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回,伴随着陈维道刺探得来的军情,阿巴泰终于对城内的官军实力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个明国太子,不仅仅是一个从京师之中亡命逃出来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太子。显然,这个太子的实力并不至于那千余亲军护卫。

    这是一个拥有一个军团的明国太子。

    十二个主站营,甚至还有骑兵与炮兵这样的高技术兵种。这样的实力究竟代表着什么,阿巴泰就是用脚底板也能猜到。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继续攻城已经不智。

    顿时,伴随着城内一阵阵的热烈欢呼。

    阿巴泰下达了全军退兵的命令。

    这个从来都骄傲地以为自己战无不胜的建州勇士忽然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很快,城内的欢呼声更加热烈了。

    就连朱慈烺,也露出了愉悦的笑容。首战获胜。这对于朱慈烺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好兆头。

    “殿下,要不要乘胜出击?”杨文岳高兴地道。

    刘振更是一脸昂扬。凝视着朱慈烺,跃跃欲试:“殿下。让我们骑兵营上吧!这守城都是步兵兄弟们的事情,就连炮兵战车营的兄弟们都有事情做。出城追击还请让我们骑兵营的兄弟们好好打一场!”

    “骑兵营出击追杀,这肯定有你们战斗的机会。”朱慈烺笑着道:“但现在这个机会还未到来啊。作为我手下准备的预备队,不能总想着开张不久就消耗掉。预备队的作用,不仅是以防万一,更是关键时刻啃骨头,定胜局的中流砥柱。刘振啊,作为一军主将,要多思考。猛将固然让人喜欢。但智将,才能让你的勇猛更长久发挥啊。”

    朱慈烺说着,又继续问起了第四步兵营主将陈德:“第四步兵营这一战可是打得好哦。”

    朱慈烺笑容款款:“就连我都准备让亲卫营压上去了。没想到第四步兵营的兄弟们反而给了我一个好大的惊喜。这算得上是我们皇家近卫军团第二个斩获的牛录章京一级满洲军官了吧?”

    “有名有姓的,这真的算是第二个了。这是一个可以计入史册的功勋啊。”杨文岳感叹道:“这样的大功,放在以往,就是全国都可以夸耀了。只不过现在,却只能屈居第二。”

    这一战的斩获不少,加上陈永福与虎大威两部的斩获,报上去两百多个女真兵首级没有问题。

    而这样规模的斩获。只要最后临清不丢,就是一个大胜。而现在,有皇家近卫军团的坚守,谁都相信临清丢不了。

    再加上此前围歼瑚通格一部女真兵。单从首级的斩获上,朱慈烺都可以瞬间跻身历代抗清名将了。

    就连明清战争之中朝堂大吹大擂的宁远大捷击伤努尔哈赤,其首级斩获却也不过只有两百余。

    朱慈烺此刻。不算河间府一战都有五百了。

    “打得好,就是打得好。军务司的功勋里不会磨灭有功之臣!”朱慈烺斩钉截铁:“还有啊。这一战的功勋可不止于一个赫图。还有那定装弹定装火药的法子,这是不让一颗牛录章京首级的大功。做出这样改进的人。军务司要及时做好奖赏的工作。更要立出一个典型来。想办法提高战力,提高效率,这是军队成长的正路。光靠死伤磨砺出这种死人堆里的经验,我朱慈烺可舍不得这么多好将士啊。”

    “是,殿下。末将明白!”陈德一脸笑容,心道这一回可算是可以挺起胸膛来了。

    “殿下,殿下!”宁威到朱慈烺身旁,道:“临清州知州盛中权,东山先生杨川联袂而来,道是临清父老一起来犒军了!”

    朱慈烺闻言,顿时笑了下:“这两位还真是机敏啊。”

    这两人可以说是朱慈烺各个对头里面结果最好的了。既没有被朱慈烺丢尽大牢,也没有声名狼藉,家破人亡。当然,这也与两人越发谄媚,越发竭心尽力有关。而对于他俩,朱慈烺也有心树立一个千金买马骨的念头,并未打算打击。

    但自从朱慈烺离开临清后,这两人就再也算不上是与朱慈烺平等一级可以沟通的人物了。甚至,就连杨文岳这样朱慈烺身边的副手放出去,也只有山东巡抚可以与之对话。

    故而,朱慈烺只是喊来司琦,让其处理犒军事宜,便回了自己的帅堂开始小憩了起来。

    他在竭力想着……

    接下来满洲大军的应对。

    ……

    在接下来的七日之中,清军又陆陆续续开打几次。但他们的对手皇家近卫军团已经有了经验,战力得到提升,更不缺乏兵力。这样的情况之下,清军的一次攻城比一次更实力。

    到了第七日,清军第四次攻城的时候,城内的守军甚至已经开始轮换防守。

    悄然间,阿巴泰竟是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陪练对手。

    而对手,却在自己的陪练之中变得越来越强大。

    想到这里,阿巴泰的心思便猛地下沉,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羞辱,结束了这种注定无望的攻城。

    “都说说……这明国太子,要怎么对付吧!”阿巴泰扫视着全场,又加码道:“只要能赢了这明国太子,无论是杀死还是活捉,我都找陛下给他亲自报功。我大清对于有功之臣,向来都是绝无亏欠的。明国给不了的封侯拜相,世袭罔替的王侯,我大清给得起!”(。)

第四十七章:被欺负的清军() 
“贝勒,我汉军八旗还可以攻城!”石廷柱上前表忠心。

    佟图赖也是高声道:“贝勒。末将也是!”

    听了两人这般忠心耿耿,阿巴泰虽然欣慰,却不得不摇头。汉军八旗可是一条忠实的猎犬,某些时候比起更怀警惕的蒙古八旗来得还要给力。

    但阿巴泰却是对攻城已经厌倦透了。

    不过有了这两人在前头活跃气氛,别的不说,其他几位蒙古八旗的亲王郡王们也纷纷开口了起来。

    “再去更远的地方捉些生口回来填城?”

    “填城那是为了填沟壑,现在城下一片坦途,还如何填?倒是将城前那些尸骸清理了是可以。只不过那朱慈烺做得也是忒过分,方圆百里,竟是再难捉到几乎人家。这生口是难找了。”

    “不是进了城,就是被赶进深山了。这么冷的天,总不能还跑去山窝窝里抓人吧?”

    “偏了偏了……既然抓不到生口,那便想想其他法子。用大炮轰城墙?”苏拜看不下去这歪楼的迹象了,连忙将话题拽回来。

    “明国的炮更不弱啊!听闻炮手那边已经死伤三十余人,六门大炮都毁了。这才出战了几日?咱们才几个炮手?”说话的是乌克善,他可是老资格了。也清楚这炮手的重要性。虽然这些人看不起汉人,却不妨碍他们理解其中价值的珍贵。

    听此,场上顿时一阵沉默。

    良久,苏拜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贝勒。比起攻城不下。却是有更大一个麻烦啊。我们的大军无论如何,是不能都耗在这临清城下了。”

    “苏拜。有话直说吧。”阿巴泰露出了一丝疲倦,他在苦思出路。

    “粮食!”苏拜沉声道:“那明国太子朱慈烺这是要坚壁清野。将我们都活活困死在冰天雪地之中啊!”

    “陈维道!”阿巴泰低声吼了起来。

    陈维道闻言,顿时战战兢兢地说道:“贝勒……贝勒……”

    “你上次说的不是足够大军支用吗?”阿巴泰怒火滔天,他瞬间就明白了缺粮对于一支大军而言拥有着怎样的致命弱点:“今日你要说不出个好歹来,你这脑袋,别想在帐内多留一息的时间!”

    “贝……贝勒……末将怎么也觉得,这大军不至于就这么轻易败了啊……贝勒……大……大军还有半月军粮可用。末将各处筹措,一直维持这这个数啊。”陈维道整个人几乎都处在崩溃的边缘上:“末将……末将知错了……末将已经很努力啊了……实在是那群坞堡村寨的地主太欺人了……”

    “欺人?”阿巴泰忽然被气笑了:“我堂堂清国征明大军,竟是要被明国的坞堡小村在欺负?”

    说着,阿巴泰的怒火渐渐爆发。迈步走去。

    苏拜皱了皱眉,觉得有些不对劲。但阿巴泰正在气头上,他却不敢阻拦。

    终于,角落里,和托听着赵雄嘀咕了好些句,这才一步上前,道:“大帅……末将有一话,还请听末将说。这陈维道说的,恐怕还真没有掺假。只不过。这欺负一说当然说不上。”

    见自己孙子这么正式地开腔了,阿巴泰压抑住了自己的愤怒,道:“是和托啊。那你说说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山东各处州县百姓大多都已经牵入城内。城外被明军坚壁清野,已经少有村落百姓,也少能打到草谷。当然也有一部分村落没有迁徙走的。但这些村落不是位于山高水恶之地就是坞堡修筑森严。大军若是前往讨要。不是被拒便是被打。”

    “汉军上下,连个小庄子都打不下?”阿巴泰嗤笑了起来。

    陈维道顿时面颊通红。

    这一次。倒是真憋气死了他。

    石廷柱与佟图赖都是叛逃大明有段时间了,此刻也不知道详情。一双既是被质疑愤怒又是鄙夷的目光丢在陈维道身上,顿时让陈维道仿佛身上沾了万千蚂蚁一样。可真要说出其中原因,陈维道却也是不敢。

    道理也很简单,这些坞堡村寨有颇多朱慈烺推波助澜之功。

    还留存村外的这些坞堡村寨都是修筑得易守难攻。其内人口更是怀着朴素保卫家园之心坚守坞堡,彼此关系不是宗族亲属就是一村乡邻。在满清大军要索粮的前提下,无论是守城的战力还是意志都是远超寻常官军。还有一点陈维道不知道的是,朱慈烺卖出去的军械虽然是旧的,可刚到铁枪那都是真材实料,盔甲武备亦是朝廷制式,哪怕旧了点,也是不影响守城杀敌的。等于凭空增强了这些坞堡的实力。

    当然,话说回来,对于坞堡,清军当然不是攻不下。至少,陈维道带着手底下千把人去打也能打下来两三个。可城外坞堡数目何其多,一个县就有三五个大型坞堡,不计大小,京畿山东河南北部地区的坞堡总计数百,一个个啃,怕是要到猴年马月了。

    除非一夕之间清国占了北京,百姓失了抵抗的希望,这才可能有这时间与功夫一个个耗下去,又拉又打又收编地解决这些问题。

    就算不计时间的困难,光说打一个坞堡折损数十上百。光是打临清附近的坞堡,汉军岂不是都要折在这里?只怕没打几个就要全军哗变了。至于让更加金贵的蒙古人与满洲人去打,陈维道更是不敢说话。

    这般两难的事情,陈维道偏偏是有苦说不出。再有理,毕竟也都是些私心的计较。

    好在,和托既然开口明白了其中关节,却也没有吝啬再多说一句:“坞堡粮少,攻之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能解大军粮荒者,在于大城!”

    陈维道憋得青紫发红的脸上顿时长长呼出一口气,感激地看着和托,忙不迭地符合:“一个大的坞堡存粮不过几千石,打起来却费劲……的确……和这三国曹操所言正是相似啊。要解决大军粮草问题,还得指望州府大城。”

    只可惜,陈维道刚刚说完,角落里的赵雄就叫糟了起来。(。)

    ps:  感谢打赏~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袁yh14567?打赏了?100?起点币

    感谢月票~

    天罡真人?投了?1?票

    会稽山人007?投了?1?票

    马钰道长?投了?1?票

    shanbeng56?投了?1?票

第四十八章:找命门() 
果不其然,阿巴泰顿时勃然大怒:“陈维道,你好大的狗胆!难道你是要学那杨修蛊惑大军退兵不成?你敢动摇军心,信不信我今日便斩了你的脑袋祭旗!”

    满清大臣将帅都喜欢读三国,几乎当作兵法教程一样研究。︾頂︾点︾小︾说,此刻听了曹操两个字,前后的背景就给脑补了起来。

    当年曹操与刘备对垒相持,以至于曹操最后盯着碗中鸡肋发呆,让聪明自以为是的杨修看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最后杨修怂恿士兵准备退兵,乱了军心。

    此刻一听赵雄陈维道所言,顿时想到了杨修的结局。

    和托是阿巴泰的孙子,可以不管。但陈维道要是学杨修,恐怕不知道那会儿的杨修可是被砍了脑袋镇军心啊。

    陈维道果然是读书少,一知半解,不明所以地吓得连忙趴在地上,死亡的恐惧又笼罩下来。

    就当帐内气氛僵硬的时候……

    “这山东,可不止一个临清啊……”和托一语而出,顿时让陈维道感觉到了生的希望。

    陈维道顿时想起了此前河间府参将周贺说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