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7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道周久久凝眉,一想到那份传言,却还是微微一叹:“臣唯愿陛下平安。此战,微臣同意,只请陛下三思,莫要草率行动。”

    “微臣同意。”

    “臣附议。”

    “臣附议。”

    ……

    密密麻麻,满场都是林立的单手。

    “这一场战争,也许有的人已经听说过市井流言了。诸位都是真的心腹肱骨,帝国栋梁之才。有赖诸位,这七年来,大明变了个样。中兴之象兴起,教育、经济、军略、文化,扩张无一不是卓有成效。而这七年来,朕一直也是尽力克制朕心中那颗焦躁不安的心。克制着,不给诸位爱卿之国的道路上添麻烦。但朕呢,的确有时候算不得一个理智的人。在这一回的对罗刹的战争上,的确算不得诸君宣传上说的英明睿智。朕甚至没想好如何开战,就要急切发动战争。东北已经动员,帝国即将出征……”

    “陛下……”李邦华想要安慰说些话。

    朱慈烺摇摇头:“这些不过是实话罢了。朕登基这些年,诸位卿家难道还不知晓朕是什么为人么?只不过,朕今日,委实不打算用利益、用严密的逻辑,来说服大家。朕只希望,只希望诸位卿家原谅朕这一回的任性。希望诸位卿家明白,我朱慈烺在是一个皇帝的同时,还是一位妻子,一位父亲。朕甚至想过,哪怕舍了这皇帝的一切,也要以一个男儿铮铮铁骨的心,去向那些卑劣的偷袭者复仇,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所以,此战。一应开支,从朕的私库里走。而朕,也定然会为打出一份对得起这份任性的家业。”朱慈烺凝视众人。

    黄道周听完,胸中心潮起伏。

    他回想起史书上历历在目,看到的一个个皇帝。

    他们或者雄才大略,或者计谋无双,甚至特长是好色、贪玩、修仙、自私……他们所有一切的描述,都是衬托着今日的朱慈烺是那么的特别。

    如果说,那些皇帝的雄才大略、计谋无双、好色贪玩都特别让人相信那是属于皇帝的一切特质。那今天的朱慈烺,简单来说,就是让人很难想象这真的就是一个打造了中兴伟业的皇帝。

    这是一个真实的不行的人呀。

    这样的人,看起来真实又诚挚,却比所有计谋,所有才略都让人钦佩,让人佩服,让人忍不住生出为他效命去死的心。

    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格魅力么?

    “陛下,也让臣来说几句话吧。”这时,黄道周出言说了:“臣呀,算是陛下朝中旗帜鲜明,犹如一座码头一样的反对派了。也很荣幸地能够用臣全部的学识,制止了陛下的几次糊涂,或者成了这朝中所有人认为,能够阻止陛下做出什么决定的唯一人。这样的反对派,东林旧党的领袖。今天感慨非凡。”

    “臣曾经想过,这大明帝国之中,皇帝陛下居于怎样的身份。是怎样的存在,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臣从来没想过,会冒出来。是陛下的宽容,让臣有了这样的胆略。也让我中华君臣之道,进入了彼此倾心尽力的正循环之中。所以,今日,臣要说的是国语一言: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黄道周顿了顿,环顾全场,说:“陛下忧虑如此,而臣等不能分忧,这是臣等之耻。而罗刹侵我盛京,犹如倭寇侵略南京一样,更是我大明奇耻大辱。此等耻辱,便是我等所有朝臣之死罪。”

    李邦华此事亦是出列:“以陛下权威,一言发令,臣等无不听从。但陛下盛怒之下,依旧克制着底线。在朝议之中,共邀朝臣议事。这是礼,礼遇朝臣,是将大明江山社稷纳入心怀之中的礼遇。?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礼臣忠。臣等,忠心耿耿,亦是衷心愿意为陛下分忧,以恕死罪。”

    “何来死罪,上下同心,此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分!好了,诸位爱卿,既然如此。大明二八二年四月初六,太极殿上,朕要宣布讲话。这一场讲话,除了是对北方罗刹人的征途,更是要为我大明疆域,该换颜色,吞噬寰宇!”朱慈烺重重握拳,所有人起身一礼,心潮澎湃。

    ……

    国务会议厅的对话很快就传了出去。

    因为扩大会议的人员实在众多,虽然会议记录一向严格,却还是传了出去。当然,对于这一被后世纪念为开疆元年的北征对话,并没有人觉得,传播出去这样让人心潮澎湃的对话有什么问题。

    这一番对话之中,不仅诠释了一番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指引了帝制时代最美丽的黄昏之景,也为大明社会改良,政治循序革新铺平了道路。

    在这样君礼臣忠的关系下,再无谁会担心这一片天地之下,会嫌弃恐怖的文字狱。

    同样,在朱慈烺诚挚感人的人格魅力下,所有人对罗刹鬼充满愤怒。京师之中,长城内外,无不是提刀跨枪,准备着远征北疆的男儿。

    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皇帝,就是帝国的体面,帝国的象征。罗刹人刺杀皇帝,更害死了一位皇子皇女,这激起了国民们的愤慨。他们无不是为陛下的遭遇感觉惋惜。

    更何况,朱慈烺更是慷慨地拿出了私库,要倾力投入进这一场北疆征途之中。

    就这样,当时间落在大明二八二年的四月初六时,众人期待已久的北疆宣言开场了。

    太极殿上,朱慈烺的身下,是四个组成方阵的大嗓门壮汉。他们会将朱慈烺的每一句话作为人肉广播传达出去。

    同样,聚集在紫禁城外,也有众多闻讯而来的市民。

    大嗓门的壮汉方阵足以将声音传达到深宫之外,而外头,也有不少自诩大嗓门的壮汉等待着接力。

    内阁、枢密院、六部九卿大小衙门,在京文武官员,能抽出时间的,此刻都在宫内宫外等候了。

    朱慈烺来得很早,甚至比预定的时间来早来了一会儿。

    他招招手,全场一阵欢呼。

    当朱慈烺抵达到预定的位置时,全场渐渐安静了下来。

    朱慈烺环顾全场,发表着这场注定改变时代的宣言。

    台下,受邀而来的驻华公使们彼此议论纷纷。大半年的时间里,大家都已经熟练掌握了汉语。

    胡里奥坐卧不宁,当他明白那些罗刹人是前任大使委拉斯凯兹高的以后,就经常神情恍惚。尤其是知道委拉斯凯兹身死以后,更是害怕自己也什么时候交代在了异国他乡。

    倒是费马,满是以旁观者的形态看着眼前的一切。

    这里大多数人对于中国人要对俄罗斯进行报复不以为意。

    俄罗斯只是一个三流小国,他们并不放在眼里。只是,中国人竟然要挑战严寒,用巨大的代价去占领那一片荒芜之地,却让所有人都感谢委拉斯凯兹的付出。

    他们已经决心要迅速回信,去支持俄罗斯人。以免在中国人的进攻之下,俄罗斯迅速垮掉。

    只有俄罗斯利用地利不断缠住中国人,才能让这个恐怖的强国注意力不会在海洋之上。毕竟,无数中国移民的蚕食实在让他们感觉害怕。

    唯有费马……看到了更多表面意外的东西。

    “国王陛下……再次向您郑重地报告我所见闻的一切。在此前初始对中国人流连于表面的观察后,我觉得我已经发现了一些内在的,深层次的存在。那是中国领导层让人羡慕的力量。这个皇帝的开明、自信与让人敬佩的人格魅力团结了他的臣僚。这注定俄罗斯面对的不仅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万万人集合起来的全部力量。我深信,在他们失去这种团结之前。世界没有与之匹敌之国……”费马静静地写着,不会知道这一封信最终会成为大明罗浮宫最著名的展览品之一。

第八十四章:文明与野蛮() 
大明二八二年的四月初六,紫禁城里河南籍,上午的时光渐渐有了有些温度。不复寒冷的北国气象,有人说北京没有春秋,一晃而过。但眼下这会儿的其后终归是难得的舒爽宜人,既不是太冷,也不是太热。

    偶有一阵微风传来,便让人响起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一句话。

    约莫到了上午十点半的时候,朱慈烺出场了。

    这会儿,凝在京师天空上的云朵也悄悄散去,让阳光落下,照在地面之上,暖洋洋的,让人好不开心。

    朱慈烺就在这样让人心情舒畅的开场之中站在了主席台上。

    台下,是一个个望过来的目光。

    文武百官已经统一了意见,所有人已经明白了朱慈烺此战势在必行,更有百分之百的决心。而紫禁城内,亦是在密密麻麻的小桌椅上,还有一些受邀而来的京师名流。有勋贵,有名士,有记者,亦有名医士绅等等。

    当然,也还有一个有趣的群体。

    那是因为朱慈烺而兴起的新阶层。比如工坊主,沈万重,比如大学生代表柳如是。

    两人亦是格外荣幸能够受邀而来,亦是代表了而今大明朝廷对于这个帝国的掌控。如果是此前那个老旧腐朽的王朝,恐怕并不会意识社会已经兴起了一个新的阶层。一应统治方法与手段都需要做出大量变革。

    “陛下依旧是英姿风范呀,只是看着,却怎么感觉疲惫了许多呢。好像,又深沉了许多。”柳如是刚刚从南京回来,并不知道发生在盛京的事情。

    他去了一趟南京,却是为了南京师范学校而去。因为,柳如是打算办一所女子学校。就专门招收女子开办大学,只不过,大学堂的开办可不容易,他还没想好如何进行。且不说官面上定然要有朝廷审定通过,才能拿到大学生应有的身份待遇。就说办学资金、办学的人员,他也一一没有准备妥当。

    今日见到朱慈烺,她倒是又想将主意落在朱慈烺的身上。

    只不过,皇帝陛下显然有些超出预料的疲倦,也不知发生了怎生模样的事情,格外叫人意外。

    这样想着,柳如是却是想到了朱慈烺在盛京办起来的那个帝国理工大学。

    他若是能在东北边陲之地将这女子大学堂扮起来,却不是大有希望?

    陛下定然乐见多出来一所大学堂,再加上东北之地,新开清新之所。没有那些腐朽老旧的物议。就连那教授工匠之学问的理工大学都出来了,这女子学堂,如何得不到皇帝陛下的支持?

    另一边,沈万重倒是把玩着手中的铁蛋,久久不能平静:“未曾想,老朽有一天,也能堂堂正正进入这紫禁城听宣呀。看来,这就是当年报效的汇报了。这个汇报,却是赚大了。这一回,陛下出征北疆,何不如也再起烽烟?左右京师的产业都已经有人料理,若是能北上丰厚,亦是不枉此生!”

    ……

    台下众人心情各异,而朱慈烺站在台上,如何不是感慨万千。

    “帝国臣民们,朕朱慈烺,今日站在这里,感慨万千啊。”朱慈烺感慨地说:“想当初,就在七年前,这个帝国还是个怎样的模样?江山沦丧,风雨飘摇。说是旦夕倾覆倒下,也没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七年后的今日,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奇迹。一个改变这个世界,让所有人震惊到不可置信的奇迹。而今天,伴随着朕一个复仇之举,我们还将诞生一个新的奇迹。”

    柳如是也微微轻叹一声,这的确是一个奇迹呀。

    当初的他,还在秦淮河上流连,以为能寻到自己的归宿。却不料,只是跳出一个火坑,进入另一个火坑。

    反倒是到了而今,借着陛下的信赖,他成了真正影响政局的人物。京师大学堂毕业之后,他甚至有机会破天荒地打破朝廷里女子当官的前例。

    于沈万重而言,也不由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本是行伍之中一小兵,从前最大的野望是什么呢?

    不过是盼望着军饷能够足额发放,希望下一回军营里的粮食能够喂饱将士们自己罢了。可后来,不可思议的一切来了。

    一直改天换地的军队到来,他们内平内寇,外击强敌。扫平了这九州之内的一切祸患。

    而他呢,领到了不敢相信的军饷与赏金。拿到了从来不敢奢望的荣誉。更是开办工坊,开矿起楼,成了人人艳羡的大工坊主,身家百万。更是因此成了商人参政的第一人。

    对于这个帝国而言,对于他沈万重而言,难道不是一个奇迹么?

    “我曾经想过很多次,下一场与我的臣民们见面会是在哪里。会是因为什么理由,是庆贺这个国家的诞辰。还是为了海外的哪一场胜利而欢呼。是为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庆祝,还是简简单单的,因为那涓涓细流一样,不断流淌而来的点滴喜悦而开怀。但朕……从来没想过。今天这样的集会,缘由会是因为一场复仇之战。”朱慈烺沉声地说着:“因为朕想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