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

    护卫队的兄弟们非常高兴,行动顺利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也许,也是一直以来缺乏安全感的结果让他们如此反应。

    郑森见此,将心中的话吞了下来,这个时候不是泼冷水的时候。

    他默默地巡视着旧兵营,大火过去,一片灰烬。不过能够容纳战俘的,也还是只有这里。

    郑森气质不凡,身后众人簇拥,俘虏们一看就知道这是大官。不多时,就有人磕头求饶,叽里咕噜起来。

    “做出了这样的罪过,真是抱歉,请明白我们的无奈,被领主逼迫的不得已。”

    “我们明白这样做是不行的,但领主大人的命令,我们无法反抗。请原谅……”

    “真是对不起……”

    ……

    郑森听着耳边之中纷纷响起的日本话,不由回想起了从朝鲜传过来的传言。听闻当年朝鲜为了迎接皇帝陛下的国事访问,十分激动,上上下下竭力推广汉话。甚至有一名普通的商社水手竟然靠着教习汉话与一名官宦千金接下姻缘,传为佳话,在水手圈子里流传甚广。

    甚至,还引申了诸多版本,夸张到最终那官宦千金变成了朝鲜郡主。

    就是皇帝陛下离开朝鲜以后,汉话教习的热度更是不增反降,人人以说的一口大明南北直隶腔为荣。这不仅意味着他们走进了社会的主流圈子,更意味着他们有机会改变命运。不论是留学大明还是中朝贸易,都可以发财,走向人生颠覆。

    故而,朝鲜境内的汉话环境是非常优良的。甚至有人觉得走在汉城的街道上感觉与大明某个内陆城市一般无二。

    只不过,在日本可就不一样了。

    除了郑森等少数人,大部分人听不懂日语。

    这些话,显然都是得依靠郑森去翻译,甚至脑补那些支支吾吾,含糊不清的话语。

    对于求饶,郑森早就有准备。

    他可不打算养活这么多人。

    没多久,林凤过来低声与郑森说:搜检已经完成,口供、人证以及物证都准备好了。

    郑森点点头,除了人证物证,留下来已经没有必要。

    稍一准备,郑森随口就是雄文长辩:“我等身为明人,远渡重洋来此。实为萨摩藩之信义而来。为人友,扶持患难,虽然千辛万苦,义不容辞。但是,当我们远渡重洋来此以后。见到的不再是忠义之友,看到的是贪婪鄙薄之徒……”

    不愧是钱谦益教出来的孩子,不愧是南京师范学校出来的教师。

    一开口,就是气势磅礴,言辞犀利。

    当然,这是中文版的。只一开口,郑森自然是翻译成了日文。

    “然则,岛津光久有罪,生民无辜。我们既已击败你们,让你们失去为祸的能力,解除你们的武装,没收你们的武器。就不会再加害与你们。战争之中我们是敌人,但战争结束,我希望我们同处一国,依旧可以做友人。来人,开门,放人!”

    郑森说罢,就见一人打开栅门。

    那是通往自由的道路。

    虽然破烂的军营到处都可以出去,但无疑,从这里出去代表着明人的确有意释放他们。

    惊喜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场面微微有些寂静。

    不似其余明人护卫队,郑森说的是日文。可以确信他们是听得懂的,只是头一回见到如此仁慈的对手,众人显得有些难以相信。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哗啦啦,两千余人除去那些已经死伤在大火之中的尽数都跑掉了。

    郑森见此,望着天色,看着四周瞧过来的本地百姓,重重吐出一口气:“闹剧,该收场了。”

    就当郑森迷迷糊糊想着日本人异常的缘由时,忽而间,耳边传来林凤严厉的呵斥之声:“停住脚步,不许动。名字?干什么的,谁让你凑近来的。再走一步,立刻拿下!”

    “哈伊,我的……名字是天草久二。”林凤呵斥的是一名日本人,他站起来并未直接离开,而是带着不少人凑近前来,走到了郑森的身前。

    “哦?”听到这个名字,郑森回过神来,但并未感觉有何特别之处:“你有什么事情?直言无妨。”

    见眼前此人听到自己的名字毫无反应,天草久二似乎也有些惊讶,既是松了一口气,也是显得有些失落。

    但很快,他就回过神来,面色郑重地道:“进攻尊贵的明国来人,这样的行为是我们的不对。向明国的朋友郑重的道歉。但是,有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提出,恳请万万要答应。”

    随后,似乎是在做什么重大决定一样,天草久二跪拜在地,道:“恳请万万归还我等的个人物品,这非常重要,拜托了!”

    天草久二一跪,他身后竟是多达数百人也跟着跪下来,粗粗一看,至少有四百多号人。

    “你们……是一起的?”这种事并不难想象,说不定就是一个村的,被桦山久守随意征召了过来。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还是挺穷的一伙同乡。

    但他们的身份显然远不止于此,他们不仅比起其他日本人更加贫穷,衣衫褴褛,更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似乎,自成体系,有什么东西组织着他们。

    在大明,这个组织是宗族。在日本显然有些不一样。

    “去搜一下这些人的东西。”对于一群手下败将,郑森并不担心。

    他预感到,会有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林凤办事很利落,很快就从天草久二的包裹之中找到了一个颇为有意思的东西。

    “十字架……”看着眼前此物,郑森似乎明白了过来,他盯着眼前此人,回想着他的名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天草久二,天草久二。我说怎么有些眼熟,原来……好了,你过来,跟我到一旁去说话。”

    显然,众目睽睽之下,不是说话的地方。

    寻了一处不会被偷听的空地,捏着手中的十字架,郑森饶有兴趣地说着:“说吧,你和天草时贞是什么关系?”

    天草久二如遭雷击一般,愣在原地,好久这才反应过来眼前不是别人,是一群明国人。看对方拿着十字架后还有心情和自己找一片空地闲谈,说明眼前的情况至少还不坏。

    既然报了名字,他已经做好了身份暴露的准备。

    现在,被对方知晓了一些背景,天草久二反而心中平静下来,道:“大人猜测的正确。我们就是切支丹教徒……我,天草久二。是天草时贞之子。此前的罪过,我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恕罪。但十字架,请万万归还。拜托了,拜托了!”

    郑森闻言,明白了过来:“果然是岛原之乱的幸存者。”

    岛原之乱,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毫无印象。毕竟,同时期里,大明发生的叛乱不计其数。张献忠,李自成,一个比一个厉害。对比岛原之乱的规模,实在是远远超出。更何况这还是异国他乡,别人家的事情。

    以日本对大明的重要性,连幸灾乐祸的心情都欠奉。

    但对于出生在日本的郑森而言,岛原之乱却是一个还算了解的事情。事实上,在历史上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这意味着日本闭关锁国的完成。

    包括此前提及欧洲列强的商业活动被迫退出,就是因为日本的闭关锁国。

    说起岛原之乱,就不得不提日本的基督教传教之事。也就是所谓切支丹教徒。其实就是基督教徒。

    室町幕府末期,随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先后到达日本,天主教在日本迅速传播。到十六世纪八十年代,东到美浓,西至萨摩,教堂之数达二百余座,教徒约十五万人。

    十七世纪初,德川家康开创江户幕府。面对日益强大的天主教势力,家康感到了威胁,他认为,西班牙人之所以可以面对美洲大陆的国家轻易统治,就是因为宗教。于是下令“禁教”。

    此时九州岛上的岛原藩由松仓重政任藩主,松仓重政对于天主教徒实行残酷而血腥的镇压。1630年松仓重政死后,其子松仓胜家继任藩主,更为残暴。在岛原藩的近邻,天草岛所属的唐津藩,天主教徒同样受到非人的待遇。

    自宽永十一年起,也就是十三年前,岛原、天草地区连续发生天灾,民不聊生。在幕府残暴的统治下,终于爆发了江户时代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岛原之乱”。

    叛乱规模很大,领导者就是赫赫有名的天草时贞。在他领导之下,起义军迅速占领岛原半岛南部的原城,于城上竖立起十字架,挂上画有十字架和圣像的旗帜。据统计,参加起义的岛原、天草农民共三万七千余人,其中有战斗力的为一万三千余人。

    12月9日、12日,幕府先后接到岛原、天草农民起义的消息,急派板仓重昌为幕府专使,赴九州镇压起义军。板仓到达九州后,对起义军发动两次进攻,均告失败。因此,幕府再派松平信纲前往九州督战。获此消息后,板仓感到幕府对自己不信任。

    整个叛乱持续四年,面对举国之力的围剿,只有区区数万人的切支丹教徒显然是脆弱而弱小的,但同样也是史诗一般坚韧悲壮的。

    郑森之所以知晓,也是郑芝龙偶尔提起,格外感叹这些天主教徒的坚韧顽强。信仰,的确是强大而可怕的东西。

第十九章:大明使节() 
九年前,松平信纲到达九州之前,板仓对原城起义军发动了突击进攻。 在原城义军的奋力抗战下,板仓军队大败,损失三千九百余人,板仓重昌战死。松平信纲到达九州后,以板仓的失败为教训,改变战术,围而不攻,等待城中粮尽,义军自动瓦解。

    事实证明,松平信纲的战术是对的。

    面对围城,义军战斗力迅速下降,在十数万军队的进攻之中,义军大败,叛乱平定。

    德川家光的闭关锁国正式完成,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切支丹三个字已经渐渐少有人提及。

    没想到,现在竟然会在萨摩藩看到切支丹教徒,而且还是天草时贞侄子。

    “有意思了……”郑森眯着眼睛,似乎猜到了天草久二的心思。

    天草久二的心情其实非常紧张。萨摩藩虽然与外界交往颇多,对天主教徒有些宽容,但岛津家可也是出兵参加了平定岛原之乱的。眼下主持岛津家的岛津光久就是当年岛津家的主将。

    故而,天草久二虽然是他的本名,其实他一直以来隐姓埋名,这是第一次主动公布。之所以如此做,显然也是因为他察觉到了几分希望。

    因为,郑森知晓切支丹教徒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下狠手。

    在天草久二看来,恐怕以为十字架的搜查早就发现了。中国人既然没有赶尽杀绝,自然就是留有同情,至少没有恶意。

    想到九年前那个惨烈的往事,天草久二觉得自己有必要做出选择了。

    更何况,这一回被明人抓住,一场大火燃起,所有残留的切支丹教徒纷纷变成穷光蛋,实际上已经走上了绝路。

    与其继续在幕府的统治之中苟延残喘,以至于连信仰都丢弃,还不如拼搏一个希望。至少,天草久二是知晓大明并没有禁绝传教,是对基督徒容忍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天草久二决心带领切支丹教徒投靠明人,甚至联络本地百姓,一起造幕府的反,造萨摩藩的反。

    中国人既然连串木野都打了,难道还不是战争么?

    对于郑森而言,他却是感觉有些遗憾。

    他明白天草久二早上来的原因,不外乎是觉得大明与萨摩藩为敌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天草久二明白,郑森也明白。

    可惜,郑森并非是与萨摩藩决裂。

    他只是想让日本人明白郑氏不是软弱可欺之辈,中国人踏上日本的领土,可以遵纪守法,却绝不会被欺凌。

    斗争是妥协的过程,妥协却绝非斗争的结果。

    郑森只是想要追求一个与日本人相处更好的身份关系,却绝非是想与日本人决裂,如天草时贞一样造反起义。

    切支丹教徒无疑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力量,但现在却显然没有必要与他们结盟,甚至牵扯进去。

    心念于此,郑森斟酌着话语,打算先安抚稍许,再婉拒他们的投靠。

    就当郑森想要开口的时候,一名男子气喘吁吁地大步跑来。

    见了那人,郑森有些惊讶:“三念叔,你怎么来了。”

    来人名作郑三念,是郑芝豹手下的亲信。但是,上一次知晓郑三念的行踪时,那会儿郑三念还在琉球奄美大岛上呢。

    突然间又跑回了日本,郑森不由感觉有些惊讶。

    郑三念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显然是竭力跑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