦解了豫州的武装抵抗。

    至此,宇宫照烈完成了郭嘉当初制定的战略目标,在短短数年之内,把兖州、豫州和青州半部连成一片,进而雄踞大半个中原。宇宫照烈崛起速度之快,手段之凌厉,堪称是一段神话般的奇迹了。从古至今,再也没有谁能像宇宫照烈这样,短期内从一个禁军校尉,摇身一变,变成了雄踞中原的一方豪强。

    这其中,宇宫照烈的个人魅力和智慧,显然是决定成败的一大因素,但是其麾下文武官员同心戮力,殚精竭虑的为宇宫照烈出谋划策、攻城拔寨,也是帮助宇宫照烈迅速稳定中原的另一要素。宇宫照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拿下豫州之后,宇宫照烈再次发布了征召令,召集有才能的人,来他的司空府就职,并且鼓励麾下众人,为自己引荐饱学之士。

    在宇宫照烈的鼓励下,郭嘉向宇宫照烈推荐了淮南元晔,元晔字子阳,原本是元氏宗亲,后来流落民间。元晔到任后,又向宇宫照烈推荐了山阳人满宠满伯宁,宇宫照烈心中欢喜,就任命元晔和满宠为军中从事。夏侯惇又向宇宫照烈推荐了巨平人于禁于文则,于禁当着宇宫照烈的面,演示弓马枪法,宇宫照烈见了喜不自胜,当即封于禁为点军司马。其余的人,也纷纷向宇宫照烈推荐文武之才,陈留富商卫兹也前来投奔宇宫照烈,自愿出巨资,资助宇宫军粮饷。自此,宇宫照烈麾下文有良谋、武有猛将,威震中原。

    一日,宇宫照烈在和卫兹商谈过筹备虎豹骑和武卫营的军备之事后,忽然想起当初自己的父亲宇宫嵩在董猛之乱时,也曾散尽家财,帮助自己召集义兵,后来宇宫嵩因躲避战乱,逃到徐州境内去隐居了。宇宫照烈每当思念及此,心中都深深的责备自己不孝,今日见到卫兹拿出大量的钱财帮助自己筹备军备,宇宫照烈更加思念父亲了。于是,宇宫照烈就让军士去徐州境内,接父亲以及全家老小前来许昌相会。自从拿下豫州之后,宇宫照烈已经把行政中心,从陈留迁到了许昌。既方便随时观察京城的动向,又能保持着对徐州、荆州的威压。

    自从宇宫照烈雄踞中原之后,有一个人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他就是泰山。当初,袁丁在伏击元起的时候,泰山以兵少为由,阻止了关威、张武前去救援元起,并且暗中派出简雍,到冀州境内散布谣言,说是徐州牧陶谦走漏了风声,导致孙坚、齐天和公孙入云等人挥兵救援元起,使得袁丁等人的阴谋落空。在泰山想来,袁丁必然会在事后大发雷霆,为了阻止天下众人的悠悠之口,袁丁一定会攻打青州,进而进兵徐州,只有这样,袁丁才能以强有力的姿态,站在制高点,断绝那些背信弃义之类的谩骂。

    于是,泰山率军赶到徐州,名义上是投效陶谦,实则是为了暗中收买人心,等待袁丁举兵来犯的一刻,他再站出来登高一呼,号召徐州境内的将佐们,合力抵抗袁丁。利用徐州地利击退袁丁之后,泰山的声望必将在徐州盖过陶谦,到时候,在联合一些当地豪强,利用他们把老迈无能的陶谦赶下台,达到他占据徐州的目的。

    泰山的用心不可谓不深远,随时随地把元氏宗亲和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泰山,是不可能做出强取豪夺的事情来的,那和他一直以来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公众形象不符。但是借用袁丁这个二世祖,来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不一样了,等泰山按照所想的计划,打退了袁丁之后,完全可以借着徐州子民和当地豪强之口,把陶谦赶下台去,到那个时候,泰山只能是勉为其难的、众望所归的、谦让再三而不得不为之的坐上徐州牧的宝座。

    可是,宇宫照烈的异军突起,和元起鬼使神差的烧毁袁丁粮仓这两件事,彻底打乱了泰山的计划,现在,对徐州呈现包围圈趋势的人,不再是那个二世祖袁丁,而是雄才大略的宇宫照烈了。面对袁丁,泰山还有信心凭借徐州地利将其击退,但是面对宇宫照烈,泰山可是半点自信也没有。

    因此,泰山陷入了无尽的苦闷之中,一切都按照他的设想来发展,可是他没想到,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对徐州呈现威压的人,却变成了宇宫照烈。现在的宇宫照烈,雄踞中原,占据着中原三个半州的城池土地,泰山拿什么去和宇宫照烈斗?一旦宇宫照烈举兵来犯,泰山要做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立刻卷铺盖闪人了。每当面临困境和绝地的境况时,泰山总会拿出留待有用之身,日后报效国家的大道理出来,哄骗别人的同时,也在哄骗着自己。

    在房间中缓缓的走动着,泰山的心情已经坏到了极致。到手的徐州,十有**最终会落入宇宫照烈手里,这怎么能让泰山甘心呢?来到徐州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中,泰山为了拉拢徐州豪强的心,时常举办宴会请他们来赴宴,或者亲自去登门造访,间或送一些各人喜好的礼物出去,这一切,哪一方面不需要钱?泰山原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要不是一直靠着元起的接济,说不定早就混不下去了,来到徐州之后,泰山为了处心积虑的拉拢本地豪强,甚至让关威和张武扮作劫匪,去各地劫掠为富不仁的商贾,由此引发了关威和张武的强烈不满,泰山也顾不得了。

    谁曾想,到了最后,泰山一切的算计,都为宇宫照烈做了嫁衣,只要宇宫照烈整顿好内部的事务之后,挥兵徐州,泰山的所有谋算都要变成泡影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政分离() 
在燕京律颁布的同时,元起还在人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他把镇守在扶余的魏延、镇守在高句丽的张龙调了回来,为出征辛蛮和刺塔做准备。和张龙一起镇守在高句丽的邓芝,被元起任命为高句丽郡太守,总揽高句丽的事务,同时,元起还正式任命陈群为扶余太守,让他负责扶余的事务以及油田的事情,元起还把夏侯若派到了扶余,负责帮助陈群对油田进行开发,并同时接替魏延的职责,负责保护油田的一切机密,防止其他诸侯的探秘。

    崔守的光州牧和公孙入云的护军将军之职不变,共同负责光州的军政大事,而原来崔守的并州牧长史之职,则由崔守力荐的张既担任,而公孙入云原来的辽西太守职务,则是由他的胞弟公孙越担任。

    随同张既一起赶赴并州的,还有齐天的部将宇宫性,他将接替高顺的职位,负责统率并州的军士。至于高顺,这可是一位练兵的大家,元起可没有理由一直把他仍在并州,让高顺回到燕京负责训练军士。才是高顺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地方。

    对人事进行调整之后,元起又在大都督府内,成立了一个军事府,其成员仅有寥寥数人,分别是诸葛亮、贾愿、荀略、李儒、鲁肃、徐庶和陈宫。这几个人在负责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军事府的职责。在和平的时期负责对军备物资的验查,在战时则是负责制定作战计划,为元起出谋划策,并且一应军马调动,必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为此,元起特意让王冶子和马均制造出两百多块大小不一的虎符,虎符上刻着一个“燕”字,每次军士的调动,带兵的将军必需要和军事府的几位对应手中的虎符。之后才能完成调动。调动完毕之后,带兵的将军要立刻回军事府交割虎符。经过军事府验收人马无误之后。才能交割伏虎和兵马。

    在军事府成立的同时,元起还成立了一个政务府,和军事府遥遥相对,分处大都督府内的东西两侧。与军事府一样,政务府的成员也不多,只有元鹰、元和、顾雍、蒋琬、董和、杜畿、阎乙七人。元鹰虽然有些老迈了。但是他却不肯服老,每天忙东忙西的,元起干脆让治政相当有一手的父亲再度出山,为自己打理政务。至于元起的大哥元和。是最近才返回燕京的,他是奉了元协的旨意,回到幽州来帮助元起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同样进入政务府的杜畿。元协知道元起刚刚打下了光州,手上的人手一定不够用,就让元和还有杜畿前来帮元起的忙。

    政务府的几人,除了元鹰、元和以及杜畿之外,其他几人也都是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元和跟杜畿,也被元起分别任命为典农中郎和典金中郎,分别负责农务和金属的管理工作。至于政务府的职责,则是负责协调配发二十四万大军的一应粮饷、军备等物资。在战时,则是负责筹措粮草,把粮草交给负责押送的将军,再送往前线的战场。

    军事府和政务府的成立,等于把军政大权全部攥到了元起一个人的手里。通过军事府的七个人,元起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控麾下二十四万大军的一举一动,在通过政务府的七个人,元起等于是捏住了大军粮草和军备物资的命脉。军事府有调动兵马的权力,但是手里却没有兵马;直接带兵的将军手里有兵马,但却没有调动的权力,同时也没有粮草;政务府手里有钱有粮,但是却不能调动军队。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完美的制约,组成了一个链条,有效的防止了日后出现兵变的可能性。

    在元起麾下,所有的将士和谋臣,可以说都是赤胆忠心之人,但是元起也知道,自己的势力早晚是要扩张的,届时势必会有大量的人才加入到自己的麾下,元起可不敢保证以后加入进来的人,都是现在麾下这样的忠诚之士,人一多,难免会龙蛇混杂,为了杜绝屡见不鲜的兵变事件,元起提前成立军事府和政务府,也算是防患于未然了。

    连续忙碌了十几天,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筹措粮草,打造军器,为出征做准备了。这次出征,元起只能带六万人参战,因此,武器的优良和粮草的足备,就成了十分关键的因素。粮草的事情,元起一向是不太过问的,有父亲和顾雍他们打理,元起放心的很,于是,空闲下来的元起,迈步走进了将作监,他想看看王冶子和马均师徒,最近有没有弄出什么精良的武器出来。

    自从王冶子、马均对箭塔、抛石机以及溪子连弩等武器,做出改良之后,元起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缠身,已经很久没有来过将作监了。他期待着王冶子师徒能够再次给他带来惊喜。

    刚刚进入将作监,元起就听到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嘎吱声响起,原来,是王冶子、马均带着几个人,在试验他们新近制作出来的弩炮。元起看到整个弩炮大部分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少部分核心位置,则是用铁制成,弩炮近乎一人高,两翼张开,足足有一丈宽。此刻,弩炮上架着三支儿臂粗细的标枪,每一根标戟都有二十斤左右的重量。显然,这就是弩炮的弩矢了,能发射这样沉重的弩矢,可见弩炮的张力是如何的惊人了。

    利用机械的力量。把三根粗大的弩矢拉上了膛线之后,牙酸的嘎吱声戛然而止,王冶子有些凝重的稍微调整了一下弩炮顶端的准星,随即回头对马均说道:“可以发射了。”马均闻言,立刻用脚重重的在弩炮的底部一个机关上踩踏了一下。

    随着马均的动作,铮铮铮——三声响亮的弹射之声发出,三根沉重的弩矢激射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