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败多胜少的胜利】

    刘备虽然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但从过程上来看,并不是很轻松的,在汉中与曹军的多次交锋中,刘备军其实是败多胜少。

    早先,刘备在建安二十二(217)派出了张飞、马超等将领驻守下辩,曹操亦派曹洪、曹休、曹真等人抵挡。结果一番交战下来马超、张飞等人被击退,刘备军将领吴兰、任夔战死,刘备先期作战可以说一败涂地。

    刘备还以奇计企图派部将陈式等人袭击马鸣阁,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结果又被徐晃击败,损失惨重。

    后来刘备依攻取张郃守卫的广石,也没占到便宜,但这一战却给予了张郃很大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向夏侯渊求援,最终让黄忠抓到了机会,一举将夏侯渊消灭,定军山之战也是整个汉中之战的转折点,曹军统帅战死之后,刘备这才彻底扭转了汉中的不利局面。

    后来曹操派曹真、徐晃救援汉中,在阳平一带击败了刘备麾下将领高翔。

    而赵云名声大振的汉水之战,实际上也谈不上多大的胜利,毕竟赵云、黄忠等人本来的目标是袭击曹操的军粮,而黄忠最终失约就表明了行动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赵云后来兵力不足,虽然击退了来犯的曹军,但战果可能有限。

    而刘备在与曹操的一次直接对抗中,屈于下风,最终被法正劝退的记载,也表明了刘备在正面作战中其实是没有讨到多少好处的。

    刘备之所以能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最终的胜利者,首先虽然其军队在与曹军的战斗中输多胜少,但刘备赢下了关键性的战斗,一举干掉了曹军守卫汉中的总帅,其次刘备军虽然在与曹操的正面作战中优势不大,但刘备稳扎稳打,并没有因为消灭夏侯渊之后就得意忘形,而是发挥地利的优势不给曹操机会,迫使曹操不得不放弃。

    当然了,法正的谋划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实力对比】

    历史上关于汉中之战双方的兵力对比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陈琳发布《檄吴将校部曲文》宣称夏侯渊镇守汉中有五万精兵,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军队,诸葛亮后来也说过:“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

    所以刘备在率军攻打夏侯渊之时,总兵力就很可能不低于十万人,就算没有十万,至少也有七八万,曹操救援张郃企图夺回汉中的时候,兵力应该也不会比刘备少,甚至比刘备还多出一倍都有可能,汉中之战从建安二十二年(217)末一直打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双方在此交战时间超过了一年半,投入的总兵力粗略估计至少在二十万上下。

    出战将领中,刘备军包括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人,曹操军也有夏侯渊、曹洪、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后世名将,双方基本势均力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刘备虽然已经占据了益州,但刘备集团总体实力还是远不如曹操的,只不过刘备夺取汉中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刘备集团实际上在这次大战几乎倾尽全力,而曹操当时虽然已经和孙权谈和,但还有北方乌恒等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曹操并没有用尽全力。

    历史上曹操是在夏侯渊战死之后才亲自挂帅出战的,如果曹操在夏侯渊战死之前就亲自率兵来抵御刘备,刘备夺取汉中的难度将会加大很多。

    【战果】

    汉中之战中刘备方阵亡吴兰、雷铜、任夔等人,曹操方阵亡夏侯渊、赵颙等,另外还有曹操方将领王平投降刘备,其中相对而言夏侯渊、赵颙的级别更高。

    刘备夺取汉中后,又派刘封、孟达等人夺取了以前从汉中分出去的上庸和房陵,基本重新控制了以前张鲁麾下的领土。

    不过曹操也在战前迁移走了汉中一带的百姓,事后刘备不得不调集巴西、巴东的百姓填充汉中郡。

    【意义】

    汉中之战对于刘备和曹操而言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对于刘备而言,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自己作为主帅对曹操取得胜利,在汉中之战前,刘备也曾经和曹操交手数次,首先在初平会战中,公孙瓒就曾经派刘备、单经联合陶谦帮助袁术讨伐袁绍,当时曹操是袁绍的盟友,并且最终成功击退了刘备等人,不过那时曹操、刘备都还不算主角。

    之后曹操为父复仇讨伐徐州,刘备作为援兵帮助陶谦对抗曹操,他和曹豹在郯东被曹操轻松击破,不过后来兖州陈宫、张邈等人内乱,刘备、陶谦等人因此逃过一劫。

    第三次就是刘备背叛曹操重新占据徐州之后,曹操趁袁绍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一举击败刘备,将其赶出了徐州,关羽就是在这一战中被曹操俘虏。

    第四次是在官渡大战时,刘备作为袁绍麾下将领参战,目睹了文丑被杀,自己两次独自领兵骚扰曹操后方,后因为畏惧曹操,离开豫州,投靠刘表。

    第五次就是赤壁之战了,刘备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人生第一次战胜了曹操,结束了自己对曹操的不胜历史。

    而刘备、曹操最后一次交锋就是汉中之战了,这一战刘备作为主帅终于赢了,和曹操战绩对比也变为了二胜四负。

    而对于曹操而言,这不仅是他人生中第二次对刘备失利,同时也是曹操首次在防御作战中丢失领土,汉中之战和官渡之战一样,都是敌军进攻,曹操防御,不过在汉中之战中,曹操虽然在夏侯渊和刘备对持之时已经坐镇长安,但并没有具体参与到作战之中,后来夏侯渊失败后,曹操才率兵出击,这时攻击和防御方已经异位,变成了刘备守汉中,曹操来夺,不过这也怪不了别人,谁叫曹操没有早点出兵汉中呢。

    刘备得到汉中之后,获得了益州的门户,大大降低了曹操对于益州威胁,同时也获得了攻取关中、凉州的通道。

    汉中之战同时也标志着当时天下局面的改变,本来在赤壁、江陵等战役之后,曹魏集团的首要强敌非孙权莫属,但随着孙权在建安二十二年(217)派都尉徐详求降,刘备在同年发起汉中之战,曹操的首要对手也从逐渐置身事外的孙权变为了迅速发展的刘备。

    ;

第027章 杨修之死() 
杨修(古资料写杨脩的多,“脩”同“修”)出身自名门“弘农杨氏”,字德祖,其祖父杨赐、父亲杨彪都位列三公,在汉末世家大族之中,“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都是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

    杨修学问渊博,极聪慧,一度为曹操所重用,被其任命为自己的主簿,但后来由于其参与了夺嫡之争,引起了曹操不满,最终为曹操所杀害。

    【杨修之才】

    历史上杨修还是很有才能,关于这点有几个小故事,其中后世出名除了“鸡肋之事”外还有“阔字谜”、“合字谜”和“猜字谜”。

    “阔字谜”说的是杨修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一职后,当时正在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亲自来视察了。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建成以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合字谜”说的是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教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猜字谜”说的是魏武王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路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其中“猜字谜”的记载明显有误,因为曹娥碑在会稽,曹操根本就没有能下过江南。

    【父亲杨彪】

    历史上杨修最终被杀,和其父亲杨彪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杨家作为名门大族,和宦官出身的曹操谈不上一路的。

    早先,杨彪随献帝定都许县。当时百官举行大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就见杨彪神情不悦,惧怕之下离开宴会。不久,杨彪便被罢免。

    之后袁术在淮南称僭号,曹操因此诬陷杨彪与袁术是亲戚(袁术的女儿嫁给杨彪,杨修也是袁术的侄子),想要勾结袁术废献帝,将其下狱。将作大匠孔融听说后连朝服都来不及穿就匆匆面见曹操,为杨彪辩解,曹操仍然强辩道:“这是陛下的意思。”孔融则回答:“如果让成王杀邵公,周公可以说自己不知道吗?如今天下士人之所以仰慕明公您,是因为您聪明仁智,辅弼汉朝,举荐正直之士,斥退邪妄之人,致使四方和乐。如今却要杀害无辜之人,那么海内旁观侧听之人,谁也不会再肃敬待您了!我孔融还是鲁国一男子,明天便拂袖而去,不再来朝。”

    杨彪入狱后,被许县令满宠严刑拷问,但无果而终,最终满宠也对曹操说道:“拷问杨彪没有找到罪证。如果要处决他,要找到证据才能执行。此人有名于海内,若找不到证据而把他处决,会大失民心,请主公想清楚。”曹操无奈之下只得释出杨彪。

    曹操在荀彧、孔融、满宠等人的阻拦下虽然没有杀掉杨彪,但不代表日后杀不了他的儿子。

    【杨修之死】

    在早先杨修实际上还是很受曹操重用的,只至于曹丕、曹植都要争先拉拢杨修,后来杨修选择帮助曹植,但他恃才放旷,逐渐失去了曹操的信任,曹植在世子之争中又失败,曹操遂决定除去杨修。

    据《典略》记载,当时“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最终杨修决定帮助文采更好的曹植。

    但杨修虽然有才,为人却过于恃才放旷,汉中之战时曹操就已经因为“鸡肋之事”对颇有不满,之后杨修不知悔改,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好几次。

    当然曹操最终决定除去杨修,还和夺嫡之争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时,曹植和曹丕之间竞争激烈,曹丕为了商量对策,多次把吴质藏在旧竹箱中,用车接来,结果被杨修告发,曹丕知道后,告知吴质,吴质于是在下次没来,杨修没能监察到人,让曹操感到怀疑。

    杨修还曾经私自就揣度曹操的意图,预先为曹植草拟十几条答辞,最后被曹操知晓,曹操因此更加忌惮杨修。

    据《世语》记载,后面还有一件事情,让曹操忍不下去了,当时曹操派魏太子曹丕和曹植各出邺城一门,却暗中命令守门人不容许放行,以观察他们的行为,曹丕无果而返,杨修知道后却自作聪明的告诉曹植:“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曹植听从了,曹操得知后以交构赐死杨修。

    《典略》记载,杨修临死前,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表明杨修自己也知道他的死和曹植有关。

    参与嫡子之争本身就容易引火上身,而杨修又做的太过了,很多事情都犯了曹操的忌讳,曹操没有追究丁仪兄弟的责任,却单单处死了杨修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杨修本身出身就受到曹操的忌惮,为人却还恃才放旷,不知收敛,大肆参与到世子之争中,数度犯了曹操的忌讳,最终因此被曹操所杀。

    【身后之事】

    杨修一生著作颇丰,结集成册的两文稿已失,著有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今共存作品数篇,其中有《答临淄候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等。

    杨修死后,又一次,曹操在见到其父杨彪时问道:“您为什么如此消瘦?”杨彪回答道:“我惭愧没有金日磾的先见之明,到老了还要有老牛舐犊的感情。”曹操听后脸色直接变了。

    注:金日磾的儿子,为汉武帝所喜欢,称为弄儿。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一天,金日磾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他怕将来连累自己,便把弄儿杀死了。

    ;

第028章 破裂的开端() 
历史上刘备和孙权这一对盟友,却最终兵戎相见,令人惋惜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冰冻三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