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马掠三国-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允闷声回答护卫无事继续走,心里却像开了锅一样翻滚起来。
皇陵啊!
那可是。。。皇家的陵墓啊!
。。。。
是的,王允想得没错,董卓,确实刨了皇陵,洗劫一空!
北邙山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洛阳城而过。立墓于此,即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
邙山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王侯公卿多选墓地于此。
而当董卓迁都长安,火烧洛阳之前,大汉十二代帝陵全部被他命人撅开,金玉珠宝被搜刮一空,白骨被抛弃的遍地都是,任由豺狼野狗叼啃。
还是后来的联盟军刘备,像公孙瓒借了一只人马,将遍地的白骨都收拢起来,重新埋入地下,被撅开的帝陵也勉强用巨石重新封堵起来。
只是如此一来,董卓劫持天子西迁长安在前,挖掘帝坟在后,大汉朝廷的威严尽失。
可以想象,大汉的江山,愈发的摇曳了。
。。。。
是的,大汉的江山,乱了!
就在董卓在马车上,通过王允之口,向文武百官发出宴请的时候,长安南部,亦是有一对谋士,开始了他们的对话。
那是一名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白衣文士,就独自跪坐在一间豪华房间中间的席上,席子边桌几上摆了一壶酒和两三碟下酒菜,白衣文士正在自斟自饮。
此人面目清秀,留着一缕细长胡须,风度翩翩,只是一直略略皱着眉头,仿佛有难解之事在心头。
也不知过了多久,随着身后轻微的脚步声,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文优兄,好雅兴啊!”
白衣文士原本紧蹙着的眉头,微微舒展,伸手拿过一个酒碗,倒了一碗酒,冲着来人说道:“来来,文和,先不说其他,陪我共饮一碗。”
第149章 天下动乱()
贾诩接过酒碗,斜斜坐下,插着腿,一饮而尽,将酒碗放在桌上,也不等李儒再添酒,自己拿起酒壶又倒了一碗。
看了一眼跪坐的端端正正的李儒,“嗨,我说,此间现在就你我两人,你就不用坐得。。。这么的四平八稳了吧?”
白衣文士,平端着酒碗,坐如钟,缓缓将碗中的酒饮下,低眉垂目,神情淡漠的说道,“已经习惯了,改不了,你自便就好,莫要管我。”
很难想象,面前这个看上去略显几分清雅的,瘦弱白衣文士,居然,就是如今西凉军,首屈一指的高层存在。
或许,不提名字的话,谁也想不到这身形消瘦的文臣实际上就是董卓手下第一谋士。
“好,好,随你,随你。”贾翊也不强求,也不用筷箸,直接用手抓了一块肥肉,放嘴里大嚼起来。
和他的名头不一样,似乎,眼前的肥肉,是世间最美的美味,贾诩埋头苦干,吃的滋滋有味起来。
李儒也不计较贾诩的无礼举动,仿佛根本没看到一样,轻轻挽袖放下酒碗,目视东方,眼中闪过莫名的光彩。
“文和啊。。。”李儒突然开口道。
“。。。。”贾诩眉头微微一挑,正在大口咀嚼的动作,蓦然一凝。
“有件事情,我想跟你说一说。”李儒继续的说道。
“停。。。我先说好,如果是诸如什么要我去跟着你投靠董卓之类的话语,你就不用提了。”听到李儒的话,贾诩嘴巴咀嚼的速度加快三分,一抹油渍,砸吧砸吧嘴,说道。
“。。。”李儒眉头一挑,眼睛微微眯起。
“为什么?文和,别人不清楚,但是我可是知道你那一身惊人的才华,为什么,要让它隐晦呢?”李儒带着不解的目光,询问道。
“。。。。我只是不想。。。。随便的,轻易的就投靠人。”贾诩在嘴里措了措辞,支吾其词。
仿佛要掩盖自己行为似的,又捞起一大把肥肉,塞入嘴中,示意李儒,自己正在吃肉,嘴里咀嚼着没有时间说话。
“。。。。你觉得我会信你这个理由吗?”李儒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唔。。。那你还逼我啊?”贾诩艰难的吞咽下嘴里咀嚼的肉,同样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我只是希望你能够发挥出才华,和我一起并肩作战,共同为臣,不好吗?”李儒叹了一口气,盯着贾诩的眼睛看。
“呼~那我也直说吧,如果是之前刚入洛阳的董卓,我自会投靠,只是现在的他,感觉就是一个坑,所以我不想跳。。。”贾诩两手一摊,故作无辜道。
“你。。。。!”李儒停下了话题,微眯的眼睛,陡然睁开。
若是放在以前,贾诩要是敢当着他的面,说出这种话的话,他一定不顾情面,将其捆绑,送到董卓的面前。
甚至以他对贾诩多年来,性格上的了解认识,他甚至会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的,不择手段,只为逼迫贾诩为董卓效力!
但是,现在,当李儒与这位好友双目对视良久后,终究还是选择。。。错开了目光。
因为,就连他自己,都有些没有底了。
说起来,其实,现在的李儒对于董卓,已经有些失望了。
因为他渐渐的发现,安于享乐的董卓,好像已经没办法,按部就班的做到,李儒他们当初所有人,共同希望的目标了。
出身关西寒门的李儒,和董卓一样,痛恨世家大族对于智慧思想的统治。
他怀揣帮助心中明主扫平天下,再造乾坤的梦想,一步步的将董卓推到了,如今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可是,现在的董卓,已经开始逐渐的沉迷于权利的享受,享受着那种一呼百应,万人推崇的巅峰感觉了。
董卓,已然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像当初的那个他了。
那个曾雄心勃勃,立志要让天下世家知道,寒门力量的代表。
在成功的初步让洛阳的那些世家,瑟瑟发抖的畏惧之后,他,渐渐的迷失了方向。
这样的董卓,让李儒感到失望!
不过,到底是多年的辅佐,还有当初的一番心血,让李儒觉得现在的董卓只是被迷乱了双眼,被自己厚实的基础掩盖了所有的危险。
只要给他来个当头棒喝,他就又能拐到自己的以前准备的道路上,只要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就算倒是如同商鞅一般五马分尸,他也依旧无怨无悔。
“我感觉有点累了,所以希望你能够来帮我。”李儒缓了口气,继续说道。
“当然,我不会强求你的。”
“。。。你清楚,这样做可能会失败,到那时。。。你会怎么做?”贾诩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
李儒又倒了一碗酒,饮尽,斜斜将酒碗扔出,撞在山石间摔个粉碎:“若可,助吾主代之;若不可,助吾主。。乱之!”
“。。。”
“好,我暂时加入你们,只是。。。暂时!”
“好!”
面不改色的李儒,大喜过望!
。。。。。。
议论天下的,不仅仅只有长安,还有整个天下。
几乎与此同时,天下的数处诸侯,都骤然有了动静。
“论钱粮丰广,天下九州之中当以冀州为,冀州地处河北,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及其丰富,兼且左拥渤海,右揽太行,背靠燕、代,可以连结北方胡骑,南向以争天下,有地利之势!”
这是冀州方向,袁绍麾下的建议规划。
袁绍,也是一位当世豪杰,这些年来利用自己四世三公的名望也没少收拢人才。
只不过在前面的战斗中,他实行的是保存自己,消耗别人的战略,所以一直表现的很低调。
现在到了抢地盘的时候,该把自己的家底都露出来了,
袁绍握紧拳头,满面狰狞,内心中在狂野的呐喊——
我,袁绍,袁本初,也让世人看看,我袁本初的厉害!
。。。。
洛阳郊外,正缓缓撤军的袁术,也在向自己的谋士,问着同样的问题,“下一步,何去何从?”
“将军可以返回南阳,而后进兵寿春,抢占淮南丰腴之地,那里物富民丰,足以割据一方,而后再看天下时机而动!”
兖州郊外。
望着身后的交界处,曹操幽然长叹:“蛾贼之乱,声势虽则浩大,与今后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如今,乱世已启,天下将刀兵不断。。。”
一念之间,曹操完全呆立在那里,只觉全身如坠冰窟,寒冷入骨。
可在全身冰寒之中,又有一点火星倏然点燃,瞬间即燃遍他的全身,令他热血沸腾,颤栗不已。
乱世呵,来了!
第150章 世家,天下()
正所谓,治大国譬如亨小鳞。
古语云曰:夫亨小鳞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烂;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盖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大概的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
国家天下亦是一样,安定则太平,动荡则不安。
此时名为大汉的这锅鲜鱼汤,已然因为煮熬过久的原因,开始慢慢自上而下、从头到尾的逐渐糜烂。
国失利器,王将坠落,新王年幼,威严扫地;权臣当道,国将不国!
盛极必衰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王朝的归宿。
历经数百年沧桑,先后动荡的大汉朝,又一次的迎来了属于他晚年的重疾。
动荡不安,天下大乱的群雄逐鹿的格局已然非常鲜明的摆放在天下所有诸侯的眼前。
稍稍有点意识的,或者手下有识时辨下的高超谋士的诸侯们,都已经开始着手于自己领地的发展和建设了。
原本十八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的大势,已然消散。
或许是时代变得太快。
又或许是利益摆在眼前,权势的益处过于显眼,天下诸侯的心思,渐渐的开始泛起涟漪,暗起波澜。
那个名为天子的稚童,再也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了。
曾经打算凭借讨伐董卓,迎奉天子的救驾不世之功的诸侯们,在意识到从董卓手中救出天子不大可能后,开始迅速的转移目标。
既然文的走不同,那就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吧!
在大多数诸侯的眼中,现在,属于他们各自交战,大开疆土之时。
至于说救天子的事情?
呵呵,不是有那曹孟德吗?
再说了,如今的天子的“正规性”都还两说。
毕竟,上一任皇帝可是现在已经被董卓下毒酒害死的弘农王刘辨。
现在的娃娃皇帝,原来的陈留王刘协,登基可是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啊!
如此一想,诸侯们甚至有些心安理得起来。
看!
不是我们不去救皇帝。
实在是因为,如今的皇帝是那大反贼董卓立起来的,我们要是再继续去救他,岂不是变相的承认了董卓政权的合法性?
于是,天下九州,开始拒收长安发出的指令,各自为政。
除了需要升官的偶尔意思意思的呈份奏折,真要不同意,那就自己封官!
甚至于,那在规划着冀州繁华的袁绍,都按捺不住,再一次站出来,以四世三公之名,打算振臂一呼重振大汉,另立皇帝。
只可惜,被袁绍盯上,并且与韩馥谋立,打算推上皇座的幽州牧刘虞,给拒绝了。
当然了,倒不是说刘虞太过忠心,又或是无欲无求,不贪恋那至高无上的权利象征。
实在是因为,袁绍立他的目的,其实也不过是需要一个探路石,作为一名老前辈,他会看不粗来?
须知,袁绍背后站着的,可是当今天下实打实的第一世家,有着四世三公赫赫名头的袁家!
由不得他,不为之谨慎!
因为,在这些所谓的世家,表露在外的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之下的,掩盖的是血腥残酷的弱肉强食的法则。
世家这个东西,自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形成,一直到了唐宋年间才慢慢势力消退,到了明朝科举制度的真正施行才宣告了世家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而在明朝之前,每一任的帝王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直面世家的,离不开世家,又要用各种方式限制打压世家。
不过,真正玩的转的把世家压制的服服帖帖喘不过气来的在历史上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个而已。
终结汉代为何一直陷入外戚和宦官的权利争夺的怪圈,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世家。
诚然,在这个时代,世家大多数时间还是向善的,指引着国家的方向。
但是,不可否认,真的当牵扯到家族利益的时候,往往又会做出一些损害国家的事情来。
毕竟,在世家眼里,先家再国,家在国先,时时刻刻都家族利益高于一切。
很多王权的交换、朝政的更替,其实背后,都有着无数世家的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