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陈桥到崖山-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銎蛄叫值堋6堑闹杜袄媳闶抢钤坏南秩位屎螅腥樱撼ぷ幽魇翘印⒋巫幽罡纭⒒褂幸辉缲驳亩友β瘢ㄋ潮阋惶幔阂袄銎虻钠拮用徊厥希褪俏蠢次飨牡诙实劾盍蚂竦纳福�

    种世衡和光信直接把眼光瞄准了如今西夏国的二号人物——野利旺荣。千不该万不该,野利旺荣骗到了种世衡的头上。定川寨之战打响前,他派了3个人去青涧城见种世衡:浪埋、赏乞、媚娘,有男有女,都是野利族的显贵。说的很诱人:我们来投降。注意,是代表野利旺荣向大宋投降。理由无非是连年打仗,这日子都没法过了之类。

    种世衡想了又想,居然下了这么个命令:给他们个官做,肥点,就干税收工作吧。待遇嘛。一切以野利族在西夏国中的标准看齐,只准高不准低!于是这三个野利就在青涧城里出出进进,作威作福,很幸福的生活下去了。终于有人实在看不下去,跑去问种世衡到底怎么回事?种世衡回答:与其杀了,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呢?

    于是,光信和尚终于有机会接近了西夏顶层人物。他怀揣种世衡的亲笔信,以密使身份走进了野利旺荣的家:宋朝给你答复了,非常欣赏你弃暗投明,马上给你官封夏州节度使。月薪一万贯!现在官印都给你刻好了,只等你的行动。

    野利旺荣全身发抖,不是激动,是吓的。这下引火烧身,宋朝居然当真了。这么大个活人,顶着这么大个光头进他的家,还有夏州节度使的头衔、1万贯月薪,李元昊转眼就能知道!

    野利旺荣选择自首。李元昊很平静地听完了整个过程,没发怒。让野利旺荣下去休息,然后单独和光信聊天。光信和尚被百般盘问、n顿毒打。但临别特训的成绩出来了,光信打死不说!

    李元昊没打死他,只是把他关了起来。另派了一叫李文贵的冒充野利旺荣的使者去见种世衡:我挺想投降的,只是你信里意思很模糊,咱们仔细谈谈…种世衡则是先暴怒大骂了一顿李元昊,之后盛赞野利旺荣弃暗投明。转眼就是中兴党项的真正圣人。紧接着又把好感转向了李文贵本人:我要重赏你!你先留下来多玩几天,好好看看大宋的快乐生活,回去好讲给你的野利老大听…李文贵就这样被扣在了青涧城里。可消息却瞬间飞回了西夏境内。怎样做到的?别忘了浪埋、赏乞、媚娘这3个人。

    野利旺荣死了,李元昊对野利氏的信任大幅度降低、与结发20年的野利皇后感情转冷…但事情还没完,太子宁明天资聪颖、知礼好学,但天性仁慈,亲眼目睹这一惨剧后悲愤而亡。宁令哥被立为太子…4年后的太子大婚上,一场更大的忽悠、一幕更大的悲剧终于上演:野利遇乞被杀、野利皇后被废、野利氏被灭族、太子妃没移氏被扒灰老皇帝李元昊所夺、遇乞之妻没藏氏与李元昊私通、太子与皇帝的父子亲情因母家被灭、妻子被夺而消逝殆尽,最终埋下了李元昊惨死、西夏之后接连3位皇帝51年的母党专权、衰落不振的伏笔…

    这两次的忽悠行动,堪称经典!其复杂程度和操作难度,真令后人叹为观止!老种相公神奇得让人不敢相信…

    而鄜延路长官庞籍在主持和支持了种世衡的行动后,有了一更大胆的举动。庞太师真是为人所不敢为。别人是等待和平、向往和平,他是敢凭空制造出和平。为了这目的,他不仅可忽悠李元昊,更敢对自己皇帝耍些小花招。

    他写了个奏章,说西夏人到崩溃的临界点了,我得到确切消息,李元昊里忧外患,在西边被各番族打败,内部最大的野利氏也背叛了。国内干旱,还冒出数不清的潢色老鼠,把仅有的粮食都吃光了…一句话,眼看就活不下去了!他们很想投降…

    这简直是一派谎言!西域各番族,只能是指回鹘和吐蕃了,他们在李元昊称帝前就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至于野利氏,直到两兄弟都被杀完、野利皇后也废掉,都没人敢反叛。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潢色老鼠,那东西据说满草原都是…

    但足不出深宫的仁宗皇帝很高兴,但他在这之前,还是先征求了一个人的意见:范仲淹,依你之见,可以和西夏约和吗?

    范仲淹回答:臣在越州当知州时,当地赋税是30万贯,这数字足够打发西夏了“是费一郡之人,而系天下之弊也”

    只用一州的赋税,就可平息天下纷争!何乐而不为?至于什么丧权辱国,完全无视!这是宋朝,不是汉唐,更不是强硬倔犟一直死挺着,内忧外患,又穷又横,最后先死于内乱,再被外族吞并,崩盘得超级难看、也是笔者最讨厌的明朝!

    范仲淹这么说,是完全体会到了宋朝立国之本才做出的回答。

    赵祯决心就此下定,他给庞籍回复:李元昊如臣服,就是仍称帝号也无所谓。如能降格,称单于、可汗就更好。至于物质要求,可全面恢复战前状态,小有加码,也可商量…

    就这样,和平的橄榄枝,由大宋方首先摇动。庞籍从青涧城把李文贵提了出来,先是一顿大骂“你们知道自己有多混帐吗?都是你们带坏了善良的李元昊,让他没法继承他父亲的优良作风!现在两国人民都在受罪,都是你们的错!别看你们现在赢了几仗,那是因我们宋朝和平太久了,忘了训练。现在我们开始适应了,你们能总赢下去吗?我国富有天下、地域广阔,输一两次无所谓,你们败一次,就有亡国危险!现在你回国去对李元昊说:如归顺,朝廷会待他比从前更好”

    最后这句话让李元昊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目标终于达到了!定川寨之战就是一台阶。难得宋朝现在给他主动递了过来,必须得接住!

    李元昊马上把光信和尚从大牢里放了出来,以贵宾之礼接待,之后让他陪着李文贵回到宋朝,带来了一封信。当然信的内容仍继续着桀骜不驯——我如日方中,只可顺天西行,怎能逆天东下?决不投降!

    很威风?但只是个姿态,用来讨价还价罢了…

    这是外部。内部则更有一件让范仲淹、富弼等人兴奋的大事突然降临:十多年的毒瘤,一朝被切除!

    年底大朝会,12月的某一天,所有朝臣向皇帝报到,吕夷简以首相身份押班上朝,引领百官向皇帝行礼。按说这是他做了10多年的事了,老宰相就算凭着记忆惯性,都能三跪九叩不出错,但这次他居然只跪了两次,就突然站了起来…满殿大臣都伏身低首,他独立在人群中央。真是露大脸了…(未完待续。。)

夷简罢相篇() 
御史台、知谏院立即行动了起来,就算吕夷简在这两个部门里有再多亲信都没用。尤其民间力量都被发动了起来。一汉州进京赶考的考生张紘如是说“吕公作宰相很长时间了。大朝会上失态,不是什么失误,而是天夺其魄,他快死了”

    一语成谶,10多天后,吕夷简中风…

    仁宗皇帝是个恋旧的人,他连休掉的老婆都怀念,何况对这位保护过自己生母名位的恩人呢?他亲笔写诏书,拜吕夷简为司空,平章军国重事,让他安心养病,三五天入朝一次即可。除此之外,皇帝还剪下了自己的龙须,派人送到吕府:爱卿,古人说须发可治病,朕剪下来赐给你,希望你能好起来…

    这让群臣更为愤怒:吕夷简你也有今天!

    庆历3年(1043)1月2日,耶律宗真派耶律敌烈、王惟吉2人出使西夏,要求李元昊与宋讲和。

    而这时,宋朝的重心还基本放在对吕夷简的围剿上。京城内外的官员一起动手,人太多了,先看陕西转运使孙沔的上奏。

    他把范仲淹当年弹劾吕夷简的奏章升级了,吕夷简不仅是汉代的张禹、更是唐朝奸相李林甫,自他当政后,宋朝就像唐玄宗后期的唐朝一样,奸邪成群,外侮逼近,辽国、西夏都欺负到了家门口,国势从没这样狼狈过,吕夷简要为这些负责!据说在病中的吕夷简看到孙沔的奏章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孙元规药石之言,但恨迟闻十年尔”他没介意,至少在表面上显出了宰相长者的宽宏气量。

    在吕夷简这一代权相谢幕时,应不免还要多说几句:

    分析一个人,要看他做过哪些事。吕夷简作为帝国首相,这么多年除维持帝国政务正常运行外,较知名的就是保住了赵祯亲妈的名位及支持赵祯痛打干扰他休掉老婆的君子们…

    这都是私事。与国家大事无关。有关的就只剩下西北战争起用并支持了宿敌范仲淹等人、北方谈判时起用了富弼。这就很有些放弃私斗,一心为公的心胸了。公平的讲,这也是他人生亮点,不管内中原因是什么,如从他难为富弼出使,以国家利益为代价报复政敌方式上,很难相信他完全出于一片好心。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对国家有好处!

    可这两件好事,对于执政10多年的元老首相来说,够吗?足以涵盖评价他一生吗?我们还得看一看他日常工作作风是怎样的。就从他中风前的一件事说起:

    那是在1042年7月富弼使辽期间。枢密副使任布丢官了,被外放到河阳。任布这人没什么大名气,进入两府纯粹是资格熬到了,且性格非常好,从不多说话找麻烦。但有一点:少言寡语的人往往脾气更大、性子更倔,任布就是这样,他谁都不惹,唯独讨厌吕夷简!

    好几次和吕夷简唱对台戏后,吕首相生气了。决定搞掉他。用什么办法就很挠头,因任布不犯错误,你找不着人家毛病。但别急,吕夷简能。他打听到任布儿子是个妙人。特点就是“狂愚”胆子很大、智商还蠢…

    办法来了!先升任布儿子的官,非常显赫,进入了知谏院。这下任儿子如鱼得水,终于能想扁就扁谁了!第一个目标就是…他老子!说他爸爸没才华!

    估计这娃是真有病。且平时狂妄成灾,觉得自己英武不凡,可他老爸却从没拿他当回事。于是。他确定老爸没才华!

    这样的奏章上缴两府,结局只能有一个——被他老爸发现。任布这个气啊,怎生出这种儿子呢?家丑不可外扬,他把信私下藏起来了。但事情没完,吕夷简再接再厉,继续向任儿子撮火:有人藏了你的奏章,成心让皇帝看不见!

    任儿子大怒,再次上书,定要查出是谁敢坏他好事!于是就查出来了…任布下野。至于任儿子嘛,在京城里等着升官呢!结果死得更惨,吕夷简所控制的台、谏官员以人伦大义都泯灭的不孝罪,把他彻底打压:连子不言父之过都不懂,你还出来做什么官?

    那唆使人家父子不和的人又是什么品德呢?明知对方是傻子,还教唆去砍自己老爸,这样的人品,算不算卑鄙无耻呢?吕夷简就这德性…

    所以可笼统地先下个定义:这个人,是一没完全忘公的坏人、一不太善良的好人。他使的招数阴损,心胸也不广阔,一个个政敌都被他这样打压下去,拉帮结派,让宋朝上层官场死气沉沉,基本可归纳为奸邪。但与后来的蔡京、秦桧之流还是大有区别。因他在国家大事上不含糊,知道用谁会对国家民族有利…

    说到这,似可盖棺定论了。但仍不够,作为仁宗朝代表人物,怎可只分析表面,不深挖内层呢?吕夷简为什么是这样子?

    历史上一段对话可真切表现出他心理内在。那是他和范仲淹两人私下里纵论天下人物。说到操守名节时,吕夷简冷笑摇头“我见过的人物太多了,现实世界里,根本就没操守二字”

    范仲淹长叹一声,非常无奈“天下确有这样的人,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以这种想法待天下士人,难怪操守之士不来”一语道破天机!吕夷简眼中根本就没好人君子。所谓“小人眼中,天下无一不是小人。君子眼中,天下滔滔无一不是君子”他根本没那个德量,更不敢去相信除自己以外的人,而是用手段去制约、用诡计去迎合,却不像范仲淹那样以风骨服人,以道德取胜!

    这是吕夷简的短处,相应的,这也就是范仲淹的长处!但很可惜,做人和为政是两码事。吕夷简因小心和使诈,屹立官场20余年而不倒。至于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失败,也要从他的信人广泛、胸襟广大上去找原因…

    吕夷简生病下野,名传后世的庆历改革也即将开始…

    吕夷简的中风冥冥之中似是为一个时代让开了道路。让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能大展鸿图,做出那些似是而非的“功业”那么他的病,就是个好事了?相对于宋朝国政和民生来说?好像是,毕竟人类的进步。就取决于变革。但仔细想,他病得仍不是时候,因至少范仲淹还没做好准备。三百年间第一人的人生缺陷,就在于接班得太突然太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