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三国志-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⑶易詈蠡拱锊懿偈漳烧培A等人的投降,在这场决战中,荀攸的功劳不比任何人低。
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南下讨伐荆州和北方消灭袁氏之间摇摆不定,后来袁谭遣辛毗请降求救,当时多数人想南下,是荀攸苦劝曹操抓住机会北上,最终曹操才得以轻松消灭袁氏三兄弟。
冀州平定后,曹操上奏汉献帝为荀攸请求封爵说:“军师荀攸,从开始就辅佐臣下,没有哪次出兵没有跟从,前后多次战胜敌人,都是靠荀攸的谋划。”于是封荀攸陵树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下令论功行赏,说:“为人忠诚正直而善于密谋,为我安抚内外的人是文若(荀彧),公达(荀攸)则次于他。”增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魏国刚建立时,荀攸担任尚书令。
据《魏书》,曹操从柳城返回之后,路过荀攸的住处,谈论了荀攸前后的功劳,对其说到:“现在天下之事差不多已经定了,我愿意和贤良的士大夫们一起享受成果。昔日汉高祖(刘邦)曾经让张子房(张良)自己选择封邑三万户,今天我也希望让你自己选择封地。”
【曹操的谋主】
在历史上荀攸比郭嘉能力强、资历比贾诩早、性格比程昱好,而荀彧又“居中持重”,所以荀攸力压郭嘉、贾诩等人,长期追随曹操身边,成为了曹操当时实际上的谋主。
而且他还干的非常不错,除了曹操在讨伐南阳之时第一次没听荀攸的吃了亏,后面曹操对于荀攸的意见基本上言听计从,在其的帮助下成功消灭打败了吕布、袁绍等人。
荀攸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在官渡之战时,那段时间荀攸简直爆种了,奇谋层出,打的袁绍几乎无还手之力,这一战也一举奠定了荀攸在曹魏集团中的地位,否则后世荀攸和程昱之间的地位还得有一番纠结。
和荀彧、郭嘉、程昱等人一样,荀攸活跃时间也基本在曹魏前期,曹操南下讨伐荆州之后,荀攸就开始进入了低潮期,再无为曹操出谋划策,这点和贾诩并不一样。后世陈寿将荀彧、荀攸和贾诩合并一传,从中就看出荀攸的地位,他们三人再加上司马懿可以说就是曹魏集团中谋士的第一集团。
第025章 颍川荀公达()
和荀彧不同,荀攸并不是一个不知变通之人,他在魏国建立后担任了尚书令,从某种意义上代替了荀彧。
荀攸去世后,曹操极为悲伤,甚至每次提到他都会流泪。
【荀攸之死】
荀攸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自从随曹操四处征战,常常运筹帷幄,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曹操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宁武也赶不上他。”曹丕在东宫做太子时,曹操对他说:“荀公达,是人之表率,你应尽到礼节尊敬他。”荀攸曾经生病,曹丕前去慰问,独自在床下礼拜,他受到特别尊敬就是这样。
据《魏书》记载,荀攸姑子辛韬曾经向荀攸询问关于曹操攻取冀州的事情。荀攸说到:“佐治(辛毗)为袁谭请降求援,王师自然前往平定叛乱,我从哪里知道呢?”此后辛韬和荀攸的亲戚朋友们再也不敢向荀攸询问军国大事了。
荀攸与钟繇交厚,钟繇说:“我每次有所行动,都反复思考,自以为没有什么要变动的了;但拿去一问公达,他的答复总是超出我的意料。”荀攸前后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荀攸生前在尚书台百忙之中也著史书《魏官仪》流传于世。
不过历史上钟繇长寿,荀攸死后十六年钟繇才去世,所以裴松之就说到:“荀攸死后十六年,钟繇才死,为他撰写这些良策,也没有什么困难啊?钟繇活到到八十岁,还是说没有完成,就让荀攸从征的军机策略不传于世,可惜呀!”
在《魏书》中还有曹操后来对于荀攸的评价。
魏书载太祖令曰:“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又曰:“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
《傅子》里也有荀彧和荀攸的相关评价。
或问近世大贤君子,答曰:“荀令君(荀彧)之仁,荀军师(荀攸)之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矣。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孟轲称‘五百年而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其荀令君乎!太祖称‘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也。”
早前荀攸与朱建平、钟繇结交好友。荀攸早死,儿子尚幼。钟繇帮助打理荀家,欲让荀攸的妾改嫁。在写给别人的信上说:“我和公达都曾让建平相过面。建平说:‘虽然荀君比较年轻,但是后事却要托付给钟君。’我当时说了句玩笑话:‘那时我可要把你的阿骛嫁掉。’想不到他真的早逝了,戏言就要成真了!现在我要让阿骛改嫁,使她能有个好归宿。回想建平的妙语,不在唐举、许负以下。”
荀攸的大儿子荀缉,有荀攸的风范,但死得早。由二儿子荀适继承爵位,荀适无子。黄初年间,魏朝续封荀攸的孙子荀彪为陵树亭侯,封邑三百户,后又改封为丘阳亭侯。正始五年(244)冬十一月癸卯,魏帝曹芳下诏祭祀荀攸于太祖庙庭,追加谥号敬侯。
【荀攸的地位】
荀攸在曹魏集团中地位很高的,大概在荀彧之下,郭嘉之上,是曹操麾下的核心谋士之一,总体而言,相比荀彧来说,荀攸也更接近于一个纯谋士,他在荀彧死后取代其地位,担任了魏国的尚书令,开始帮助曹操管理政务,但时间是比较有限的。
荀彧居中持重后,曹操身边依然有着荀攸、郭嘉、董昭、程昱、刘晔、贾诩等多位谋士,其中荀攸是来代替荀彧、郭嘉是来代替戏志才,初始地位都比较高,也很得曹操的信任,在曹操的随身谋士中,这两位是曹操最信任的。
郭嘉虽然官职不高,但不代表他在曹魏集团中地位就低了,他在历史上为曹操提出了诸多建议,并且为其采纳,可见曹操对其信任,如果不是郭嘉的死的早,他的官职不会低到哪里的。
荀攸比的郭嘉活的久,能力又比其强,所以总体上荀攸地位要比郭嘉稍微高一线。至于荀彧,他不仅是荀攸的长辈,而且还是荀攸的推荐者,就算是能力和贡献荀攸也很难和荀彧相比,所以荀攸地位不如荀彧是很正常的。
在曹魏集团前期,荀攸可以说是在文臣中地位仅次于荀彧了。
【历史上的荀公达】
姓名:荀攸
属性:谋略(a)作为曹操的谋主,荀攸的谋略水平当然是一流的,但后期隐身了
总评(a)官渡之战一战就已经奠定了荀攸的地位,曹操的谋主
别名(称号):荀公达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军师
官职:尚书令
封爵:陵树亭侯
谥号:敬侯
家庭出身:颍川士族
生卒:157………》
出生地:颍川颍阴
主要社会关系:祖父(荀昙)父(荀彝)叔辈(荀彧、荀衍、荀谌)妾(阿骛)长子(荀缉)次子(荀适)孙(荀彪)
主要经历:
157年-189年年少有名,被大将军何进征召为黄门侍郎
189年-196年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去蜀地不成留荆州
196年-213年成为了曹操的军师,帮助曹操消灭吕布,打败袁绍
213年-214年魏国建立后担任尚书令,在随曹操南下讨伐孙权的路上去世
总结: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第026章 司马八达()
“司马八达”指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达”,于是并称为“司马八达”。
据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的先祖出自高阳帝的儿子重黎。夏朝时,其家族有官为司马。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赐以官族,因而为氏。他们的高祖是东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司马钧。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即“司马八达”。
其中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后世最为出名。
【司马朗】
轻慢别人父亲的人,也不会尊敬自己的父亲。”于是那人向他道歉。
光和五年(182),司马朗经过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看他身材高达健壮,怀疑他虚报了年龄,就审问他。司马朗说:“我的内外亲戚,每代都长得高大健壮,我虽稚弱,却没有羡慕高官的风气,折损自己的年龄以求早成,这不是我的志向。”监考的人听罢认为他与众不同。
初平元年(190),关东兵起,共讨董卓。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在野王,靠近山中险要地势,想迁往温县。司马朗劝阻,称敌人未到而先迁徙,会动摇民心导致动~乱。李邵不听,山边的百姓果然动~乱,有的向内迁徙,有的成为盗贼进行抢劫。
当时,董卓将汉献帝迁往长安,自己仍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为治书御史,跟随西迁,因为四方都很混乱,就让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老家。有人告发说司马朗想逃窜,于是他被捉住带到董卓面前。董卓对他说:“你与我死去的儿子同年,为何要背叛我?”司马朗称如今四处交战,天下动荡,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四处流窜,虽严罚不能禁止,劝董卓考虑一下这些事情,会成为伊尹、周公一样的人物。董卓表示理解,没有惩罚他。司马朗知道董卓一定会灭亡,唯恐会被留下,于是用财物贿赂董卓身边的人,请求离开,回到了故乡。
到家后,他对乡亲们说温县会遭战乱,宜迁往黎阳。乡亲恋守旧土,都不肯离开,仅同县赵咨带领家属和司马朗一起迁走。几个月后,关东军数十万汇聚在荥阳、河内。诸将不团结,各自纵兵抄掠,百姓死亡过半,很久兵才散去。后来,曹操与吕布在濮阳交战,司马朗又将家属送回老家,教导各位弟弟,不要因为世道衰败而放弃了学业。
初平三年(192),司马朗被曹操辟为司空属官,又被任命为成皋令,因病离职,又复出任堂阳长。司马朗治理宽大仁厚,不施行鞭杖这类的刑法,而百姓也不违背法令。早先,有些百姓被迁徙到京都附近,后来司马朗的县接受任务造船,迁徙出去的百姓担心他不能完成任务,于是纷纷结伴相还来帮助他造船,其受百姓爱戴达到如此地步。后来,司马朗升任元城令,又到中央任丞相主簿,他建议在各州郡设置部队,又建议恢复“井田制”,这些建议虽未能施行,但后来实行州郡置兵都是出自司马朗本意。司马朗又升任兖州刺史,大力推行教化,被百姓称颂。
【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是司马防的次子。他在少年时即有奇节,聪明而有谋略,博学而多闻,潜心于儒学研究。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常慨然为天下忧心。南阳太守杨俊是司马懿的同乡,以善识人著称,见了不到二十岁的司马懿,便觉得他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当时的尚书崔琰与司马懿之兄司马朗是朋友,崔琰对司马朗说:“你的弟弟聪明而公正,刚毅而英俊,超出常人,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据《高士传》记载,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郡的周生等人结怨而被谋害,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建安六年,司马懿被选拔为向朝廷报事的上计掾。曹操当时为司空,闻司马懿之名而欲征召他任职。司马懿知道汉朝国运已经衰微,不愿屈服于曹氏,便假称有风痹之疾卧床难起,拒绝征召。曹操使人夜里去刺探他,司马懿卧床不起,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曹操为丞相后,又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给使者下令说:“若他再推辞不来,就把他逮捕起来。”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